天津消失的美食,“兔爷儿”“撩油馅儿饼”藏在悠扬的吆喝声里

天津消失的美食,“兔爷儿”“撩油馅儿饼”藏在悠扬的吆喝声里

首页模拟经营兔兔点心铺更新时间:2024-05-02

“磨剪子嘞,戗菜刀——”“臭豆腐——辣豆腐”“堆儿~~~~”

老天津卫,不仅有着诙谐幽默的天津相声,在大街小巷中还有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它们就如同一段段小曲儿,是天津民俗的标志,也是不少人心中儿时的记忆。

天津叫卖文化隶属于胡同文化,是天津城市发展过程中民风民俗的长期积淀。

在天津有句地方谚语叫,“干嘛的就得吆喝嘛”,说的便是天津吆喝的多样性,

有朴素的:“大火烧哎~~~~大火烧!”

有逗乐的:“嗨~~~~卖菜的三哥又来了,谁买蔫豆角、捎点籽茄子,穅心儿萝卜、打鼓的葱哇,还有点啊臭韭菜、烂菠菜、没有心儿的大白菜哎~~~~”

有夸张的:“嗨!到、口、酥——的崩豆啊!啊这是甜崩豆哇,那是咸崩豆哇,不甜、不咸、不要钱,回家、要钱、买崩豆~~~~哎!”

…………

天津的吆喝,一套一套的,跟说相声似的。

吆喝声:“边儿薄、发绿头儿,水圆儿、四爪儿齐——燉汤——壮阳,蒸肉——大补。”

解说词:甲鱼,在南方又称脚鱼、水鱼;北方叫团鱼、叫“水圆儿”;东北又叫鳖;中原地区——华北以及京津等地,大概为省笔画,一律谓之“王八”。卖甲鱼的与一般鱼贩不同,基本是现逮现卖,“自产自销”——顶多弄条口袋、抑或仨俩瓦盆,占据堤头河畔、人流通道,三五只甲鱼伸头缩脑、摆尾动爪;吆卖的偶尔来一两嗓子、颇有些爆发力,引人瞩目,或许就有人马上为之动心,于是一桩买卖就此成交。近来,国内外权威机构,对神乎其神的“深海鱼油”表示困惑:明明热销数十载、被誉为心血管首选防治佳品,却至今未经科学验证;而“王八大补”、滋阴壮阳,恐怕也未见得有足够的临床实证。捞到碗里都是鱼肉,欲得药效,还须谨遵医嘱。

吆喝声:“八月十五月囫囵,买我兔儿爷大将军。” “三瓣儿嘴、俩红眼儿,买我兔儿爷小白脸儿。”

解说词:八月十五供兔儿爷,好像只有老北京人才那么正儿八经、家家照办,天津人倒没那么邪乎,大街小巷也没那么多专卖泥塑兔儿爷的摊子。天津卖的兔儿爷,是高不过三寸的泥塑玩具——还有更小的一大部分却是砂板糖质的小兔儿爷,说难听点儿就是糖兔子。点心铺、鲜货铺子里都有卖,很便宜,撑死也就花毛儿八七买它一个;而小糖摊、耍货摊,由于是面向儿童,兔儿爷也就更简易、更便宜。哪儿那么多说辞,孩子们是跟着应时到节买着玩而已。听,这位摊主根本不像在吆喝,分明是唱童谣、念儿歌,哄逗小孩儿们、推销节令新货,因而也就挂上些乡土文化的艺术性了。——按传统民俗“规定”,兔儿爷的标准形象:穿靠、披甲、带盔,还骑着大老虎。

吆喝声:“礼服呢、文明棍儿,吃了这顿儿想下顿儿;走过了没有这个味儿,错过了您就流眼泪儿(吧)。”

解说词:很久以前,在东马路有一间不足五十平米的小餐厅,与周边氛围迥然异趣,里面设列车式卡座,经营正宗的欧式大菜,如:铁扒鸡、炸牛排之类;新中国成立,改名为“美好小食堂”,基本保留着西餐特色。小餐馆小到几乎没几个人留意,甚或其早年的名号也无人知晓,只有小伙计站在台阶上的迎客吆喝,被附近居住的老人记住。

吆喝声:“撩够啦、煎透啦,牛肉馅饼、撩了油的——现出锅的。”

解说词:当初,在河西谦德庄、河东地道外、河北老鸟市等处,都曾有过这种摊档。本该平锅煎烙的馅饼,稍加变换些操作形态:将铛锅倾斜置放,馅饼全搁在上半部分,淋上油去即可回流至下半部分,如此边撩油、边煎烙,油水也没费掉多少,只是手法让人眼花缭乱,还有这与众不同的另类称谓——撩油馅饼便脱颖而出、堂皇问世了。铲子不断撩油,就顾不上敲铛檐了,必然要借助吆喝:津腔卫调、可着脖子直叫,让人一听便知晓、一闻便明了,一锅又一锅的撩油馅饼,如此就都被人买光吃净,还落个赞不绝口、回味无穷。做饮食,不在规模大小,真材实料,用心烹制,怎能教食客不追捧?

吆喝声:“大酸梨呀,熬水喝去——醒酒、开胃又败火呀。” “——带黵儿的一毛一大堆呀。”

解说词:水果属鲜货,按说都是“香蕉苹果大鸭梨”的混搭着上货、拼盘式的摆卖,唯有酸梨、鸭广梨少量几个品种,有人单选一项吆喝着上街串胡同了。梨分多种:莱阳梨、大黄梨、秋子梨、安梨、油梨、胎黄梨……然而,相较而言,它们都太“阳春白雪”、楚歌汉音了,皮糙味重的笨酸梨,方为“津声沽韵”地道佳果。嘲讽人假凤虚凰、扭捏作态,津人有时冠之以“酸梨”;不过,一到“烂酸梨”程度,大概就是对人格极差的人的揶揄了。所以,卖酸梨的总带几分滑稽色彩,“酸梨汤呀,清瘟解毒败心火——”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