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毫无疑问是华人家长,即便移民到“快乐教育”的加拿大,也要卷娃、鸡娃、卷的“你死我活”,鸡到“天荒地老”。
作为家长,自己已经被深深震撼过:带孩子参与温西某顶级私校的幼儿园面试,100多个面试的学生,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华裔家庭,而为了严控各族裔比例,实际学校里的华裔不到四分之一。
换言之,按照比例来说,华裔的孩子录取率是最低的,没有之一。究其原因,当然是“卷娃”家长比例高,只能和同胞们竞争为数不多的名额。并且,这种风气愈演愈烈。
最让自己震惊的,不是面试时,而是私校公众开放日的时候,来的所有家长中,华人家长比例超过90%!
多说一句,在不限族裔的高端私立幼儿园,一个班里的华人孩子比例也超过了80%……
每次在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时候,听到的华人家长们聊天的内容基本都是“你孩子参加xxx私校面试了吗,你孩子报了什么班?”,而白人家长们聊天的内容基本是“你上个周末带孩子去哪度假了?滑雪了吗?”
这种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不能说华人家长在温哥华卷娃是错的,毕竟人各有志,而且虽然华人在温哥华比例高,但毕竟还是外来者,家长们普遍希望孩子能争口气,从而站上主流舞台,扬眉吐气。
依然是在温西,Kerrisdale某条著名商业街,呃,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哪条。自己在那里走了10分钟路,就发现了N家华人申学机构。
注意,是申学机构,不是专门的培训机构,申学无非就是申请私校、申请大学,提供文书撰写、个人包装等内容。
自己从没见过有本地白人开的这类机构,而这类华人申学机构在本拿比、列治文也是随处可见。有这么多机构,证明市场是非常庞大的。
至于价格?每申请一所学校,申请费都是数千加币,还不一定能通过;如果每年都申请好几所,都通过机构的话,算算这笔账,就问你吓不吓人……
不谈卷娃、鸡娃正确与否,因为没有答案,但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没什么疑问的:
如果家庭收入在温哥华并不高,属于中产或者中产以下水平,且父母辈也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那可以在温哥华鸡娃、卷娃吗?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钱根本不够!如果真的要强行卷娃、鸡娃,家庭可能会被经济压力拖垮。
七八万的年薪,日常开支都不见得够
如果你是大富大贵家庭,每年随随便便赚个几十万,且房子没有巨额贷款,那毫无疑问可以鸡娃卷娃,可如果是“平均家庭”?来看数字吧:2023年温哥华家庭平均税前年收入9.1万,税
6000多能做什么?一个家庭至少需要两卧室公寓,或者城市屋,6000里的一半到一小半是用来还贷,剩下一半的钱大多也要负担日常开支、超市、旅行、杂费,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鸡娃?请问还有什么“余粮”去鸡娃?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怎么办?什么,牛奶金?每月牛奶金还不够私立小学、私立幼儿园一周的学费……
别说是七八万年薪了,就算超出温哥华平均值50%,家庭年薪在十二万以上,恐怕鸡一个娃也只是勉勉强强。
鸡娃、卷娃,到底要花多少钱?
有家长可能会说了:我收入虽然不高,但为了孩子的成龙成凤,我甘愿省吃俭用,过非常普通的生活。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只是普通中产家庭,想真正的加入卷娃、鸡娃大军,就算不吃不喝也不够。
从3周岁开始,孩子就可以在温哥华就读私立幼儿园(只要面试通过),每年的学费是3万加币;还不包括饭费、时不时要捐的钱,实际开支更大。
就算是普通一些的私立幼儿园,每年学费至少也在1万以上 —— 中产家庭几乎已经到极限了。而这种卷娃程度,在温哥华只能算是“平平无奇”,甚至在一些鸡娃、卷娃的家长眼中,这还算是放养。
温哥华的家长非常爱让孩子学钢琴,一个比较好的老师每小时学费在100左右,一周一节课外加一次陪练,每个月花费在500~800之间;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温哥华卷娃界的标配是:私校&私立幼儿园,外加至少3~4门辅导课。每门辅导课500的话,4门要2000,再加上私校本身,每月卷娃的开支已经接近5000。两个孩子?近万!
最“可怕”的是卷体育,比如学冰球、高尔夫、或者其他“有前途”的运动,每月的开支数以千计,几千都是有可能的。
再重复一遍:温哥华中产家庭平均税后月薪六七千,哪怕房贷是0,扣掉卷娃费用,也陷入了吃不起饭的窘境。所以答案很明显 —— 只有有钱人才适合卷娃,私校,无疑是富人们的聚会场所。
最夸张的情况还没有说:为了卷娃,一些家长会考虑买昂贵的学区房,而这些房子普遍位于温西西温,从此背上巨额贷款……
不卷娃,娃真的就没前途吗?
诚然,如果孩子从小读顶级私校,并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么成材的概率肯定是比“放养”的孩子更高,可这也不绝对。比如BC省排名前两名的私校,平均每年能进哈佛、麻省理工大学的学生也只有一两人而已。
从小到大,也许给孩子投入数十万,上百万,最后也功亏一篑没进“大藤”,只好上了还不错的名校,比如UBC、多伦多大学,可能并不比上公校出来的学生强出多少。
即便挤进了私校,如果家庭情况不佳,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就像是“低人一等”,而孩子一旦想为了融入富人圈而价值观扭曲,那麻烦事就大了。
鸡娃、卷娃出来的孩子,毕业后也许能赚的多,可即便如此,工作N年赚的钱也许还不够投入“鸡娃”的钱,如果算整个职业生涯,赚的还真不见得比普通公校出来的孩子多。
还有就是,如果留在加拿大这个劫富济贫的国家,赚的多、交的也多,加上各行业本身薪资差异就不算巨大,就算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工作后也不见得有多少优越感。
鸡娃、卷娃出来的孩子,一旦在工作上遇到挫折,恐怕内心会更加惶恐,家长也更会计算“沉没成本”。并不是说不断砸钱去培养孩子,就稳赚不赔、就一飞冲天。
公校太“拉胯”,让一些家长不得不卷?
普通家庭也想卷娃,其实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温哥华的公校,哪怕是排名前列的公校,也被认为是“进度太慢、知识学的太少、孩子在里面是虚度光阴。”
尤其是和国内同龄孩子比,温哥华私校的孩子看起来进度要慢两三年,于是乎家长们就急了,觉得应该要让孩子想方设法进私校,哪怕自己家庭条件不足以支撑孩子读私校。
这确实是个事实,但也不应该过度放大,过度恐慌。别的不说,私校和捐款等开支如果一个月要三四千加币,拿出一千多,给读公校的孩子安排一些补习班,比如数学、汉语,不也可以吗?能多学知识,经济压力也不那么大。
况且,很多觉得这边公校进展慢的家长,对比的对象都是国内的同龄孩子 —— 可加拿大的节奏,和国内的节奏能一样吗?既然这边公校比私校多,说明不存在什么节奏太慢的问题,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去学习的。
学历与知识,并非通罗马的唯一道路
2021年,澎湃新闻发布了一篇加拿大华人家长的观点文章,名为《你鸡娃、我放养,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位家长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加拿大并非是一个只看学历与知识的国家,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 在这里,比白领赚的更多的蓝领司空见惯,任何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也不会苛求你必须来自某某名校、某某藤校。
这位家长还表示:“很多家长看到了某某孩子在加拿大大获成功,觉得自己的孩子也能效仿,殊不知获得成功的孩子自身就有极强的天赋,而有天赋的神童毕竟是少数,不是砸钱就能变成神童的。”
在发现自己的女儿天赋平平后,这名家长认为“那就让她成为一名‘势不可挡’的普通人吧,发掘她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且用她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在海外,本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因为亲人朋友不在身边,而加大自己的压力指数。如果为了卷娃而徒添更大压力的话,生活幸福感指数如何保证?
卷娃,不见得是“大趋势”
其实一些普通家庭的家长带孩子来到温哥华后,本并不想卷娃,但发现温哥华朋友圈里几乎“所有家长都在卷娃”,比如秀孩子在某个体育比赛中勇夺MVP、秀孩子在某个演奏会中发挥出色、秀孩子考上了某某名校。
这就让不想卷娃的家长犯了难:“人人都在卷,虽然我囊中羞涩,但不卷的话,孩子岂不是就一无是处了?”这种思想其实也属于以偏概全。
首先,移民到温哥华的华人至少不会是真正的囊中羞涩,至少都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而且富人的比例相当之高,于是卷娃的现象自然会多。
但只有卷娃的人,才会在朋友圈秀娃,而不卷娃的人,一般不怎么会在朋友圈发孩子成绩相关的事。比如100个家长里有20人发了,80人默不作声,你会觉得100个人都发了,其实在卷的只是一小部分。
所以卷娃不见得是大趋势,只不过你在朋友圈里只看到了“卷娃图文”罢了,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更不要觉得自己不卷娃是错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作为家长,笔者自己原本也有卷娃思维,而自己也是典型的“非富裕家庭”,在去年认识了一名不卷娃的华人家长后,对她的看法心悦诚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个月的私校外加各类辅导课费费用动辄3000、4000加币?这笔钱足以让一个家庭安排一次中长途旅行。一年的卷娃费用动辄四五万?一个家庭一起去欧洲一个月也花不了那么多。
加拿大崇尚的是“走出去,看世界”,加拿大本身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既然移民到这里,为什么要让孩子天天从早到晚“一心只读圣贤书”,而缺失了远见、缺失了对世界的认c知,缺失了和父母同游的机会?
尤其对年轻的孩子来说,旅行其实是最好的学习,因为大脑被刺激,因为能在一趟旅行中学到方方面面的知识。与其在生物课本上看鲸鱼看熊,倒不如去一趟真正的大熊雨林,体验观鲸观熊的乐趣。
拿外国年轻人举例,大可不必
不少鸡娃、卷娃的家长,会对孩子们这么说:“不好好努力的话,就会像温哥华的那些买不起房的年轻人那样,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租房租半辈子,没一点前途。”
可问题是:这里是加拿大,加拿大的价值观里并不存在有房比没房强这种道理。这里的年轻人确实很多奉行及时行乐的思维,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去管明后天会发生什么。
当他们遇到重大困难时,遇到真正要买房、成家的压力时,他们确实不那么从容,但他们选择的是过好当下,而不是当下省吃俭用去换取未来的从容不迫。
选择当下还是选择未来,依然没有对错之分,尤其对加拿大而言。因此,不必去贬低那些所谓不思进取的“外国年轻人”,在加拿大,这属于错误的引导。
鸡娃,不如鸡自己
在去年,凤凰网等媒体报道了一些新移民的经历,有人提出的观点是“鸡娃不如鸡自己” ——有一些家长因为在温哥华职场没法找到满意的工作,觉得自己前途黯淡,于是宁愿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成材。
这种想法实在有些悲观,尤其对一些年纪轻轻的家长来说,作为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哪怕你连英文都说不溜,在温哥华依然有大把的就业机会,并且只要你愿意努力,学英文不是难比登天的事。
如果将鸡娃的精力、财力用来鸡自己,让自己在异国他乡得到认同感、能有一份不错的、体面的收入,这才是对孩子实实在在的帮助。况且,一旦自己成功了,还愁没有鸡娃的财力吗?
所以,普通家庭在温哥华鸡娃、卷娃,真的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面子、为了光明的钱途,而让每一天的生活变得磕磕碰碰、捉襟见肘。
富裕家庭的话,就像前文所说,一掷千金让孩子不断获得最好的平台、得到最好的教育,完全没有错,因为这笔钱与其自己吃喝玩乐过神仙生活,给孩子更有意义。孩子成材了,家庭的财富能得到更好的延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