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美林,田本甜公司总经理,有一次填写个人资料,在履历一栏,我见他只云轻描淡写地写下一段话:“吉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毕业,2011年开始自主创业至今,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及农场经营。”
寥寥数字,云淡风轻、清爽简洁,但这跨度7年的蔬菜园创业之旅何其艰辛,非亲身经历实难体会:那彻夜无眠的焦灼,那久旱逢甘霖的喜悦,那丰收在望的期待,都成为其创业航程中一朵朵闪耀的浪花,镌刻进了记忆,丰富了心灵。

他说,之前的大学同学如今坚持在一线做生产的也只剩自己一个了,自己如何能坚持到现在,就是凭着对农业深入骨髓的热爱——
“你有没有在清澈的月光下听见过玉米注浆、菜苗拔节的声音?你能不能感受到菜叶经受过霜冻又在冬天的朝阳下复苏的美妙的生命力?你有没有体会过当顾客一口气吃掉三个你种的番茄后由衷的赞美?”

扎根乡间,问道黄土,一晃七年,一个人的青春又有几个七年呢?田野不远,就在眼前:
在旅行家眼中,这里曲径通幽,是踏青的好去处;对孩童而言,这里草长莺飞,是释放天性的乐园;在都市人眼里,这里炊烟袅袅,适合驻足停歇。
但他们终究只是路人,而他,却是田园的守望者。日复一日,他耕耘着土地,土地也磨砺着他的心性。

跟他结识两年多,真心敬佩这位良师益友,他不但对农业生产相当精通,对各种机械、工具的使用也是得心应手,他说,刚毕业时,所学知识完全不够用于生产,那些技能,那些经验教训,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创业之初,为了让蔬菜卖个好价,他把菜拉到城里去卖,重庆的车堵,他开着货车走走停停,脚都快抽筋,他说,那次回去后,腿疼了三天,但自此后开货车就不紧张,不费力了;至于拖拉机、旋耕机、打土机,他操作起来也是驾轻就熟;然后是水电工程,什么水管电线、水肥一体化、热熔器,他样样精通。

最可贵的是他多年累计下来的蔬菜种植经验,那都是用时间、金钱、智慧沉淀出来的,虽然他才31岁,但已然是蔬菜种植领域的行家里手,很多同行找他取经,他都无私的奉献出来。
他常感叹到,如果那时有位老师能像这样指引我,我得少走多少弯路!推己及人,他希望后来者能走得轻松一些。

从基层成长起来,和百姓打成一片,不代表他只会低头做事,不会抬头望天。在夯实生产技术的同时,他也在不停地思考如何让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合,从而完成“六次革命”,他尝试过生鲜社区店,组织过农场亲子游,也踏访了大量的农场,在反复思考、调研后,他有了开设近郊“都市农场”的构想。

2017年,他的构想日趋成熟,也得到了身边朋友的支持,大家志同道合,本着生产绿色安全食材的初衷和对他人品、能力的信任,一起投资在渝北区兴隆镇建立了田本甜农场。相信在他的引领下,田本甜会成就自己的梦想和担当。

倚天照海花无数,
流水高山心自知。
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农业考验着农场主的智慧和心性,
也磨砺着他的意志和毅力。
明知知易行难,
偏要知行合一,
走下去,
天自己会亮。

2018年6月22日
创作于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