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日记|19号楼的故事

我的抗疫日记|19号楼的故事

首页模拟经营我的小家1.0.602更新时间:2024-06-17


疫情袭来,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被打乱了。安安静静守候在家中,最好的表现是足不出户。外在的世界静下来了,人的内心难免有不安,有担忧。幸运的是生活的魅力常常会让你在黑暗中见到光亮,忧愁中享受喜悦。

住了18年的楼宇,突然接到了组织的呼唤:“我们同住一个楼,名叫‘花园城二期19号’,大家积极入群,同舟共济。”谁说“上海的邻里关系是老死不相往来?”我们楼里54户小家都快快乐乐进入“大家族”,一家都不少。有了“大当家”,有了“大客厅”。面对抗疫战,我们不再单打独斗,138位家庭成员抱成一个团。

两年前,新冠病毒侵袭上海,很满意自家楼宇的消*工作,以为那准是负责清扫楼层的保洁员所为。进了家门,才知道两部电梯以及18层楼道的环境消*工作都是本楼居民的自觉行动。带头人是602室小陈老师。他自掏腰包,花钱买了消毒液和喷壶,按比例配好方每天自觉做好楼道的消*工作。今年3月开始,楼里四五位老先生主动要求轮流上阵,将每天四五次的环境消*工作做得仔细又周到。

互相体谅、互相帮助、互相鼓劲成了19号楼的门风。疫情期间,居民楼开门不止七件事。核酸筛查、抗原检测、物资发放、老人送餐、看病求医、购买食物、垃圾管理……繁杂工作琳琅满目。面对这张考卷,502室的组长陈万红就是一个大当家。她说,并不是她个人有多么神通广大,是因为她的身后有一群得力干将。居委干部布置的任务“大客厅”里一挂,楼里的志愿者纷纷抢单报名。平时不露面,战时显身手。惊讶发现19号里竟然藏着各路能手。

年轻的志愿者

18个楼层的54户住户的名单一下子摸清了,每家的基本状态也了解了,7个小组长诞生了。户户能及时传递测试结果了。能搞到蔬菜、牛奶的大家共享,原是医护人员重操旧业成了“家庭医生”。擅长烹饪的在客厅里开展教学活动。巧妇们则将同一种蔬菜赛出不同的烹饪技巧。外出检测,老人需要轮椅,这家烧菜饭缺少咸肉,那家缺少大蒜、生姜,你将所求在“大客厅”里吱一声,立马有热心人送至家门口。我也是不小心漏出一句没买到卷心菜,1302室魏姐马上送至家门口。

大家庭里也常常会冒出总工程师、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科学家、金融家为你答疑解惑。也有喜欢晒幽默段子的小年轻让阿姨爷叔轻松一笑……

核酸检测工作被表扬了。19号楼138人的队伍最整齐,最守2米线的规矩,最讲文明礼貌。每个人做好检测后立马戴上口罩说“谢谢”。医护人员收工时说,今天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的“谢谢”,真的很暖心。19号楼的居民们听到这个反馈都很自豪,多亏临行前有人在“大客厅”里及时提醒。外省市医务人员前来援助,上海市民要知恩图报,这又成了大家新一轮的话题。

平生第一次参加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的工作,挨家挨户分送,一点不害怕,还挺满足的。讲清楚操作的要领与注意事项,对方的谢谢声温暖心扉。和这么通情达理的市民一起战斗,战胜疫情自然信心满满。

这位小朋友在志愿者中看到自己的爸爸,很开心

4月5日早上8点了,还有3家没有上传核酸检测结果,手机呼没有回音,已退休的周总工程师屏不牢了。他一人上楼一家家敲门问明情况。1802室的奶爸不好意思向大家打招呼:“睡得迟起得晚了,手机静音,我家全阴,谢谢大家关心。”

凌晨四点半,树荫中小鸟鸣叫,小道上“大白”奔忙。一位69岁,一位18岁,19号楼的志愿者是两代上海好男儿。

19号楼的故事,也是无数个上海社区的故事。普通着,也伟大着。(翁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