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老板(四)——阅历为王

我要当老板(四)——阅历为王

首页模拟经营我要当老板手游更新时间:2024-04-11

戴上“总”字帽,之所以工资高,是因为你的工作分担了老板的一大部分负担。

老板没有三头六臂,所以无法事必躬亲,他一年挣个千万上亿的,花个百把万年薪,请个金领当一下“替身”,对他来说,是很划算的。

而对金领来说,则不要被“高薪”所迷惑,而一定要利用这当老板“替身”的机会,积累阅历,增长才干,为企业多作贡献,为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管事”只要把工作安排得有条理,不误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行了,而“管人”主要是管“心”。

人心隔肚皮,能管好人的人,非得有两把刷子才行。

这两把刷子,一把叫“搞定”,一把叫“摆平”。

搞定,就是排除“对立面”。什么叫“对立面”?35岁以上的人都知道。

摆平,就是一碗水端平,这是任何组织内部和谐的基础,摆不平就一定不和谐。

除了报酬问题要摆平外,岗位安排问题,工作量的问题,培训机会、升级机会问题都要摆平,各个小利益团体间的平衡也要摆平。

所谓“摆平”,既要会摆,还要能平,对人品、阅历、矛盾协调能力、利益平衡能力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如何管好基层群众、中层干部和高层领导?

如何贯彻自己的战略思想、战术主张?

如何用好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儒家、道家、法家、释家的思想?

这四种阅历,就如同一张桌子的四个支柱,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当了老板,而且是大老板时,少任何一条腿的情况:

当我们继承家业,少了“做事”的阅历磨炼,一下子当上董事长,这时下属给我们一份投资100万元的报告,你知道风险在哪?有陷阱吗?你是签字呢,还是不签?

当我们少了“管事”的阅历,你能让手下几百几千号人这周做什么,下个月做什么吗?你的战略目标在哪?你的战术手段有效吗?

同样可以想象,一个不会做人、不懂管人的老板,能管好200名员工的公司、1000个工人的工厂吗?你走路怕踩死蚂蚁,说话一米外就听不见,这些人凭什么听你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老板的阅历,也不是一天可以练成的。我们的大脑里,需要一个像Windows一样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筛选出实用的知识,并切实地掌握它、运用它,最后形成自己的阅历。

知识,本身没有力量,但要是用出来,用得恰当,就力大无穷!

反复使用知识、总结经验,最后形成阅历,当老板的各项基础就雄厚无比了。

而积累阅历的这个平台就是由做事、做人、管事、管人四大支柱构成的。

什么事情就怕摸不着路,有路可循就好办了。我的建议是:

偷师,边干边学,边学边用,勤奋实践。

有人会问,为什么只写10件事,既不是9件也不是11件?或更少、更多?

问得好!

请注意:这是一个神奇的管理心理训练。

在布置填这个表时,主管会要求你,在你只能写出9件事时,你要再想想,还有什么事情忘记了;在你写出11件或者更多件事时,他会提醒你,有什么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也写上去了。

我的小老乡们走上工作岗位前,来拜访我时,我教给他们的第一件本事,就是填写这张普通而神奇的表,不到三个月,能坚持不懈的人都有惊喜:

第一个月结束,他们就会说主管交代的事,一般能想到一半了;

第二个月下来,他们说,主管能想到的,他们也想到了;

第三个月左右,他们想到的工作,主管不一定想得到了。

你看,就这么一张普通的表,让一个初出茅庐的人,3个月左右,对本岗位工作的熟悉程度和思考深度,能够快速地达到主管的水平。厉害吧?!

你知道为什么信仰宗教的人,自律能力强一些呢?

因为他们经常祷告、许愿,提醒自己行善积德,久而久之有一种向善的约束力。

填写TODAY?蒺S TOPTEN 也是这样,你每天要想:今天要做什么?想了要写出来,写出来了要去做,做了要有记录,这是一种约束。久而久之,你的工作主动性就强了,一个主动工作的人,没什么事是他做不好的。

练习方法:

( 1 )在电脑上做一张TODAY?蒺S TOPTEN表,每天主动填写;

( 2 )经常要外出的话,买个可以放牛仔裤后袋、两元左右的笔记本。从你有缘买了这本书,有缘看到这一页的今天开始,每天记要做的10件事;

( 3 )如果是坐办公室的,尝试先在台历上写几天,不过为了保密和正规起见,还是弄一个笔记本好一点。

在TODAY?蒺S TOPTEN的基础上,标出ABC123

TODAY?蒺S TOPTEN列出来了,这是你当天工作的最好开始,你已经比那些无头苍蝇强了很多,但是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接下来,你还要把10件事情的先后顺序按ABC排一排,并且思考一下做好每件事的123步骤。如果是大事,要再列一张表,小事用笔勾一下就行了。

1. ABC123其实是一个时间管理的绝招。

我们学打球或学开车,有老师讲解一下要领的话,我们会学得很快。

时间管理也是如此,这个绝招的要领就是两个:

一是把各件事情的先后顺序用ABC排好。

二是把做每件事的目标、完成任务的计划、策略性的行动方案想好,想想完成它的困难在哪儿,要调动什么资源。

案例

有位离休老干部发感慨:“小余,往年这个时候啊,家里真叫门庭若市啊!有几年春节我和你张阿姨都躲到乡下老家去过,就这样这些人都还找到乡下去。现在,唉,门可罗雀喽!”

现在怎么了?是“那些人”太忙吗?

不是,是他们的时间表上,给老干部拜年这件事被排得靠后了,或者干脆把这事从TODAY?蒺S TOPTEN上去掉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就是这么回事。

有一次老同学在北京聚会,十几年没见面了,外地同学都到了,就一个北京的同学反而没到,打电话总说:“忙啊,一个新项目刚开张!”我接过电话说:“我们干脆去你那边吧!”我知道这位同学创业有成,最近又加盟美国一家叫赛百味的“SPY咖啡吧”。而我这次来北京也打算考察一下这种商业模式。于是聚会又从鼓楼改到五道口,为同学新店捧场了。看来几方的优先是可以交叉、可以双赢的。

为了做好排序,我们要加深一下对“优先”二字的理解。

以后,我们约别人做什么事,别人说没时间,不一定是真的没时间,而可能是没优先排上你的事。我们有时推掉别人的约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人的一生中,什么事情都可以推说没时间去做,但是有两件事,即使我们再忙,也一定要优先安排:

一是孝敬父母,二是锻炼身体。

我们求学在外,工作在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本来就少。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我们是现代社会了,可能做不到。而且,父母总是希望我们大丈夫志在四方,能出国留学读个博士,他们才高兴呢。

等到我们在外面成了家,某一天衣锦还乡再仔细看一看双亲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再也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模样了。满脸的皱纹自不用说,那佝偻的腰身、迟缓的动作、混浊的眼神,写下了太多的岁月的艰辛。

这时候,我们可能才意识到,我们多年来,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忽略了。我们四五年、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TODAY?蒺S TOPTEN上,都没有写上我们最熟悉、最亲切的名字,更不用说排上ABC123了。

前不久,大家在议论公费医疗改革失败的事情,我说:“也没有完全失败,医药费贵,生不起病,至少让我们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了。”

在上海,我有三位忘年之交,一位是本土最有创意的4A梅高公司的创建者高峻先生,一位是有“上海广告教父”之称的邵隆图老师,这两位都是得道高人,出世入世,在滚滚红尘中来去自如,进退有据,过着让神仙都羡慕的日子。而另一位曾经对我帮助很大的陈老师,病倒在浙江的影片拍摄现场,画坛一代名师,死得其所哉!提起他的名字,提起他的早逝却不禁令人欷歔。

最近以来,几位著名教授、几位才华横溢的CEO,都英年早逝,可惜媒体热衷于八卦新闻,对这么重要的社会现象视而不见,只是发了点短消息,也许在娱乐记者的ABC123里,这个话题没有深挖的必要。

但是,我们当老板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锻炼?是他们没条件吗?是他们没时间吗?是有人拦着他们、逼着他们,不让他们锻炼身体?

看来,ABC123这玩意,既有人世间的大智慧,又有生命的神奇密码。

战争是市场营销最好的老师。

案例

假设你是突击队员,班长给你的任务是:天亮前把那座日本鬼子的碉堡炸掉。

( 1 )这就是要完成的“目标”:要去炸,而且要炸掉,时间是天亮前。

( 2 )接下来你的“计划”就是把任务分解成几小块:5分钟通过铁丝网,20分钟潜伏接近碉堡,3分钟实施爆破。

( 3 )你的“策略”是什么呢?

首先要分析一下完成任务的难度及需要哪些配合。

通过铁丝网,需要一个战友帮忙剪断铁丝。

潜伏接近碉堡,由于敌人哨兵每15分钟巡逻一次,为了避免正面交火,你决定从左边接近,因此需要战友从右边制造一点动静,声东击西,把哨兵吸引过去。

在3分钟里实施爆破。这是你可以独立完成的。

爆破是你自己“流程内”的,你自己搞定;其他两项“流程外”的要战友配合,你需要和班长“谈判”。

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策略地做事

1你不理目标,目标不理你。

这句话的灵感来自CCTV一个节目的广告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后来,上海一家政论杂志引申为: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关心你。

而目标就没那么好的脾气了,你不理它,它一定不理你。心中没有目标的人,一定达不到目标。没有把当老板作为目标的人,一定当不了老板。作为打工仔的职业经理人和白领,你不理目标,考核会理你,当别人领奖金、拿红包的时候,目标完成率会让你无地自容。

2你不认真作计划,你就是计划着失败。

那种“认认真真把事情做砸”的人,是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因为他态度诚恳,做事认真负责,就是有一样不认真--作计划。

俗语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

交往、结识了各大企业推销人员这一最关键的人脉。

据统计,从营销员起家,当大老板的,占创业人数的70%以上。

但是,很多营销人员创业失败了。包括我自己,一次成功,一次失败。第一次是做玩具代理,规模小;第二次是办厂,做全国网络,规模大。

我的总结是:阅历的火候不够。

如何在营销工作中迅速增长自己“做事”的阅历?

学会识货、识价、识账

一句奇怪的“江湖切口”:识货、识价、识账。

这是以前老广州十三行的不传之秘,怪不得看上去像“江湖切口”。

相传以前广州十三行老板,培养自家的子弟做生意,有一套严格的办法,其核心就是上面这句“江湖切口”。

别小看这句话,比很多MBA教材还科学、实用!

这句话用普通话读起来怪怪的,看不出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两广人用广东话一读,意思就非常浅显,而且措辞简练生动,其精义说出来也没什么深奥或者神秘的地方,大意是这样的:

要学会一门生意,大致要三年时间:

第一年, 识货,要精通货品知识,这叫“练眼”;

第二年, 识价,要精通市场行情,这叫“练心”;

第三年, 识账,要精通投入产出,这叫“练胆”。

前些年公司新招一批大学生营销员,培训一周以后,我找他们座谈,七八个代表坐了一圈,每个人都从战略讲起,洋洋洒洒,滔滔不绝,都特别指出了公司发展中的不足和缺失所在。最后,我问道:“本公司最畅销的产品,规格是多少克?”有一位答上来了。我又问:“这产品每件批发价多少?一辆加长东风5吨汽车能装多少件?吨公里运费多少?”大家都不吱声了。

要知道,这些简单答案在培训的第一天发的材料里都有,只不过因为大家是高才生而没有讲解,但我亲自强调了好几遍要大家牢记,最后要考试的。

这就是营销实务与大学教科书的区别。

过去在老行当里学买卖,是这样积累阅历的。

以实业为例:

第一年,下车间,熟悉产品;走市场,熟悉这个行业各竞争对手产品的优缺点;去实验室,熟悉本行业已落后和最前沿的成果。成为鉴别产品质量、判断产品市场需求趋势的专家。

第二年,走访上游的供货商和下游的经销商。勤跑市场终端,明白全盘生意的来龙去脉,比如说:如何判断行情,如何掌握交易规则,如何达成交易而做成一笔生意,成为谈判专家。因为谈判的核心是价格,价格的核心是供应链各环节的利益分配。

第三年,学会投入产出、盈亏平衡的计算方法;学会判断哪一笔生意可以做,哪一笔生意不可以做,为什么。独立思考,独当一面,独担风险,最终成为一个精明的管理专家、真正的企业家。

无论你读了什么名校,拿了多高的学位,如果你有心接班,这三步是一定要走的。

至于时间,你要接下家族生意,三年时间的磨炼,只能算短,不算太长。要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好多老板都经历过匆匆上马,伤筋动骨的教训。

而且,这期间还要吃很多小亏,走很多弯路,才能够真正地把“眼”“心”“胆”练好。

说到这,你应该有点相信“识货”“识价”“识账”这三部曲的神奇功效了吧。

掌握铺货、理货的基本功

做什么事都需要有基本功,这看似简单的基本功,是万丈高楼的基础。

而我认为,营销员的基本功,既不是推销技巧,也不是谈判艺术。因为那些东西就跟前面所说的,幼儿心理专家见了小宝宝哭起来,往往手足无措一样;推销、谈判考100分的高才生,一去铺货、理货就洋相百出了。等过了这一关,回过头来再学习推销、谈判,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了。

以快速消费品的营销员为例,一个刚入门的“菜鸟”,经过识货、识价、识账的简单培训后,只要接着有机会再做三个月的铺货、理货,他很快就会成为一个经验老到的业务人员,看上去像个江湖老手,跟三个月前相比像换了个人似的。

1. 先看铺货。

铺货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三种磨炼:

一是“挨骂”。

我们配合经销商做“深度分销”时,遇到的第一件事情,通常就是挨骂。经销商和分销商演双簧,在厂家新来的营销人员面前开骂,是司空见惯的开场戏。

骂的方式有假惺惺的笑骂、有比口才的对骂、有脸红脖子粗的争骂。骂着骂着,风头就转到对厂家政策的不满上来。

比如:退换货不及时啦、财务对账不配合啦、年终返利不兑现啦、促销政策打折扣啦、价格混乱啦、附近地区市场跨区域窜货啦,等等。相信你从一个下午的挨骂中学的东西,比任何高级培训三个月学的东西还多;半个月里七八趟铺货跑下来,对公司的产品、价格、销售政策,无论口试还是笔试,你都有信心过关了。

二是“自找麻烦”。

你不去铺货,不去上门服务还好,这一上门,麻烦也就来了。这个麻烦就是市场上的历史遗留问题。

厂家与经销商、分销商之间,总有一些理不顺的问题累积起来。

这些问题,有的是对合同的理解有分歧,厂家不愿意处理的;有的是经销商想钻空子,厂家多次予以拒绝的;有的是厂家人员变动,留下一笔糊涂账的;有的是厂家营销员口头承诺,查无实据,无法兑现的;有的是厂家营销员和经销商勾结,恶意侵占厂家利益,露出狐狸尾巴的。

既然你上门了,这些麻烦就一盘子全端上来了。在处理这些麻烦的过程中,你会从一个事事要汇报请示的生手,经过上司的热情指导和鼓励,或者不耐烦的责骂及旁敲侧击后,成长为一个知道什么是原则、什么是“江湖秘密”的,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要求的合格的营销员。

三是“脱胎换骨”。

在铺货过程中,你配合客户方面的业务人员,一件件地把货从仓库领出来,又一件一件地送到各经销商、分销商的手上,知道了“物流”是什么,一笔完整的生意是怎么做成的。

在和老营销员、经销商、竞争厂家的营销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你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嘴脸,看到各级仓库和各种报表之间的种种“猫腻”。

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以前所学的东西和自己见到的现实,是完全两码事;以前崇拜的学识渊博的老师的光辉形象,好像褪色了许多。知道了“慎独”是什么意思,在不断的思索和总结中,你发现自己长大了。

事实上,你真的脱胎换骨了。

2. 再看理货。

理货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两个领悟:

一是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现在很多企业的终端管理,都是厂家自己独立完成的,这其中经销商只起到辅助的作用。1997年以后,终端的力量突然强大起来,整个商业的业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前的商场,毛利来源主要是进销差价,赚消费者的钱。

现在为了争取客源,竞相压价、促销,进销差价小了,于是产生了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向厂家要钱的项目:进店费,有按条码算的,有按品类算的;陈列费,有按照位置收的,有按排面收的。还有年节赞助费、新店开张费、特殊促销费,等等。

“我给你货卖,你还收进店费?”答曰:“你不进,别人进。”

“货卖给你了,你摆上货架还要收陈列费?”答曰:“你不交,好位置就给别人了。”

“你过节,你新店开张跟我有什么关系?”答曰:“你不给则扣款,无条件下柜。”

不要说是第一次与终端打交道的“菜鸟”,就是“老江湖”有时候都受不了那店大欺客的鸟气。

也有客大欺店的时候,就是国际大品牌来了,店家得罪不起。卖场是分品项管理和核算的,因为缺了这个品牌,这一类产品的销售任务就完不成,也影响该店的档次和声誉,这就是“缺了甘草难开药铺”,也是所谓的客大欺店。

二是终端无秘密。

做好终端销售,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如果说有秘密的话,那就是这句朴实无华的话:

“更好的位置,更大的位置,更好更大的位置。”

终端是赤裸裸的竞争,有70%的消费者是在货架前,才决定具体买什么品牌的。而如何为自己的产品,争取一个好的、大的,更好、更大的陈列位置,以吸引顾客的眼球,这就是终端管理的秘密所在。

与此同时,围绕着这个众所周知的秘密的台前幕后的交易,在光天化日之下或夜幕中逐次展开。

这时候,那些五分钟就能学会、半个小时就能熟练掌握的商品陈列技巧,那种培训教材中标出的精美的陈列效果图,是做理货工作的营销员心中永远的痛,对于小企业来说,那更是永远的梦。因为你没有钱来做,在终端永远是个观众。

有了做营销员的阅历,就掌握了当老板做生意的基本功,如推销、谈判等。

C用到完全治愈为止

为广告而做的市场调查,能完成“买点”的梳理就大功告成了。

一定不要从“卖点”出发去细分市场,或进行差异化定位,一定要用经过市场验证的“买点”,来倒推我们能站住脚的差异点。

二、抓住“买点”来进行广告、促销、特殊媒体创意

企业要求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完成部门承包的总毛利养活自己,这些都决定了:创意,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玩艺术。

对于一个患者作的一个调查结论是:

发现便血了才知道患了痔疮,第一次去了医院,治好了。

两年后复发,就自己买药,本案策划的药止血非常快,通常第二天就好了。止血后,就忘记用药了,直至几个月后又出血复发。

(这种懒惰行为,为药物的重复消费创造了市场)

假设,把“止血快”作为一个“买点”来创意,我们要看产品是否具有支持这一“买点”的差异点。

如果这种出发点站得住脚的话,我们如何在15秒内,7次提到产品与功效,而创意又不像很多药品、保健品广告那么恶俗?

三、品牌是要为产品服务的

以品牌延伸品牌,或以品牌延伸产品都是非常危险的、学院派教条主义的做法。

建议:找出毛利高的明星产品,并主攻这个创意。

最后,请大家多看点医书,哪怕是痔疮类普及通俗读物,多和家人、朋友讨论,多走点药店,不一定要自己患痔疮,但是要亲自下市场,才能成为这个行业的半个专家。

下面是来自一线的广告实战绝招。

第一招:“卖点”与“买点”

广告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说什么,怎么说。

广告专业的一切技术含量,就在这两个问题里。

说什么,这是策略问题。

怎么说,这是创意表现问题。

很多专业广告公司也依此设置两大类部门:策略部门和创意表现部门。

策略要是能“说对话”,创意表现能“做对事”,广告就成功了。

怎么样才能把话说对?

这就看我们能不能把消费者的“买点”找准。

“买点”是什么?

“买点”就是消费者的需求。

我国古代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比如“买椟还珠”,国人对这个故事的哲理,早已了然于胸,但是对它所蕴涵的商机,却熟视无睹。

大家想想,我们要卖的是珠子,那位老兄买的是“椟”,是盒子。这就是他的需求,也就是他的“买点”。

那位被无辜嘲笑了几千年的老兄,能用高价买下那个漂亮的“椟”,说明他有购买力。这个地方以他这么有实力的成功人士,都不知道珠子的价值,说明当地人还没有这方面的消费习惯,珠子的市场只是潜在的需求。但是他们喜欢精美的包装,懂得欣赏华丽的设计,这是现实的需求,包装业、平面设计事务所在当地肯定大有市场。

脑白金长盛不衰,就是得益于此。

早期脑白金的广告,以功能诉求为主。苦口婆心地推荐自己的“卖点”,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一调查,70%的人买来是送礼的,于是“送礼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说对话,把说对的话往死里说,广告就成功了。

我跟巨人集团的CEO,中国身价最高、最年轻漂亮的女总裁刘伟开玩笑说:“脑白金一不小心让你给做成长线产品了。”

而事实就是这样,中国保健品各领风*两三年,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有脑白金鹤立鸡群,岿然不动!

原因就是一个:说对话了。

第二招:“品牌形象”与“产品”广告

有一次参加一个品牌战略研讨会,各位专家大谈应如何建设品牌广告之“雅”,痛心疾首地抨击产品信息广告之“俗”。参加这样的会,总是让我想起我敬仰的费孝通老人,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入木三分的评价。

我的发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各位是花自己的钱,您会先做产品广告,还是先做品牌广告呢?

如果你是企业负责广告的,在与广告公司打交道的第一天,你就要把这句话讲清楚:我的钱有限,怎么花,才有最好的效果?

1在企业的主导产品不超出三个的时候,要全力以赴做赢利产品的广告。

不要在乎广告表现有多恶俗,只要把产品“买点”多次讲出来就行了。在这个阶段,品牌的作用,就是提高产品的“指名购买率”而已,让大家来买我的牌子,不要买错。内容有多少是涉及品牌内涵及品牌形象的,我们不要过于计较,只要朝着一个方向,按照品牌风格定位的要求去积累就行了。

我们都知道以前普京是俄罗斯总统,但是,普京属于哪个党派呢?我估计有一半以上的广告专家答不出来。普京以后的俄罗斯总统是谁?估计还是有很多人答不出来。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的广告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产品,拓展市场,提高销量。

我们要全力以赴做盈利产品的广告,赚到钱,再开发新产品,让赢利产品形成梯队。就我们这点家底,千万不要奢谈什么“品牌形象”。

2在企业主导赢利产品超出三个的时候,我们可以来制造品牌故事了。

这时候,我们不但有钱,而且有了抗风险的能力。

反观某些企业,只有一个到一个半产品赢利,而且这个产品的市场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低渠道成本时打下的江山,剩下一大堆半死不活的问题产品,还热衷于搞什么品牌延伸,结果腿没伸出去,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3那些有资本讲品牌故事的企业,都是家底雄厚的“巨无霸”。

有时候我在想,老史不是没有钱,也不是没有策划能力,他之所以迟迟按兵不动,没有推出“巨人”总品牌,除了手上只有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两张牌以外,一定还有什么他无法预测的风险在哪儿潜伏着。

同样,爱投广告的娃哈哈,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品牌形象广告。

这就是“讲对话”的两个基本要求,偏离了这两点,你就是在烧钱。

第三招:巧出创意,巧投媒体,巧用事件

什么是巧?

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事情做得又好又省钱。

“三巧”做到了,广告就“做对事”了。

1创意出得好,制作成本又低,这叫巧出创意。

好的创意要让人过目不忘,对产品的买点又表达得恰到好处,按照传统的审美观念,是气、韵、情、趣,无论书法还是美术作品,这四样少了一样就不是上品。

2媒体选得好,折扣又打得低,这叫巧投媒体。

好的媒体,实质上是指合适的媒体。

适合你的消费群的、适合你的诉求目标的媒体,才是好媒体。

好媒体有现成的,也有开发出来的。

比如,大家都以为在中央电视台投广告很贵,其实不然。

如果你的产品是日用消费品,投在中央电视台的《 开心辞典 》《 星光大道 》这样的节目每周一次,一次两三万元,一年下来百把万元就搞定了,给人的感觉还是在中央电视台投了广告,是个全国性品牌了。

如果产品是针对成年人的,他们回家晚,看电视也要9点多快10点了,这样的产品投在《 晚间新闻 》这类栏目就好一些。

现在的媒体公司有很多数据分析,但是真正检验的标准是市场销售业绩。

3跟大的事件扯上关系,广告事半功倍。

水的势能、风的势能都能转化成可用能源,大的事件也有很大的传播“势能”。

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大事,比如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种大事件的传播“势能”,有长达几年的传播效果,如果我们把这几年分解成几个小段,策划一些广告,一个接一个小高潮往前推,这么健康而正面的事件,操作起来是多么有意思和有挑战性啊!

有了广告品牌专员的阅历,你将来当老板时就懂得了“发动群众”。想一想,革命队伍中,那些打快板、刷标语、发传单的先辈,谁敢说新中国建立没有他们的功劳。

不愿意轮岗的卷铺盖走人。

三是组建试销小分队,专门负责总结试销经验,不给原有团队添麻烦,但是服从总部和分公司双重领导。

集团已经吹响管理整改的号角,整改,是为了休整后的再出发。

我们第二代营销团队,绝不能落后,让我们迎难而上,实现更大的创新!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市场专员是与最高决策紧密相关的。

市场专员应该具备两板斧。

第一斧:独具慧眼--识天时、地利、人和

市场专员有时候就是前敌作战参谋,根据在一线观察到的情况,对作战提出及时的建议。一个有价值的建议,不但要对打好一次战斗,还要对打赢一次战役,最后打赢一场战争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中国,公开号称或者低调地运用*军事思想,管理自己公司的企业家不在少数,我认为真正运用得好的只有一位,就是深圳华为的任正非。

如同我们用“气”“韵”“情”“趣”四个标准来进行中国传统书画审美一样。对于一个能成大业的企业家,是否真正从军事家那里学到精髓,我个人会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品评。在我的英雄册里,华为任总独立华山之巅,也许是他真正地在部队里摸爬滚打过的缘故。

“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传统军事哲学乃至政治哲学中,对干大事、成大业成功要素的最精练的总结。

我们把它作为指导市场专员的知识,是不是小题大做?非也!

1. 天时,势也。

春江水暖鸭先知。

市场形势的变化往往是从市场终端开始的,而市场专员就是那只鸭子。

识时,顺势。这是市场专员要掌握的第一项知识。

比如以快速消费品市场专员为例,卖场里最近人流量多了或少了、某个柜组大家在抢购某种东西、几个售货员在谈论昨晚的某个电视节目,都是一些大事要发生的苗头。

从宏观上看,大卖场人流量的异常变化,与最近的市场不景气、附近地区的居民购买力发生了变化有关系。

从微观上看,也许附近地区有新店开张,分流了人群;也许卖场经营不善,欠薪,导致员工服务态度下降,供应商不敢送货了。

这年头,大家排队抢购一种东西,要么这东西很新,要么很实惠,这说明有新产品上市,或新的促销手法出炉了。

售货员上班时间谈论如《 星光大道 》《 开心辞典 》的节目内容,可能某个大企业的大策划要启动了,等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