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装游戏火热的背后是对虚拟“自我”的重建心理

换装游戏火热的背后是对虚拟“自我”的重建心理

首页模拟经营星动创造营换装游戏更新时间:2024-04-11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继2017年末“旅行的青蛙”和“恋与制作人”这两款手机游戏“莫名其妙”地“火”了之后,又一款免费小游戏“ZEPETO”似乎在一夜之间被推向了热门游戏榜单的首位。不知从哪一天起,大家的微信头像和朋友圈晒出的照片,均变成了一个或几个3D小人的形象,这些卡通人物形象中,有的神似好友追捧的某个“爱豆”,有的又很像好友本人。

这款游戏操作起来十分容易上手。仅需三步——第一步,拍照让Zepeto识别面部特征,创建好基本的个人虚拟形象;第二步;针对面部进行精细打磨,俗称捏脸。完成以上两步之后,游戏玩家即可对卡通人物进行自由的穿衣搭配和“房间”装饰。然而,就是这样一款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在今年10月20日开始霸榜APP Store中国区前十,目前稳居中国区免费APP排行榜榜首;进入十二月,这款游戏已经蔓延至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各大社交平台,广大网友也开发出了各种“脑洞”玩法。

事实上,人们热衷于“捏造”一个“虚拟的自己”并非一个偶然出现的新现象。早在进入21世纪之初社交软件QQ刚刚火热之时,QQ软件附带的“QQ秀”项目游戏就能够提供类似于“ZEPETO”的让用户自主选择、搭配并创造虚拟人物的平台。虽然十几年后,伴随着QQ使用的媒介由电脑向手机的转移以及QQ在诸多社交软件中地位的下降,“QQ秀”渐渐退出了换装游戏的历史舞台,但是人们对于创造虚拟形象的热情却丝毫未曾减退。这十几年间,各类相似虚拟人物DIY游戏层出不穷。一直以来,人们依旧沉迷于装扮自己的虚拟形象,“脸萌”“魔漫”再到今日突然“走红”的“ZEPETO”都是很好的例证。不同软件之间仅有的区别只是在于,时代不同,人们对自身虚拟形象设定的表现方式不同;审美变更,人们对虚拟的自己设定、构建的形象不同。

人们用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表现方式装扮、打造虚拟空间中的“自己”,究其原因,这反映出了人们一种共同的心理,即人们对身份重建的心理需求。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受到各种各样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完全按照“本我”的意愿行事。而网络宽松自由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即成为了“本我”的“乐园”。在换装游戏这个虚拟的空间里,虚拟“自我”人物形象的发型、脸型、服装、首饰还有场景等都可以自由切换,任意组合,这给了用户很大的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也就是说,这提供给了用户一个尝试多种不一样的机会——在这个环境下,游戏玩家可以完全按照“本我”的喜好自由地选择搭配,只要拥有足够的游戏金币。

此外,人们在对“自我”身份的重建过程中,游戏玩家在对虚拟自我形象的构建过程中通常还存在着一个“美化”的环节,这个“美化”的环节体现的是一种人们普遍存在的“自我实现”需求。即虽然这些换装游戏中的人物形象是虚拟的,可这些虚拟的卡通形象却是受众网络虚拟身份的代表。在现实世界里人们往往难以达到或者趋近于自我实现,于是当他们在构建一个新的虚拟“自我”身份时,往往通过美化来实现“自我满足”。对于这个新的虚拟“自我”形象的建构,用户可以修改那些自己与生俱来的不完满之处,让自己变得更美;可以在多种不同穿搭风格之间随意切换尝试,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受众通过虚拟游戏的方式创造另一个自己,将真实的“自我”隐藏于其中。这个虚拟形象,既继承了“本我”的优点,又克服了“本我”的缺点,它是个的完美的自己。基于这个过程,游戏用户满足了自己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虽然这种说法的正确性有待商榷,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外在形象的重视和公众中普遍存在的对“美”的追求——谁都希望自己可以以最美丽的形象示人。换装游戏的出现,或许正是给了人们一种身份重建的空间。

用户很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新鲜感而成为“ZEPETO”的游戏参与者。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这种“自我实现”式的身份重建,在网络游戏这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下十分容易实现;此外,人们对“身份重建”需求是建立在虚拟平台基础之上才得以满足的,对现实生活无法产生影响。基于此,如何维持游戏用户的黏性、保持在游戏产业中的竞争力将是“ZEPETO”应思考的更重要的问题。

文/胡了然(山东大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