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3时,随着十秒倒计时,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在一款线上游戏Minecraft中正式开始。由潘虹阳、张政阳、申思远等国际部高三学生一比一建造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国际部教学楼四楼的礼堂中,华彩纷呈,庄严肃穆,老师和同学们都以游戏中人物的形象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两位主持人走上虚拟的舞台,开启了八十中学国际部的毕业典礼仪式。
1-虚拟游戏中的国际楼
2-田校长在发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田树林校长也应邀发言,这是她从教近四十年来,第一次以虚拟形象发言,“疫情将大家分隔在天涯海角,但是同学们的热情,才华,对八十中学发自肺腑的热爱,让我们相聚在虚拟的校园里。疫情中的毕业典礼本来有诸多遗憾,可是你们把这遗憾变成了精彩,变成了纪念,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同学们在虚拟的校园中朗诵了诗歌,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纷纷发表了毕业感言,在主持人宣读毕业名单的时候,头顶着学生姓名的虚拟的游戏人物列队走上主席台,从田树林校长和李晓君副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和毕业戒指,又有序下台落座。“本来以为会很好笑,但是过程中还是哭了。”“我要在朋友圈晒一张和校长的云合影。” 除了与往常的毕业典礼相同的环节外,他们还在毕业典礼后设置三个游戏的环节,毕业生在虚拟的教学楼里寻找自己的班级,回到自己的座位,“原来不让随便上去的五楼屋顶花园也可以去看看。”尽情宣泄时隔半年对学校的思念之情。毕业典礼中,张政阳和焦博君两位同学全程在线讲解,6000人在哔哩哔哩网站上观看了直播。
3-朗诵节目
4-毕业证书
5-从未去过的5楼花园
6-毕业Party烟火盛典
7-图书馆
8-梦回411
9-合影留念
晚上6时,虚拟校园中夜幕降临,一比一建造的国际部教学楼华灯初上,学子们在虚拟空间里放烟花庆祝毕业,缤纷的烟花开放在校园的夜空,同学们在这里尽情的狂欢。
高三年级组长黄丹婷老师说:“这次活动完全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他们有这样的迫切愿望,又不辞辛苦,学校自然要为他们提供平台,全程保驾护航。这也是我们学校‘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育人宗旨。”
迄今为止,历时5个月之久的线上教学和毕业系列活动才真正圆满落下帷幕。
“停课不停学”也要不停素质教育
自今年2月份疫情爆发,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以来,八十中学国际部也同期开展了丰富的线上教学活动。王瑾主任向我们介绍,八十中学国际部考虑不同项目的学生的需求不同,也要求老师们按照学生的学情,分项目、分年级甚至分学生设置教学内容。在疫情期间一共开设115门课程,累计录制微课约3620节,线上直播3476节,其中外教课程约1012节。“我们不仅注重基础课程的教学,更增加了艺术课程的比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度过疫情中艰难的学习阶段。”为此学校开设了视觉艺术(Visual Arts)课程,视觉特效(Visual Effects)课程,戏剧(Drama)课程。有百余人次参与了这些课程的学习。
拿到了帝国理工大学offer的潘虹阳同学,是这次毕业典礼设计的核心成员,他告诉我们:“艺术和技术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比如本次国际楼的设计有很多命令都运用到了我们在计算机课上学到的知识,包括各种数据类型,JSON文件格式等等。”运用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呈现毕业典礼上的效果,这也是教育者值得欣慰的地方了。
李晓君副校长说:“停课不停学,也不能停素质教育。疫情猝然来袭,网络教学肯定有挑战、有困难,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老师们依据学科优势,想尽办法录制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同学们受益很大。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Offer虽然到手了,毕业论文也要写得精彩
高三年级的组长黄丹婷老师告诉我们:“其实大部分同学在2月份就拿到了offer。每年高三下学期的教育教学还是有很多的困难。再加上疫情,网络教学,连学生都摸不到,怎么才能让学生不将剩下的这几个月荒废了,是老师们特别头疼的事情。因此我们从上学期开始就启动了毕业论文的写作计划。”
高中生写作毕业论文,能写到什么程度呢?黄丹婷老师兴奋地说 :“他们写得可好了。”论文写作过程历时180天,经历了12月份的开题,3月份完成中期报告,5月底结题论文并录制答辩视频,6月初邀请13位教师打分评选优秀毕业设计的复杂过程。在疫情期间,老师们共计收到了论文40份。其中优秀论文4 份。林楚峰同学从绿孔雀案入手利用高等代数知识分析了导致绿孔雀种群快速减少的主体因素;杨凯夫、刘家耀、邵玉霖同学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重新解读了易经;赵悦婷和赵怡然两位同学探究了就寝时间波动程度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轻重的影响;肖硕琦、李茂、钱柯亦同学通过神话中描述的平面世界进行假设,利用物理学的知识解释如果地球是平的,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八十中学国际部一向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今年升学,中美项目有96%被美国前50的大学录取,中英项目60%以上都被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录取。
李晓君副校长说:“八十中学国际部注重扎实的基础,朴实无华的教学风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一年一度的戏剧节从舞台走到线上
每年八十中学的毕业季,都有一场热热闹闹的戏剧节。语文组教研组长刘博蕊老师说:“举办戏剧节就是为了拉进学生与文学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孩子们个性的发展,从戏剧领域熏陶学生对艺术、对舞台的理解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这也符合IB理念中希望学习者具有探索精神和全面发展的期待。”
今年高三毕业班的语文网络教学仍然以戏剧教学为主,师生共同开展了《绝对信号》《西厢记》《茶馆》《雷雨》等戏剧的学习。疫情期间不能返校,戏剧节只能从舞台走到线上。
经过前期线上对于戏剧的学习,以及后期一个多月的策划、筹备,同学们用配音、改编、原创等形式完成了总共21个或是奇趣或是炫酷的戏剧小作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线上展示和评比。在作品中,他们回忆童年、记录青春、畅想未来,三年来的点滴都被记录在此。尽管无法相聚线下,无法再次携手同学进行毕业的谢幕,他们却也得以通过线上的方式,演绎出属于他们的故事,挥手作别过去的三年高中时光。
高三班主任李培荣老师在寄语中说:“毕业之际,精彩戏剧在此展示,未来人生的大幕也即将展开。人生路上无彩排,且行且思,且悟且进;有人精彩,有人平淡,但都不平凡。往事已随风而去,新的生活在等你去憧憬。”
他们成功的把学校复制到了游戏里
“往年我们都是在4月召开毕业典礼,今年一进4月,同学们就开始不断的询问这件事情,疫情防控的形式这么严峻,肯定不能让他们返校。当时就有了在网上进行毕业典礼的想法。但大家还期待着万一五月六月情况好转到时候可以线下。结果,6月份北京的情况更加严峻了,返校彻底不可能了,于是大家凑到一起,将最初的设想变成了现实。”黄丹婷老师说起她的学生如数家珍,“我先跟潘虹阳谈这个事,确定了可行性,接下来孩子们就开始联系服务器,申请经费,落实云毕业照这些事情。”
教学楼的搭建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感兴趣的人多,真正操作起来,就会发现太难了。小伙伴们一个一个无奈退出,潘虹阳就决定自己干,对照着一张并不详细的消防图纸花了50多个小时,最终修建出了国际楼的框架。申思远和刘昱辰设计了灯光以及房间装饰,整个国际楼最完美的两个房间,礼堂和图书馆,也是他们二人合作完成的。11年级的牟世博同学在复课的最后一天,走遍国际楼每一个角落,用手机记录了教学楼的细节。为后来的完美复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国际楼内最画龙点睛的一笔就是电梯,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于津城同学和王沛垚同学的加入让他完美的呈现出来。后期,张政阳,王屺阳,焦博君等同学参与了国际楼小彩蛋的设计,完善了毕业典礼后期的活动,呈现了教学楼后面的小花园。
黄丹婷老师最后说:“同学们的奉献精神特别让人感动。我们租用的服务器在前几次的彩排测试中只能达到110人的上限,我们有140名左右的同学,潘虹阳同学为了能让所有同学都能在典礼当天进入游戏,改造了自己的新电脑,但是这样他的电脑就没法保修了。于津城、申思远、刘昱辰、张政阳、焦博君、张璇、陈艺嘉、王屺阳,还有一名高二的学弟牟世博,不知道熬了多少个日夜,一起攻克难题,一起成就彼此;我们还有一名颜梓薇同学默默地在帮大家联系云毕业照,帮大家排毕业照的站位……他们已经是一个整体了,少了谁都不行。这些学生身上呈现出了中国学生独有的大局意识,奉献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让人感动。这同样也是八十中学的育人理念的体现。”
1-自习中的国际楼411
2-学生会活动室
3-三层图书角
北京第八十中学国际部的主管校长李晓君说:“这次高三年级组在特殊的疫情时期,始终不遗余力的践行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开展各种学术,艺术,毕业纪念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抗疫,用深入的学术研究毕业,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这场别具一格的毕业典礼绝对不是偶然,这和学校一贯的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年级组长黄丹婷老师说,“有理想,强体魄,会学习,善合作的育人目标是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去践行的,这就是我理解的素质教育,如今不过是在疫情中开出了一朵特殊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