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如何从娃娃抓起,开展“死亡教育”

《寻梦环游记》:如何从娃娃抓起,开展“死亡教育”

首页模拟经营寻物环游记更新时间:2024-05-09

《寻梦环游记》是一部美国喜剧动画片,豆瓣评分9.1。该片凭借优美的旋律、跌宕的剧情和暖人的主题斩获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第75届金球奖、第45届动画安妮奖等各大奖项。

影片中,热爱音乐的米格尔不幸出生在一个视音乐为洪水猛兽的大家庭中,一家人只盼着他快快长大,好继承家里传承了好几代的制鞋产业。

一年一度的亡灵节即将来临,每逢这一天,已故亲人们的灵魂便可凭借摆在祭坛上的照片返回现世和生者团圆。

由于一场意外,米格尔穿越到了奇幻的亡灵国度。在太阳升起之前,他必须得到一位亲人的祝福,否则就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米格尔决定去寻找已故的歌神德拉库斯,因为他很有可能是自己的曾曾祖父。途中,米格尔邂逅了落魄乐手埃克托,最终发现埃克托才是自己的曾曾祖父,是真正的大歌神。

2017年广州试片会上,主持人现场透露:该片涉及亡灵题材,原本不符合引进标准。但在过审的时候,当场看哭了所有广电审查人员,于是破例通过了。

感谢这次破例,让我们有幸在温情的画面中直面死亡、正视死亡。通过“死亡”这一课,我们会更加珍惜有限的生命,也更珍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中国人谈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今天,我要从三大方面来和大家探讨“死亡教育”这个话题:一、什么是死亡教育(What);二、重视死亡教育的现实意义(Why);三、如何针对4岁以上的孩子开展死亡教育(How)。

一、什么是“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死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希望借着对死亡课题的讨论,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死亡教育最早源于美国。从1928年开始探索至今,美国的死亡教育内容已极为丰富多样,不仅在各类学校开设专门课程,还出版关于死亡教育的手册、小说、儿童绘本、音像制品等。

中国的死亡教育起步晚、实践少。台湾地区开始于1997年,目前已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香港特区开始于1999年,逐步在大学推进“生命教育”活动;自2004年起,辽宁、上海、云南等地相继出台了有关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条例;2008年,广东某高校又出版了第一本面向大众的死亡教育课本。

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就整体而言,“死亡教育”仍然是内地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二、重视“死亡教育”的现实意义

死亡教育的不当或缺失,引发了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也为我们敲响了重视死亡教育的警钟。

01 “死亡教育”的缺失,让部分青少年视生命如儿戏

据统计,中国青少年自*率居世界之首,这是一个非常让人痛心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慨叹——在中国,家长、老师普遍重视德育、智育和美育,往往会忽视对孩子们的死亡教育,导致有些未成年人易走极端,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如儿戏,甚至酿出了一桩桩令人瞠目结舌的社会事件:

大连13岁男孩残忍*害10岁女孩,河南14岁女孩因为没有手机上网课而喝药轻生,山东泰安15岁男孩把73岁高龄的防疫人员活活打死,安徽寿县某位中学生因为被老师没收手机而赌气跳楼至十级伤残。

台湾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中说,“儿童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试想,如果上述青少年接受了恰当的死亡教育,那么他们就能真正理解生命,理解人世间的爱,就能善待周遭、享受生活,而不至于以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为赌注,一失足成千古恨,满盘皆输。

02 家长善意的谎言,给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喜马拉雅FM课程《托德老师讲儿童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多多还在上二年级,姥姥生病去世了,妈妈安慰他说,别怕,姥姥只是睡着了。过了一段时间,多多养的宠物鼠死了,妈妈又随口一说,老鼠是睡着了。这之后,多多开始拒绝睡觉,就算赶着他上了床也死活不肯闭上眼睛。最后,妈妈只好带多多去医院咨询,多多才说,他不敢睡觉,是害怕像姥姥和宠物鼠那样永远都醒不过来。

案例中妈妈的回答是国内大部分家长都会采用的方式。他们担心过早让孩子接触死亡的真相有些残忍,因而编出各种“善意”的谎言,诸如姥姥睡着了、爷爷去摘星星了、妈妈去国外旅行了等等。

其实,这种刻意隐瞒,只会加深幼童对死亡的神秘感;对于大点儿的孩子而言,被隐瞒甚至会让他们因没能为至亲送行而产生挥之不去的愧疚感。

有位朋友曾给我讲过她的一段真实经历:高考前夕,姥姥生病去世了,家里人怕影响她高考,因而一直瞒着她。当她无意间从邻居口中得知这一消息时,距离姥姥被火化已经有一个星期了。从小被姥姥带大的她,精神瞬间崩溃,一个人逃课去外面溜达了很久,后来干脆把自己锁在家里,任凭老师和亲人怎么劝都无济于事。

自暴自弃的她当然没有考上好大学,多年后谈起这件事,她仍然觉得对姥姥充满了歉意。她还说,如果当初能见上老人家最后一面,没准儿她会向死而生、化悲痛为力量,然而这桩心愿却因爸妈“善意”的谎言成了永远的遗憾。

03 好死不如赖活的观念,降低了死亡质量、耗费了医疗资源

2015年经济学人发布的《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显示,在全球80个国家的排名中,英国位列第1,中国位列第71,排名倒数第10。

国家癌症中心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有229.6万人死于癌症。但这其中,极少数人能够决定自己如何去死。有部豆瓣评分8.8的纪录片《生命里》,受访护士感叹说:“有时候病人们是在为家人而活,为了整个医疗环境而活,他们浑身插满管子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征询过他们的意见。”

前央视主持人柴静也曾在一次报道中说:“不管他的生命是否还有质量,不管是否还能够享受空气、阳光、食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只要我们有,只要我们能够,只要我们经济上允许,我们就要给他人工的呼吸、人工的心率、人工的生命。”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句名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而中国也有一句俗语脍炙人口:好死不如赖活着。死亡教育缺失下的这种观念,不仅降低了临终人士的死亡质量,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本就有限的医疗资源的耗费。

根据一位从医几十年的老医生测算,中国人一生的医疗费用,70%都用在最后3个月,其中又有70%花在了最后的28天上。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曾控诉:“这么高的占比,既有孝顺,又有围观者施加的庞大的社会压力。而围观者想要从这里消失,需要解决的是对死亡的正确认识......一代又一代人,学历越来越高,越来越有文化,如果不能在死亡这点上有高超的认识,学历和知识又有什么价值呢?”

三、如何开展“死亡教育”

中国人非常忌讳谈论死亡。不光不谈论,甚至偶尔想到这个词,都会觉得晦气、不吉利。

正如白岩松所说,其实每天都有走的人,人来人往。但平常生活中没有人谈论死亡,我们假装不知道死亡这回事,仿佛不存在一样。我们在世俗生活中有意识地阴暗化、边缘化了整个身后事。死亡又有什么不可谈的呢?中国人谈的多了,慢慢就会去了忌讳,慢慢就会尊重科学。

死亡教育不能太刻意,也不能被忽视。向孩子如实告知这世界的不完美,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前面提到,“儿童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那么,家长或老师该如何对4岁以上的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呢?本文给出了3条可行性建议。

01 饲养生命周期更短的宠物

有一本书叫《温暖消逝》,作者是两位研究死亡长达40多年的社会学教授。书中,他们给读者提了一个小建议:可以通过在家中养宠物,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28%的美国大学生,第一次的死亡经历都与宠物有关。宠物的生命周期一般都比较短,孩子可以经历它们从生到死的全过程,这是帮助孩子上好死亡第一课的极好机会。

网上有个国外视频被多次转载:小朋友心爱的金鱼去世了,他在亲吻完金鱼,进行了告别仪式后,决定让小金鱼回到大海的怀抱。当按下马桶按钮,看见金鱼消失的那一刻,小朋友忍不住哭了起来!一条小金鱼,让孩子对死亡有了一定的认识。

还有一位留美医学博士回忆了6岁儿子班里的“死亡教育”课:孩子们集体养的小兔子“花生”死了,老师组织大家给它开一个追悼会。期间,师生一起为花生做了一本纪念册,老师一边翻相册一边对孩子们说:“花生的离世,让有些同学很悲痛,另外一些同学却表现得事不关己,这两种情绪都是不对的。花生在生前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离开后我们也应感激并肯定它曾经存在的价值。”

02 亲子绘本共读或主题观影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主题动画、电影、纪录片等,看完之后再和孩子就剧情展开讨论。

经典死亡题材的影视作品有: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第3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提名)《遗愿清单》,豆瓣评分8.4的三集纪录片《生命里》等等。

除了影视资料,绘本也是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非常好的媒介。很多绘本故事不只适合小孩子,大人也能从中有所感悟。主题绘本共读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让两代人一起正确面对亲人的离世,懂得珍惜每天的快乐时光。

推荐20本经典的“死亡话题”绘本故事(前10本尤其值得一读),这些绘本中美丽的文字和清新的画面也能给孩子们带来沉静的心态和温馨的暖意:

《活了100万次的猫》《永远有多远》《爷爷变成了幽灵》《再见了,艾玛奶奶》《一片叶子落下来》《熊和山猫》《獾的礼物》《苏菲的杰作:一只蜘蛛的故事》《夏洛特的网》《天蓝色的彼岸》

《祝你生日快乐》《我永远爱你》《象老爹》《风到哪里去了》《我等待……》《当鸭子遇见死神》《瓶子里的心》《小伤疤》《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我的忧伤像一头大象》

03 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家长、老师可以组织青少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定期去敬老院陪护老人、偶尔去医院探望临终病人,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去参观当地的死亡体验馆(如上海、沈阳等地)。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在潜移默化、身体力行中,学会拥抱衰老、认识死亡、敬畏生命、“向死而生”。

日本有一家辛朋苑特别养护老人院。在这里,幼儿园和老年院相邻布局,两者拥有公共的休息活动空间,老人可以和儿童一起做手工、唱歌、跳舞等。美国西雅图也有一家类似的机构,叫代际学习中心,好莱坞制片人热埃文.布里格斯还在此拍下了一部5分钟的纪录片《现在完成时》。

在这样的跨代交往中,老人可以消除迟暮之年的孤独感,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人体正常老化的过程,从而更加珍惜时光、敬畏生命,也更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

前文提到的留美妈妈还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另外一次“死亡”活动:殡仪馆广场正中,躺着一口黑色棺材。在牧师的邀请下,她挣脱了孩子的手,在棺材里躺了十几秒钟。当棺材盖打开的那一刹那,儿子扑过来,紧紧抱着他,说:“妈妈,我保证,以后会更爱你,会更听话!”

结语

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谈“死”色变、讳莫如深。中国的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都是不够完备和完善的。当今社会,死亡教育的不当或缺失,引发了一些现实问题:

通过本文,希望家长或老师及时采取措施,为孩子们补上缺失的“死亡教育”课:

1927年,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首次提出了“向死而生”的概念,这是一种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

死亡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播消极避世的“丧” 文化,而是为了从娃娃抓起,让整个社会更加科学、理性地对待死亡,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让所有人在接受“死亡教育”后都能活出态度、活出质量。


参考文献:

  1. 《温暖消逝:关于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美】迈克尔.R.雷明;乔治.E.迪金森
  2. “追问生命尊严:医学的使命与关怀”专题圆桌会议报告,白岩松
  3. 《超实用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和行为背后的真相》,托德老师
  4. 《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中国台湾】张淑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