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财“联姻”后,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高中探索出了财经融合课程新模式

和上财“联姻”后,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高中探索出了财经融合课程新模式

首页模拟经营学校大亨手游更新时间:2024-04-29

“我没想到高中阶段就能够有大学教授面对面指导,感谢母校,成为我财经梦的起点!”季沁毓是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2017级财经创新班毕业生,如今就读于东华大学财经专业。回忆起在母校的时光,她感慨最令人难忘的当属每周五聆听上海财大教授指导,“课堂上同学们都听到入迷,大家都舍不得下课。”

近年来,上财北郊有130余名学生进入上海财大、中央财大等财经院校财经专业就读。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学校的“变”。自2016年虹口区人民政府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共建北郊高级中学,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高中探索出了以“财入课程”致“经世济学”,大学高中贯通式培养模式。以财经素养为核心,在所有课程中挖掘财经因素,通过与大学“联姻”,上财北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让每一门课都有财经素养元素

如今, “大学附属学校”愈发 “流行”。前有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等名校由母体高校主办主管,上财北郊走出自己的特色?这是合作办学之初,学校遇到的重要问题。经过几年摸索,从一开始单纯引入二十余位教授进课堂授课,到如今,学校设立了一套校本化的财经融合课程,创立“财经奠基课程”“财经广域课程”“财经核心课程”等三大模块,在夯实学生基础课程的同时,培育学生的财经素养。

“在基础型课程中,我们将基础课程视线从高考、学业考的单一课程模式,转向财经素养基础性学力培育的多元模式。有意识结合每一门基础性学科的特点,挖掘财经素养培育空间,形成校本特色。”特级校长唐群介绍。

具体到每一学科是怎么做的?上财北郊财经奠基课程设计负责教师金罗兰是一名语文老师。她说:“我们在语文课程标准18个学习任务群中,选定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进行财经素养渗透,将它与我们已有的语文实践活动和阅读写作活动相结合。”比如,在高一语文第一学期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学校组织学生前往枫泾古镇进行调研。金罗兰介绍,作为上海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前沿地带,枫泾在谋求自身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以农为发展特色,留住原住村民,让村民享受发展红利。“学生们通过调研,了解了经济规划对当地发展的重要性,这正是一种财经素养培养。”

再比如,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用分段函数研究2019年版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化学老师以工业合成氨为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选择生产条件可以减小能耗,并让生产效能最大化;思想政治课老师介绍储蓄债券、股票、基金等常见的家庭理财产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财……

“从立德树人目标出发,每一门授课教师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财经态度,具备基础的财经知识,养成良好的财经品质。”金罗兰说。

课程与高考不搭界,学生没有兴趣怎么破?

“蚂蚁金服取消上市带来哪些启示?”“批评年轻人不讲武德的马保国是怎么走红,背后是哪些资本因素在推动?”“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上市了,从这家公司的发展与转型请你谈谈创业者需要哪些素质?”在上财北郊财经广域课上,师生讨论的话题往往结合热点,又满足学生的兴趣,用财经广域课教师戴世懿的话来说,就是“用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点燃学生的兴趣。”

据悉,财经广域课由上海财经大学指导北郊教师开发,主要面向对财经有兴趣的学生,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财经知识、基本的财经行为能力,渗透财经教育。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上海”等财经人文课培养契约精神,也可以通过“商贸英语”、“世界经济地理”等国际理解类课程拓展国际视野,还可以通过“闲财每周理”等经济数理类课程学习精算和数据评估。

这些新颖又有趣的课程设计,离不开教学团队的研讨和迭代。唐群介绍,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有学生发现这些课程和高考好像不搭界,所以渐渐出现了上课精神不集中的现象。“所以我们对财大的课程也进行了改版升级,一定要做到两个对标,第一对标我们的双星课程,第二对标我们的高考综合改革,这个学期我们已经有了升级版的核心课程。”唐群说,学校建设了多门面向家长学生的超星平台财经慕课,还创建了高中创新实验室等,鼓励学生参与商赛活动,激发兴趣的同时锻炼实践能力。

商赛活动助力学生及早规划职业生涯

“校园大亨比赛是我参加商业大赛的起点。” 季沁毓介绍, “第一次面对有启动资金有经营要求的商赛,我们有点无从下手。”幸好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不仅主动联系商业计划书写作指导、报表制作等基础操作技能的培训,还安排带队老师联系场地。这些助力让季沁毓团队得以实现创想,凭借盈利率夺冠。而这场比赛,不仅让她体会到商业的乐趣,更在她的心中埋下一颗从事财经领域工作的种子,影响了她的高考志愿。

据悉,上财北郊有近30名学生参与财经类社团,在BBC商业挑战赛、校园大亨、“上财北郊杯”商业精英体验营等比赛和实践活动中斩获佳绩,获得高中组一、二、三等奖。唐群介绍,学校希望通过商赛活动及早发掘一批有志于从事财经工作和研究的同学,帮助他们及早确立目标。

季沁毓告诉记者,她的好朋友在高三时曾在会计与经济学之间纠结报考专业。班主任听说这一情况后帮助该学生了解专业区别,使他最终根据自己想要在事务所工作的愿望而报考会计学。“他和我一样选对了专业,在大学里收获了专业学习上的乐趣,感谢我们的老师。” 季沁毓说。

这些融合课程和实践项目给学生带来哪些变化?为了解教学效果,上财北郊研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财经素养量表,从知识理解力、技能与运用、专业志趣三个维度考量学生。“2020年初全校共588人参与,数据说明高三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高一学生,学生未来财经类专业选择比重大幅度提升。”唐群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