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是第一次在博物馆里看到记得这么清楚的账。”
博主@南方一只雀 是一名网络作家,前段时间,她去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参观,见到了一个特殊的“账本”。
这是宝青博《乡·愁》图片展的第三单元——《故乡的记忆》,展览详细地记录了国内22座博物馆或机构各收藏着的宝鸡青铜器,每座保有多少件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语气还带点委屈,被大家戏称:“仿佛看到了他们咬着牙记小本本的样子。”
@南方一只雀 本身也是文博爱好者,来到这个展,她第一反应是“很应时”。
这两年,旅游业火热,各地博物馆逐渐也成了热门打卡地,不同于过去的走马观花,如今人们也开始关注文物的来历和出土后的“遭遇”,这才发现许多地方上的文物都被上一级博物馆征调,离开了故乡。
“这要是在几十年前,人们可能觉得没什么,反正都是国家的,在哪都一样。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也希望好的东西留在它的家乡。一件文物,要和它的出土地点相结合,历史和地理环境综合起来解读,更有意义。”
调侃归调侃,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记账”这方面,确实做得很到位。
为了感谢发现并保护了文物的农民,宝青博专门设立了“功德榜”,很多展品的介绍中也详细记录了农民们发现文物的过程,还有他们的姓名、照片、所属村镇,以示表彰。
“我觉得这样做很好。”@南方一只雀 表示,“一来,告诉了我们普通人如果发现文物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二来,也明确地告诉公众,文物的发现者会得到切实的奖励,所谓善必赏,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
历史似乎很钟情于宝鸡,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辉煌的历史,许多文物、遗址都是农民在锄地耕种时偶然发现的,是他们挺身护宝,及时报告政府,才使这些古远历史的遗存能够得以保全于国家。
2013年,陕西宝鸡群众保护文物成果特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五位农民代表带着157件珍贵文物来到北京,向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这些普通农民的身后,国之重宝熠熠生辉;而他们自己本身则让厚道陕西人的精神声振京华。
很多重大考古发现都与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不可分离,如今,我们在介绍文物时,同时对发现、保护文物的农民致以感谢,也是要把这种崇文尚礼的精神立在这片朴实的土地上。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正出自现存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饮水思源,知道自己的来处和走过的路,或许,这就是文物的意义所在。
有哪些文物让你印象深刻?评论区聊聊。
来源: 央视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