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湖北兴山县水月寺镇居委会2000余平米的王家塆生态园鱼塘,脱贫户冀江正在投放虹鳟鱼、金鳟鱼鱼苗。“这次投放了30000多尾鱼苗,别看现在鱼苗小,等到明年每斤鱼能卖到30元左右咧。”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冀江用了5年时间。从精准扶贫开始到全面收官之年,冀江也一步步完成了自己的美丽蜕变。“今天的生活以前做梦都不敢这么做。”
冀江先天性肢体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曾经成过一门亲,妻子也因为穷离开了他,与家中80多岁的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俩一度只能靠低保维持生活。2015年精准扶贫全面启动后,经过评议公示,冀江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娘俩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让他重新开启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怎么才能彻底改变家庭现状?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冀江与一名养鱼专业户聊天时,发现养鱼对劳动力要求低,市场需求量大,便动起了养鱼的念头,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镇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了解后,多方争取,通过县民政、残联支持帮扶资金2万元,小额扶贫贷款4万元,加上冀江自筹的5万元,当年就在家门口建起了300多平米的鱼池,购买了5万多元的虹鳟鱼和金鳟鱼鱼苗,满心欢喜地当起了“塘主”。
然而创业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缺乏经验,刚开始养鱼时,鱼经常莫名就死掉了。冀江便每天守在池塘边,反复观察,向专家请教,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由于天气炎热池塘缺氧所致,发现问题后,冀江立即买来增氧机,情况很快得到改善。
2018年7月,一场暴雨让鱼塘溃了口,冀江急得来不及做任何防护就跳到深水里套网拦鱼,打桩护堤,但仍然有大批的鱼被冲走,损失3万余元。有了这次教训,冀江又投入近万元,加固、加高鱼塘,铺设排洪沟。
接连受挫,冀江没有气馁,他虚心向养鱼大户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镇村干部也积极推荐他参加各类养殖技术培训,慢慢地,养殖中的技术难题被他一次次化解,他也成了半个专家。
“每天投喂两次,每周消毒一次,如果鱼集中在出水口,可能水质出现问题。”两年多的学习和实践,冀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养殖经验,不仅顺利脱贫,还新开辟了6亩鱼塘。
脱贫后的冀江动力十足,他决心带乡亲们一起致富,除了雇请其他贫困户来自家鱼塘务工外,还积极引导他们养鱼,毫无保留传授经验技术。贫困户周立朝年轻有闯劲,但缺技术,冀*主动帮他在网上学习蜜蜂、食用菌、药材技术。周立朝一家不仅在2018年主动申请退出低保,2020年被水月寺镇表彰为脱贫标兵;贫困户姚国云得到冀江的建议后开办农家乐,年收入3万多元,2019年成为县脱贫标兵。作为村残联理事,冀江还处处为残疾人着想、操劳,深受他们信赖。
对于未来,冀江早有计划:“我打算和养鱼专业合作社合作,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丰富养殖种类,同时发展垂钓农家乐。”由于冀江创业成功,在全村形成连锁效应。大家纷纷效仿,结合自身实际,大胆走上增收致富道。不等不靠,心怀感恩,争先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强。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锐 通讯员 杜哲焱 丁祥兵 唐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