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给人造梦。
喜欢用非一般人使用的角度,营造氛围感,再用眼花缭乱的镜头语言,支离破碎的叙述方法,一点点的告诉你,他不是在讲故事,他只是想告诉你:你已经进入我的梦里了。
梦里,你能看到每个人物,在宛如平行世界外,行走、说话、吃饭、做事。但是在那不知所云的瞬间,总有某一个画面,某一句对白,某一个深情凝视,你忽然像被一颗流弹瞬间击中心脏,那一刻你突然就懂了他。
原来他就像一个从未谋面的知己,他能够看透你竭力掩饰的所有伪装,洞悉你内心深处最幽暗的悲伤或者柔软,安抚着你。
可是非有人要较真。
觉得《繁花》一点不像九十年代上海那般朴素模样,黄河路的霓虹璀璨,富丽堂皇餐饮楼阁,一派宛如梦境的喧闹和繁华,过于华而不实,绚丽耀目了。
可是细节控的他,已经弄了专门的资料搜集小组,几乎一比一复制了当年繁华的黄河路,连剧中的菜式,也是找到当年的师傅来复刻那时的味道,哪怕观众并不能完全get到这种细节和用心。你也会理解为什么大部分主演都用上海籍演员,说沪语,他们才是真正见证或者耳闻过的人,而当年九十年代的上海阿哥阿姐又怎么可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呢?
他已经尽量接地气,一再把梦做得朴实一点,好让大家看得明白。
在那个朴素的年代,但凡经历过的人,记忆中对着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黄河路,璀璨耀眼的老上海,都是一段时光的旖旎向往。
而看者却要求一向习惯抽离失真爱拍梦的他,一定要拍出纪录片那样的写实。犹如要求毕加索画出一张和真人一样几可乱真的照片画作,过于为难了。
他的影画作品按照普世逻辑可能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他只是一个造梦师呀!
他只想给你们看到一种情怀,一种意象,一种“变形的回忆”。
按照传统的叙事逻辑,这种意象可能是浮夸的,甚至是不同于记忆的,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感觉到刚刚好,毕竟记忆里就是这样啊!
他的妙处就是:每一次都能准确get到这种人类情感的隐秘、吊诡之处,给予内心一击,触碰深处,以致于不能忘怀。
他懂一部分人喜欢念旧,那份深情和执念,他完全懂,于是他尽可能体现给观者看。
看不懂的观客,习惯了伪装,习惯了认真,习惯了硬碰硬。
只会在梦里睁大双眼,心想着:看你怎么催眠我?
发觉一如清醒,并未沉沉睡去,于是恨恨不已,大叫:王家卫已日落西山,才华不在。
不被理解的王家卫,也不需要所有人都能理解他,这就是他的“腔调”。
艺术家的傲慢使然,也非不尊重观众和读者,那只是匠心达到一定境界的结果,尽管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罢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