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一场造富运动,让很多人明白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2000年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本地一个镇规划为城。土地交易程序简化,只要有钱,就可以从政府手里拿地,然后以集资建房为名,立刻可以开发房地产。
房子基本没有设计,没有绿化,没有地下车库,没有物业,成本极低。地基拿地成本2W,建安成本4万,综合成本6万元。
但附近的农民依然像疯狂了一般,忙着买房子,房子还没开修,基本就可以卖完。一块地基与旁边的联合起来,可以修6层房子,认购一块地基,可以得3套房加一个小车库,每套房售价4w元左右。
这样算下来,买一块地基修成商品房售卖,大约可以挣6——8万元。
当时能从当地政府手里拿到地的,一是政府内部人员,二是当地原本有点钱的人,三是当地其他单位人员领导,四是当地地痞流氓。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富运动开始,很多人一夜暴富,奔驰宝马半年遍地是。
当时有三个知名人士的结局说起来却也令人唏嘘。
第一人本是当地知名有钱人士,可能是提前得知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吧,购买了一座荒山,开发成公园。再后来需要征用公园,开价1个亿,要2亿,谈不成,再后来,因种种原因,此人卒于狱中,最后还倒欠一屁股债。
第二人勤勤恳恳,为人低调精明,抓住风口,两年积累起千万资产,平时出行是一辆低调的宝马车。不幸的是一日酒后驾车,被大货车压成钢板,当场殒命。
第三人是当地地痞流氓,最初靠扒窃为生,在当地颇为有名。造富运动来临,没有闲着。分文没有,强行从当地手里赊了一块地,再继续和外地建筑商强行赊账,很快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积累。
有钱以后,偶尔捐点款,做点善事,名声居然也逐渐漂白了,这人到现在却也还平安。
多数人在这场造富运动中都得到了一些利益,包括我,当年4万买的房,后来卖成28万,也曾和人合伙认购过地基,挣了点小钱,但又陆续投入到购房中去了。
这场造富运动在三五年后停止了,小镇依然是小镇,只是我再也回不到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