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洞房又称敦伦 | 来源:影视剧截图
夫妻间的床笫(zǐ)之欢,为何让尊为儒学先驱的周公如此煞费苦心,还曾想携妻亲自示范教学呢?周公又做了什么?让“周公之礼”传承千年,这里行的又是何种“礼”呢?
周公是谁
古人云:“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由古至今“洞房花烛夜”作为四喜之一,可见对婚姻、家族传承十分重视,这是百姓对生活的向往,千百年来亘古不变。那为何将“洞房花烛夜”称为“行周公之礼”呢?
大家也许都从“周公解梦”或“周公辅成王”等词听说过周公,那你又知道他是何许人呢?
周公姓姬,名旦,别听语音以为周公真名是吃的鸡蛋。他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之弟,周朝开国元勋。与姜子牙是周武王的左膀右臂。因其封地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或称周公旦。
周公画像 | 来源:网络素材
《尚书·大传》概括了周公一生功绩,书中道:“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yǎn),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可见其功绩卓著。而其做得最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之一莫过于制礼作乐,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加强周朝的中央政权统治。
《尚书·大传》清乾隆刻本书影 | 来源:网络素材
连儒家至胜先师孔子都是周公的小迷弟,这里有个小典故,就说孔子认为周公设立的礼乐制度治理下的国家,正是其追求的大同社会,所以当年其周游列国、各路游说恢复周制,但都却以失败告终。期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每晚都会梦见周公。直至晚年孔子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发出感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我真的老了!很久都没再梦见周公了。表达了其无法实现理想大同而感无奈,从此后人将做梦称为“梦周公”,就是由此得来的。
孔子周游列国图 | 来源:张涛《孔子周游列国》
“周公之礼”的由来
话题扯远了,我们回到正题。那为何夫妻间难以启齿的床笫之欢能和周公扯上关系呢?这就得说一下,周公他老人家制礼作乐这事了。周朝建立伊始,当下亟需构建一套涵盖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典章制度,以赋予周朝统治者相应的合法性并巩固中央对各分封诸侯的统治。因此周公担负重任,着手制定礼乐制度,相传《周礼》就是周公所著,其中记录了五礼,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社会制度、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典章制度。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婚礼、丧礼这两大红白之事也正是源于《周礼》。既然《周礼》涵盖各方面礼法,那夫妻间的那点事肯定也概莫能外,正是出自《周礼》中嘉礼一礼中的婚冠之礼。
《周礼》书影 | 来源:网络素材
因为西周初期,还处于奴隶社会,当时社会无道德规矩可言,民俗婚俗乌烟瘴气,男女滥情、关系相比于现在更加混乱不堪,有过之而无不及。周公他老人家意识到若想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男女关系的确立更需有秩序的约束,否则与追求本能的禽兽无异。为此周公煞费心机想出了一套细琐的结婚流程,让结婚成为了一项庄严而又神圣的仪式。周公将男女说亲到嫁娶成婚分了七步曲,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这七步合称“婚义七礼”。
“纳彩”即纳其采择之礼于女家也。男方须需先请媒妁向女方提亲,征得同意后男方送礼求婚,男女双方由媒妁传递互赠礼物。秦汉以前是送一对大雁,因为大雁是季节性迁徙动物,民间认为其有着美好的寓意,常代表忠贞不渝、夫唱妇随、琴瑟和鸣之意。
“问名”则是在女方收到男方礼物后,男方托媒妁询问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
“纳吉”则是男方备礼将合八字卜婚的吉兆告知女方,并表示要缔结婚姻。
“纳征”又称“纳币”,有言道:“纳征者,纳聘彩也”,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彩礼。男方将聘礼送至女方家,婚事就算是敲定下来了。
“请期”则是指男方在卜得结婚吉日后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的请期礼书,交由媒妁送往女方家商议迎娶日期。
“亲迎”就更好理解了,就是成婚之日,新郎亲自带领迎亲队伍到女方家迎接新娘,期间新房张灯结彩、鞭炮噼啪爆鸣、人群语笑喧阗(tián),甚是喜庆热闹,一对新人就这样在众人的祝福下簇拥于高堂行三拜之礼。
之后的环节就是一顿欢天喜地、推杯换盏,直至将这对新人送入洞房,就来到最后一个环节——“敦伦”。所谓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是男女交合的文雅之称。
以上环节就是“婚义七礼”的大概步骤,后世省去了最让人羞涩的“敦伦”一说,毕竟是夫妻私事,不好也摆到台面说,后来结婚就把七礼演变成“三书六礼”这样一个步骤。“三书”即“聘书、礼书、迎书”;“六礼”即省去“敦伦”后剩下的其他环节。其中各个环节也逐渐延伸出各种新的婚俗,比如唐朝演变出来的“障车文”、"障车钱"、“催妆诗”等等,相当于我们现在迎亲时堵门索要红包的闹新房,都是从前流传下来的。感兴趣的可以以后再开一期讲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三书六礼”步骤图 | 来源:湖南卫视《中国婚礼——我的女儿出嫁了》综艺节目截图
文化内涵
相传这一套梳理下来,周公自己也甚是满意啊。这套礼法确实是好,但这细琐的流程怎么才能在野惯的百姓中推行呢。周公想到这,遂携妻亲自演礼。这婚义七礼的前六礼还好传授,但演至“敦伦”一礼时却犯了难,这一礼实在无法于大庭广众之下演示,周公之妻直摇头拒绝演示。这下可难倒了周公,正踌躇间,见其儿伯禽摆弄几个葫芦瓢,瞬间就有了主意。遂拿起一只葫芦一劈为二来以此为喻:葫芦未分前如混沌一体,剖开后如男女有别。敦睦夫妇之伦,就如把原配的两瓣葫芦瓢合为一体,其仪如男俯女仰,嗯——,这姿势你们应该懂的。男为阳、女为阴;男为天、女为地,这才能符合天覆地载的万物自然之理,天在上、地在下,则阴阳合谐,乾坤有序,才能多子多孙。
所以古时结婚都会用一根绳拴着两瓣葫芦瓢并一仰一合置于新房内,寓意男俯女仰。而葫芦籽本来就多,寓意多子多孙。另外葫芦谐音有福禄之音,也寓意新人福禄双全。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又将葫芦瓢这一礼器称为合卺(jǐn),是作为夫妻间一起吃饭后用以漱口的器具,后世逐渐被世人认为是喝“同心酒”(也叫“交杯酒”或“合欢酒”)的器具,喝完同样作一仰一合放置状,但这其中深意后世已对此知之甚少。
结婚用的葫芦瓢春秋开始称为“合卺” | 来源:影视剧照
总结
由此看来将夫妻床笫之欢称为“行周公之礼”是有如此深厚的文化渊源。周公的礼乐制度,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目的是为了反哺当下社会的等级制度,巩固政权统治。但从长远来看,周公以一人之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文化后续千年。被后世尊称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如此富有内涵的历史文化,也许世人眼里只看到“床笫之欢”与“周公之礼”之间的疑惑关联,却无从考究其实际深意。可见随时间推移,如若中华文化没有很好的记忆传承,很多富有历史底蕴的传统就只流于形式,而失了神韵。
你我都是中华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承者,有着千年的文化自信,但也应有传承文化自信的意志和能力。如今国家建设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分别在北京、西安、杭州、广州相继落成。是一项站在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的重大文化工程,体现了国家对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入口 | 来源:百度百科
殷鉴逸史,见微知著,如若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个关注和在看,后续为你带来更多有趣的奇闻轶事,您的支持是我的原动力。我们下期再会!
作者 | 熊大
编辑 | 熊大
END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