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荡寇志》(《水浒传》续书,清代俞万春著)第一百一十九回,徐槐上任郓城县知县一职,并到梁山训斥卢俊义,最后竟然率大军与梁山交战并斩*了秦明。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荡寇志》第一百二十回“徐青娘随叔探亲,汪恭人献图定策”,看看后续发展如何。
情节简介:徐槐等在导龙岗打败梁山兵马后,担心梁山会在来年春天兴兵复仇,于是商议对策。任森建议去高平山请徐和指点迷津,原来徐和是徐槐的族兄,徐槐于是派颜树德去请徐和。徐和有个侄女徐青娘,二人在之前就曾赏识颜树德,并且曾经帮助被冤屈的颜树德伸冤,后来颜树德出游,只有徐青娘时常探望徐和。颜树德到徐和家后,告知徐槐想请其去郓城县出谋划策,徐和答应了,并带了徐青娘一同前往郓城县,众人相见,大为投契。徐和为徐槐分析形势,认为嘉祥、濮州均不足虑,只需要考虑直取梁山本寨,但众人并无梁山地形图,无法得知详细情况。正巧此时探知郓城县汪学士家藏有梁山舆图,汪学士去世后,舆图一直由其妻子汪恭人珍藏,可巧徐青娘与汪恭人相识,便前去拜访,说知徐槐要用此图破敌,汪恭人慷慨相赠,并建议讯问活捉的梁山喽啰,将梁山各处关隘险阻指明,徐槐又请徐和的大儿子帮忙利用勾股定理将舆图的比例算清楚,以便用于实战,很快大功告成,此时朝廷下旨,升徐槐为曹州知府,从此徐槐势力大增。卢俊义兵败后,准备将情况告知远在泰安的宋江,此时戴宗回山。
都头曰:继上回徐槐势力初战梁山告捷后,本回中作者又为徐槐送了一份大礼,那就是梁山的地图。看过电影《智取威虎山》的读者都知道,当初解放军为了消灭盘踞在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一伙,想方设法先搞到了“先遣图”,之后才彻底捣毁了土匪的老巢。《荡寇志》中显然也是这个套路,不过作者设计徐槐得到梁山地图的过程却充满了太多的巧合,中国古代的地图都是平面图,无法显示出真实的地形,而恰恰这份梁山地图是西洋画法;梁山地图本来另有主人,恰恰那个主人一家都死了,最后图落到了汪学士手中;汪学士死后,其妻子汪恭人本不认识徐槐,恰恰却与徐青娘相识。种种巧合,好像连环锁一般,最终把梁山地图呈送到了徐槐面前,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梁山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这也为后来全军败亡埋下伏笔。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先来聊聊本回中出现的典故。
此回出现的典故较多,主要有六个。
第一个典故是介绍颜树德之前的品行时,书中写道:“树德无赖使酒,诸事逞性,不务正业,族中无不恶之。”范金门批道【绝妙裁对法,左公得意之笔也。史记淮阴传贫无行三字,活托出淮阴英雄,作者本此。】史记淮阴传即《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是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传记,原文为:“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写韩信当初贫穷没有出众的德行,后来却立了奇功,成为风云人物。俞万春正是借鉴了此处,把颜树德也塑造成一个德行不出众,却为消灭梁山立下大功的人物。
第二、三个典故是颜树德去请徐和出山时,说道:“虎林相公专等恩公,恩公若不去,树德亦不回。”范金门批道【竟是南霁云乞师,神情何至于此!写出务滋神采。左氏曰:师不兴,孤不归矣。仲华盖仿此。】南霁云是唐代名将,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巡镇守睢阳,曾突围至临淮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求救,但对方并未发兵,并想把南霁云留在身边。南霁云含泪道:“南霁云来时,睢阳的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然想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说着,拔出佩刀自断中指。但贺兰进明仍不回答,南霁云说:“主帅之命不能完成,叛兵不能扫平,国家不得安宁,请留此指以示人之心,归报主帅,与城池共存亡。”随即上马告辞。临出城时用弓箭怒射佛塔,箭入半箭。并发誓曰:“叛军平定后,必*进明,此箭乃我志也!”。范金门认为这里颜树德请徐和出山的神情和南霁云请救兵的神情很相似。“师不兴,孤不归矣”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文为:【许灵公如楚,请伐郑,曰:“师不兴,孤不归矣!”】春秋时,许国国君许灵公到楚国,请求楚康王发兵进攻郑国,并说:“不发兵,我就不回去了。”后来许灵公死在楚国,楚康王发兵攻打郑国,俘虏了九个不能进城的郑国人,收兵回国,然后安葬了许灵公。范金门认为这里颜树德请徐和出山的意志和许灵公一样坚定,一定要达成才肯罢休。
第四个典故是徐槐和徐和讨论梁山事务,徐槐道:“吾所虑者,不仅在舆图。此地贼人形势,梁山、嘉祥、濮州鼎足而立,蕞尔一郓城孤立其中,环应三面,大非易事。”范金门批道【舆图乃下半回之正文,此处偏先作一飏,有“欲赋天台山,先指东海霞”之妙。】这两句话出自金批本《水浒传》第48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水浒原著中在二打、三打祝家庄之间忽然插入了和宋公明初打祝家庄时一同事发的登州孙立等人一系列事件,金圣叹批道“如此风急火急之文,忽然一阁阁起,却去另叙事,见其才大如海也。欲赋天台山,却指东海霞,真是奇情恣笔。”金圣叹的批语意思是说在连环紧张的三打祝家庄事件之中,却能插入登州一事,并且插入的事件还能和三打祝家庄相互联络,融为一体,写作手法可谓高明。范金门在这里也认为作者在徐槐获得梁山地图故事中间插入讨论郓城战守形势的情节,也和水浒中插入登州一段故事有相同效果。
第五个典故是徐青娘拜会汪恭人时,汪恭人道:“小姐眼力亦端的不差。那年令叔溶夫信到时,先夫见吾嫂求救此人,如此其急,便料到此公必是大器,所以有当于小姐青睐也。”范金门批道【并补出一段情事,令上篇文字亦增生色,真有“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之奇。】范金门所引之诗出自杜甫的《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原诗为:“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清朝人毛奇龄在评价“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时说:“石崖横出,则落叶之声在上,故曰倒听;飞橹迅行,则菊岸之移忽后,故曰背指。” 也就是说这两句诗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小说中补出当年徐和得知徐青娘要救颜树德时,推测颜树德必是可用之才的情节,反衬出徐和、徐青娘慧眼识人的高明之处,因此与杜甫诗中两句有相同之妙。
第六个典故是范金门在本回回末评中说道:“昌黎有言曰: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今欲写梁山灭亡,而梁山一无失算,则梁山何自而灭亡哉!然写他人之失算易,写梁山之失算难。以梁山之主谋为吴用,吴用似不可以失算也。仲华出其精思,运其奇笔,偏能写出一失算之吴用,此真不知几许锤炼而成者也。”昌黎即唐代文学家韩愈,范金门引用的两句话出自韩愈的散文《张中丞传后叙》,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两句话的意思是“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必定有一个先受到侵害的地方;扯紧绳子,把它拉断,绳断必定有一个先裂的地方。”
范金门认为梁山灭亡,就一定要写出梁山失算,特别是军师吴用失算,这本是很难的题目,但俞万春做到了,所以他认为这应该是俞万春反复揣摩构思创作出来的。不过其实吴用虽然号称智多星,但也不是神仙,原著中他就曾“失算”过,如智取生辰纲时晁盖被何清认出,让戴宗传假信时盖错蔡京印章等,这样的情节一方面说明吴用也会是算,另一方面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安排,读者应该清楚这一点。
说完典故,我们再来聊聊本回中和作者有关的一件事。
本回中描写徐和和徐青娘都是信奉佛教净土宗的人,原文中徐和曾对徐青娘说道:“贤侄女如有意求脱生死,愚叔书架上有天台智者《十疑论》、永明禅师《宗镜录》、天如祖师《或问》、飞锡禅师《宝王论》、龙舒居士《净土文》、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以及近士所辑之《净土归源》、《净土辑要》、《莲宗辑录》、《净土圣贤论》等书,都是发明净土妙义的,贤侄女俱可参阅。”俞万春在这里少见地自己在句后注解道【仲华自注云:净土一门,广大精微,若欲探本寻源,虽十更仆未能畅其旨也。今此部结水浒非为阐扬净土而设,故虽提及净土,亦只得约略十数语而止。又恐读者一时不明,因而疑谤,则谤佛、谤法之罪皆是我启,不可不慎,故特登各种先贤净土名论书目,读者苟按名而得其书,以玩索其由来,自不至以不肖之言为河汉也。至于弥陀疏钞等书,宋时所未有,此处援引失据,则在所不计。】净土宗是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是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荡寇志》作为一本“反水浒”的小说,内容主要是描写官军如何剿灭梁山一伙的,作者为什么要插入许多与剿寇不相*净土宗的书名?原来俞万春本人和徐和、徐青娘一样,也信奉净土宗,据俞万春之子俞龙光记载:“(俞万春)晚归玄门,兼修净业。……著有《骑射论》、《火器考》、《戚南塘纪效新书释》、《医学辨症》、《净土事相》,皆属稿而未镌。”可见俞万春不仅信奉净土宗,而且还写过相关书籍,从他的自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不希望读者对他在小说中插入净土宗的情节产生误会,反而希望读者去读读净土宗的相关经典,这是和俞万春的自身信仰有关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