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世界现代前期(1914-1945)复习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世界现代前期(1914-1945)复习提纲

首页枪战射击罢工者1945更新时间:2024-04-28

编辑 张书林

说明:本提纲材料来源于《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123,根据编者的理解和历史高考试题的命制特点,有所拓展。

目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一战后国际关系。

三、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四、一战后民族独立运动。

五、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英国的全面霸权,但第二次工业革命打破了旧的平衡,美国、德国相继超过英国,要求夺取霸权,于是就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打败西班牙,夺取古巴、关岛、波多黎各、菲律宾)、日俄战争(1904年,日本控制朝鲜、中国东北南部、割占库页岛南部)等是局部的,一战是全局的世界性战争。一战和其后的二战都是旧的国际关系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恶果,随着联系加强,一损俱损,一战使部分国家主要是民主国家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但二三十年代兴起的法西斯国家变本加厉,这样就有二战的发生。

1.背景。

①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②三对矛盾。法德矛盾,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英德矛盾,争夺殖民霸权,海上霸权(英国原本一直奉行“大陆均势”政策)。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1】三国同盟集团的形成。1879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该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该同盟的核心。

2】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1892年,为对付三国同盟,法国同俄国缔结军事协议,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3】列强对巴尔*争夺加速大战爆发。巴尔干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内部因所占领土不均发生争吵)。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④其它原因。

1】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2】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过程。

①作战双方。

1】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国。

2】时间:1914年——1918年。

②战场。

1】主战场。欧洲。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巴尔干,奥匈——俄塞。

2】其它战场。非洲殖民地,亚洲小亚细亚、中国山东,太平洋岛屿等。

③战役。

1】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日本借口英日同盟对德宣战,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胶州湾,次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德奥军队在东线、南线取得胜利。意大利在协约国拉拢下对同盟国作战。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1917年发生十月革命,次年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11日德宣布投降。

一战中的华工:以工代战。十多万华工帮助协约国挖战壕、运输弹药等,伤亡三千多人。

4】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原因: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俄国二月革命后有退出一战可能。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威胁美国商业利益。

5】苏俄退出一战。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议停战,并缔结和约。1918年,苏联同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④结束。1918年10月奥匈帝国瓦解;11月11日德国投降。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协约国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2】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德国“施里芬计划”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导致其速战速决的*,德军被拖入了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奥匈帝国境内的非德意志民族出现了独立运动,导致帝国解体;德国则以基尔港水兵起义为开端,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全失。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同盟国。美国等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3.影响。

①性质。

1】就整体看: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目的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

2】就局部来看(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侵略、比利时抗击德国侵略):正义的民族解放斗争,目的是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

②影响。

1】巨大的破坏性。

2】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失去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美国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商品和贷款,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战后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日本在大战中接收欧洲的大量订单;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际扩展势力;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

3】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原因是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引起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4】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和观念产生巨大影响。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加强。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

5】国际政治一体化出现。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二、一战后国际关系。

这是一战后以战胜国为核心形成的国际关系新结构。这一结构的进步性表现为一定程度承认民族自决、维护国际和平,体现了整体世界发展的要求;但它的本质是重新瓜分世界,必然要被被瓜分的国家反对,埋下二战的种子,这也就反映了世界向现代转型的艰难和痛苦。

1.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①巴黎和会。

1】背景。一战结束,同盟国战败,协约国要制裁同盟国、瓜分战果、平衡战胜国利益、建立战后新秩序。

2】召开。1919年1-6月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英法美日意主宰和会。

②《凡尔赛和约》。

6月28日签署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规定了德国领土(归还阿尔萨斯和洛林、设立莱茵非军事区、不得与奥地利合并、波兰复国)、殖民地(被英法日瓜分)、军事(仅保留十万陆军)、赔款。

③凡尔赛体系。

签订对德和约后签订了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和约,凡尔赛体系形成。捷克思路伐克、南斯拉夫独立。

④影响。

1】性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妥协基础上安排的国际关系体系。

2】作用。战胜国不同程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调整了列强在欧洲和非洲、西亚的利益,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矛盾暂时缓解,欧洲形成了一系列新国家,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英法削弱,美日增强,德意志、土耳其、俄罗斯、奥匈四大帝国崩溃。

3】问题。形成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山东权益由德国转给日本,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引发了五四运动。

2.国际联盟。

①宗旨。

1】背景。一战破坏性。巴黎和会。美国威尔逊提出14点和平计划首先提出。《凡尔赛和约》第一部分。

2】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发动战争义务;裁减军备。

②活动。

1】建立。1920年生效,日内瓦。

2】内容。集体安全:任何侵略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威胁;会员国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委任统治:战败国殖民地由国联委托英法日澳等国统治。机构:最高机构是全体大会;执行机构是行政院和秘书处。

③评价。

1】实质。是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2】缺陷。美国没有加入,苏联、德国等国加入又退出,日本后来因侵略中国退出,缺乏权威性。所有会员国同意才能形成决议,缺乏制裁侵略的机制。

3】积极面。是整体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过来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发展。它的宗旨、原则成为以后的准则,为联合国打下了基础。

3.华盛顿会议。

①背景。

1】巴黎和会没有解决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2】美日矛盾日益尖锐。

3】海军军备竞赛加剧。

4】中国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一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

②内容。

1】召开。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的代表团参加。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

2】四国条约全称《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美、英、日、法于1921年12月13日签署。规定四国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协商解决争端;英日1911年的同盟协定终止。

3】五国条约全称《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美、英、法、意、日于1922年2月6日签署。主要内容是: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禁止建造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不得装置超过16英寸的火炮。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单舰不超过2.7万吨,不得装置8英寸以上口径火炮。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区所占岛屿要塞一律维持现状,不得建立新的海军基地和要塞,但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除外。《五国条约》的签订是列强在海上实力对比问题上暂时妥协的结果,它使美国在海军军备上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地位,从而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终结。但条约只对两类舰种作了限制,因此并未从根本上缓和列强对海上霸权的争夺。

4】九国条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由与会国于1922年2月6日签署。主要内容有:缔约各国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各国不得在中国谋取特殊权利而损害友邦人民的权利,不得鼓励有害友邦安全的举动;除中国外,各国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求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专利或优越权。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关于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军警、关税自主、取消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等合理要求均遭列强拒绝。该条约的实质是确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实行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它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占有的优势地位,使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5】会议期间还讨论了山东问题。中国代表强烈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在美英斡旋下,中日两国于1922年2月4日在会外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其附约。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其全部开为商埠,并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这样,山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日本在山东仍继续保持相当大的势力。

③评价。

1】性质。华盛顿会议是列强重新分割亚太地区势力范围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和补充。

2】作用。它暂时调整了一战后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确立了它们在东方实力对比的新格局,承认了美国的优势地位,使日本受到一定的抑制,使中国回归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问题。会议形成了美日、英日矛盾,是后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远因。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它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主要是由于它仅仅暂时地缓和了旧有的各种矛盾,未能根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随着新的斗争逐渐激烈,原有的平衡逐渐被打破,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国际秩序将会被颠覆,和平将不复存在。

5】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⑴相同点。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结果: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⑵不同点。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扩张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4.非战公约。

1】背景。《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或《巴黎非战公约》。 1927年由法国外长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倡议,1928年8月27日由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爱尔兰、新西兰、美国、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1929年7月25日生效。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

2】内容。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3】评价。《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而在此以前,西方传统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主张,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是合法的,主权国家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主要战犯(危害和平罪)的重要法律依据。公约是宣示性的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其后的《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

公约的缺陷在于:首先,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其次,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未使用当时一些国际文件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有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第三,公约的约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而受到削弱。美国的保留是,维护门罗主义为其国防体系的一部分权利;英国的保留是,世界上某些区域的“幸福和完整”,对于英国的和平与安全具有特殊和重大利益关系,因而保卫这些区域不受攻击须视为一种自卫措施;法国则保留在其同盟国遭受攻击时给予支持的权利。这些保留超出了自卫权的范围,是帝国主义国家强权政治的表现。《非战公约》在国际法和战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三、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的主要探索是在落后的俄国一个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条道路被称为城市中心革命道路;后来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战时共产主义证明直接过渡是错误的,新经济政策是正确道路,但因为列宁早死而中断,直到*时代才再次确认其正确性。斯大林的主要探索是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运用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原有的设想,形成斯大林模式,并把它推广到社会主义阵营,但它仅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之一。

1.列宁主义。

①条件。

1】阶级基础: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2】思想基础:80年代,普列汉诺夫、列宁等开始在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3】组织基础:俄国出现了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1898年3月13日至15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明斯克举行,会上宣告了党的成立。

4】环境: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5】列宁的理论研究。

列宁

【1】1870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在革命中改称列宁)出生于俄罗斯辛比尔斯克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哥哥是一位激进的民主革命者。中学毕业后列宁考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因参加反时沙皇专制的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并流放。

【2】流放结束后回到喀山,列宁开始阅读马克思、思格斯的著作,成为喀山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中的积极分子。1893年,列宁移居圣彼得堡,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做了大量工作,创立了圣被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它是俄国革命政党的萌芽。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但不久,列宁又因革命活动被捕。出狱后流亡国外,1900年列宁创办了全国性报纸《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准备。

【3】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代表大会的任务是建立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列宁领导下制定的党纲,即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派。会议建立了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了。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俄国是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有可能首先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并与农民建立同盟,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取得革命胜利的手段是武装起义,革命胜利以后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立即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4】1914年,俄国参加一战,到1917年,经济陷入全面崩溃,人民生活极度艰难,列宁坚决反对俄国参战。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继续进行战争。列宁回国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列宁说: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工农群众应争取建立自己的政府。他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四月提纲》的纲领性政策: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要议会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应选举产生;国内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没收她主土地,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把全国所有银行并成一个国家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直接任务是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5】1917年11月6日,列宁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6】1921年春天。苏维埃国家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很多城市出现了罢工和抗议游行,甚至出现了“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的口号。列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听取农民和工人代表意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取代国内战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进行了归纳,指出它是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

【8】列宁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从理论上对十月革命进行了分析;对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对于国家党政机关的改革,指出要克服官僚主义,认真选拔党政干部,改造国家机关,加强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分裂;列宁还对民族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列宁晚年所阐述的这些思想,不仅对苏联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②诞生。

1】会议。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

2】内容。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大会通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

③理论。帝国主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④意义。

1】性质。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2】作用。列宁主义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指引俄国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它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它至今仍然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2.十月革命。

①背景。

1】俄国社会矛盾尖锐。沙皇专制制度、农奴制残余阻碍发展。

2】无产阶级壮大,工人运动高涨。

3】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走向成熟。

4】列宁主义产生,创立单独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二月革命后及时提出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

5】参加一战加深了社会危机,军队在前线,创造了良好环境。

6】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府并存,有利于发展革命力量。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过程。

1】1917年7月,临时政府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革命失去和平发展可能。

2】1917年月11 月 6日(俄历10月24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临时政府被推翻。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③措施。

1】召开代表会议。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选举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大会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成立政权。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苏维埃这种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起来。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该政治体制不同于欧美等国,它实行立法与行政权力的统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

3】成立苏俄。1918年,全俄苏维埃通过第一部宪法,正式定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4】退出一战。1918年3月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5】成立共产国际,推动世界革命。1919年3月。

④影响。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作用。它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为以后苏联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寻求解放的斗争;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证明了列宁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开始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并存的新时期。

3.战时共产主义。

①背景。

1】外国干涉。俄国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扼*苏维埃。

2】国内战争爆发。旧军官叛乱。

3】政策转变。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后来习惯上称为“战时其产主义政策”。

②目的。集中力量赢得战争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③措施。

1】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给国家。

2】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3】商业。取消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4】社会。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④评价。

1】积极。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

2】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是口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后期小企业国有化】,不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发展,不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

4.新经济政策。

①背景。

1】经济面临崩溃。国内战争胜利后,亟须恢复经济;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深经济危机。

2】出现政治危机。企图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农民不满与日俱增,发生暴动;工人罢工;士兵叛乱。

3】政策转变。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②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

③措施。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2】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商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④评价。

1】性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理论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作用。受到工人、农民支持,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到1925年,苏俄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都达到了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巩固。

4】特点。一定程度恢复资本主义用以发展生产力、建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利用货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5】结束。1928年推行五年计划后放弃了新经济政策。

5.斯大林模式。

①背景。

1】经济。经济恢复发展。

2】政治。1922年,苏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3】思想。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在一国之内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

4】国际。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敌视。

5】党名变化。1898年3月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12年起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1918年改名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25年称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②目的。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③措施。

1】政策。1925年12月联共布14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7年12月15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

2】计划经济体制建立。192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

3】小生产改造。1929-1932年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苏联开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斗争。国家对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进行剥夺,将这些财产转交集体农庄。同时,大批富农被强行迁移到荒芜寒冷的西伯利亚等地区参加劳动。到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

4】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胜利。1939年18大提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

④评价。

1】性质。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之一。

2】积极面。这种体制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基本适应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上,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它为后来反法西斯胜利奠定了基础。它扩展到亚欧一些国家后对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制订计划后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

政治上,斯大林模式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稳定。

3】局限性。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经济上,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斯大林时期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

政治上,缺乏民主与法制,个人专断。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了只是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斯大林手中,许多重大问题都是斯大林一个人说了算。同时,斯大林开展大清洗运动,使大批党政军*和普通群众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处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思想文化上,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形成了。当斯大林战胜了党内一个个反对派、大权在握之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风潮。与此同时,为了维护领袖权威,为了达到舆论的高度一致,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干预手段来管理,凡不利于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利于维护斯大林权威、不利于宣传苏联建设成就的内容,都被禁止发表、出版。结果是“伟大领袖”一人的思维代替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维,思想理论上只有一种观点,学术文化上只有一个学派,艺术创作上只有一种风格。这种思想文化模式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4】特点。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一种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包揽了国民经济的整个生产、交换和分配,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成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取代了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苏联的经济发展是以赶上并超过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目标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四、一战后民族独立运动。1.原因。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2】民族民族思想增强。民族自决思想的传播。

3】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

4】战后重新瓜分殖民地,加深了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5】十月革命的影响。

2.凯末尔革命。

1】穆斯塔法•凯末尔(1881—1938)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

2】一战结束后,土耳其成为战败国,大片领土被占领,沦为英、法等国的半殖民地。凯末尔与苏丹政府决裂,于1920年在安卡拉召开了大国民议会,成立了临时政府,凯末尔任临时总统。凯末尔率领土耳其国民军经过两年多战斗,赶走了外国军队,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收回大片领土,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3】1923年,凯末尔创建了人民共和党,同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他当选为总统。

4】土耳其民族独立后,凯末尔认为,要使土耳其真正富强起来,就必须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共和国成立后,他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

第一,废除土耳其的苏丹•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土耳其由一个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制定了土耳其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以西方法律为蓝本的民法、刑法和商法相继诞生,实现了宗教与司法的分离。

第三,致力于发展经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并将荒废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农村成立农业银行和信贷合作社。经济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效果,1927年至1939年期间,土耳其的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第四,建立各级学校,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创造了简便易学的新文字。文化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教育与宗教分离。

第五,在社会生活方面,废除了种种陈规陋习。如发起一次“帽子革命”,要改戴欧式礼帽;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整个社会向世俗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甘地(1869—1948)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领导印度人民开展了追求独立自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给英国的殖民统治以沉重打击,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2】1915年,甘地提出行动纲领。他号召印度人民在各个方面抵制英国:学生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律师抵制英国人的法庭;政府官员拒绝到英国殖民机构任职;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等等。甘地希望通过这种运动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为了抵抗英国的经济侵略,甘地号召所有印度人拒绝使用洋布,而改穿土布衣服。他本人身体力行,一直穿着土布衣服,每天还抽出半个小时纺线。他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当群众的斗争超出了非暴力的范围时,甘地往往会宣布中止运动。

3】1920-1922年,印度乔里齐拉村的农民示威游行,警察向他们开枪,被激怒的群众打死烧死21名警察。英国殖民当局进行了残酷的报复,甘地认为没能制止群众的暴力行动是自己“最惨痛的耻辱”。

4】1924年,甘地的巨大声望使他成为印度国民大会党的领袖,他的思想也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5】1930-1934年,甘地向英印殖民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遭拒绝后,发动食盐进军,自己用海水制盐,引发各地的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部分要求。

6】1940-1942年,甘地要求英国退出印度,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

7】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都遭到镇压。但仍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在印度人民日益高涨的反英浪潮的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被迫同意印度独立。甘地晚年致力于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主张印度教、伊斯兰教团结合作,这招致了部分印度教狂热分子的不满。1948年1月,甘地在做晚祷时,被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开枪打死。甘地在倒下的瞬间,还以手加额表示宽容凶手。

4.中国的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

朝鲜的三一运动、抗日运动。

5.埃及华夫托运动。

1】扎鲁格尔领导华夫脱党进行斗争,迫使英国承认埃及是独立国家,但英国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享有领事裁判权。

2】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宪法。

3】扎鲁格尔坚持了12年的护宪运动。

6.摩洛哥里夫共和国。

1923年建立,1926年被西班牙和法国殖民军扼*。

7.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

2】1936年,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

3】坚持反法西斯,1941年复国。

8.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

1】1918年,阿根廷建立共产党,领导反抗外国资本的斗争。

2】智利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上台。

3】尼加拉瓜桑迪诺抗美斗争。1926年,桑迪诺提出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1933年美军被迫撤出,次年,桑迪诺遭当局刺*。“美洲自由的标志”。

4】墨西哥卡德拉斯改革。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9.西班牙内战。反法西斯。10.意义。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势力,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2】特点:呈现多种类型和不同发展道路;以反殖反帝方式求得民族独立;普遍的集中地自觉的斗争方式。

五、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大经济危机是近代经济制度运行的恶果,也是向现代转型最痛苦的经历。在这种形势下选择摆脱危机的道路一是和平的道路,通过自身改革,完善经济制度,这就是罗斯福新政的道路;一是暴力的道路,企图通过全面转嫁危机,侵略扩张,继续近代路线,这就是意大利、德国、日本的道路。这两种道路都加强了政府职能,对二战后产生绝大影响。

1.大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伴随老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隔若干年就会发生。周期是由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价段构成的。

①原因。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20年代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分期付款超前消费,产销矛盾扩大,贫富差距拉大。

3】股票过度投机。

②表现。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这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股价*后的四年内,美国经济一片萧条;银行*,企业*。大量农产品倒入大海,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了。

③影响。

1】国内。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旷日持久,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示威游行、罢工活动接连不断。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2】国际。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它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在世界已经连成一个整体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做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将危机转嫁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关税战等经济战;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影响到世界的发展;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成为必然选择。

3】特点。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引起政治危机,加剧国际局势紧张。

2.罗斯福新政。

①背景。

1】大危机。

2】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危机爆发后,当时的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胡佛总统反对由政府采取大规模的救济措施,认为只要把失业、救济等问题交给各种非政府的慈善组织去处理,危机就会很快过去。1930年,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最终,胡佛顽固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掉入了“沟底”。1932年是总统大选年,为了赢得连任,胡佛不得不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胡佛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结果危机不断恶化。

3】危机加深了美国社会危机,使美国民主政治陷入困境。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示威、*乱暴动此起彼伏,整个社会一片混乱。这场危机使垄断资产阶级“永久繁荣”的美梦破灭了,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4】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为此政府和国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为使自己的决策正确无误,罗斯福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为他打造新政的纲领,并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国会也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罗斯福还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新政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②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该法宣布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并成立联邦储备银行以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2】调整工业生产。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法案中规定了公平竞争的法则,要求各工业、各行业制定法规,内容包括限制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等;凡执行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标准的企业可使用“蓝鹰”标志,以资鼓励。

3】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17世纪,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养老等。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确立。

5】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40小时的最高工时,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这些法案的出台,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

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年,《社会保险法》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

③评价。

1】性质。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

2】作用。第一,生产力恢复,二战前夕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中下层民众获得了一定好处。第二,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时代——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第三,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保存了民主制度。第四,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

3】局限性。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过度干预会导致效率降低,形成以滞胀为特征的新危机。

4】特点。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节生产和消费,缓和矛盾。

④凯恩斯主义。

1】凯恩斯(1883年一l946年)生于英国剑桥。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具有划时代意义。

2】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等办法扩大政府支出,增发纸币,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减少政府支出,减发纸币,提高利率,以限制投资和消费。而在社会政策方面,政府应当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向富人多征税,然后用于救济穷人,使之用于消费,从而扩大购买力,刺激生产和投资,增加就业。

3】“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①背景。大危机;魏玛政府无能;凡尔赛体系束缚;极端民族主义盛行;纳粹党宣传,竞选获胜。

②建立。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4年任元首,建立第三帝国。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建立原因: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凡尔赛和约》掠夺性激起不满;经济危机打击沉重;资产阶级选择独裁;纳粹党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两大招牌宣传。

③法西斯化。政策:独裁、种族灭绝;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军;退出国联;钳制思想。

④扩张。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干涉西班牙内战;兼并奥地利;兼并捷克苏台德地区。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是一战的继续和扩大,也是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恶果,虽然非战公约在1929年就签署了,但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法西斯国家不以为然,还是按照近代国际关系制度行事,企图武力重新瓜分世界。但是,世界主要国家已经向现代转型,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不再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于是就有和平主义、中立主义、绥靖政策等等,结果,世界人民没能团结起来,没能形成反法西斯同盟,没能形成集体安全体系,战争由局部扩大到世界。法西斯的战败,埋葬了旧的国际关系结构,也埋葬了旧的国际法中不利于整体世界发展的制度。

1.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①意大利策划战争。

1】1919年,墨索里尼建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建立法西斯专政。

2】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埃失败原因:封建落后;武器落后;领导错误,寄希望于国联干预;意大利先进;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3】干涉西班牙内战。

②西班牙内战。1936-1939年,人民阵线、国际纵队——弗朗哥叛军、德意干涉军。人民阵线失败原因:法西斯势力强大;人民阵线缺乏军事力量;英法推行不干涉政策;内部叛徒出卖。

③德国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

1】1920年,希特勒组建纳粹党,1923年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暴动失败。在经济危机打击下,1933年希特勒竞选成功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推行极端民族主义,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发动侵略战争,争霸世界。

2】重新武装,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吞并奥地利。

3】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指二战之前,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同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1938年9月29日,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和达拉第等在慕尼黑的“元首宫”会谈,签订《慕尼黑协定》。据协定,捷克必须从10月1日开始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及其附属的一切设备无偿的交给德国。德国在占领了苏台德区后,次年3月侵占了整个捷克。它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是绥靖政策的顶峰,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

绥靖政策及其评价。

1】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用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换取苟安局面并祸水东引。

2】绥靖政策的表现。对希特勒破坏《凡尔赛和约》的行为视而不见;对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听之任之;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对意大利实行有名无实的“制裁”;对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置若罔闻;在慕尼黑同侵略者进行公开交易。

3】评价。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增强其实力;干扰或葬送了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暴露了英法的虚弱,最终作茧自缚。是大国强权主义和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

④日本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

1】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军部法西斯运动开始。

2】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3】1936年,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4】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⑤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1936年德意签署《德意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A.原因。英法敌视苏联,慕尼黑阴谋祸水东引,集体安全努力化为泡影,日本在黑龙江流域侵略苏联。B.签订。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C.评价。为苏联赢得备战时间;苏联民族利己主义的集中体现。

2.全面战争。

二战爆发原因。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日德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3】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4】大国实行绥靖政策、自保政策、民族利己主义纵容侵略。

①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波兰速忘原因:波方,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苏联,趁火打劫。

②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1】建立。1939年9月-1940年7月建立东方战线,相继占领波兰北部、芬兰一部、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北布科维纳、比萨拉比亚。

2】评价。助长了德国法西斯,加速了二战全面爆发;是民族利己主义的集中体现。

③德国入侵北欧西欧。

1】进攻。1940年4月进攻北欧丹麦、挪威;5月进攻西欧比利时、卢森堡、法国,5月底敦刻尔克大撤退,6月22日法国投降;7-10月不列颠之战。

2】法国溃败原因。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身士气低落,自食其果;军事思想落后对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战术熟视无睹;对德进攻方向判断失误;统治集团的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不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出其不意;单线作战;意大利趁火打劫。

④德国入侵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⑤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1】发动。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春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原因。侵占中国和东南亚是日本长期发以来的既定目标;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一系列胜利刺激了日本的野心;欧洲战事正酣为其提供了大好机会;1940年8月,日本公开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亚太地区的利益;1940—1941年,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美英等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严重打击日本,美日矛盾激化;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日本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看作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认为只有消灭这支舰队,才可放心大胆地南进。

⑥美国中立政策及其评价。

⑦极端民族利己主义及其评价。

3.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互相配合。

①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促成。

2】目的: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

3】过程: 1939年美国通过新的《中立法》,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美英确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立即宣布支持苏联;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议定书,三国开始联合行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初,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用自己全部的经济、军事力量来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不与敌人单独媾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4】性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5】意义: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人力,物力);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协作、互相支援和配合,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②太平洋战场的转折。

1】中途岛战役。原因:1942年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的东京等城市进行了轰炸,日本举国震动,决定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时间:1942年6月。结果:美国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损失惨重。胜利原因:战前美军成功地截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密码,察觉了日本的作战计划,集中有限兵力,伺机歼敌;日本分散了绝对优势兵力,战术陈旧,特混舰队担负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错失战机。影响: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2】瓜岛战役:1942年,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率先反攻,攻占瓜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到1945年初,收复了马岛和菲律宾,日军的海空主力基本被消灭。

③北非战场的转折。

1】阿拉曼战役。时间:1942年秋。结果: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胜利原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影响: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2】北非登陆。1942年11月,美英联军在西北非两栖登陆,东西夹击德意军队。

3】北非战争结束。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降。

④苏德战场的转折。

1】莫斯科战役。时间:1941年9月底-------第二年初。结果: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胜利原因:莫斯科军民团结一致,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苏联从东部大量增援部队;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影响:“闪电战”*了。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2】斯大林格勒战役。

原因: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中转站。莫斯科战役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工业及石油产区,进而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

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结果: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胜利原因:苏联守军进行殊死抵抗;巷战不利于德军先进武器作用的发挥;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德军后援困难;苏军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影响: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德军被歼33万人,损失了大批武器装备,丧失了战场主动权,从此,苏军开始转入反攻。这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

3】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苏德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1944年苏军发动十次打击,收复了全部国土,并攻入东南欧。

⑤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迫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9月3日,意大利代表和盟国代表秘密签订了停战协定。

⑥开罗会议。

1】背景。二战根本转折;北非战争结束;意大利投降;英美修改同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2】召开。1943年11月22-26日。开罗。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

3】内容。《开罗宣言》规定,协同对日作战直至胜利;剥夺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朝鲜独立;日本无条件投降。

4】意义:协同了三国对日作战;为中国收回领土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⑦德黑兰会议。

1】背景。二战根本转折;北非战争结束;意大利投降;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掌握了苏德战场主动权;开罗会议。

2】召开。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德黑兰。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3】内容。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会议还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4】意义:协同了三国对德作战;促进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加速了法西斯灭亡。

⑧第二战场开辟。

诺曼底战役。1944年6月6日凌晨,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盟军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⑨雅尔塔会议。

1】背景。第二战场开辟,苏军攻入东欧,法西斯灭亡在即;反法西斯同盟内部出现矛盾。

2】召开。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3】内容。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准备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条件是:维持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4】意义:加速了德国、日本的灭亡;大国初分了世界;具有大国强权色彩。

⑩波茨坦会议。

1】背景。德国投降;日本最后挣扎;盟国内部矛盾发展。

2】召开。1945年夏。波茨坦。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

3】内容。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4】意义。加速了日本的灭亡。

4.二战后果及其影响。

①后果。

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在战争中丧生的人数约5 000万。直接军费消耗达1.1万亿美元,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屠*无辜平民,毁灭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纳粹残*犹太人”和“南京大屠*”。

②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法西斯是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与英美具有争霸性质。

③政治。

1】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被消灭;民主政治进一步巩固、发展。

2】社会主义越出一国形成体系。

④经济。

加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⑤国际关系。

1】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美苏成为两个世界一流大国,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继续衰落,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2】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3】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4】形成新的国际关系结构雅尔塔体系。

⑥科技。

二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

⑦思想。

1】和平成为主流。战争使人类理性得到张扬,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

2】教训。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姑息养奸;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相对合理、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处理好经济纠纷,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防止其引发战争;落后就容易挨打,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