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程序员之秋招篇——第一篇,城市选择

成为一名程序员之秋招篇——第一篇,城市选择

首页枪战射击代号城市更新时间:2024-04-23

这篇文章是秋招这个系列的第一篇,主要想聊一下对于整个职业生涯规划里比较重要的一个命题,城市选择。

先介绍一下本人情况,山西人,省内某本科毕业,19年来到北京进入互联网行业,目前就职于某上市公司,工作方向自动驾驶和仿真。年薪20出头。嗯就个人情况而言,算是一个正常的北漂程序员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位数水准。不夸张地说,水平就这样,比不上大厂“白菜”,但相对比较真实吧。我当初也是觉得程序员都像网上那样,动不动年薪大几十,喝着咖啡,西装革履。事实。。。

好了,基本情况聊完了,我们转回正题,将要或是已经参加秋招的你,如何选择城市,奋斗或者说考虑安家。

严谨一点,我们先确定范围,秋招。既然是针对秋招,那主要群体就是毕业生了,因为在秋招跳槽的在职人员不多,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离职的程序员,往往是被挖的。顾虑不多,公司福利匹配基本比较完善,笔试,面试流程可能都没有。往往发生在一些已经在某固定方向有一定成绩的大佬身上。这些人。。。。不在我的秋招篇的范围内,略过。

所以呢,秋招篇主要是围绕应届毕业生来展开。

废话说完了,回到主题,聊聊那些我们将要写代码的城市吧。

第一梯队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我没有把杭州算进来,后面讲原因)。

第二梯队城市,杭州,广州,苏州,成都。

第三梯队城市,武汉,西安,南京,合肥。

我其实一直很犹豫武汉的位置,我是真的不知道放在三合适还是二合适一些。在武汉工作的小伙伴可以给个合适的定位。

先说,我分梯队的理由吧,IT行业产业链的完整性。

就产业链而言,北京,上海,深圳是绝对和下面所有的城市是有着暂时无法逾越的差距的。这也是我把我们常言的北上广深中的广摘除的主要原因。

其实因为阿里的原因,杭州是最有可能进入一线梯队的城市,阿里本身,加上那些阿里系的公司一起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也是使得杭州成为了很多程序员的首选地的原因。

我对城市的划分梯队相对主观,有不同意见的同学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2019~2020房市成交情况

城市土地财政依赖情况

好了,就按照我的划分了聊一下这些城市吧,从第一梯队开始。

第一梯队,拿北京举例。也是我最最熟悉的城市。

首先,这,不是一座适合生活的城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来可以,但希望你能在三五年内提前想好退路。99.9%的北漂,是留不下来的。而你大概率属于那99.9%。绝大部分人其实是受着各种不对称信息的影响,“被动却不自知”地参与“一线内卷”。贡献自己,滋养大城市。正确做法是:用有限的几年青春,换钱,离开,小城市安居。 而不是“一辈子的扎根付出,最后只换取了一套一线的房子”。而且大概率换不起。对99.9%的人而言,一线城市的价值,是让你去“短期内赚到其他城市赚不到的钱”,主要作用,一是作为原始资本积累,二是开阔眼界增加历练。 拿了钱,获得了经验,就走。但大部分人被各种信息忽悠了之后,成了“我就应该定居一线城市,成为大城市的市民,这才是阶级跨越”。阶级,从来不是靠“城市”划分的。对于实力不够却依旧强求留下来的人,往往最后在焦虑与纠结中,渐行渐远,忘记了生活本身的模样。

对即将成为程序员的你来说,北京好在包容,或者说所有的第一梯队,最大的好处是包容,极低的下限,看不到头的上限这里都有,也全都存在。这一类城市能给你想要的职业的匹配度,无论你价值几何,他都能给你。在这里因为产业链的完整,你能享受到完善的行业内容带来的便利。年轻且有梦想的话,这一类城市很适合来闯闯,出来看看天有多高。

聊点现实的,北京的生活消费问题。开始北漂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房租,这可以说是所有来北京工作的外地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我们先要明白,因为高房价和就业机会多这两剂催化剂的存在,房租日益攀升。大概范围是1000~???。这个1000差不多是城中村的水平。大部分合租在1600~3000之间。所以别看那些租房app上的什么“800租到单间“”,“2000”的两室一厅都是假的。你敢来第一梯队漂,就要做好居住条件降级的准备,很多在各类视频app上刷到的北漂人士的生活,大部分,我说的是大部分,要么是本地土著,要么收入完全能覆盖你看到的居住条件的房租。尤其是那些单身小姐姐,房租基本在5000到10000这个区间,甚至更高。但那些不是程序员的普通生活,大部分人不是那样的,拿自己举例。合租,次卧,2000,10平米。房子挺新,基础设施还可以。这样的,才是大部分,才是真实啊。

聊完住,说说吃吧,这个其实不是个大问题,城镇化集中的今天,吃上的消费越来越不具有地域化特征了。以前在太原生活过,就拿北京的吃和太原做比较,海底捞,俩城市吃一顿差不了多少,小吃街这样的存在,消费水平也比较接近,真正差距是存在在高端餐饮上,价钱差距翻番都有可能。但,我们普通人,有多少机会去接触这些呢?对,外卖的话,会略微贵一点,以前太原吃炸鸡大概20,现在北京可能需要25~,但这个价差和房租比起来就不算啥了。

类比一下,一梯队基本都差不多,可能就是北京更大些,上海更潮一些,深圳更新一些。总体而言,压力都大,刚毕业的话,可以由个人爱好去选,反正就像是和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谈恋爱,拥有也只是暂时,大部分会离开。

第二梯队,聊聊杭州吧,这个被叫做阿里巴巴大本营的城市。

既然都已经被叫做阿里巴巴的大本营了,也基本能反映这个城市的IT行业的水平,阿里的主要方向,这个城市就是一梯队水平,电商,数据,服务这一类互联网行业,杭州的产业链都比较完整。头部公司基本都是阿里的或者阿里系的。一个城市嘛,合作方便一点。这个城市因为阿里的原因是最有可能进入一梯队的城市,甚至很多人觉得杭州的互联网水平已经能算得上第一梯队了。

至于为什么聊杭州,是因为身边有几个小伙伴在离开北京时,选择了杭州作为落脚点。不过现在的杭州,房价也到了大部分年轻人接受不了的水平了,尤其g20后和坐了火箭一样。涨到让人害怕。也还是从房子和饮食上来聊一下生活成本。租房,比起第一梯队来说,会便宜一些,整体环境也能好很多,价格也是1000~???,但2000左右就差不多能自住不用合租了。但这个城市有点虚,相比第一梯队来说,还是有些太过于被包装化了,表面来说确实很好,但如果不是互联网行业,在杭州整体收入就很一般了。聊回吃的方面,吃的好吗?好,真的,去过一次,感觉很新颖,可能和我是个北方人有关系,反正就我个人观点来说,在如何城市吃就不是个问题~,可能更重要的还是机会和发展吧。

杭州也基本在第二梯队里有类比性,二队里的其他长三角城市行业发展差不多,也都有不错的互联网公司,但整体来说,二梯队里,杭州是最强的,因为阿里的存在。

好了,聊聊第三梯队吧,也是我目前比较关心的几个城市。

这次举例的城市呢,我想选武汉和西安。这是我目前比较关心的两个城市,也是真的想去了解和可能作为未来选择的城市。第三梯队城市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近几年来跟随着人才培养在稳步提升城市形象,武汉的武大和华科。西安的西电和西交和西北工业。这些学校在最近这几年成了大厂手里的香饽饽。对,我是真的和建议想学工科的同学去冲击一下这几所。你不知道一个武大的gis系研究生有多抢手~

这两个城市都是典型的从供应端解决问题的,人才我自己培养,有了人才才有资本的入住,大厂为了招生可谓是不择手段,愿意离开母校城市的去大厂本部,不愿意的我在这边建分部!有钱任性~,类比西安华为。这两个城市整体来说地理位置一般,但真的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太原,你看看人家)。

好了,聊聊生活成本吧,还是先说房子,目前来说,西安和武汉的房价涨的太快了,快超出接受的范围~,当然我还是买不起。这两个城市因为之前的抢人大战都赢得不错,导致有了大量的新鲜,优质的血液注入,这些人收入一般都不差,对积压房产的消化能力很强。导致对应城市在今年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依旧稳定上涨。而且还存在一些在一梯队工作,想在这俩城市定居的人,对他们而言,对比一梯队房价来说,现在的西安和武汉是有些白菜价了。租房也算很合算,整体来说1500就不错了。吃的话相比一二梯队更有优势一些,有特色还便宜一点。武汉的热干面是真好吃!西安的油泼面和肉夹馍~,哎想想都要流口水。

第三梯队来说,整体生活我觉得会更好,个人也很看好发展前景,但存在一个核心问题,这类城市头部公司和底部差距过大,华为西安能给到匹配一线的水准,但有些小公司却连公积金可能都不付。差距明显,整体进步空间大。值得期待。

好了,我把我的城市分析简单的聊完了,但是呢,生活和工作哪有几句话说明白的道理,真要分析的话,能分析能讲的事情又太多,想讲的又太细。我们只从城市发展,住房,饮食三个方向对几类城市做了分析。个人方面,家庭,爱人,娱乐等等,能影响你做城市决定的因素又太多。想了想还是从比较客观的方面聊了城市这个问题。

最后,假设你有爱人,可能上面所以的分析就不再主要了,家庭和工作,我觉得还是家庭重要些,这件事,我错过,自己也想过,如果,当然也没那么多如果。所以呢,如果能两个人一起做选择,再难我觉得也能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好了,城市篇讲完了,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评论区讨论,周末嘛,不知不觉写了一下午,求个赞咯。

聊完城市,下篇,聊点接近实际的,校招方式和技巧~,求关注.

望京夜景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