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是豫东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积淀着千年的历史文明和文化底蕴;
扶沟,是黄泛区腹地一幅优美的画卷,描绘着“乐诵读、勤耕织、俗善良、励家国”的淳朴民风;
扶沟,是贾鲁河畔一首动人的歌谣,高唱着开放、富裕、文明、绿色、和谐的宏伟乐章。
扶沟,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家乡,是南宋理学家程颢修建的千年书院大程书院所在地。
扶沟,是全国果蔬之乡。刘顺德两次将自己的韭菜种子送上太空。
如今,走进县城,高楼林立;走进农家,现代化生活气息浓郁;走进田间,座座大棚如块块白玉镶嵌在大地上;走进大棚,累累硕果青翠欲滴,丰盈了菜农的“钱袋子”。“中原菜都”正在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富民曲。
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水是一座城市的灵与韵。
大程书院和吉鸿昌将军是扶沟的“一文一武”;双洎河、贾鲁河数百年流淌,城内沟渠联通,这是古桐丘的灵气。
扶沟,古称桐丘,富饶的土地,一辈辈先民劳作生息,在此留下太多遗迹。
上溯八千多年,裴李岗文化。石棒、石磨盘证实8000年前这里已有了农耕文明。
上溯六到七千年,仰韶文化。支亭寺残留的土丘,证实当时人类在此的劳作与活动。
上溯四千多年,龙山文化。这个叫凤凰岗的地方,石器、鹿角、陶片,再现当时的繁荣。
仍是这块土地。公元前196年置县,因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故称扶沟。
古城越千年。春秋的城,西汉的城,虽是断壁残垣,却昭示着曾经的铁马金戈、湮灭的无数故事。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雾烟山,相传炎黄二帝大战蚩尤的阪泉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因蚩尤口吐团团迷雾,这就有了山里的雾。一场决定华夏民族命运的大战,和此后一位哲人的停留,使雾烟山名扬四方。相传,孔子问道老子,就在距此不远的百党岗,而老子西行,这里是第一站。“道可道,非常道”。名扬天下的道德经,与雾烟山有不解之缘。
老子的道,是让人在现世中游刃有余;而兰若寺缭绕的香烟,则是众生追求灵魂永恒的祈愿。据说,康熙年间,扶沟发大水,这里的尼姑忘我救助灾民,有地方官上报朝廷,康熙感慨,赐名兰若寺,这年,是康熙十九年。
多少载春花秋月,兰若寺伴着诵经的梵音,听一日日晨钟暮鼓,洗去众生心灵的尘埃,寻求生命的大自在。佛陀金色的灵光,使人世间也变得通透、光明。
金碧辉煌的支亭寺,建于北齐年间,1400多年沧桑巨变,不变的是四季轮回,和百姓对未来的祈愿。支亭寺、兰若寺、慈胜寺、白马寺,寺寺寄托着众生的憧憬。
扶沟县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据清光绪《扶沟县志》记载,宋朝年间,城西一带农户种植韭菜,后来发展成规模化种植,形成集中居住区,成了现在的韭园镇。作为典型的传统农业县,20世纪90年代,扶沟曾以集约型农业而闻名全国,是河南省农业战线十面旗帜之一。近年来,扶沟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扶沟西瓜”“扶沟辣椒”“扶沟黄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天御红”被评为全国十佳畅销蔬菜品牌,扶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菜都”。今年6月5日10时44分,扶沟两包韭菜种,乘上神舟十四号飞船。为种子买“船票”的是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韭园镇农民刘顺德,这也是刘顺德第二次将自己的韭菜种子送上太空。
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在这里演绎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勤耕织、乐诵读、俗善良、励家国”的传统美德与新时代文明精神交相辉映。勤劳智慧的扶沟人民,创造了不凡的发展业绩,书写了工业兴县、农业富民、新城崛起的时代篇章,20多种气缸盖产品俏销全国各地,出口亚欧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银山”棉花为全国棉花行业十大知名品牌之一。先后被授予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生态文明标杆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千年文脉 薪火相传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扶沟厚重的文脉薪火相传。颍考叔、张思伯、甄权、罗赞、罗玹、刘自强……在朝为国之栋梁,在野为名士名医。进,则兼济天下,退,则泽被苍生。
今日扶沟,繁华市井中,有一座清静幽然的大程书院。大程书院始建于宋代,为程颢所建,是程颢讲学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北部最完好的古书院。大程姓程名颢,河南洛阳人。因程颢、程颐兄弟,程颢居长,故世称大程。他26岁时,考中进士。后因为与当朝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被排挤出朝廷,贬为扶沟县知事。
程颢积极推崇理学,注重提高民众伦理道德水平。当时扶沟虽然是京畿之县,却因连年旱涝灾害频繁,加上京邑田税重,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文化教育更是一片荒漠。面对这一切,程颢一方面带领县民挖渠排涝,打井灌溉,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另一方面,在乡村建学校,在县城建书院,挑选优秀青年入院读书。他不但亲自主持讲学,还推荐当时的著名学者游定夫为扶沟县教谕,职掌扶沟学事;并延请其弟程颐来扶沟讲学。
程氏兄弟在扶沟的讲学,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士人学者,前来拜师求学的络绎不绝,一时扶沟人才荟萃,文风大盛,名声雀噪。如上蔡人谢良佐、福建将乐人杨时、福建建阳人游酢、陕西蓝田人吕大临,河北澶渊人周纯明等。这五人后来都成为宋代著名的学者,而吕、谢、杨、游四人则世称“程门四大弟子”。一个县级学校,一时竟然培养出了这么多的名人,成为二程理学的“集散地”,即使在教育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成就,也是罕见的。
走进书院,迎面是青石台阶,朱漆大门,走过大门是“龙门”。考场真实还原了当年科举考试的场景。考场边的两棵古松,高大挺拔,蔚然成荫,是当年重建书院的县令缪应缙亲手所栽。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相传,当时杨、游二人三番五次来找程颐,可程颐为试探他俩的诚心,有意闭门不收。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二人又来找程颐求教。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故作闭目养神。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醒来。刚去的时候下的是毛毛雪,后来雪越下越大,足有一尺多深,程颐看到他们两人冻得像冰人一样站立门外仍不肯离去,求学心切的精神打动了程颐,程颐才如梦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
后来人们就把“程门立雪”用为尊师重教的典故流传,所以大殿名为立雪讲堂。以此来教育后人虔诚求教,勤奋学习。
近千年来,“二程”重教为学的思想对扶沟影响至深,尊师重教,喜诵乐读成为扶沟人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立雪讲堂里,还有一组从大程书院步入仕途的扶沟明清历史名人雕像。有明代户部、兵部、刑部尚书刘自强,吏部尚书刘泽深,前七子之首、一代才子、江西按司提学副使李梦阳,广东道监察御史杜化中,还有柳堂、罗赞、曹嘉、卢传元、郝维乔,一母二进士何出光、何出图……明朝万历年间,扶沟人何出光、何出图兄弟二人同中进士,被誉为“一母二进士”,他们的事迹在扶沟县一带广为流传。
2014年,周口市扶沟县上演现代版的“一母二进士”,扶沟县崔桥镇水饭店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双胞胎兄弟刘冲、刘闯,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清华大学录取。
而今的扶沟,学校星罗棋布,高考升学率数十年居全市前列,源源不断为北大、清华等全国名校输送优秀人才。
千年清明之气,星汉灿烂,文脉相承。
鸿昌故里 英雄辈出
扶沟,一座把爱国刻在基因里的城市!
扶沟吕潭,一处普通的院落,抗日名将吉鸿昌在此诞生。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厚待有加。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吉鸿昌将军以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谱写了一曲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勇于献身的英雄壮歌,忠诚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内,热爱祖国“我是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对党忠诚“死也不能倒下”的坚定信仰、恪守家训“做官不许发财”的清廉本色、造福百姓“为做事而做官”的为民情怀,是对“吉鸿昌精神”的最好阐释。
1934年11月24日,腥风血雨,伟大的爱国将领吉鸿昌被国民党*害。殉难前,吉鸿昌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悲壮诗篇,然后义正词严地对刽子手们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他坐在椅子上又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背后挨枪,你们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着敌人的子弹是如何打死我的!”拿枪的敌人吓得哆嗦不停,开了数枪才击中。英勇的吉鸿昌牺牲了,但一个大义凛然、忠贞爱国的高大烈士形象永远印在了人民心中。
韭园镇西太康营村,静谧的烈士纪念馆,述说着英烈姜鸿起的事迹。姜鸿起是新四军《拂晓报》的创始人之一,他一手持笔,一手持枪,呕心拂晓、浴血中原。1948年6月5日,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与敌人殊死拼*,英勇牺牲。
在姜鸿起烈士纪念馆的一张照片上,新闻战士姜鸿起站在彭雪枫将军身边,两人之间似有某种精神力量在流转,那是默契、信任和交托……双手插兜的姜鸿起落落大方又充满文人气质,幼年的困苦没能在他身上留下烙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自信、阳光的年轻人。纪念馆里的姜鸿起烈士汉白玉雕像和画像都是根据这张照片创作的,无数前来拜谒者,看到画像和雕像,都不由为烈士的英年早逝唏嘘惋惜。我们仿佛见到了埋头排版刻字的他,看到了大口咀嚼黑馍馍的他,听到了深夜里患有肺结核的他抑制不住的咳嗽声。
在河南省扶沟县大李庄乡,有一座让人肃然起敬的烈士事迹陈列馆,流传着“两烈士一少将”的红色家风故事。
在解放全中国的战场上,他是以一挺机枪连续打退敌人18次冲锋的钢铁战士;进军西藏的路上,他是响应*号召,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筑路英雄。他将26岁的年轻生命献给了川藏公路,他用青春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准则。他以身殉职后,中央军委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并记一等功;交通运输部、西南军区授予他“筑路英雄”光荣称号。他就是张福林。
张福林的壮举,得益于党的培养,也源于家庭的熏陶。他的母亲薛桂芳作为扶沟城关北街妇联主任,1947年3月16日,在执行地下党组织交办的一项秘密任务时,被国民党发现后*害,献出了年仅35岁的生命。
为继承母亲遗志,张福林于1948年8月参加了解放军。1951年冬,张福林所在部队接到抢修川藏公路雀儿山段的任务。同年12月10日,他在检查炸药室时遭遇塌方,身负重伤,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在战友们清理张福林的遗物时,发现了5包菜种和一个笔记本,翻开他的笔记本,他的人生格言显现眼前:“忘掉自己,为人民,由民兵改炮兵,由炮兵变工兵,这是党的需要,听党的话。”“我由一个穷孩子,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切交给党,永远跟党走,学好技术,做好工作,不怕困难。”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两路”精神的真实写照。
张福林牺牲后,弟弟张福立投笔从戎,毫不迟疑地接过了哥哥手中的镐头,参军入伍,战斗在张福林献身的地方。在西藏军区工作的那些年,张福立牢记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好家风,从一名普通的士兵、班长、排长,一步步成长为共和国的少将。
从姜鸿起、薛桂芳烈士,到张福林烈士,再到张福立少将,扶沟在吉鸿昌将军革命精神影响下,不断涌现出打响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第一枪的抗日名将吉星文、智勇双全的革命者何介夫、塔湾村18名烈士以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娄国清、李在中、王耀江、李书义等。新时期,扶沟涌现出了反暴英雄吴艳杰、见义勇为英雄王建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高峰等一大批英模人物,感动了亿万中华儿女,这正是扶沟儿女继承和发扬吉鸿昌精神的真实写照。
目前,扶沟县正充分利用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张福林烈士陈列馆和县烈士陵园、塔湾烈士陵园、吉鸿昌故居“三馆两园一故居”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传承发展中打造更亮丽的红色名片,统筹推动全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织女”罗敷 忠贞善良
年年春种秋收,千百年苦乐交织的日子,造就一方民风。
走进罗敷庙,记者不禁想起汉乐府中的姑娘。而今清幽的小院,厚厚的青苔,佐证着当地百姓流传的故事,美丽的罗敷、坚贞的品性。美丽、高洁,又何曾不是扶沟人的写照?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是对美女的第一次非白描的描写,但是秦罗敷的美,却在每一个读者中都有了自己的样子,让我们记住罗敷的美。扶沟罗敷庙诉说着一个美丽、贞烈、善良的罗敷。
汉朝时,扶沟县城东南6公里蔡河(古代在扶沟境内叫清水河,淮阳境内叫蔡河)之畔王家村秦家生了个女儿,取名罗敷,长得美丽动人。勤劳善良的罗敷自小喜欢养蚕织布,相传,她织的绸缎上有云锦、花朵、凤鸟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很受人们喜爱。罗敷的聪明能干和美丽善良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后来,罗敷嫁给蔡河下游淮阳县的秋胡为妻。结婚5日,丈夫就远离家乡到鲁地之兖州(今山东兖州)做官。罗敷在家养蚕、缫丝、织布、侍候公婆。年轻的罗敷十分思念远在千里之外做官的丈夫,经常登上村外的一处高台,远望山东方向,希望丈夫早早结束宦途,回乡夫妻团聚。后来人们就把这个高台称为“望鲁台”,把这个村庄叫做“鲁台村”。这是对淑女守信的纪念。直到今天,淮阳还有一个鲁台镇,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一天,罗敷正在村外桑林采摘桑叶,被一过路使君看见了。这位使君见了罗敷,就派手下人去问:“这是谁家的漂亮女子?多大年纪了?”罗敷不动声色,一一作答。使君问道:“种地不如遇上丰收年,采桑养蚕不如遇上个做大官的,你可愿意坐上我的车,跟我回去?”罗敷的回答语气十分强烈:“我采桑力作,孝养公婆,不要人之金。何况你有你的妻,我有我的夫。各安其家室,乃是礼教之大义,岂可逾越?”为了摆脱使君的纠缠,罗敷就机智地夸丈夫的威势,罗敷越说越神气,越说越得意,而这个使君却越听越晦气,灰溜溜地离开了。等到罗敷采桑回到家中,发现那位对自己不怀好意的使君竟然是她在山东做官的丈夫。羞愤之下,罗敷便纵身投入村外的蔡河,刚烈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美丽的生命。
2000多年来,罗敷美丽动人的形象一直被人们传颂,她的名字成为我国古代美丽忠贞、勤劳善良女子的代称。至今,罗敷庙村仍然有罗敷庙存在。因为罗敷缫丝、纺织很有名,当地群众还称呼她为“罗丝姑娘”,把她当做纺织女神来祭祀敬仰。
如今,扶沟县昌茂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女工徐秋萍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劳动模范,一颗“明星”点亮一片星空。近年来,扶沟纺织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无数传奇。验纱不费眼,手机查进度,产品能溯源……随着智能化改造的深入推进,扶沟纺织产业逐渐告别“千人纱、万人布”的传统形象,一艘艘“巨轮”承载着智能化生产设备、精湛的工艺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正向着美好的彼岸出发。
孝悌扶沟 群星灿烂
“百善孝为先。”孝老、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来源,是涵养家风家规的重要载体。
《左传》记载,春秋初期,郑国桐丘(今周口扶沟)人颍考叔天性孝顺,他不但自己孝顺,而且也能使别人孝顺,故有“千古第一孝子”之称。“黄泉相见”讲的就是春秋时期一个著名的孝顺故事。
当时,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很反感郑庄公而偏爱其弟共叔段,并屡次三番与共叔段合谋陷害郑庄公。在一次攻打郑庄公失败后,郑庄公一气之下,把武姜流放到颍城,并发誓“不到黄泉,再也不相见了”。但郑庄公其实很孝顺,过了不久,他就思念起他的母亲武姜了,他对自己的誓言很后悔。这时,一个叫颍考叔的人洞悉了郑庄公的心思,借口献美食拜见郑庄公,郑庄公留他吃饭并赐肉,而颍考叔却从饭食里挑出肉放在一边。郑庄公很纳闷,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说:“每当我在外吃饭,只要有好吃的都要带一些回去给母亲吃,但她却从来没尝过你所赐的美食,请允许我带回去给我老母亲吃吧。”
郑庄公听后长叹一声:“你还有母亲可以孝敬,可我却想孝顺也没办法了!”颍考叔故意问其故,郑庄公如实相告了原委并表示后悔不已。颍考叔灵机一动说:“这不难啊,如果能挖个隧道掘地深达颍水,不就能在隧道里相见了吗?谁又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的呢?”于是郑庄公就按颍考叔所说,掘地挖隧道与母亲相见。郑庄公贵为一国之君,既追到了既出之言,又了却了骨肉亲情的相思之苦,此为大孝也。颍考叔也因此被誉为“千古第一孝子”。
在扶沟白潭镇永昌卢家村,赫然立了块“双节牌坊”,这个牌坊为谁而立,又是什么时候立的,个中发生了什么凄美故事?
明末清初,扶沟西北三十里的孟亭村出了一个姓刘的大官,官拜都堂,因此,人们都叫他刘都堂。他在朝为官清正,常不顾家,老百姓都很喜欢他。他有个妹妹叫刘水莲,虽然也长在官宦之家,但热爱穷苦百姓。水莲长得如花似玉,不少富家子弟向她求婚,她都一一谢绝。时间长了,母亲对女儿的婚事总是放心不下,后来,水莲终于向母亲吐露了真情,她爱上了青年长工卢传学。母亲一听要和长工结亲,非常反对,但水莲下定了决心:非卢传学不嫁,宁愿跟卢传学拉棍要饭,也不愿嫁与他人。
经过多次斗争,水莲终于和传学成了亲。水莲到了卢家后,一是勤劳能干,二是孝敬公婆。男耕女织,小两口恩恩爱爱,过着清贫甜蜜的生活。不久,生了两个胖小子,更增添了全家的欢乐。谁知好景不长,传学得了伤寒病,多方医治,也无济于事,年纪轻轻离开了人世,临终时眼含泪水对水莲说:“水莲呀,你还年轻,再找一家吧!”水莲含着悲痛,埋葬了丈夫。面对这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水莲不怕,她还是和往常一样耕织,侍候公婆,照顾小孩。不少人劝她改嫁,她都不听,为了丈夫她坚守贞节、为老尽孝。她待公婆如父母,有了好吃的东西,让叫公婆吃,再让孩子吃。公婆有了病,她煎药熬汤,床前床后,日夜守护。公婆下世时,她卖掉了自己出嫁时的嫁妆,埋葬了双亲。刘水莲熬寡多年,把两个小孩抚养成人,也离开了人世。村上和周围的人都为她流下了眼泪,说她是守节、尽孝的人,到处传颂着她的故事。
时任的县太爷听说此事后,很受感动,就写了奏折呈送乾隆皇帝。乾隆看后深受感动,亲赐“双节牌坊”,运往扶沟永昌卢家村(今南卢家),立在了刘氏的墓前。三百多年过去了,经过了多年的雨水和风刮日晒的侵蚀,牌坊上面已经倒塌,另一根柱子已经不见,余下的一根柱子巍然屹立着,上面写着下联:“松楸叠翠欣传双节劲千秋”。一旁有一石碑,是刘氏的子孙们在乾隆十八年立的。
如今,像颍考叔、刘水莲这样一心孝顺父母、精心侍候老人的好儿子、好媳妇在扶沟数不胜数,他们身体力行,默默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一代接一代传了下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扶沟县将乘着“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东风,把“一文一武”历史文脉有机融入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特色、增添城市温度,奋力谱写“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现代化建设的绚丽篇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