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时中国文盲比较多。简化汉字有利于汉字的普及。汉字经过简化之后。首先说,笔画减少了;比如鸟、刘、几等等,笔画明显减少;其次是常用字减少了,比如头发的发、和发展的发,简化汉字是同一个字,但是繁体字却是两个。皇后的后和后来的后,也是一样。通过同音字合并,常用字减少了。普及起来当然方便了。
2、书同文、车同轨。这是中国历来标志统一的一种标志性行为。是体现政权权威性的措施。最近看一本书,讲到书同文比统一货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比货币统一更为重要。书名忘了,好像是罗辑思维还是高晓松提到过的。我觉得很有道理。通过简化汉字,也把新中国和腐败的旧中国区分开来。这一层意义可能比扫盲正重要。所以维护简化字,直到现在依然是我国不可明说的基本国策。当年黄秋生反对简化字,引发了一次重要风波,我觉得也与此有关。
3、简化字早已有之。在民间流行了上千年。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对简化字更熟悉一些。之所以我们现在认为旧中国之前通用繁体字,是因为我们见到的那时候留下来的文字,大都来自官方,而不是民间。从这个意义上讲,简化字并不是一种改革,只是对流行的肯定。在官方文字和民间文字的不统一的情况下,做了一个取舍而已。
简体中文易学、易写、易记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学习、交流和推广,既能让我们更好的溶入世界也更有利于让别人更好融入我们,不断增强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在这双向交融中不但能提高自身的发展也能更好的与世界展开广泛的合作携手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