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上映后口碑逆袭,这四个“张艺谋式”的细节值得一看

《狙击手》上映后口碑逆袭,这四个“张艺谋式”的细节值得一看

首页枪战射击狙击手约翰更新时间:2024-07-23

在预售和排片均不占优势下,电影《狙击手》终于在今天揭开了它的面纱。

其实在正式上映前,我有幸在北大专场放映时看了这部电影,当时就已经有了不少“哭完全场”的评论。

但考虑到当时放映范围还不大,口碑样本的数量不够多,怕有“吹嘘”之嫌,所以没有撰文。如今影片已正式上映,各大平台的口碑呈“逆袭状态”出炉。

就连人民日报也曾用“泪目”发起“看年轻人如何回应祖国的召唤”的话题,并评论道:

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在本该拥抱青春、拥抱爱情、拥抱生活的青春时光,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青山烈马,白雪朝霞,他们以青春许国,以生命卫家,用简陋的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总之,但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没有不为之泪目的。《狙击手》之所以在上映后口碑逆袭,我想是因为电影里这四个“张艺谋式”的细节。

01 “点名喊到”的细节

影片开始,在介绍班长刘文武(章宇 饰)是名经验丰富的神枪手,被《纽约时报》称之为中国“死神”的同时 ,镜头来到他带领的八连五班,战士们穿着伪装“白披风”,一个个深埋于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中,准备伏击一支装备精良的美军小队。

每人瞄准一个目标,一声令下后,枪响人倒。

然后班长开始“点名”,随着每名战士铿锵有力地“喊到”,影片一边呈现出五班是一个狙击手班,一边将观众一下子就带进了这个小集体中,认识了每一个青春洋溢的年轻人。

这个 “点名”和“喊到”的开场,不但干脆利落,还藏有三层含意。(有轻微剧透,但绝对不影响观影)

从表层来看,点名是班长看看人齐不齐,有无受伤的情况。这也是全世界所有军队核查人数,彰显纪律性的体现。

再深一层,便看到导演张艺谋表现手法上的“老谋深算”。

从开始齐刷刷地喊“到”,再到后来喊“到”的名字一个个地减少。以这种方式让观众的情绪一层层递进,最后彻底击穿我们的眼泪防线。

第二次班长点名,是五班接到了新任务,要从阵地上营救回受伤的战友。

可殊不知,这是约翰(曹操 饰)所带领的美军精英狙击手小队所精心设计的一次伏击。

是的,在战场上,我们能伏击敌人,敌人也会伏击我们。对方还是美军中的狙击精英,是一群与狙击五班对等的敌人,而不是简单地充当英雄的“背景板”的纸片人。

众所周知“围伤打援”是敌人狙击手惯用的招数,也是对我们战士内心的巨大摧残与考验!敌人以奄奄一息的我方侦察员亮亮(刘奕铁 饰)为诱饵,引诱狙击班前来营救。

救,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不救,就是对于生死战友的“抛弃”。

所以,五班即便知道是陷阱,也必须全力营救。他们也都知道,谁上去抬人谁无疑就成了对方的“靶子”,谁被班长喊到名字,面对的都可能是一场生离死别。

孙喜,到!

小徐,到!

胖墩,到!

……

可每一个被喊到的战士没有半点犹豫,一边喊“到”,一边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

他们中,有人刚刚还在关心着家里的屋顶漏雨了,还有人时时刻刻带着媳妇送给自己的手套,“胖墩”没什么文化,正发愁给刚出生的儿子起个啥名,“大永”一心想要班长手里的望远镜......

这些细节无疑都是战士们内心对胜利的期望,和对“家”的一种期盼。

因而,当观众们刚刚才认识的这些鲜活的,亲切的,年轻的,热情洋溢的面孔一个个倒在雪地上时,我们的感觉就像痛失了自己的亲人一样!

而另一边的敌人正在为自己卑鄙的计划得逞而狂妄自大,甚至连《纽约时报》头版头条都给自己想好了:“约翰活捉中国死神刘文武。”

这样的敌人又让我们怒火中烧!此时,巨大的悲伤和极度的愤怒已全部化成眼泪夺眶而出。

不得不说,张艺谋导演的表现手法是老辣的,而讲故事的手段却是“残忍”的!

他让每一名普通战士都有名有姓的活在我们眼前,转瞬间,又在我们的眼前离去,这样的付出与牺牲怎能不让人动容,又怎能不让人泪目?

但,这也正是战争最残酷,最真实的一面。就像张艺谋在谈到这部电影时自己说的:“伟大的战争和历史也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构成的。”

我想这也是《狙击手》这部电影同样是讲抗美援朝,张艺谋导演与别人最不一样的一点。在他的视角下,没有追求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没有人海战术,而是聚焦于志愿军班一级作战单位的具体战术运用上,和单兵作战的智慧与精神上。

将英勇这个精神概念,具象成一个个制敌的“妙招”,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真实感和战争背景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普通志愿军狙击手身上,紧紧抓住这几个战士娓娓道来。

点名与喊到的第三层含义,便是一次次的点名与一次次的喊到,都代表着每一名战士对国家无悔的誓言,也是“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具象表现。

点名,喊到,让一个个远去的战士的姓名被呼唤与铭记,让每一名战士都不是“无字丰碑”!

直到最后,当连长(张译 饰)喊“五班”,无数的战士答“到”时,曾经的“五班”没有了,而新的“五班”又诞生了,是的,志愿军的精神将永存我们心中。

这个集体“喊到”的细节结合了张译自身多年的当兵经验,他亲自指导群演喊“到”的声调和情感。在拍这场戏时,坐在监视器前的张艺谋和所有剧组人员都忍不住地哭了。

02 战术和枪械的细节

似乎一直有个说法,志愿军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轻步兵。

那么如何展现最强的轻步兵?我想除了那种让美军目眩神迷的穿插作战,就是在阵地战期间,志愿军发起的“冷枪冷炮运动”中的狙击作战。

“冷枪冷炮运动”是1952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对联合国军发起的高密度,低强度的小规模袭击和狙击战斗的统称。

在拉锯战状态下,你不是飞机大炮,武器装备远远超过我们吗?那咱们就比技术,志愿军开始化整为零地大量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但,即使是枪与枪的对决,从双方用枪的细节上也能看出我们与敌人悬殊的军备差距——以步枪对狙击枪。

敌方狙击手用的的M1941狙击步枪

和M1C狙击步枪

而且是全都带有8倍光学瞄准镜,这也是当时最大倍率的瞄准镜。

而五班战士用的只是没有任何光学瞄准镜,只能用肉眼瞄准的1944式莫辛·纳甘短枪管步枪。

所以,对面的约翰才有底气地不断叫嚣着:我有坦克,有好枪,我耗也能耗死你们。

班长刘文武告诉战士们:既然这样,我们就陪这帮狗日的耍到底!

在武器落后于美军的情况下,他带领五班战士巧妙利用工具,经验,策略,在片中展现了多种狙击战术。

比如“引蛇出洞”。

伏击五班的美军精英狙击小队隐藏得很深,经验丰富的他们深知不能随意开火,这样一来,我们也就无法判断其火力点。

于是班长刘文武让一名战士用树枝套上手套装作胳膊表演挖的动作,另一名战士负责扬土,一起上演了一出挖战壕的“大戏”。

不断高出战壕的“手臂”果然令对方上当,当敌人瞄准手套开火时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刘文武随即瞄准,扣动扳机,一气呵成,将敌方狙击手一击毙命。

还比如“赶鸭子上架”。

另一个美军狙击手藏在深深的掩体后面,只有在射击时才能从射击孔中露出一点点头,等我们还击时他又躲避开了。

也就是说,他打一枪,我方隐蔽,轮到我方射击,他就躲避。

怎么办?

刘文武再次下令,“赶鸭子上架”!让我方两名狙击手错开一个短暂的时差,先后连开两枪。于是敌人听到第一声枪响后,就露头射击,没想到紧跟着还有第二枪。

结果,对面的敌人只能是阵亡!

再比如“后发制人”。

在我方战力落后的情况下,班长刘文武一再叮嘱最后一名战士“大永”不要暴露自己,必须沉住气,隐藏到最后,采用“后发制人”。

大永沉住了气,最后用“勺子战术”与约翰一决高下。

别看这些战术名词听起来“土”,正是这些充满智慧的关键性战术的合理运用,才让五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些志愿军战士在实战中积累出来的作战智慧,可操作的战术打法,让这场以命相搏的战斗显得更加真实。

在那么艰难的战场上,志愿军狙击手凭借简陋的武器,奇招频出,以“战术胜战力”营救战友,“以气克钢”捍卫国家尊严。不仅仅展现了志愿军的战斗意志和精神,更能体现出志愿军超强的战术素养。

不愧为人类历史上最强的轻步兵!

03 方言的细节

看过电影后,大家会发现,五班战士几乎说的都是四川方言。

因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川兵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电影中狙击五班就是以川兵为基础的一个班。所以张艺谋导演就集中去选一些来自四川的年轻演员,并让他们都讲家乡话。

于是在生死战场上,一名战士刚刚恢复意识就询问战友的情况:绿娃子呢?

还有一名战士在牺牲前还在叮嘱战友:莫暴露......

“瓜娃子”,“要得”,“莫抬头”这些带着“辛辣”气息的四川话飘扬在生死战场上,在这些乡音里张艺谋导演也是藏了深刻的用意。

方言的使用,生动地体现出了同乡子弟兵间的亲密关系,和这场战争保家卫国的初衷!

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是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他们有人关心着家里的屋顶漏雨了,有人时时刻刻带着媳妇送给自己的手套,还有人正发愁给刚出生的儿子起个啥名。每个人心中都有放不下的小家,但在祖国受到侵害时,毫不犹豫地为国捐躯!

就像歌里唱的: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这一角度也彰显了这场战争即是国仇也是家恨!

无疑,国仇是集体的,家恨是灌注了个人情感的。

张艺谋通过这种手法,以一个班的角度,纵深着整场战争。以一个家的角度,提炼出人性的温度。

尤其对班长来说,这些年轻人都是自己从家乡带出的兵,眼见他们一个个倒在美军的枪口下的那种家长式痛心疾首,令观众达到了情感上的深刻共鸣!

所以,当刘文武一声声呼唤五班战士的名字时,当他哽咽着说:我从家乡把你们带出来,现在不能把你们带回去了时,当电影的主题曲《回家》想起时,没有人能够不破防!

是的,回家是每个踏上战场的战士最真挚的期盼,也是每个中国人在春节阖家团圆之际,对长眠在异国战场上英烈的无限缅怀和致敬。

04 演员的细节

在看电影之前,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也许对《狙击手》大量启用新人演员有些担心。

因为张艺谋认为,起用生面孔才能凸显真实感!不能让演员的知名度破坏了角色的完整度。

为此,剧组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几千名18到20岁的在校生的视频资料中海选出“狙击五班”战士。

比如饰演大永的陈永胜24岁,饰演亮亮的刘奕铁25岁,还有的演员不到20岁,都没有多少表演经验。

于是,这些年轻演员提前半年封闭培训,进行体能、格斗、射击等军事训练。

导演张艺谋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像一个兵,举枪又快又稳。

因此,在《狙击手》中,除了富有经验的演员章宇,金鸡影帝张译的“基本操作”外,我更惊喜于这群年轻演员的“超水平发挥”!

看过电影后我可以说,这些“谋男郎”完全没有掉链子,真实不虚地塑造了人物性格鲜明的狙击五班群像。

这当然也离不开张艺谋导演这些年所践行与擅长的,就是在大时代,大环境中塑造细微精巧的人物。

自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到今年,张艺谋进入电影行业已整整40年。

今年所奉上的这部《狙击手》无论在题材、技术、美学还是想象力上,都是张艺谋的一次自我超越,也是对抗美援朝这个以往宏大叙事的一次细腻表达,更是战争片中的另一种极致!

纵使《狙击手》也许不是这个春节档最重头的戏,票房也不会一骑绝尘,但它绝对是这个春节档最值得观看的影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