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时代影业,专注影视投资 /
2020年,作为奥斯卡大热的提名作品,《1917》最终略败《寄生虫》,收割了92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混音和视觉效果三项殊荣。
《观察者》对此片的评价为“自《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好的战争片。”
《1917》的故事原型为导演祖父的亲身经历,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激烈之际,英军与德军长期僵持,为伺机消灭对手,英军计划进攻兴登堡防线,但在最后关头才发觉这是德军陷阱。
主人公布雷克、斯科菲尔德临危受命,要求立刻前往死亡前线,向那里即将对德军发起进攻的军队将领传达“立刻停止进攻”的指令。
为了送一封关乎1600人生命的军令,两个少年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个人失去了鲜活的生命,一个人则背负着痛苦继续战斗。
“一镜到底”好在哪里?
不同于其他战争题材,《1917》并没有宏大的正面战场叙事,而是聚焦两名普通英国情报传讯士兵身上,
导演通过 “跟随式长镜头”,让观众跟随主角的脚步仿佛亲临一场真实战争:
一路上穿过低矮狭窄的壕沟、目睹横尸遍野的惨状、越过钢丝铁网,躲过敌军战机……战争场景逼真得就如在眼前,极大地增强了带入感。
当然,《1917》的“一镜到底”并非严格意义上一刀未切的长镜头,毕竟119分钟的电影时长,全片真长镜头,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际上是由多个长镜头剪辑而成,只是在剪接中用了一些特殊技巧,比如通过黑暗的场面进行转场,这样将剪辑痕迹隐藏起来,“蒙蔽”观众的肉眼。
这样的“伪一镜到底”,从技巧来说难度也非常高, 不仅考验导演整个场面的综合调度,也考验演员在这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之内,能否完成无中断的流畅表演和完整台词,一旦出错,整个部分都要NG重来。
克拉考尔曾说过,长镜头是「物质现实的复原」,这也是一部真正呈现出战争空间的电影。
跟随主角在几百英尺长的战壕中的连贯行走,观众甚至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验到一条战壕在现实中的长度,
而主角从英军战壕穿过交战战场,几乎没有走多久,就来到了德军战壕,这种距离也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原来在战争中,来自对峙双方的危险并不遥远,几乎是近在咫尺的。
这中确切、真实的空间感在以往因剪辑而空间感被破坏的战争片中是很难体会到的。
残忍战争中的温情细节
导演一方面用“一镜到底”来直观描摹战争的残忍,另一方面又通过温柔细腻的情节,演绎人性温暖。
影片开场是烂漫春景,如茵绿地旁,两个年轻英国士兵一个躺在地上、一个偎在树旁休息,和谐安详,很难想象五分钟后他们将执行一个特殊而又艰巨的任务;
穿过被焚毁烧焦的战场和焦枯的树林,是一片绿色的草地,一片断壁残垣之后隐藏着一片美丽的樱桃林;
黑夜中一发接一发的照明弹,竟然如烟花一样灿烂美丽,残酷地将千疮百孔的城市照得通明;
主角抱着浮木漂流,周围出现一些散落在溪流中的白色花瓣,战争的无情和落花的美好搭配得如此人触动;
越过水中恐怖变形的尸体,艰难地爬上岸后竟然听到一首悠扬动听的怀乡老歌,残酷的战争环境仿佛得到了片刻安宁;
为了尽快找到上校,斯格菲尔德奔跑起来,一个为了救人而狂奔的个体与为了战争奔袭的无数个个体之间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十字交错……
在种种强烈对比下,战争中的美与丑、破败与生机、残酷与温情、毁灭与希望,这一切不和谐都无可分割地混杂在一起,映照出死亡的毁灭性与生命的力量。
个人认为,除了战场上的惊恐、紧张、刺激之外,鲜活真实的个体感受与战争环境下的人性探索才应该是今天一部好的战争电影,需要让我们看到的东西。
/古今时代影业,专注影视投资/
关注头条号,后期会持续分享电影票房、影视投资类讯息,
如果对电影投资项目感兴趣,欢迎*扰我哦~
如果大家喜欢此篇文章,欢迎进行分享,转载,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更多好文: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