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重案》:怒向何处?灰色的网与极寒之城

《怒火重案》:怒向何处?灰色的网与极寒之城

首页枪战射击怒火公路更新时间:2024-11-03

关于陈木胜导演最后的遗作《怒火重案》,像复制了很多传统港味枪战警匪动作片的各色桥段,老调弹得极欢畅麻溜,丝毫不能为当前颓败的电影行业带来多少影迷口中的“燃”和“炸”。但是,观众确实清晰地看到陈木胜导演在擅长的类型领域并非没有任何思考和探索,譬如那一座过去称为东方之珠的岛城,会在现实中可能成为漫画世界里面的哥谭吗?会在某一天诞生纯恶的小丑吗?

对于一个亲历香港电影一路垮掉,对港片奋斗一生的陈木胜来说,最后这几年内心的感触,所谓“怒火”,恐怕绝非是一句内地市场的冲击下大势已去那么轻松吧。

一、怒汉张崇邦。

张崇邦,电影中基本都叫邦主,爱用拳脚说话,性格缺点是不圆滑。

开场戏就将角色的优缺点都呈现了:和妻子与前辈姚sir在亲情和友情方面都算铺垫,意外插入枝节——在饭局上喝天价茶水,呈现他对圈中高层与商人的态度。

正如吕良伟饰演的姚sir一来就肯定他的办案能力,但提醒他要灵活圆滑地和上级同僚相处。姚sir和谭耀文饰演的阿宝帮助他只需要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但是邦主固执刻板、有点孤立的形象基本确立。

邦主没有参与抓捕王焜的行动,造成姚sir的死,同时一段动作戏烘托对立面阿敖的亮相。众多警员被*,蒙面悍匪“黑吃黑”,邦主展开调查,逐渐与昔日战友阿敖展开对峙。

都知道甄子丹的文戏发挥有限,张崇邦比较五大三粗的个性已经算是贴合他。另外全靠身兼动作指导,设计一些精彩场面弥补他对人物刻画不够的地方。比如深入城寨找到雇佣阿敖的猛鬼兄林国斌,以少对多,突出重围。这场戏实在要比之相似的《追龙》城寨戏,不论火爆感和冲击力都出色很多,自然而然刻画出警察面对群情汹涌歹徒的愤怒感。

伴随动作场面升级,影片还很巧地把邦主和阿敖的关系逐步加强,一次次对决,反而又揭开两人的纠缠。最精彩的是单车追逐枪战,把场面设计和画面剪辑堪称近年酷炫之最,当然个别地方确实已经脱离真实感。

阿敖不断逼迫和要挟邦主,比如将其妻子与前上司司徒杰一起用炸弹威胁,再现了《新警察故事》里面成龙和杨采妮之间的一幕,导致邦主的命运遭遇当年阿敖类似的被调查审讯。

其实张崇邦向飞虎队开枪被审讯,和阿敖当年被法庭审判还是有区别。这一场戏非常刻意,作用像是一种呼应,让邦主体会到阿敖当年无助和被迫做出非理性举动的感受。这时,大批同事闯进来求情也很刻意,除了要张崇邦揭示内心稍微煽情外,其实张崇邦还是能得到许多同事敬佩和信任,人物形象基本算是得到圆满。

如果再回头看前面姚sir、阿宝对邦主的批评,反而感觉成了一种幌子。事实上邦主和姚sir,阿宝这种中层同事的关系并不多差,邦主仅仅看不惯巴结高层。

再比如他和大白鲨等手下的关系都很好,全片除了公事,并没有多少和同事交情的戏。通过邦主单独闯城寨寻找猛鬼,当遇到危险,大白鲨等同事及时出现,巧妙地演出了他们互相很默契。

通过闪回,甚至还能看到邦主和阿敖的关系也很好。他为人正派,对同事关照,原本也是能够得到阿敖好感和欣赏的根本原因。

如果审视对阿敖等人法庭上的审判,观众能看到邦主确实没有说谎,回答作证时也想说明阿敖动武的必要性,只不过法庭不理会事情来龙去脉。邦主没有机会为阿敖等人说情,导致对方深陷大牢。当时阿敖正面临升职,张崇邦关键时刻的表现哪怕是公正无私的,也被阿敖视为故意,甚至带着敌意的,造成命运逆转。

这个角色前期铺垫的固执和死板,在很多人眼中不懂变通,实际最后形象试图升华,某种程度就体现铁面无私的特性。当然张崇邦并不是神,所以唯一一次过火举动犯下朝飞虎队开枪的失误。这是刻意制造的瑕疵,对刻画邦主同样不是贬低,恰恰加强作为正面人物的既铁面,还有情。

可从观众角度看,邦主这个角色过于被主创偏袒,实在难免有一些反效果。实际邦主设定的夹在兄弟反目,警队误解,与体制格格不入种种虽然老套,但也可以人物内心世界有所探索的方向,结果统统被甄子丹一通简单粗暴的动作戏消化掉了。

导演将本来打算刻画一个人生颇为笼罩在困境和灰色的邦主,最终通过拳脚打拼试图摆脱或救赎。经过甄子丹一腔正气地反转,实际有些违背最初想要拉近现实的人物塑造,张崇邦的怒汉形象除了打架斗殴无往不胜外,总体家庭生活美满,有一帮得力手下,甚至得到一些同僚力挺。反感的上级也并没有怎么出现在他面前,哪里有“怒”的感觉?最后邦主的角色有点远离了观众,因为明显太理想化,完全很不港味的感觉。

二、半成品小丑邱刚敖。

不论粤语版还是国语版,谢霆锋都原声亮相,这一次邱刚敖的表演确实达到一个令人惊喜的高度。

阿敖是《怒火重案》的灵魂人物,明显比过去陈木胜作品一些脸谱化反派要更成熟。像吴彦祖在《新警察故事》演得不差,但阿祖的角色透着未成熟的孩子气。之前谢霆锋演过《新少林寺》反派,也是一种标签化的野心家。而《扫毒》里三兄弟前面“誓要去,入刀山”,中间因生死抉择而反目,虽然张家辉表现勉强令人信服,但好与坏的来回切换依然有点无厘头的味道。

今天《怒火重案》中邱刚敖的复仇之路是明线,随着剧情几次闪回,又一层层揭开他为人转变的暗线。不少影迷都感觉到,在几年前那次营救霍先生案件前后,一些关键段落多少有故意留白,引人猜想的感觉。

阿敖等人的过去,和《男儿本色》对吴京等人的塑造有点接近,也是行动过程中遭人背叛,然后通过复仇与正面警察产生交集。只不过阿敖等人本就是警察,还幻想通过尽职尽责地努力,在升职以后发挥更大能量抓尽坏人。

通过短短几次回忆,把他从过去的正面形象过渡到狂暴邪恶,似乎不少观众无法轻易理解。因为剧情的立足点明确他是复仇,但过程中他又超出一般理解的复仇,残忍疯狂,很没有底线。按说以阿敖等人对警方行动的熟悉,包括出色的头脑,最后的剧情走向不至于那么混乱和荒唐。

我们可以理解出狱以后的人生目标就剩下报复,既报复当真有仇的人,也报复阻挡他的一切人。所以对付黑帮王焜,仇*姚sir,绑架司徒杰和张崇邦妻子,以打劫银行的方式顺便对付霍老板……包括团队内部做错事的人也不会手软,所以才提到:“要是连累弟兄,耶稣也不给面子。”

那么,邱刚敖的堕落黑化是有一个让人同情的前史,但他后来的所作所为,过度的复仇又显得不可理喻。客观上,这个角色虽然有一定深度,确实有较大局限性。

不少观众已经发现,从人物造型和片中主动前往警局报案一幕,多少有向《黑暗骑士》致敬的味道。但阿敖无论如何都不是小丑,因为小丑的心中没有“恨”这个概念。《黑暗骑士》也没有我们警匪片定性的黑白分明,因为蝙蝠侠原本就诞生在黑暗之中,他是同好警察有合作,可他并不是正大光明的警察,所以得了一个骑士的绰号。

《怒火重案》为邱刚敖铺垫了令人同情的前史,还可以理解是对2019年那部大获成功的《小丑》致敬,那也是出于同情和理解角度下塑造的一个全新的小丑。

阿敖这个角色的确可以从制度和现实,执法尺度和情理边界等等,包括迫不得已的沉沦种种方面将角色深挖拓展很多,可惜出于影片公映,出于娱乐化的俗套,谢霆锋最好的一次人物塑造最终只能如此。

类似双雄对决啊,复制黑化警员啊,原本在港产警匪片实在太多太多。在复仇的道路上,兜兜转转就是纠缠在假如当年是邦主去追踪小混混,会不会和他一样被陷害坐牢,走上一样的道路,这种程度太肤浅。

小丑的魅力原本是超越了一般程度的恶,比如他会设法设计将执法者的哈维·丹特搞成双面人,小丑一直把蝙蝠侠视为互相需要的“镜面”,对角色的理解和塑造是完全不同的层次。但是,陈木胜这类传统港产动作片导演在技术方面是很出色,他们往往只看中构思某些创意,并不太注意丰满角色,所以传统的港片症结非常看重演员的表演发挥。

阿敖就是依靠谢霆锋的演绎才使这个角色吸引人,比如他的暴戾凶狠,他的委屈愤恨,他的狡诈深沉,完全是一个极度寒冷的行尸走肉,他就像是等着和最终的仇人同归于尽。

所以教堂的终极决战,不仅是对吴宇森电影的致敬,阿敖即使面对围上来的警察仍然高调宣称:可以认输,但是绝不认命。他以死在圣母雕像的方式告别世界,同样有导演主观的寓意。

显然导演对阿敖角色的理解,哪怕他是一个必须死的反派,也有着很大同情的。令阿敖变得如此疯狂和悲哀的,显然不是对手张崇邦,而是他背后的环境,无情而令人心寒。

三、关于主题之怒。

历来对陈木胜导演枪战片都有一些“燃炸”的赞许,过去或多或少是针对场面包装而言。这一次看过全片以后,多数观众都应该感受到,人物和故事应该没有那么简单纯粹,为何陈木胜将人物冲突完全聚焦在警察这个领域?

片中警察涉及上中下三层,高层出镜很少,基本被否定,尽管看起来任达华客串的长官卖了张崇邦24小时人情,好像没有那么令人反感,其实这个人物的出现仍然是给主人公施加压力、限定最后期限,属于制造麻烦的对立面。

不论阿敖等人被害,还是邦主对高层的不协调,甚至姚sir、阿宝对上级的圆滑世故,警界高层几乎是传统港片反感“官气”的模式化再现。

中间一层姚sir和阿宝等人立场摇摆,充满不确定,可能还是好的,也可能随时拉开距离,包括邦主也不例外,好比结尾阿敖对邦主当年的人生轨迹就心存质疑。

下层警察亲临一线,往往充满江湖气,邦主、标哥、阿敖当年都是这样,与上级不和,被当枪使,被设计出卖,以至于港片的主角基本都是这些人物。

就《怒火重案》来说,邱刚敖等属于被黑暗职场陷害的一批人,而张崇邦等是与贪腐堕落的高层无法调和的一批人,他们都有一腔“怒火”。

虽然价值观很老套,但陈木胜导演毕竟保留一些表达,总会考虑一些新的东西。正如他多次犹豫,难道港产警匪片真的完全落伍和过时了吗?通过《怒火重案》,从邱刚敖的诞生,从对小丑形象的模仿,从对现实环境的疑虑,作为环境背景的这座岛城,多数观众都应该有所觉悟了。

为什么张崇邦作为警察会那么伟光正,连做人的种种瑕疵,到最后还是让人看到就是警察应该坚守的品质,他代表了捍卫这座城市的底层警员,是充满理想色彩。因为可能很多同僚已经习惯制度化的僵硬和麻木,正是很多影片中不少警察被观众视为愚笨,很多枉死(有不少是无辜,也有一些是单纯的蠢)。真正忠于职守的警员往往不是被误解和压制,也许就会在一些危机中被推向反面。所以香港影视长期以来,很多警匪片主要人物都显得很灰色。

随着时代发展,大量云云众生感觉都渐渐迷失和心冷,所以这个城市形象变得一片混沌。自然而然,所有人都不满意,所有人都憋着怒火。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本是充满东方传统的人情社会,后来上层被习惯推行西方文化,崇尚洋气,造就充斥某种鱼龙混杂和里外矛盾感。多少就是历来港片中,底层人物往往反感上层商界或官场的一种根源。

《怒火重案》中,商界和警界全成为两大主人公的共同敌人,而两大主人公之所以敌对,甚至可以说是被幕后的黑手所拨弄,只不过观众很无奈地称之为“命运的捉弄”,表面上商人霍老板和警界司徒杰都被邱刚敖*掉,但事实上,不论邱刚敖还是张崇邦,都知道无法触及本质,心底的怒火根本无法平息……

过去谈港片到处是所谓帮派现象,虽然依然还在一些故事里上演,实际早已经不是城市的主流。陈木胜导演实际敏锐抓住了现实的症结(至少比《拆弹专家2》这种现实得多),由于影片的商业娱乐基调,只能把一些思考很流于表面的点到为止,当然本来这也不该是这样一个娱乐片导演探讨的东西。可能仅仅出于对这座城市的关切,出于对过去港片辉煌的挚爱,他做了自己的一些考虑表达,只是谁也没想到,这居然会是最后的一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