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30年代,苏联的T-35 坦克是莫斯科阅兵的主角,每当这种如小山一样庞大的坦克进入红场,阅兵气氛便随之达到高潮。然而,作为一型重型坦克,T-35 在战场上却没能续写阅兵场上的辉煌......
呼啸阅兵式
1933 年5 月1日,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在雄壮的军乐声中,一辆坦克隆隆地开来,观礼的群众沸腾了。人们从未见过如此威猛的坦克——它有几乎 10 米长,车身上炮塔林立。这辆巨型坦克是当时苏联正在研制的 T-35 重型坦克原型车。T-35 漂亮的亮相,让群众对苏维埃政权的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位日本坦克专家形容,T-35 有种“山大王”的感觉。在 20 世纪 30年代中后期的红场阅兵纪录片中,如钢铁山丘般的 T-35 呼啸而过给每个观礼者极大的震撼。于是,T-35 的荣誉与阅兵式联系在一起,几乎成了专职的“仪仗兵”!
参加 1933 年阅兵后T-35 立即上马生产,截至 1939 年共生产了61辆。我们今天看到的 T-35 图片,大多是 1935年定型的 T-35 标准生产型。从 1933年到 1939 年间,T-35 在不断地改进,于是也产生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所有的6I辆 T-35 中,每一辆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一辆都有小的改进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作为一型重型坦克,T-35 虽然重达 57 吨,但防护性能实在不佳,最大装甲厚度仅 50 毫米,全车大部分装甲厚 11-35 毫米,实际上仅能防枪弹和炮弹碎片。接近 10 米的车身太长了,过多的炮塔也分散了装甲厚度。虽说在 T-35 问世的 1933 年,世界上绝大多数坦克防护还不如它,但到了 1941年,T-35 就显出单薄了。
从表面上看 T-35 的火力够强大的了,一门76.2 毫米 KT-28 火炮置于主炮塔内,两门45 毫米20KKM 火炮被对角安装在两个副炮塔中,外加 7.62 毫米 DT机枪4 挺。主炮在 500 米可击穿 31毫米钢板,在 1000 米可击穿 28 毫米钢板:副炮在500 米可击穿 38 毫米钢板,在 1000 米处可击穿 35 毫米钢板。设计者的如意算盘是用主炮去打击碉堡、牵引火炮等固定目标,用副炮去打击装甲目标,用机枪清除步兵,这是一个看似完美的方案,但可惜限于火控系统,车长一次只能指挥一个炮塔打击一个目标。当T-35 投入战场时,它的火炮均已过时,苏联人也无意更新,原因是多炮塔将火力分散,换装新炮也于事无补。
虽然外表看来十分巨大,但T-35 内部极其狭窄,炮塔之间无通道相连。坦克内部的视野很差,特别是驾驶员——他只能笔直地向前看。最大的问题是乘员的出入,因为坦克乘员仅能从炮塔顶部的舱口进出。即便是在敌人炮火前,乘员们也不得不爬上 4 米高的车体,出入坦克。驾驶员的情况更糟——他的舱口不能打开,只能从附近旋转的机枪塔出。如果这座机枪塔被堵塞,驾驶员根本没有机会逃生。以这样的设计,全体乘员很可能成为坦克的“囚犯”。
尽管在当时看来,T-35 的速度并不慢,有 30 公里/小时,但车长过长,无法原地转向,机动很不方便。在 20 世纪 30 年代,能有这样的速度还是可以的,德国的“虎”1 刚服役时,最大速度也仅 37 公里/小时。至于原地转向差,完全可以用多个炮塔来补救。其实 T-35 也算一种自行火炮。如果从自行火炮的观点看,机动性的问题,可以先放在一边。T-35 的行程很短,仅 150 公里,最糟的是,它的可靠性极差。57 吨的车重已经到了 M-17M 汽油发动机的极限,同时发动机还要分出相当一部分功率驱动炮塔旋转,加上苏联在传动系统上的先天不足,所以该车故障不断。某些极端情况下,一台发动机的寿命甚至只有 46 个摩托小时,这可能也是它只生产了 61 辆的原因之一.
银样蜡枪头
一辆 T-35 的造价高达 525000 卢布,可以制造 6 辆BT-5。其实这是所有多炮塔坦克的通病。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英国的 A6E1 和德国的 NBFZ 上。德国的工业实力还是相当强的,NRPZ一共也没造出 10 辆来。T-35 还能产 61 辆,这已经是奇迹了。
T-35 装备部队后,它的向题被大量暴露出来了。一位 T-35 坦克的指挥员作了如下的报告:“坦克仅仅能过去一个 17度的斜坡。它甚至不能穿越一个大水坑。”
1940 年6月 27日,在莫斯科召开了一场会议,专门讨论装甲车辆问题。争论期间,有关 T-35 的一个问题产生了,有人认为 T-35 应被改为重型自行火炮,如SU-14 一样,其他人则想把T-35转给军事学院,但几乎没人想将它作为一线作战坦克使用。然而,坦克数量不足,苏军还是作出了“这些坦克应该被用在前线”的决定。几乎所有的 T-35 都部署在第8 机械化军第 34 师下属的第 67和第68坦克团。乌克兰会战中,部队遭到空袭了,3辆 T-35 被击毁,堵塞了道路,其它坦克试图绕行,却纷纷在越野途中发生机械故障,大多被官兵抛弃。后来,苏军训令中要求一次只能出动两辆 T-35。
据记载,一辆幸存的 T-35 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还有一辆被乌克兰独立分子的部队缴获并使用,并很快被苏军击毁.有意思的是,德国专家对这种坦克非常着迷,将一辆可以使用的 T-35 坦克运回德国进行测试,如同美国人“缴获”的第一架日本“零”式战机一样,德国人也用被击毁的 T-35“攒”出来一辆完整的坦克。
T-35 的战场表现糟糕,却一度成为苏军装甲部队的象征,于是,西方猜测这是由于斯大林对多炮塔坦克设计的喜好。现在看来,这应当是谣传。据记载1938 年,当斯大林看见的多炮塔坦克木制模型后,嘲讽设计者“想在坦克里开百货商店”,并亲手打碎其中的一个炮塔以指明设计方向,可见斯大林可能并不那么喜欢多炮塔坦克。
T-35 的衍生车型不多,但都很有特色。30 年代后期,红色十月工厂在 T-35底盘上设计了一种大口径自行火炮,命名为SU-7 系列。该车最初计划装载 254 毫米加农炮,305 毫米榴弹炮和 400 毫米迫击炮,但由于严重超重不得不放弃。最后,装上了203 毫米榴弹炮,命名为 SU-17,于 1935年完成样车,底盘使用了 T-28 的动力部分。经过测试,军方确认这种设计依然超重,决定改为 152 毫米舰炮,并改名为SU-BU-10。1939 年,战斗室加装装甲的 SU-14-Br-2 完成了测试,后来还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现在陈列于库宾卡博物馆。
无上之哀荣
T-35 以最强的火力,最长的车体,和引领时代的大功率发动机,成为了多炮塔坦克的巅峰之作。然而,它的一生如此富于戏剧化,一出生就被作为阅兵宠儿,虽然高大威猛却不适合作战,上战场后被迅速全部击毁,成了不折不扣的“仪仗兵”。
归根到底,T-35 和所有多炮塔坦克代表了一种理念——阵地突破战的理念,这就意味着 T-35 一诞生就落后于时代。在阵地突破思想下,坦克就是一个移动碉堡,它以装甲为核心,保护自己不受到致命打击。而进人坦克战时代后,坦克设计围绕火炮展开,如何将大威力火炮安上坦克,是设计师的核心问题。在此期间,德国的设计基本围绕 88 毫米炮和75 毫米炮展开:英国人—直对他们的 17 磅炮 76.2 毫米乐此不疲:美国人专注的将 90 毫米炮塞入他们的重型坦克,苏联人则一直在 85 毫米和 122毫米炮前兜圈子。但多炮塔配置却使坦克
在火力,防护和重量之间,陷入了无法平衡的境地。归根到底,多炮塔结构是在技术不成熟时一种妥协产物,当一切都改变时,多炮塔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其实,我们都忽视了坦克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它的心理作用。从正向来说.坦克出现在战场上,令每个步兵都不免心惊胆寒。如果反向看,坦克又何尝不是激励自己部队的兴奋剂。事实上,T-35 的意义就在于此,当T-35 在一群坦克的护卫下,缓慢地、稳健地进入红场,这就是最大的价值,这对于那个年代而言无疑是一种宣誓。
在 T-35 之后,各国都没有再装备过多炮塔坦克,坦克进人了单炮塔时代。1939 年,第一辆现代意义上的重型坦克 KV-1 在基洛夫工厂诞生。至此,重型坦克终于摆脱了移动要塞的角色,终于不用再将宝贵的装甲分散于各个炮塔,不用为了装备多门火炮而设计狭长的车体,更不用考虑各种武器的发挥而使车体高大成为敌人最好的标靶。两年后,大规模坦克战在广袤的俄罗斯平原上展开,影响着人类在那之后半个世纪的战争。但这一切开始时,红色仪仗兵却已经老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