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明的“守望者”们

良渚文明的“守望者”们

首页枪战射击文明守望者更新时间:2024-08-05

新华社杭州7月7日电(记者段菁菁 崔力 冯源)在邹程嘉的电脑里,有一个“超大”文件夹,近万张照片记录着这个年轻的良渚居民眼中的家乡。

34岁的邹程嘉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余杭区良渚周村人,小时候就常听说村里能挖出石刻、玉器等古玩。“后来才知道,我家就住在一座中华历史文明的宝藏上。”

良渚古城,曾被多位中国考古学泰斗誉为“中华第一城”,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实证。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良渚古城遗址,2013年起,周边村落的600余农户陆续开始拆迁,其中包括邹程嘉所在的周村自然村。

“拆迁启动以后,很多人搬到城里去,换一种生活方式。”邹程嘉说,村民们的感情是复杂的,有不舍更有期待。从小就爱好摄影的他决定拿起相机,记录家乡的变迁和良渚遗址开发保护的全过程。

7年时间里,他拍摄了上万张照片。其中他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拍摄于5年前的夏天:一对种了30年桃树的夫妇,卖光当日最后一筐水蜜桃,坐在村口,一脸笑意望向远方。

不久以后,当地村民承包的桃园开始向遗址公园 “华丽转身”。

从普通村落到世界遗产,是考古学家和当地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邹程嘉说,由于考古发掘与恢复的工程量很大,邻近不少村民都应征进入现场,清运土方、送水、送饭……随着良渚古城遗址发掘越来越深入,被沙土掩盖千年的木桩、水渠、台阶“重见天日”。这些瞬间,都被邹程嘉定格下来。

如果说邹程嘉是“见证者”,那么黄莉则是“参与者”。入遗成功这一年,杭州良渚遗址管理所所长黄莉用“脚步”完成了对良渚文明的守护与传承。为了处理好遗址保护和生活生产的关系,她和同事负责联络良渚遗址保护区范围内的24处村落,保护区内的每次动土都要让他们至少来回奔波七八次。

在黄莉看来,她守护的这42平方公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考古人的坚守和多方力量共同呵护的结果。

“首要任务是保护,其次才是对保护成果的共享。”黄莉将自己的工作性质视作“桥梁”,当遗址保护与农户建房、项目建设产生矛盾时,他们与村民耐心解释、积极沟通,争取村民的理解。“但一旦出现不符合遗址保护相关规定的违章建设等矛盾问题时,我们也坚决联合执法拆除。”

让她感到欣慰的是,保护区内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一开始的抵触和不理解,到认识到良渚遗址保护的重要性,自觉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

而在应杭军眼中,良渚古城需要保护,也需要讲述。

初夏梅雨季,趁着雨停的空档,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背着扩音话筒的志愿者应杭军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河道与作坊游览点,抓紧为驻足游客介绍良渚先民是如何加工玉石、制作漆木器与骨角牙器的。

2019年7月7日,良渚申遗成功第二天,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园。应杭军和100多位各行各业的“良渚爱好者”成为第一批古城公园的志愿者。这位对史前文明颇有研究的外企高管说:“以前在英国,一有闲暇时间我就‘泡’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外国游客对馆内良渚展品和历史不熟悉,我就会为他们讲解。”

如今,站在5000年前的古遗址上讲述良渚,他内心的自豪感更加强烈。他说,志愿者的工作会一直做下去,与每一位“朝圣者”一起感受、认识良渚,把良渚文化推向世界。

7月6日,良渚古城申遗成功一周年,邹程嘉再次拿起相机,走向遗址公园:雨中,绿地与花海一望无际,古文明时期的房屋和人类活动“原景重现”……

邹程嘉说,定格家乡、定格良渚,他的相机永不关机。未来,他的镜头,一如黄莉的脚步、应杭军的话筒,将继续向世界讲述中华五千年文明圣地——良渚的故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