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警察特训营》第二季第一集中,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射击挑战:一个钉帽直径3毫米、长30毫米的镀锌水泥钉被拧放在支起的木板上,射击者手持92式手枪,在木板五米开外站定,举枪瞄准、扣动扳机、子弹出膛,钉子应声而入,钉身完全没入木板内。“哇”“哇”“哇”……九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学员从面露质疑到嘴巴张大,赞叹声此起彼伏。
警迷都知道:公安部新闻宣传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联合打造了全国首档警察职业荣誉竞技节目——《警察特训营》,如今已制作播出五季,来自全国各地的警察精英在镜头前完成射击、体能、驾驶、排爆等各类项目的极限挑战,展现中国警察的职业风采。
而这位射击者正是来自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的女民警——孙陶。节目播出后,这个“板上钉钉”的视频火遍全网,全网视频播放量超亿次,身穿劲装、头扎马尾的孙陶也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钉子姐”,一枪成名。
从“钉子姐”到“水滴姐”
以“钉子姐”的身份成功“破圈”后,此后的《警察特训营》节目里,孙陶从未缺席,连续四季参与录制,对参赛选手的射击、游泳(救生)和综合体能进行提高训练,设计比赛项目、担任比赛现场指挥。四季节目里,除了“5米外板上钉钉”,孙陶还先后挑战了8米横切扑克牌、75度仰角射击无人机挂气球、5米开外命中钉子尖、3米打水滴、一枪射灭5根蜡烛等神乎其技的操作,将极致射击“玩”到了极致。
就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前一天,第五季《警察特训营》开播,孙陶再次持枪上阵,这次她挑战的是“一枪射灭5根蜡烛”。5根蜡烛排成一列,孙陶要用一发子弹将它们全部打灭。普通的生日蜡烛极细,材质又软,更重要的是并非一条笔直的直线排列,火焰参差不齐,而且点燃后,燃烧的速度极快,对射手的速度、精度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考验。
“相比常见的射灭1根蜡烛,5根蜡烛的难度不是增大5倍这么简单。因为1根蜡烛是一条线,5根蜡烛有一个延长线的概念,我必须正对这条延长线,而烛芯燃烧过程中会左右摆动,更不容易瞄准。”孙陶告诉记者。
跪地、出枪、瞄准、射击……这些动作一气呵成,枪声响起的同时,烛台仍然稳稳立在架子上,袅袅青烟从蜡烛上飘出,又是一枪完成!现场响起了阵阵叫好声和掌声。一位学员惊讶地说:“她打完,我还没戴上耳塞呢,打到让我惊掉下巴!”
谈到与极致射击的结缘,孙陶回忆,2017年,当得知《警察特训营》这档节目时,对自己射击实力充满自信的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只不过,本来想以学员身份参加的她却接到了导演组的一通电话:“我们看了你的成绩,决定把你从学员升级为教官。”就这样,孙陶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身份升级,被节目组招到了北京,直接开始极致射击的表演录制。
极致射击,目前并没有十分严格的文字定义,大多数在苛刻限制条件下进行的射击训练项目,都可以归类为极致射击。孙陶也是在参加《警察特训营》录制时,才知道了这个概念。“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突破极限的射击挑战,比如‘5米外板上钉钉’这种尝试,对于射击精度的要求,在当时,就达到了极致。此后,我也在不断尝试再次突破。在贵州省教官培训班上,我向全国教官展示了6米和7米‘板上钉钉’首发命中的极致射击,就是在不断突破极限。”孙陶说。
对第一次尝试“5米外板上钉钉”的原因,孙陶讲了一个故事:“当时设计这个项目,其实就是想对自己进行一次挑战,把最高超的射击技能展现给大家。我以前在视频网站上看过一个类似的表演,表演者是一名国外的教官,看过这个视频后,我的很多同事都觉得非常惊讶,我也就动了尝试的念头。”
从节目上可以看出,在尝试这个项目的时候,旁边的九名警察学员也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学员在接受采访时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可思议”。然而,事实证明,孙陶不愧“神枪手”的称号,一枪就完成了这个项目,技惊四座。
而就在“5米外板上钉钉”播出的片花中,记者还注意到了孙陶参加第二季节目时录制的另外一项极致射击项目,那就是“8米横切扑克牌”。视频中,一张红心A扑克牌被摆放在架子上,孙陶戴好耳罩,瞄准目标,准确击发,扑克牌从中间硬生生被切成两段,如同被裁纸刀裁下。
回忆起这次挑战,孙陶笑着告诉记者:“当时,栏目组导演设计了一个打扑克牌的项目,他拿来一摞扑克牌,然后塞给我两盒子弹,告诉我什么时候把它撕开就收工。看周围工作人员的表情,估计都做好了熬通宵的准备。”
一番准备后,第一枪开出,扑克牌瞬间就被撕开了半拉口子,摄像机后面的工作人员身体不自觉地往后倾倒,这已经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了。“撕开一半说明站的位置稍微有些偏”,孙陶心里有了底,稍稍调整站姿,此时远处已换上了一张新扑克牌,她抬手打出第二枪,扑克牌应声从正中间完全被撕开!停顿了几秒后,导演才开心地喊:“收工啦!收工啦!”
而在极致射击系列挑战中,孙陶认为最难的是“3米外打水滴”。这个项目的设计其实很简单,一个常见的塑料点滴瓶内,装着蓝色的水滴,水滴从点滴瓶内自然坠落,射击者开枪击中水滴。
“因为射击的瞬间需要屏住呼吸,有时候一滴过去了,呼吸还没跟上频次,就没法开枪。需要把呼吸先调整到和水滴同频率。”出枪之前,孙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有时候水滴已经下落了,我这还憋着气没开枪,再调整呼吸的话,又得过去好几秒钟。而且,水滴下落还有加速度,要提前预判水滴下落的位置,子弹也必须正好打到这个位置。”
几秒的时间里,现场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孙陶的表情也前所未有的凝重,又是一连串的射击动作,枪响收枪,高速摄像机镜头下,子弹击中水滴、水花四射的影像传来,现场又是一通欢呼声和掌声。这期节目播出后,热心网友又给孙陶起了一个新名字——“水滴姐”。
运动员 片警 神枪手
从“钉子姐”到“水滴姐”,昵称变换体现着大家对这位警界之花的浓浓喜爱,孙陶笑言:“这些网友太有才了!”
然而,细细挖掘孙陶成长的经历,记者发现,原来这位公安部官方认证的“神枪手”,最早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运动员,走上高高的领奖台,为国争光。踏上警察的道路,完全出于偶然。
孙陶的妈妈曾经是北京女排的主力,爸爸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游泳专业,是国家级游泳教练。“也许是遗传了爸爸的基因吧,我从小的特长就是游泳。”孙陶告诉记者,学生时代的她曾经在全国游泳比赛中获得过第四名,在青岛市中小学生游泳比赛频频夺魁,打破了青岛市年龄组纪录,并且凭借这些成绩早早就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
“练游泳特别辛苦,但我就是喜欢那种在泳池里畅游的感觉,我的微信名叫‘玩枪的花花鱼’,这个‘花花鱼’的由来,就是因为我喜欢穿花裙子,又喜欢游泳,朋友就给我起了这么个绰号,我觉得挺有趣的,就用来当微信名了。”孙陶笑着说。
如果一切按照“剧本”来演绎的话,孙陶会以一名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一所大学,毕业后进入体育院校或者继承父母的衣钵,成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其实,当年我是能成为一名浙江大学体育生的,但爸爸妈妈都是练体育的,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太辛苦。”孙陶告诉记者,“所以,他们就坚决不让我走体育的路子,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给我圈定了老师和警察这两个职业。”
“那就当警察吧,虽然我爱穿裙子,但觉得穿警服也很酷很飒,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从小就有点男孩性格的孙陶又笑了,转而神情又变得严肃。“但真正穿上这身警服,我才体验到这个身份的意义和荣耀。”
考入警校的孙陶,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因为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彼时,孙陶在警校学员中,体能尚属上乘,尤其是在游泳、长跑等项目上都有不小的优势,但在射击项目上,她其实并不突出,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白”。“第一次摸枪,还挺紧张的,至于成为一名‘神枪手’,更是想都没想过。”孙陶告诉记者。
几年的警校时光后,和大多从事户籍、档案管理等内勤工作的女警不同,孙陶一毕业,就进入青岛市市北区登州路派出所,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社区民警,辖区内有3000多户居民,还有部分拆迁棚户区,这一待就是十年。
回想起干片警的那十年,孙陶满脑子里都是“琐碎”二字。“其实,这也是大部分中国警察的真实写照,不是枪林弹雨、出生入死,而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但就是这些人给了老百姓最踏实的安全感。”孙陶感慨,“社区片警最重要的一份工作就是调解纠纷,老小区住的人比较杂,楼上楼下晒个被子都能打起来,天天有人打110,我们就得迅速出警进行调解。”
那时的技术条件并不完善,很多居民信息都需要社区片警上门入户清查。刚刚二十来岁的孙陶丝毫不逊色男同事,这种事儿总是冲在前面。“入户清查大多在晚上,因为晚上家里才能有人,有时候还得跑好几趟,到晚上九点十点,我大多数是自己去,后来还是同事提醒我,你大半夜跑人家里去,不怕危险吗?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自己胆儿还挺大的。”孙陶大笑。
十年的基层片警生涯,孙陶就是凭着这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干出了一片天地,被评为山东省公安厅大走访活动先进个人和全省公安机关基层标兵,并作为先进代表在全省公安机关电视电话会上进行事迹演讲。
常年在基层跑,孙陶提升警务技能的脚步却一直没有停下。“那时候公安系统经常有比武比赛,每次我都报名,比武一般考核长跑、游泳和射击三项,从警校开始,我的射击成绩就不突出,一直是短板。比武前一般会有一次20多天的集训,但因为射击成绩不好,我经常被安排当替补。”孙陶告诉记者。
从小在体育竞技环境中成长,造就了她不服输的性格。“既然有短板,那就把它补上!”
2002年,孙陶报名参加第17届全国公安系统军用手枪实用射击比赛,“作为一个射击上的菜鸟,那时候,我就只能到处向队友请教射击技术,然后自己慢慢琢磨,在练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每打一发子弹都会考虑一下,为什么没打中,或者为什么打中了。”也就在那次比赛上,孙陶斩获慢射和速射个人总分第二名,荣立个人二等功,公安部授予她“神枪手”称号。
从此,孙陶一发不可收:2008年,她又获得第21届全国公安系统军用手枪实用射击比赛个人第一名,荣立个人二等功;在她连续参加的8届全国公安系统军用手枪实用射击比赛中,始终位列前八名,还数次获得速射、慢射及总分第一名……常年练习射击,孙陶的手掌没有女性应有的柔嫩与圆润,而是布满了厚厚的茧子。
除了射击之外,在优势项目上,孙陶也不断刷新自己的成绩:2011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公安系统游泳(救生)比赛,获得50米自由泳第三名和100米自由泳第四名,荣立个人三等功;2011年获得山东省公安系统武装越野个人第一名;2019年参加第18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获得标枪第二名,800米第三名;还被公安部聘为警务实战(射击、游泳救生、综合体能)教官,成为警界的全能警务人才。
人枪合一的境界
在很多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里,“人剑合一”是武林中剑修者追求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如果把孙陶放进武林江湖,毫无疑问,她已经可以称得上“宗师”级别的高手了。作为一名公安部警务实战教官,孙陶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传授射击技能、指导射击训练,多次担任浙江警院每年举办的国际枪械培训班的国内主讲教官,而在培训过程中,她多次强调“人枪合一”。
“射击,其实和体育竞技项目有相通之处,简单概括起来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心理。”孙陶给记者上了一堂简单的射击理论课,“技术的训练,没有捷径,只能靠日复一日的训练。”
“破圈”之后,孙陶本就忙碌的日程表更被排得满满当当,据市北分局的同事介绍,一年365天,她有300多天奔忙在各个培训场。“不是在培训,就是在去培训的路上。”孙陶也笑了。即使是这样,每次培训完后,孙陶都会在训练场留下来“加练”,而这也往往会吸引大批学员围观,“加练”又变成了“拖堂”。
在孙陶看来,训练不是盲目地用“子弹喂饱”。“有的媒体曾经用‘10万次扣动扳机’形容我练习多,但如果只是盲目地练习,数量多是没用的。我每打一枪,都要让这个子弹实现它的价值,要体会这一枪的技术动作,不能光听响。说白了,还有一个领悟的过程。”孙陶解释。
以“控枪”为例,“手控制枪,枪不可能一动不动,两手一握枪,肯定就会本能‘晃圈儿’。要晃动在一个点上,控制在这个点上击发就很难。打钉子、扑克牌,打的都是一个个极小的点,随着射手的心跳,枪会有一定的晃动。像5米外打钉子,视力回收其实已经看不清钉子了,就是凭记忆、凭感觉。”孙陶两手比画着说,“很多人还觉得枪攥得越紧越好,这是一个误区,你攥得越紧枪越抖,只有做到身体和枪成为一个整体,才能做到如臂使指。”
“射击训练会给枪手带来肌肉记忆和枪感记忆。就拿水滴射击那个项目来说,平常的训练中,一般不会进行这样的练习,凭的就是射击的感觉,这也是极致射击的魅力所在,考验的是射击者对各类特殊环境下的技术使用。”这也是孙陶钟情极致射击的重要原因。
“射击考验技术,更考验心理,技术可以通过系统训练、反复熟练来达成,但很多人过不了心理这一关,人最难对抗的就是自己内心的情绪。”作为公安部的警务实战教官,孙陶当然也有一些“独门秘籍”,她戏称自己是“比赛型选手”,“比赛中,射击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比技术更影响成绩。”
多年参加体育竞技的赛场经验,锻炼了孙陶过硬的心理素质,但射击和体育竞技又略有不同。“比如跳入游泳池的一刹那,观众一欢呼一鼓掌,那种喧嚣之中,运动员的兴奋劲马上就起来了,使劲挥臂蹬腿,呼呼呼地往前游就行。但射击不一样,需要保持一种冷兴奋,不能太兴奋,一兴奋心跳加速,一加速枪就开始抖;又不能完全不兴奋,不然整个人就塌架了。”
放到实战中,心理因素的作用更会被无限放大。“在实战中,心理更要稳,不能慌。比如,目标突然站在你跟前,很多人不敢掏枪,因为目标离得太近了,会产生一定压迫感,脑子木了,手足无措。现在我们的射击培训项目很多都是练心理抗压能力,比如靶子突然出现、目标突然移动等,锻炼民警的应激反应。”孙陶告诉记者。
十几年与枪为伍,这位现实中的“陀枪师姐”早已与枪融为一体。以92式手枪为例,“口径9毫米,备弹15发,每一个零件我都拆装过成千上万遍,闭上眼睛都对它的每个细节了如指掌,就像最要好的朋友一样。”孙陶的表情既凝重又轻松,正如她一次次极致射击中的表现,“射击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了,我平常会随身带一个空子弹,也是想时刻提醒自己,有一颗平常心,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忠德 报道)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