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狙击手和他的11本“狙击笔记”
■解放军报记者 黄昆仑 特约记者 童祖静 通讯员 吴晨伟
盛夏时节,细雨绵绵,雾气升腾,第72集团军某旅一场狙击手射击考核正在紧张进行。
飘忽的风向、昏暗的光线、高湿的空气,对射击带来较大影响。只见合成四营某连中士沈财生微调瞄准镜,迅速计算射击参数,目光如猎鹰般锐利。
“砰!砰!砰!”随着沈财生食指轻扣扳机,3声清脆的枪声响彻密林,靶区接连传来捷报:“10环!10环!10环!”
现场指挥员、营长付海当即竖起大拇指。因天气突变,原计划准备取消射击考核,沈财生认为,雨天射击条件虽然苛刻,弹道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大,但越是困难条件越能提升狙击本领。于是,射击考核得以正常进行。
来到靶区,沈财生仔细观察弹着点分布,随后从口袋中掏出一个本子,将气象条件、射击参数、弹着点分布情况记录下来。
这是沈财生的射击秘诀,也是他的“成长手册”。指导员袁鑫强告诉记者,每次打完靶,沈财生都要将射击参数记录下来,如今,他已经记了11本“狙击笔记”。
翻开笔记本,一串串射击数据、一段段弹道分析,记录着沈财生从狙击新手到神枪手的华丽蜕变。
对担任旅队狙击课目教练员的沈财生来说,这些笔记本还是战场教科书。“天气不好,对射击参数有影响。”走下射击场,沈财生及时向战友讲解射击技巧,“敌人可不会挑天气,只有练强自身才能确保克敌制胜。”
翻开沈财生的荣誉簿,一串骄人的“战绩”记录着他的璀璨“弹道”:2019年参加陆军百名枪王选拔赛,他是集团军最年轻的狙击手;2020年参加集团军狙击手集训,他打破某型狙击步枪考核纪录;2021年他自创的“弹道推演法”,大幅提升射击参数准确率与射击成绩……
从射击场归来,沈财生马上开始伏案分析数据,一条条狙击弹道在他的脑海中飞行穿梭,破除风速、湿度、温度等阻挠,向着靶心进击。
“狙击手,就是要一击必*。错失机会,猎手就会成为猎物。”如今,沈财生还在不断完善他的“狙击笔记”。在“狙击笔记”扉页上,几个字振聋发聩:“战场上,不允许一丝一毫的误差!”
沈财生(右二)与战友们交流射击经验。秦康辉摄
战场上,做一颗会思考的“子弹”
■解放军报记者 黄昆仑 特约记者 童祖静 通讯员 吴思哲
冷枪,热血。
荧屏上,电影《狙击手》正在放映,志愿军战士在茫茫雪地里,与敌狙击小队展开巅峰对决。
荧屏前,第72集团军某旅中士沈财生热血沸腾。虽然这部影片已看过多次,但每看一次,他都会为先烈们的精湛技能和战斗精神感到心潮澎湃。
沈财生是一名狙击手。人群中,身材瘦小的沈财生并不起眼,但只要扛起狙击枪,他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比武场上,他夺得过多项狙击手比武冠军;训练场上,他要求严格到近乎苛刻,却被战友们服气地称为“枪王”……
近日,记者走进该旅,探寻“枪王”沈财生与他的11本“狙击笔记”背后的故事。
狙击,是一道缜密的战场精算题
那年,沈财生随部队转型换岗,从机枪手调整为狙击手。同为射击专业,却有天壤之别:过去是发散火力,如今是精准锁定,射击理念截然不同。
从一名狙击门外汉成为公认的神枪手,秘诀是什么?
“精算!”面对记者的疑惑,沈财生脱口而出。他拿出伴随自己狙击生涯的11本“狙击笔记”,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沈财生清晰记得第一次参加狙击射击的“尴尬”:由于对数据掌握不清,调整表尺失误,他成为全队唯一脱靶的人。
那天傍晚,沈财生失落地坐在操场上,一股从未有过的挫败感涌上心头。
“狙击是一道精算题,掌握好数据的奥秘,才能练就一击必*的过硬本领。”迷茫之际,班长沙罗的话提醒了沈财生。
从那以后,沈财生养成一个习惯,每次射击都要记录弹着点分布,测量弹着点之间的距离,逐一分析弹道数据。
为改善呼吸频次、稳定心率,沈财生几乎每天进行长跑训练;为提高据枪稳定性,每次训练时,他都在枪管上立一枚弹壳,常常练到胳膊都抬不起来……
靠着对数据的执着追求,沈财生测算精准弹道的能力大幅提升,逐渐成为旅队小有名气的“神枪手”,并在集团军狙击尖子比武中,以毫厘之差位列第二。正当大家为他高兴之时,沈财生却在埋头复盘,推算与冠军的微小差距。
精算细算,制胜弹道愈发精准。“对弹道数据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沈财生告诉记者,只要看到目标参数,他就能推算大致射击数据,11本“狙击笔记”就是他的精算依据。
沈财生参加野外协同渗透演练。陈泓铭摄
一丝一毫的误差,都会让胜利从指间溜走
课余时间,沈财生喜欢和班长沙罗切磋棋艺。
两人有不同打法。沙罗擅长进攻,一开始便直插对手“腹地”;沈财生习惯布局,随后精准一击,锁定胜局。
“狙击与下棋有共通之处,都是为了最终的制胜一击。不同之处在于,狙击手在战场上只有一次开枪的机会,一击不中,就会陷入被动。”为确保胜利,沈财生在狙击训练中,从不放过一丝误差,绝不把问题带到战场。
战友眼中,沈财生对精度的要求达到了“偏执”的地步。2020年初,沈财生参加狙击手教练员集训,适逢某新型狙击枪配发,训练中,发现有一支枪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
“我来用这支枪。”沈财生主动请缨。他在“狙击笔记”上画出数个表格,分别记录“湿度、温度、风速”等条件下的射击情况,通过射击公式,演算倒推弹着点分布。
随后的一轮轮射击结果,让沈财生的脸色沉了下来——从射击结果看,尽管及时调整了影响因素,但首发射击精度不高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外部因素排除,会不会是枪的问题。”沈财生大胆提出推理,并向上级请求:分解狙击枪,检查是否存在枪械故障。
新型狙击枪组装方式与旧型存在差异,这样做无异于“第一个吃螃蟹”。
“只是对精度稍有影响,何必冒着风险做这件事呢?”面对战友的劝解,沈财生态度坚决:绝不能带着问题上战场,查问题就要刨根问底。
这份自信,来自长期积累——早在实拆之前,沈财生已在笔记本上,将新型狙击枪的零部件反复描画。他的脑海中,这支枪已经不知“拆解组合”了多少次。
收起支架、卸下瞄准镜……在完成初步分解后,沈财生又对各部件进行二次拆解。在摆放枪管与护木组件时,一丝轻微的晃动,引起沈财生的注意,他细细研究连接部分。
“这里,松了半圈。”在枪管后端的一枚小螺丝上,沈财生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本应紧锁的螺丝,由于高强度训练产生了细微松动。
“战场上,一丝一毫的误差都会让胜利从指间溜走。”打开笔记本,沈财生将这次经历记录下来。
“对优秀的狙击手来说,一发都不能‘跑’。”沈财生的这份执着,该旅侦察连指导员、一等功荣立者、“全军特等狙击手”王伟看在眼中。
王伟说,狙击枪对子弹的要求很高,不同批次的子弹存在细微差异,多数人往往忽略不计,但优秀的狙击手一定会注意这些细节,微调不同批次的射击参数:因为高手对决,胜负就在毫厘之间。
记者翻看“狙击笔记”中的一条条曲线,感受着这名金牌狙击手对细节的理解:“精细的曲线,决定精准的弹道,意味着一次又一次稳步提升的狙击命中率。”
战场上,不会思考就会被消灭
晨曦中,沈财生所在狙击小队接令、对表、出发,细碎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消失在密林深处。这是一次深入“敌”纵深的“斩首”行动。
狙击小队保持无线电静默,采取丛林渗透方式隐蔽接敌。山路崎岖,遇到林木繁茂难以通行的地方,队员们用刀砍断枝条,蹒跚前行。
一路隐蔽奔袭,他们先后躲过“敌”电子侦察,避开“敌”哨兵巡逻。到达预定地域,他们利用微型无人机展开侦察——忽然,密林中的人影引起沈财生警觉。
利用红外望远镜探视,辨认是“敌”暗哨,队员正欲射击,却被沈财生轻声喊停:“暗哨密布,附近应该有指挥所,我们要想办法狙*主要目标,切不可打草惊蛇。”
风雨忽来,雨水打叶声在耳边沙沙作响。沈财生迅速观察地形,右前方的一处制高点,适合作为狙击阵位,他随即调整行进路线,带领小队一边向目标地隐蔽前行,一边指挥队员消除行军痕迹。
小队成员选好狙击阵位,便是漫长潜伏。风裹挟着雨水不断灌向领口,沈财生和队友们瞪大眼睛,紧盯目标。最终,潜伏7个多小时后,“敌”指挥员出现。
沈财生沉心静气,默默计算射击参数,随着扳机扣动,子弹在大雨中画出一条精准弹道:“斩首”成功。随后,沈财生带领队员迅速撤出战场。
“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既要掌握一击必*的狙击本领,更要善于分析战场态势,选择最有价值的狙击目标。”这次行动,对演练的胜负产生较大影响,作训科科长林垚不禁点赞,战时冷静理智,把控战场局势,得益于平时对作战行动的深入研究。
翻开“狙击笔记”,里面不仅有射击数据分析,也有狙击手的战术运用法则、各类经典战例分析,还深入探究了狙击手在战场上隐蔽潜伏的伪装技巧、怎么选择高价值狙击目标、如何与观察员展开默契配合等多个课题。
“战场上,不会思考就会被消灭。”就像沈财生说的,置身战场,狙击手要具备独立研判形势、展开狙*行动的能力,既要打得准,更要懂得打什么、怎么打。
走下演练场,沈财生带领狙击小组展开复盘。夜深人静,“潮湿环境中俯射密位要调整”等问题被他写入笔记。
日渐厚实的笔记本,让这名狙击手的射击“弹道”越来越清晰。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打造狙击人才方阵
作为旅队狙击教学“总教头”,11本“狙击笔记”,既记录着沈财生的成长足迹,也见证了他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狙击人才培养历程。
回想起旅队刚成立狙击手队伍,侦察科参谋李正至今难忘第一次带队参加上级狙击考核时的窘境:30余名参赛队员,无一人位列前十。
“其实培养狙击手就像写笔记一样,唯有日积月累提高能力,才能锤炼过硬狙击本领。”李正告诉记者,沈财生担任教练员,对学员提出的两个核心要求就是“思考 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出的才是真本领。”沈财生说,走上战场,狙击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计算题,而是一场复杂的综合运用题,许多战友虽然平常的射击准度都不差,但面对连贯考核、多元化战术背景等实战情况,问题往往扎堆暴露。
下士狙击手于聪智悟性高、能吃苦,训练基础非常好。在沈财生的眼中,是一个狙击手的好苗子,但也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战场应急处置能力偏弱。
沈财生发现,在展开射击参数计算时,于聪智往往耗费过长时间。对此,于聪智也有同感:“需要考虑的参数太多了,总是顾此失彼。”
“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只要抓住核心参数,其他问题往往迎刃而解。”对此,沈财生翻开笔记,在黑板上写下了3个参数:高低、方向、运动提前量。他告诉于聪智,复杂的问题都是从这3个基础量延展而来,而狙击计算必须始终紧盯这3个关键因素,循序渐进必然能精准求解。
随后,于聪智按照沈财生教的方法,将难题抽丝剥茧,原本繁杂的计算过程变得逐渐清晰。随着枪响靶落,于聪智在实践中得出了答案。这些年,大家思考和总结的一条条经验、克服与解决的一个个问题,都被沈财生记录在了“狙击笔记”里。
记者了解到,该旅已将11本“狙击笔记”的要点梳理成册,作为狙击队员的辅导资料。此外,他们还引入智能标靶显控系统等狙击专业训练辅助设备,利用VR训练室构设开阔地带遇袭、无人机低空侦察等多种作战场景,不断提高狙击队员应对复杂任务的能力。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越来越厚的“狙击笔记”,见证着沈财生的成长与梦想,也为培养新型狙击人才铺就了一条“快车道”。如今,在这个旅,覆盖多种狙击枪型的“神枪手”不断涌现,有10多人在上级组织的狙击比武中获得名次。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