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刚刚过去,在适合情侣观看的各种甜甜蜜蜜的爱情片推荐中,“爱在”三部曲总是榜上有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
“爱在”三部曲是由美国独立电影人理查德·林克莱特导演的三部电影,分别是1995年的《爱在黎明破晓前》,2004年的《爱在日落黄昏时》和2013年的《爱在午夜降临前》。
文艺曼妙的电影译名创造了风靡至今的流行句式“爱在XXXX时/前”,九年拍一部雷打不动,原班人马如假包换,仿佛和影迷们共赴一场浪漫的九年之约。
于是,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男女主角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从青春年少逐渐步入中年,看着皱纹悄然爬上他们的额头和眼角,感叹一句“时光真是把*猪刀”。
目前三部电影的豆瓣评分齐刷刷都是8.8,稳居豆瓣高分电影TOP250,评分最高爱情片榜单TOP20。
然而仔细品味“爱在”三部曲,讲的并不是可歌可泣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没有车祸癌症失忆之类的狗血桥段,只靠大段大段的对白支撑全片(当然还有男女主的颜值)。
绝大多数场景都是两人一边闲逛一边聊天,在火车、汽车、咖啡馆、教堂、游船、公园、酒店房间等等各种地方,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
这样“大话痨”式的电影,很多人都未必有耐心看下去,为何会被无数影迷奉为爱情经典?
一切都要去影片中寻找答案。
爱在黎明破晓前:爱情始于浪漫邂逅1995年的《爱在黎明破晓前》是三部曲的惊艳开篇,塑造了无数青年男女幻想中最美好的爱情际遇,说雅致点叫“邂逅”,说通俗点叫“艳遇”,说文艺点叫“一见钟情”,说接地气点叫“419”(for one night)。
在欧洲的火车上,法国女学生席琳因为无法忍受邻座争吵不休的德国夫妻,不得不换个位置,刚好坐到美国青年杰西的同排。他们的第一次交谈从“八卦”开始,随后越来越话语投机,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火车开到了维也纳,杰西第二天一早要从这里飞回美国,而席琳将继续乘车去巴黎。本来已经离开的杰西又折返回来,邀请席琳共同下车,开始了他们在维也纳的一日同游。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感情进展太过神速,从传统观念来说难以接受。
实际上,影片对于爱情的表达浪漫而不下流,浓郁而不艳俗。
杰西和席琳的相遇可谓是语逢知己万句少,他们聊童年经历,聊第一次如何认识死亡,聊原生家庭的影响,聊爱情观念和情感经历,聊私人喜好和厌恶的事,聊对宗教信仰的看法,聊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聊男人和女人的差异等等。
他们无话不谈,又常常妙语连珠,幽默且富有内涵。
你会发现,这不是两个轻浮的年轻男女看对眼后就勾搭到一起,而是两个丰富细腻又充满激情的灵魂互相吸引,碰撞出爱的火花。
既然是爱情片,当然少不了唯美浪漫的场景氛围,推动感情升温自然而然。
在唱片店的试听间里,两人目光游移闪躲,却藏不住内心的悸动狂喜。日落时在摩天轮上望着维也纳的城市风景,情不自禁地拥吻。夜晚漫步在多瑙河边,流浪诗人用席琳给的一个词写首情诗。走进静谧的教堂里,感慨一个地方竟然能承载着这么多代人这么多的痛苦和快乐。
非常有趣的一段是两人面对面假装给各自的朋友打电话,讲述今天这番奇妙际遇,坦然道出所有爱情萌动的小心思。
而那晚在公园的草坪上发生的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甚至成了必须。
“日出之前”的时间限定,让短暂的时光格外美好。
两人最终约定这晚是共度的唯一的夜晚。而且他们不留下联系方式,因为讨厌人们交换电话号码和地址后,仅写过一次信打过一两次电话就渐渐失联了。
现在看来这种行为简直幼稚到可笑,却让这个夜晚更像一场极其绚烂的幻梦,在之后许多年里被深深铭记。
“我感觉我们就像进入了某个梦境,仿佛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属于我们,是我们自己的创造。”
“肯定像是我置身于你梦中,你置身于我梦中。最棒的是这整个夜晚,我们一直都在一起,这本不该会发生。”
所有的浪漫缠绵都定格在了“日出之前”,黎明破晓,一切被拉回现实,没有南瓜车,没有水晶鞋,只有必须面对的别离,和不知能否实现的半年之后的重聚。
电影尾声,两人乘坐的车驶往不同方向,一个去往机场赶飞机回美国,一个继续坐火车回巴黎,镜头一幕幕闪过他们昨天流连的每个角落,全都褪成现实中的模样……
爱在日落黄昏时:爱情燃于久别重逢一晃九年过去,第一部结尾留下的悬念在此揭晓。
当年席琳因为祖母去世无法赴约,杰西独自回到维也纳的火车站,徘徊几天后依然没有等到席琳出现,只得失望而归。他们好像两条相交线,在短暂的交汇之后渐行渐远。
如今杰西成了作家,他把那天遇到席琳的故事写成小说,来到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做新书宣传。正当他结束访谈时转头一看,席琳正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他。
而这次他们相会的时间,在日落之前便要结束。
承继了第一部的风格特点,男女主角漫步聊天的地点来到了浪漫之都巴黎,他们在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里谈天说地,乘游船徜徉于塞纳河上,沉浸在金色的落日余晖之中。
九年时间,席琳去纽约读了硕士,现在环保组织工作,有一个当战地记者的男友。杰西和一位女教师结婚,育有一子。
两人都变得更加成熟干练,有了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他们继续聊着各种不着边际的话题,讨论生态环境,理想和*,未完成的计划,灵魂是否存在,甚至宇宙中的未知力量,仿佛九年的间隔在见面的那一刻都烟消云散。
他们最迫切想要讨论的,是当年的相遇和之后的错过,以及这九年时间里的念念不忘。
杰西直言,他写那本书就是想把和席琳在一起时的细节保存下来,让他记得曾经的美好都真实发生过,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找到她。哪怕在结婚前去往教堂的路上,心里还想着她,婚后只是麻木地过着履行责任似的生活。
而席琳弹起吉他唱的那首华尔兹,就是为杰西而写,尽管她嘴上开玩笑似的予以否认。她难以忘怀那一夜的美好,清清楚楚地记得所有小细节,那一夜似乎带走了她所有的浪漫和激情,以至于她好像失去了爱的能力。
“我总记得你的胡子有一点点红,阳光一照就会闪闪发亮,就在你离开的那个早上,我清楚地记得,深深地怀念着。”
“我把我所有的浪漫都用在那一夜了,从此我就再也感受不到那种激情了,就好像,那一夜从我身体里夺走了什么,而你接收到了,就把它们带走了。我的感觉只剩下了冷漠,再也不会爱了。”
九年之后重逢,少了青春年少时的悸动和青涩,多了时光洗礼后的沧桑和遗憾,唯一不变的,是他们都在心底留了个位置给彼此,把那段逝去的浪漫小心翼翼地珍藏着,怀念着,渴望着,直到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
《爱在日落黄昏时》给九年前的那次浪漫初遇平添了无穷的回味,它把美好写进回忆里,写进错过里,也写进开放式结局的无穷想象里。
最后一幕,席琳用搞怪的语气对杰西说:“你快要错过飞机了”,杰西回答:“我知道”。
爱在午夜降临前:爱情归于平淡婚姻又是九年。
第三部的开场突然有点幻灭,人到中年的杰西身材发福变形,鬓发泛白,眼神憔悴,他在机场送儿子亨利离开,同样不再年轻的席琳正在外面等着他。
原来,九年前的那个傍晚,杰西没有去赶飞机,他决定和前妻离婚,搬到巴黎跟席琳一起生活,他们养育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
送走亨利,一家人继续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南部小岛度假。唯一让杰西放心不下的,是亨利要去上寄宿学校,得不到前妻足够的关爱和照顾。他想搬到芝加哥照顾亨利,而席琳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工作和生活,矛盾和争吵随之而来。
瞧瞧,十八年前为之感动的浪漫爱情等到结婚九年后还不是都一个样子。
人们总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每次讲到童话故事的结尾,“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可是婚后的日常琐事,喋喋不休的争吵抱怨都不会再提及,因为那是现实,不属于童话的范畴。
可是,如果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不结婚,难道要让爱情死无葬身之地吗?
很庆幸“爱在”演到第三部的时候,勇敢地让男女主角步入婚姻生活,而不是再以“旧情难忘”的面目出现。
甚至比起前两部,我更喜欢第三部。
它没有粉饰爱情的美好,而是把婚姻现实摊出来给所有人看。正是因为有第三部的真实,才让“爱在”三部曲得以真正圆满。
回想起第一部刚见面时,两人谈论起那对争吵的德国夫妻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席琳:“你听说过吗,夫妻在一起久了,就会失去倾听对方的能力。据说,男人失去的是听高音的能力,而女人失去了听见低音的能力,我想他们是在有意忽略对方之类的。”
杰西:“是吧,自然界的法则,这样夫妻才能白头偕老,而不会互相残*。”
而现在,他们自己就变成了那种“失去倾听对方能力”的夫妻,曾经的妙语连珠风趣幽默,变成如今争吵时的恶言相向,席琳甚至甩下一句“我再也不爱你了”便气冲冲地离开。
冷静下来的杰西主动示好,他装模作样地说自己是从未来穿越过来,拿着八十岁的席琳写给她的信逗她开心,席琳却不给面子。
杰西无奈地说:
“我想努力把事情挽回,我对你说,我无条件爱你,你很漂亮,到八十岁了屁股还一样好看,我想方设法逗你笑,我容忍了你那么多胡言乱语。如果你以为我像只狗,总会回来找你,那你错了。如果你想要真爱,这就是真爱,就是真实的生活,不完美,但却真实。如果看不到这些,你就是瞎了。”
正当他以为席琳依然生气要放弃和解的时候,她突然来一句:“你的时间机器呢?它是怎么工作的?”
杰西愣了半晌回应道:“那很复杂的”……
两人的矛盾随着这样的小玩笑巧妙地解开。
其实,在婚姻中最怕的不是争吵,而是不愿意倾听和沟通。
杰西和席琳在平淡的婚姻生活中依然有着无数可以探讨的话题,既有家长里短,工作上的困惑和烦恼,也有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争执,但同时,他们还能保持小小的幽默和新鲜感,做到“陪你把这种幼稚的小把戏演下去”。
这就是真爱,就是真实的生活,不完美,但却真实,只需要你睁开眼睛看看它。
从黎明破晓前的维也纳,到日落黄昏时的巴黎,再到午夜降临前的希腊伯罗奔尼撒南部小岛,从杰西和席琳的二十岁、三十岁到四十岁,“爱在”三部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既充满浪漫幻想,又不乏现实缺憾的人生图景。
全程看着杰西和席琳的对话本身就成了一种享受,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却能在交流探讨中达到互相理解,就像席琳说的那样:
“我相信,如果真的有上帝,不会存在于我们身上,不在你身上,也不在我身上,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这个空间。如果世间有某种魔法,一定存在于理解别人和分享的尝试之中。”
-END-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