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如何选择给孩子看的书

“读什么”如何选择给孩子看的书

首页游戏大全班班幼儿园3官方版更新时间:2024-06-13

湖南保靖县卧当小学桂馨乡村悦读空间开放时,孩子打开一本立体书。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供图

河北邢台西北留小学图书室借*录单,《马洛丽成长记》最受欢迎。

“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无书可读,而是读什么书?”在采访中,一位有着二十余年教龄加十年阅读经验的老师向记者如此表述自己的困惑。

无书可读曾经是制约乡村儿童阅读的极大瓶颈,当城市儿童面临着读之不尽的海量图书资源时,不少乡村儿童的阅读长期停留在简单的课本和教辅类图书。与城市同龄儿童相比,乡村儿童的阅读资源紧缺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争的事实。但随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社会公益力量的介入,各地乡村学校的图书室、图书角也渐渐充实起来,乡村儿童阅读面临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

如何为不同年龄段孩子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成了热衷阅读的老师和家长最大的痛点。一些专注于儿童阅读的机构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共识,希望给乡村儿童带来不输于城市儿童的“高品质阅读”,也为此制定了许多定期更新的专业书目,但如何从庞大的书单中选择仍是问题,更遑论,开出书单以后,照单买书也并非易事。显然,“读什么书”正在成为制约乡村儿童阅读发展的新瓶颈,而在“读什么”背后,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者的不同理念。

对低幼儿童来说,绘本无可替代

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青峰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下设的一所村办教学点,记者了解到,因为生源稀少,学校的规模一再缩减,目前只有四名老师兼任各科目老师,二十余位学生分别就读于一、二年级。走进与村委会合属一栋楼却分为两个小院的学校,最为醒目的就是一个摆着几十本图书的书架,上面写着“书香致远图书角”,下面写着爱心捐赠人士和机构的名字,捐赠日期是2017年10月。记者观察到,书架上大部分图书较新,均有明显的阅读痕迹。

这些图书以绘本为主,也包括了小学生必备古诗词等。为一年级授课的张老师希望可以获得一些带有拼音的读物,“捐来的书里几乎没有拼音,我们这里学生识字率低,从一年级才开始同步学习识字和拼音,图画书还好,文字书低年级孩子根本读不了。”在建平县的一所幼儿园,也有老师提及对拼音读本的需求。

拼音读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低幼儿童阅读的“主力”,但随着绘本阅读课程的培训推广,绘本正在受到更多老师的青睐。这种在过去被乡村学校、老师和家长们视为“又贵又没有几页”的图画书,开始成为老师们的“新宠”,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拼音读物的“替代品”,“孩子们配合图画,连蒙带猜,提高了他们的认字热情。”但动辄三十多元的价格,让许多农村家庭和进城务工家庭觉得“不划算”。为此,不少学校承揽了这笔费用,只因为看到这些书“真的有用”。

当记者在这所村办教学点询问到什么书更受孩子欢迎时,负责二年级的王老师拿起来一本名叫《公主怎么挖鼻屎》的绘本,还有《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孩子们喜欢看这种反差很大的图书,这些书名能够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当然,王老师也表示,这一类绘本会更加受到女孩子的欢迎,“男孩子更喜欢看《太空历险记》这样跟电视里的动画片同步的漫画作品。”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区西南二十公里的西北留小学,有一个由两间教室改建而成的图书室。粉红色的书架上放置着绘本、文学、名著、作文参考等各类图书。这些图书一部分来自政府配给,一部分为社会捐助。去年4月,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为西北留小学捐建“益童书屋”,捐赠了一批以绘本为主的图书,兼任图书管理员的语文教师侯卫华对记者介绍,原本的配给图书几乎都是文字书,低年级儿童不会去读,这批绘本到了之后,让一二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明显提升。但记者也看到,在西北留小学,绘本的丰富程度还比较有限,基本没有精装绘本。翻看学生的借阅记录册,较受欢迎的书有《玛蒂娜》系列、《马洛丽成长记》等。

关于绘本带来的改变,慈弘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庄伟讲了一个更能打动人的故事。他们为了落实“慈弘图书角”项目,去甘肃省临洮县做调研时,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拿出了自己最喜欢的书——一册八年级物理课本,理由是“这个书上有好多图画”。等到慈弘捐助给该校的图书角落地后,他们再去这所学校走访,这个小女孩欢快地拿出了她现在最喜欢的书——郑渊洁写的绘本《勇敢的小公鸡》。在相当多的乡村学校,绘本都填补了低年级课外阅读的空白。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研究专家舒华看来,“……简单地将阅读作为教会儿童识字的工具,或过早强调将儿童的读书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是中国儿童早期阅读最主要的问题。”相较于拼音读物,孩子对图画书往往更有兴趣,也能够从图画中得到文字以外更丰富的信息。

需要专业书目,也需要关注孩子的需求

对儿童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初步共识。即便是不以阅读为特色的学校,也会将教育部为中小学生开出的必读书目纳入学生阅读体系,但这只能算作入门梯队。要在这个基础上丰富学生的阅读,就离不开从海量的经典作品和近年新书中再进行筛选。儿童阅读和成人阅读的最大不同,就是孩子们往往还欠缺自主选择的能力。在走访中记者也发现,孩子们很少主动提出需求,阅读的范围基本离不开老师的推荐。

做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公益机构,越来越重视他们捐赠给孩子们的每一本书。担当者行动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负责人陈美玉,将该机构为捐赠给学校的“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中的配置图书称为“营养套餐”,她介绍,该机构会针对受捐学校的不同年级,分别为每个班级配置由70本指定图书组成的小书库。“书目配置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最为关键性的是儿童为先,充分考虑到儿童立场;第二点就是分级阅读的概念。也就是说,送到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的图书都不相同;还有一点就是营养套餐,除文学书以外,还会有科学书,对于高年级还会适当增加一些历史、地理、哲学等其他人文方面的图书,针对低年级也会适当增加一些艺术方面的书籍,比如和手工有关的图书等。”

乃至于有公益机构开始将研制和提供书目作为自己的主要项目。深圳爱阅基金会秘书长李哲向记者介绍,爱阅最早也是从捐赠乡村小学图书馆开始,在选书的过程中,发现社会上并没有一种现成的、严谨科学的书目可供使用,于是决定自己来解决这一问题。现在,爱阅研制出了《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并通过针对每年新书的“爱阅童书100”进行更新。将所有书目对外公开,供机构和学校参考。

担当者行动也将爱阅的书目作为参考,但每个图书角70本书的容量,显然还需要根据乡村儿童的特点,进行更细心的选择。陈美玉说,“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是乡村儿童,那些比较小资、唯美的文本,就不如传达刚毅、阳光、自信、独立理念的文本更为适合,另外会比较看重乡土方面。比如《佐贺的超级阿嬷》,里边提到的阿嬷家真的很穷,但在那样一个环境下,她非常乐观。我们会觉得这样一种处境是很多乡村孩子都面临的:不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需要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所以我们会觉得这样一些书更加适合乡村孩子。”陈美玉还注意到,有一些同类的图书,即便从艺术水平和文学水平上国外文本都优于本土创作,但孩子们却依然更喜欢阅读本土作品,“这背后可能存在文化认同上的原因”。

负责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桂馨书屋项目的冀志伟,非常注重孩子们从阅读中得到的趣味。“现在配书,35%是绘本,5%是教师用书,15%是文学类的,还有科普、漫画……漫画一定会有,阿宝老师(注:中国台湾儿童文学研究者林文宝)跟我说,看漫画是孩子的权利,所以我们在书中配了一部分漫画”,他还希望孩子能感受到书这种载体的美好,因此即便价格很贵,也保证配书中有精装书、立体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对书有一种好感,一种仪式感。我们的配书里面一定要有立体书,打开特别酷炫那种,别让孩子拿出一本书,有种读语文书的感觉那就不好了。”

新京报记者 何安安 李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