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盐渎,因‘环城皆盐场’更名盐城。因城形似瓢,又称瓢城。
盐,百味之王也。唐时,天下设十大盐监,盐城独占首次二席,产量最大。
盐城水系充盈、物阜民丰,自古以来都是‘鱼米之乡’。
因此,盐城是深植美食基因的!
说起盐城味道,自然‘八大碗’居首,这是土著老饕们的共识无二!
相传晋时,盐渎县(盐城古称)首任县长孙坚上任不久,接到一桩大案,久查无果,心急如焚。
一夜,惊醒,急命打制四四方方木桌一张,四面各置木椅两把,桌上摆八碗、八筷、八匙,八碟、八盏及八盘大菜。
随后,焚香请八仙、叙案渡迷津。当晚入梦,果得八仙点拨,不日破案。
从此,民间把四方桌叫做‘八仙桌’,各家效仿以‘八大碗’供奉八仙,祈求家睦人安。
其后,凡婚丧嫁娶、兴土起梁、拜神祭祖等重要时点,必有八大碗。
八大碗所以居首,非珍、奇,而恰因它的平素、家常。
孙坚的旧典,贵居神位的八仙,竟然对一桌子家常菜,满口称好。以我见,实在是百姓清苦,又想祈上天之好,便塑造了供奉成本低、好打发的亲民八仙。
朝更代迭,百姓不变。唯愿平常二字。
这正是八大碗的神髓!
八大碗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八十年代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八大碗之八,未免豪华,因而普通人家只余六大碗。待到改革开放后,百废即兴、国运日隆,惠及人民,八仙桌上乃又见八碗。
今日瓢城百姓,八大碗不必说,十八碗也不在话下。谁家宴请仍是八大碗的话,大半要被指小气了。
过去,八大碗是八仙桌上的绝对主角。如今,生猛海鲜稀松平常的席上,八大碗只能在角落,更多是传统的象征与延承。然,千年不变的它,也在盛极时提醒我们,富足不过一饱一暖,当平平淡淡,则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