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境内北部,有一个“最穷”的湖泊,叫洞里萨湖。
洞里萨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泊,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黄波浩淼,宛如乡愁。湖面上“漂浮”着一幢幢自建的木头房子,有些密集的区域已经连成了一片片,俨然水上村落。
这是一群被“遗忘”回不去的人——他们是柬越战争中逃亡的越南难民后裔,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回不了越南,也去不了柬埔寨,成了一群没有国籍没有户口的“水上飘魂”,生老病死,吃喝拉撒都在这无垠而又浑浊的湖泊中。
那些餐风宿露的过往,将他们浇灌成一颗颗顽强的种子,随手一扔就能野蛮生长,生根发芽。乘船穿行在水面部落里,会惊奇地看到有一个简陋教堂,有小餐馆,甚至还有船板上的学校。
等小孩学会了游泳,就可以自己划着小船或者脸盆来上学。经过“学校”的时候,看到一群晒得黑不溜秋的小孩子在船板上欢快地跑动着,毕竟,他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享受这般无忧的时光。更多时候,他们要随着父母捕鱼,帮工,而不管你是八岁还是六岁,生下来就是一个劳动力。
这种原生态的水上生活方式也吸引了一些游客慕名而来,无论施舍还是小费,游客的到来无疑对他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于是小家伙们除了捕鱼之外多了一些其他出路,解缆,摆渡,定锚,动作娴熟无比;甚至帮你肩膀按摩,唱跑调的歌给你听,拙劣地卖艺,竭尽所能。
柬埔寨原本就是世界上人均寿命较短的国家,一般来说活到五十来岁;而这里,平均每六个小孩就有一个死于六岁之前,触目惊心。
水实在是太浑了,风一吹能闻到浓浓的臭味。也许刚刚洗完澡的地方,待会就要舀水上来煮鱼;昨夜站在船板上撒尿的地方,天亮就要舀水上来煮熟饮用。湖泊虽大,但整个湖都干净不到哪里去。况且水下也并非完全安全,有水蚺和鳄鱼等攻击性动物。饮食,疾病,物资,安全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他们面临的挑战。
因为有了游客,岸上的商人开始寻求他们的合作商机。有些人家把自己的屋子外面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尽管屋子里边仍无法改变;有一户有头脑的,把好几架船拴在一起,做成了一家像模像样的餐厅,请了些帮手过来,成了湖面上为数不多的能够歇脚的地方。但凡是带汤汁的菜,瞄一眼脚下的湖水,我有贼心没贼胃。
这黄黄的水,因为一群漂浮者的色彩,赋予了别样的意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