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锯人》没有了藤本树,是时候盖棺定论了?

当《电锯人》没有了藤本树,是时候盖棺定论了?

首页游戏大全电锯人游乐场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4-24

夜間瀨玻璃丨文

由 MAPPA 负责制作的《电锯人》动画,终于完结了。

对于这部改编作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看过藤本树原作的原著党来说,它可能是一部“标新立异的三体动画”;而对于第一次接触「电锯人系列」的动画观众来说,它总归算得上“品质优秀,质量上乘”。

关注BB姬的老朋友都知道,我们一直关注着藤本树,关注着他的各路作品,从炎拳到电锯人,再到这两年推出的短篇漫画,自然我们也关注着这次的「电锯人动画」。

如今,这部改编动画终于正式完结,我们终于可以好好聊一聊这部动画,聊一聊当电锯人,署名中山龙时发生了什么?

「电锯人」动画化的消息,要追溯到前年(现在是大前年了)年末。在漫画第一部完结的同时,“宣布动画化”的「重大发表」完美接棒。没有架设制作委员会,由老牌动画公司 MAPPA 负责电锯人动画的制作与出品。

没有制作委员会代表没有人给动画公司下单子,但也同样代表负责出品的MAPPA从这一刻开始,就已经深度融入到了「电锯人」这一IP之中。

当时MAPPA风光无两, 在2020年的履历堪称华丽。

不仅是负责了「咒术回战」与「进击的巨人」的制作,保证人气质量的同时,还负责改编制作了「野兽魔都」这样猎奇而又血腥的邪道动画。那时的MAPPA绝对是最适合制作「电锯人」动画的公司之一。

藤本树本人对制作公司的选择也非常满意,在推特上自谦:

这个像是照着《异界魔都》和《咒术回战》抄出来的《电锯人》,竟然要由负责《异界魔都》和《咒术回战》动画的动画公司制作!?那我还能说什么!!还请多多指教!

之后,「电锯人」便陷入了长时间的沉寂,除了各种动画展会上透露出的,诸如“藤本树会深度参与动画、将加入漫画中并未出现的画面”的零星情报,那些更加重要的,比如动画制作班底,比如角色声优人选择,则是完全没有消息。

每个人都只能依靠自己对于角色想象,给他们寻找一个听起来可能会“恰如其分”的声优。

至于真正的阵容大家也知道了,MAPPA 启用了一套新生代声优来为「电锯人」加码,这套班底效果斐然,在公开当晚就引发了极高的讨论度。

每个观众对此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玛奇玛不够坏;电次不够惨;帕瓦总是有一种难以直视的违和感;但说来说去,总结下来不外乎 3 个字:“不得劲”。这套声优班底和他们构思了两年的幻想阵容,相去甚远。

带着这种声优焦虑,观众终于在今年10月看到了电锯人的成片。好笑的是,「电锯人动画」在互联网上完美贯彻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放送方针,在电次与蝙蝠恶魔血战之后,电锯人的口碑终于完全地跌入了谷底。

「电锯人」到底做错了什么?

它没有画面吗?并不是,「电锯人」的画面在当季依然属于当一无二,那些流畅且富有冲击力的战斗带给动画党不少震撼。

那是它不够还原吗?也不是,「电锯人」还原了很多原作中存在的分镜,甚至将它们进一步扩大,填空将一格分镜做成了动画的一个镜头。

它没有情怀吗?主创团队做的电锯人OP给藤本树准备了几十个彩蛋,要说没有情怀,油管上面彻夜找彩蛋的博主肯定第1个跳出来不同意。

但它就是做得让人昏昏欲睡, 做的那么乏善可陈,做的那么让人提不起兴致,做得那么不像电锯人。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看过漫画的人都了解,电锯人的信息密度并不大,如果是为了速读剧情,几分钟就能看上一话。

可即使是这样,「电锯人」的第1季也依旧保守地选择只改编了原作漫画前38话的内容。这么做可能是为了给蕾塞篇留出了充足的空间,但也避无可避让动画第1季陷入剧情内容不够改编的尴尬境地。

这部分也被粉丝戏称为“踢蛋篇”

而对此电锯人监督中山龙给出的解法是“拖”。

将1个镜头能交代得清楚的事情,用2~3个镜头去完整地诠释;在本身并不复杂的故事中,加入空镜头,去凹意境,做深度;将故事线拉长,把动画的节奏放缓,来解决漫画内容不足改编的问题。

你可能会觉得这有点匪夷所思,但这是「电锯人」动画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在漫画转变为动画,对于严格控制集数的季番来说,改编到哪里才算合适?

除此之外,我觉得「电锯人」让人痛苦的第二个原因便是“创作感”。

时至今日,「电锯人」已经很难算得上,是一部面向粉丝的改编作品,而更像是监督中山龙的实验性产物。

这么说的理由要追溯到杂志《Animage》上的一篇访谈,当被问到“动画化的时候,有什么想着重表现的东西吗?”中山龙回答道:

这次我的理念是「不要太有动画质感,想制作出能看得开心的影视作品」。我给各个制作人员传达的是「我们尽量挑战一些真人影片质感吧 」。

具体而言,就是在如何刻画角色的演技,日常生活的部分,要尽量展现出鲜活生动,又或者是角色真实存在的感觉。

当然,中山龙想做的还有很多,毕竟电影里也有那些粗俗快意的2B片 ,他想在这部动画中实现的,不仅仅是他口头上描述的“电影质感”,而更应该是“艺术电影”。

「艺术电影」并不针对大众市场观众,旨在成为一部严肃的艺术作品。在定义上,它具有“与主流好莱坞电影不同的形式品质”更多展现人物思想、梦想或动机。

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你可以看到动画制作组给文戏不断加码,在漫画一页的内容中不断扩充,将其扩容为一段十来秒的推心置腹。

同时它会更频繁地使用“环境音”,你会在一个镜头里听到街道上传来的喇叭,听到吃苹果时产生的咀嚼声,听到树上乌鸦的哀鸣,但你很难听到制作组使用BGM来为作品赋情。

也是为了贯彻这一初心,动画之中还加入了太多太多,对剧情没有推动,但是依然费力不讨好的镜头。

这些镜头原作都没有,但是动画都做了,为的就是用这些镜头表达出人物的性格或者转变,为的就是突出访谈中的写实感,为的就是这种“艺术电影”的感觉。

我无法评判这种“文艺感”与“写实感”套用在「电锯人」身上是否合理,但我感觉监督中山龙所描述的“电影质感”可能并不适合「电锯人」。

你会在互联网上经常看到很多人调侃藤本树是一个疯子,它笔下作品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神经病,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实际上,藤本树一点也不疯。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清晰的认知,笔下创造的每位角色也都有其特殊的功能性,而那些被口口称赞的,逆反观众推测的各种展开,更是各种创作技法加持下,一环套一环的产物。

在这样的作品里,每一个意象都注定了自己的不凡,它们代表着伏笔,代表着可能,代表着“需要被观众发现”,而每一次写实感又将它们表现得与现实一般普通,表现得那么地“不起眼”。

这种因为作品媒介变化而形成的诡谲错位感,让很多原作读者无法忘怀。

在中山龙写实的笔法下,动画作为影视媒介的魅力被模糊,我们要知道动画并非动起来的绘画的艺术,而是被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帧与帧之间发生的事情比那一帧所画内容要重要得多。因此,动画是巧妙地操纵帧与帧之间不可视之空隙的艺术。而中山龙,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太多空隙。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是现在,我依然推荐你去看一看「电锯人」,因为我觉得这部动画是在SNS时代影响下,被过贬的一部动画。

现在去互联网上搜索「电锯人、MAPPA、中山龙」等字眼,在漫天的评价中你很难找到一句褒奖。

别说褒奖了,你甚至还能搜到有粉丝正在众筹想着重制第1季动画。

甚至多搜一搜,你还会看到用电锯人动画和电锯人PV比较的微妙画面,通过GIF的对比,你常常会觉得动画表现得毫无压迫感,像是一个又一个平静的日常。

PV

正片

我想大家都清楚,GIF适合传播与表现力夸张的作画,并不适合传播在BGM配合下表现出的剧情张力。

但是将他们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起,就是那么地恰如其分,利用信息差,让还没看过原片的观众对电锯人嗤之以鼻。就好像是狂欢的祭典,没多少人会真的在意烤架上的人。

可是,当你从这种狂热的氛围中脱离出来,重新审视电锯人,它真的有网络上说得不堪吗?

那显然也是没有的,它的不堪是在和原作互相对比之后,折射出来的一角,而并不是它的全貌。

对于很多没有看过原作漫画的人来说,电锯人动画完美贯彻了中山龙的初心,它不仅没有大众描述的那么疯,而且描绘的情感更加细腻,更加容易让人动容。最好的例子便是动画的第8集「銃声」。

动画的第8集改编了原作漫画的21~26话。故事从战后的余韵完美过渡到日常,最后怒道展开到袭*的桥段,并以重要角色的离去作为剧集的结尾。

在流畅的同时没有往常一样的拖泥带水,更没有时不时因为断章所造成的寸止感,算是给动画本身留足了作品的余韵。

作为追番过来的观众,可能会觉得在这一话之后,电锯人的观感逐渐开始向好,动画的内容也仿佛朝着粉丝所想,回到了正轨。这好比漫画电锯人,在姬野的呕吐初吻之后,《电锯人》这部作品的便开始一路奔袭,再也没有停下来。

现在给电锯人动画下结语还为时尚早,作为拥有超高曝光量的作品,电锯人的第二季板上钉钉。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怎样的发挥,才能走出如今这般“电锯人动画,可以是电锯人,可以是动画,但唯独不能是电锯人动画。”的境地,还需要大家拭目以待。

至于会不会换制作班底,在看到 Animate 池袋里近乎包场的电锯人周边,感觉下一季换人的梦想,有点悬了。

-END-

往期精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