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养育男孩,很多家长都会由衷地感叹一声:“养男孩,太费心。尤其是男孩的战斗游戏,实在是让人提心吊胆。”
男孩子大多喜欢玩枪,喜欢玩战斗游戏。有些孩子会就地取材,把木棍、汤匙或无绳电话信手拿来当武器,去与他想象中的坏人搏斗。孩子这种调皮、淘气的行为,却让父母提心吊胆。因为这种“战斗”游戏很有可能伤害自己的孩子或其他小朋友。
但是面对喜欢玩战斗游戏的孩子,烦恼是没用的,与其烦恼,不如先了解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读懂孩子的心思,然后再想办法应对。
- 生理基础的原因
- 释放情感的需要
- 控制冲动能力差
- 模仿心理
周五下午,妈妈到幼儿园去接儿子的时候,发现了他正拿着一支枪,与小朋友打架呢!而那个小朋友虽然个子不如小诺高,可是却一点儿也不躲让,一边高举着枪,一边大喊:冲啊,冲啊!
“小诺,不能这样对小朋友!”见儿子这样,妈妈一急,忍不住冲他大喊大叫。没想到,他的老师却笑容可掬地冲妈妈摆了摆手,提醒妈妈不用担心。可妈妈能不急吗!现在一家就一个宝贝,万一小诺伤了那个小朋友,他父母那边怎么交代?
见妈妈着急,老师向妈妈走了过来。
“老师,你怎么不急啊,也不管管他们!”
“呵呵,小诺妈,你看孩子们手中的枪,是什么枪啊?”
“啊,是软泡沫枪啊,怪不得你不急呢!”
“是啊,这枪伤不着孩子,所以才劝你别急,就让孩子们玩吧!”
“老师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我每次见到孩子与小朋友玩这种游戏,都紧张得要死,可就是想不出什么好方法,但又不能由着他们。”
“呵呵,是啊,男孩子天性喜欢打打闹闹,总想当大英雄。于是,就热衷于战斗游戏。所以,无论你觉得这游戏有多危险,都不能强行阻止,而是要用些小手段。比如,给孩子安全的武器,或者给孩子一些护具,将孩子最易受伤的部位,像肘部、手腕等部位保护起来。当然了,也可以帮孩子转移注意力,让他玩一些虽刺激但更安全的游戏,比如,带孩子去游乐场玩碰碰船、过山车等!”
有心理研究表明,男孩女孩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理基础决定的。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这种天生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大,并将对其生活与喜好产生影响。正是男女性别的差别,让男孩比女孩具有更好的空间感,使男孩的运动能力强于女孩,他们平均会比女孩早3~4个月开始奔跑和跳跃。
通常,自两岁开始男孩就表现出比女孩更强的运动能力,他们更爱奔跑、跳跃,热衷于摸爬滚打的战斗游戏,特别喜欢与同伴之间嬉戏打斗。
针对男孩的教育重点在于疏导而不是打压。给男孩充足的机会满足他的冒险需求和英雄情结,对男孩的成长是非常有益处的。
孩子与他人玩战斗游戏,其目的不是伤害他人,只想假扮打仗,来释放情感。可以说,孩子与同伴玩战斗游戏是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就像女孩喜欢与人安安静静地聊天一样。
心理学认为,孩子与他人玩战斗游戏,如果互相扭打,那是由于孩子缺少控制愤怒、委屈等不良情绪的能力。他们可能知道应该“动口不动手”,但是在他们特别烦躁的时候,就难以做到这一点了。
男孩喜欢强有力的形象,喜欢超人、奥特曼,更喜欢模仿这些强有力的形象。比如,现代的孩子都喜欢看《奥特曼》等有打斗内容的动画片。看得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模仿,会学着动画片中人物,与小朋友打打闹闹。
当孩子乐此不疲地参与战斗游戏,充当英雄好汉的时候,相信很多父母会为此忧心忡忡。一方面,担心孩子会伤害到同伴;另一方面,担心孩子会养成打人的习惯,或把暴力当做乐趣。但从发展心理学来看,3~8岁孩子的攻击性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不用太担心。
那么,面对孩子的战斗游戏,父母就只能束手无策了吗?当然不,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以引导。
1.不要购买危险的玩具枪械,保证游戏中的安全男孩子天性喜爱战争游戏,这一点,每个男孩父母都有深刻的感受。如果发现你的孩子喜欢这样的游戏,可为孩子购买比较安全的塑料类的枪械玩具。这样,就能保证孩子与同伴在游戏中的安全。
2.家长最好在孩子玩战斗游戏的时候,加以监护孩子在打斗时,家人最好在一边保护。还要告诉孩子,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保持与同伴之间的距离,保证彼此的安全最重要。
如果战斗游戏升级为冲突,那么就要及时把孩子们分开,以免他们过于投入游戏,受到伤害。
3.控制孩子看电视或玩网络游戏的时间现在的电视节目、网络游戏,多有战斗或打斗内容。因而,父母一定要控制孩子看电视或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将时间控制在每天一至两个小时之内为宜,而且只看适合孩子看的少儿节目,看那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节目。
现在,很多儿童节目中也包含了暴力,经常观看这些节目,孩子就会模仿。所以,包含了暴力内容的少儿节目,父母也要限制孩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