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印证了跑圈“十跑九伤”的传说。
10月29日,早晨跑了个12.12公里,上午又带着老婆儿子和岳父母爬山3小时,自以为经常运动,这强度是小意思。
结果被啪啪打脸!第二天右膝盖隐隐作痛,第三天就肿的不能走路了。
在家里常以运动老能手自居的我,为盲目自信付出了被老婆数落的代价,大大的丢了跑者的脸。
于是乎在休养的漫长12天里,我痛定思痛,搜遍全网并结合自己的惨痛教训,总结了适合大众跑者和中老年人跑步的10大无伤黄金法则,助你减少伤病、快乐奔跑,顺便少丢面子[呲牙]!
一、跑量增幅的循序渐进法则周跑量增幅≤上周跑量的10%或用ACWR控制增幅。
专业研究发现,突然大幅增加跑量,占了跑步受伤原因的45%。几乎就是受伤第一元凶了。
我这次受伤,应该就是违反了这一条10%法则,当周跑了47公里,跑量增幅22%,当天12公里后还爬了那么久的山,导致膝盖劳损。
10%法则
原则上,你每周增加的跑量,不应超过上周跑量的10%。
我自己的体会是,周跑量40公里以内的,周跑量增幅不超过20%就没事。
判断跑步过量的4个标准:
1、突然不想跑了,莫名出现厌跑情绪。
2、跑完当天发困,无精打采。
3、肌肉酸痛,有无力感,跑不动。
4、跑步时的心率、静息心率莫名的高于平时的8%以上。
出现以上症状,说明你跑步过量啦,该休息休息啦。
急慢性负荷比值ACWR
用急慢性负荷比值ACWR评价是否跑量增幅过大,更为科学。
用当周跑量除以近四周的周跑量平均值,就是ACWR。
二、步频优先法则如你近四周的跑量分别是30/50/50/80公里,则四周平均值为210/4=52.5公里,则最近最后的ACWR=80/52.5=1.52。
按上图的标准判断,就是过量负荷,受伤几率急剧上升。
负荷增长合理区间,则受伤风险小。
减量负责,则几乎无受伤风险。
跑步的各要素中,应最优先提升步频,最佳步频为180-190次/分。
美国跑步大师丹尼尔斯博士,观察和统计了奥运会跑步高手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中长跑运动员(只有1个是178)步频都在180-190区间。
通过实验,发现步频180-190,是各处关节承受的冲击、身体协调性和配速之间搭配的最优区间,也是跑步经济性最高的区间。
跑步新手,应从小步幅、低心率、高步频的超慢跑开始。
很多跑友有亲身体会,刚开始跑步时,步频一般在150-160左右,新手总觉得步子迈的大才能跑的快,殊不知步子大,身体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没跟上,关节受冲击是高步频的2-3倍,非常容易受伤。
步频可以采用节拍器、听节奏音乐、针对性练高频抬腿等方法进行提升。
三、脚落点在身体下方法则脚的落地点,应在身体重心的正下方附近。
仔细观察优秀跑者或跑步大神,分解慢动作,会发现看似高手步子很大,但是脚的落地点几乎都在身体重心的正下方。
这是因为脚落在正下方,是缓解关节冲击的最佳跑姿。
脚的落地点,重要性远高于前脚掌、后脚掌还是全脚掌落地。
在长期跑步的过程中,应不断的优化自己的跑姿,提升安全性和经济性。
四、跑步强度的二八法则每周或每月的跑量,应该遵循二八法则,即20%的跑量为中高强度,80%的跑量为有氧低强度。
判断跑步强度的标准,主要以心率来判断。
最大心率的78%以下,为有氧跑强度。
最大心率的78%-88%,是中高强度的马拉松配速跑。
最大心率的88%-90%,是乳酸阈值区间,就是身体产生的乳酸与分解乳酸的速度相当。
最大心率的90%以上,为无氧区间,身体会产生大量乳酸,导致快速疲劳。间歇跑、冲刺跑,属于高强度的无氧跑。
五、热身的5分钟法则不管什么时候跑步,跑前应至少进行5分钟热身。
热身可以大幅减少跑步受伤的几率。
热身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关节、肌肉预热、血液加快循环、筋膜伸展开。
冬季跑步,热身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到10分钟以上。
热身可以采用动态热身或慢跑1-2公里。
一直推荐的五个热身动作,跑前依次做,每个动作30秒-1分钟,做1-2轮,感觉身体热起来或舒展开了,就说明热身差不多了。
六、拉伸的733法则跑后,需要拉伸的肌肉一般有7处,每处肌肉的拉伸动作30秒,一共做3轮。
7处肌肉:小腿肌肉、大腿前侧肌肉、大腿后侧肌肉、大腿外侧肌肉、臀部肌肉、腰部肌肉、肩膀。
拉伸应以静态动作为主,选自己喜欢的,以能感受到紧绷或酸胀的肌肉被伸展即可。
拉伸的主要作用是舒展僵硬的肌肉和紧张的筋膜,缓解疲劳,避免疲劳堆积导致的拉伤。
推荐四个拉伸动作,跑后依次做,1个动作8次x5-7组,效果较好:
七、跑休法则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变强,跑休是给肌肉修复微损伤的时间,这个修复过程,也是变强的过程。
很多跑友受伤,是舍不得休息,总怕一休息跑步能力就下降了。
实际上,疲劳的累积,会使肌肉过度消耗,且更易损伤,不休息会适得其反。
丹尼尔斯研究发现,停跑3天,对跑步能力(即最大摄氧量)的影响为零。
停跑超过7天,对跑步能力(即最大摄氧量)的影响不超过5%。
所以停跑的影响很小,可以放心的休息。
大众跑者,即使是最高强度,建议应每周休息至少2天。
中老年人建议跑一休一或跑二休一。
当然,休息的频次和间隔,与训练的强度、训练质量和自身能力有关,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以自己摸索。
专业研究表明,一个人连续无休的跑步超过7天,受伤的概率呈几何级大幅上升。
跑休期间,可以进行力量训练或骑车、游泳等交叉训练,对提升跑步能力效果非常好。
八、跑步计划的个性化法则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状态、身体结构、能力等各有所长,所以跑步计划应是针对自己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
训练的目的,就是改善短板,使整体能力提升,才有比较好的成绩。
所以,训练计划,应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强化,才能最高效率的提升跑步能力。
比如你4分配,心率才达到最大心率的70%,那说明你天赋异禀,可以考虑上点强度。
如果你是BMI>30的肥胖人群,那建议你从快走开始并控制饮食,体重降低后,再慢慢跑起来。
如果你爆发力特别强,100米能跑到13秒以内,但是耐力不行,那你就多跑有氧,打实有氧基础。
制定不适合自己的计划,不仅效果会大打折扣,且大幅增加受伤的几率。
九、跑鞋适用法则跑鞋需要根据适用的场景进行选择,否则容易导致伤病。
平时锻炼和慢跑,选择缓震类跑鞋即可。
跑间歇跑和强度跑等强度训练,可以选择训练鞋,一般是有支撑的尼龙板或小碳板的。
跑马拉松配速或比赛,对成绩有一定的追求,肌肉力量能够驾驭,则选择碳板竞速跑鞋。
如果平时主要是慢跑,结果比赛时,自己突然搞了一双碳板跑鞋,你可能无法完赛,即使完赛,迎接你的可能是难忘的伤痛。
另外注意两点:
一是跑鞋如果失去的支撑作用或影响了着地姿势,则需要换新。
二是不要穿新跑鞋跑比赛,新跑鞋比赛的酸爽感觉,谁穿谁知道。
十、伤痛的3天法则最后一条黄金法则,是针对伤病和伤痛的。就是伤痛超过3天,需要到医院去检查。
这里强调,大众跑者,尤其中老年人,有不舒服,一定不要拖,也不要怕去医院。
有很多跑友把小毛病拖成了大损伤,而且好多损伤是不可逆的。
比如长期高强度跑,导致不可逆的心脏损伤,严重的导致再也无法跑步甚至危及生命。这类伤病,起初可能会觉得心跳快或者胸口略闷,休息2天,好像缓解了,实际仍不舒服,但总以为歇歇就好了,不当回事,结果后悔莫及。
运动导致的肌肉酸痛,是正常现象,一般3天就差不多缓解了。
3天里,你可以停跑,并进行更充分的拉伸或用泡沫轴、筋膜枪进行肌肉放松,效果更好。
关节的不舒服,一般是较为严重的伤病,出现关节疼痛或肿胀,应及时就医。
关节伤病的休息时间会超过7天,像我这次膝盖肿,去看了医生,搞了点药,休息了12天,才在今天完全恢复后重新开跑。
写在最后跑友们,尤其中老年跑友,应时刻告诫自己健康才是跑步的初心和最终目的。
千万不要在跑步中迷恋成绩、迷失自我,那离伤病就不远了。
愿你认真读懂10条无伤黄金法则,爱护自己,科学锻炼,健康无伤跑到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