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生宙是一个神奇的年代,显生宙物种大爆发,这个阶段生命持续时间和多姿多彩远胜于当今的时代。这是一个海洋生物和陆生生物交相辉映的时代,这是一个巨型生物称霸的时代。
显生宙,自5.4亿年前起至今,按地质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今天我们聊一下古生代和中生代,回到那个不一样的多姿多彩的地球。
01、地球植物园--古生代(5.4-3亿年前)
古生代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从5.4亿年前开始,到3亿年前止,跨越2亿多年。对动物界来说,这是一个重要时期。它以一场至今不知道为什么发生的事件拉开帷幕,那就是著名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然后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绝灭--二叠纪大灭绝宣吿完结。
寒武纪大爆发中,生物的多样性爆发式的发展,出现了首种脊索动物、鳃曳动物、腕足动物、掠食者动物等种类繁多的生物种类。
石炭纪,这段时期,鳞木、蕨类植物、封印木、芦木和科达木等植物繁盛到了巅峰。对于这个植物繁盛时期,有一个侧面的信息,大家都知道煤炭的形成与植物息息相关,当今地球全部的煤炭储量一半以上的煤炭都来自于石炭纪,而世界各地经常发现厚达100米以上的煤层,可以想象在石炭纪,植物是一种什么样的规模才能形成这种现象。
因为植物的繁盛,这个时代地球上大气的含氧量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氧气占到的空气含量的35%~45%,要知道当今地球氧含量才占21%,45%的含量相当于接近一半是氧气,大家相当于随时都在吸氧,吸一口顶现在两口,身体更不容易疲劳。
穿越回古生代,那可能会遇到超级大蜈蚣
这个阶段出现了飞行的昆虫,他们都是一些大的家伙,例如:古蜻蜓身长能到1米,马陆超级大蜈蚣可以长到3米,比一个成年人还要高得多。在此时期,盘龙目和兽孔目成为陆地上的统治者,统治海洋的有颔下门鱼类(盾皮鱼、肉鳍鱼、硬骨鱼,和早期鲨鱼)
大陆王族盘龙家族
海洋领主盾皮鱼
最后,在2.51亿年前发生了二叠纪大灭绝事件,造成地球上有95%的生物都灭绝,包括三叶虫、棘鱼和海蕾等。
灭绝的三叶虫
这里有个小知识点:生物大灭绝。
生物大灭绝是指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中,在较大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生物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的事件。前文我们提到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已灭绝了超过98%.
在显生宙,根据化石记录,地球上曾发生过至少20次明显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有5次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即奥陶纪大灭绝、泥盆纪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三叠纪大灭绝和白垩纪大绝灭。其中最出名的是造成恐龙灭绝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不过二叠纪生物大绝灭事件却是规模最大、涉及生物类群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
五次大灭绝事件:
(1)奥陶纪大灭绝(4.45~4.43亿年前):大灭绝事件中惨烈程度排第二位,约27%的科与57%的属灭种。直接原因是一颗极超新星释出的伽马射线暴摧毁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层,地球盾牌被破坏,使得太阳释出的紫外线袭击地球,导致地面及近海面的大量生物死亡,从而破坏食物链。
(2)泥盆纪大灭绝(3.75~3.6亿年前):这次主要是海洋生物的灭绝,约19%的科、50%的属灭绝。这次大灭绝事件持续了近2000万年,期间有多次灭绝高峰期。由于灭绝事件持续时间很长,其根源很难辨识。可能的原因是地球进入卡鲁冰河时期所致。
(3)二叠纪大灭绝(2.5亿年前):这是已知的地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许多动物门类整个目在此次灭绝事件中全部灭亡。例如曾普遍分布的舌羊齿植物群全部灭绝,早古生代繁盛的三叶虫全部灭绝,䗴类原有40多个属全部灭绝,菊石有10个科灭绝,腕足类之前有140个属,在该事件后所剩无几。总共约57%的科、83%的属灭绝,估计有70%的陆地生物包括昆虫的物种灭绝。
这次大灭绝事件的可能成因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由地质学家Michael Stanton提出的,他主张墨西哥湾是形成于二叠纪末期的一次撞击事件,而该撞击事件也造成了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
墨西哥湾图,从外形上看墨西哥湾确实像一个陨石坑
(4)三叠纪大灭绝(2亿年前):约23%的科与48%的属灭绝。包括当时大多数非恐龙的主龙类、大多数的兽孔目以及几乎所有大型两栖类,这次大灭绝事件使得恐龙失去了许多陆地上的竞争者,为恐龙称霸地球奠定了基础。
(5)白垩纪大灭绝(6千6百万年前):俗称“恐龙大灭绝”,约17%的科、50%的属灭绝。虽然其灭绝程度在地球的五次大灭绝中只能排到第四,但由于完全毁灭了非鸟恐龙而令人所熟知。其成因一般认为是一颗彗星撞击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引起特大气候变化,很多动物,尤其是部分变温动物,无法适应低温而灭绝。
----------------------------------------------------
02、恐龙星球--中生代(2.5亿-7000万年前)
古生代之后,我们来到了中生代,中生代主要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由于这段时期是爬行动物统霸全球的时期,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中生代的气候非常温暖,对动物的演化产生影响。热带与极区的温度梯度较为平顺,各地区的气温差异不大,平均气温高于现今约摄氏10°。
古生代的霸主大型植食性与肉食性恐头兽类的消失,大型主龙类爬行动物成为中生代的陆地优势动物,包括:原始鳄鱼、恐龙、翼龙类、幻龙类、鱼龙类、蛇颈龙类等。
三叠纪的恐龙体型较小,包括艾雷拉龙、板龙、钦迪龙、腔骨龙、始盗龙等。主龙类成为陆地上的统治者,海洋中的统治者是鱼龙和幻龙,空中的统治者则是翼龙。
最早的恐龙陆地霸主之一,艾雷拉龙
三叠纪海洋霸主之一,鱼龙
侏罗纪。主龙类的恐龙多样性在侏罗纪时期达到高峰,巨大的植食性蜥脚类恐龙(腕龙、梁龙)和大型肉食性恐龙(异特龙)出现。其中侏罗纪有目前发现的大部分史前巨兽,例如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它腿长10米,身长近60米。侏罗纪也有肉食性霸主,异特龙。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侏罗纪 霸王龙的组合,其实这是错误的,真正称霸侏罗纪的肉食性恐龙是异特龙,而霸王龙是白垩纪的暴君,他俩不是一个时代的。
迄今发现最大的恐龙-双腔龙,注意看三个小人
侏罗纪真正的霸主-异特龙
白垩纪的恐龙开始往不同的方向演化,产生了暴龙、泰坦巨龙、鸭嘴龙、三角龙和禽龙等。翼龙,鸟类和昆虫制霸了整个天空,沧龙则在海洋中统治一切。这里有肉食性恐龙暴君-暴龙,又被称为霸王龙,成群结队的空中霸主-翼龙等,也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
白垩纪暴君-暴龙(霸王龙)
植食巨兽-泰坦巨龙
白垩纪天空之王-风神翼龙,高达十几米,遇到就跑吧(不过根本跑不掉)
白垩纪海洋霸主-沧龙,“鲨鱼就是个小弟弟,还没有我的脑袋长“。
人类称霸全球的历史远不及恐龙历史的一个零头,这是一群曾经统治地球数亿年的种族,毕竟元谋人、山顶洞人历史才一百万年左右。但是,白垩纪末期,一颗彗星击中了尤卡坦半岛,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灾难,这么一个强大的群体,绝大部分都灭绝了。我们现在也只能从化石中才能体会到这些史前巨兽的震撼与恐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