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大姐”的生活哲学:六百平方米独院“零废弃”

“环保大姐”的生活哲学:六百平方米独院“零废弃”

首页游戏大全疯狂的公爹游戏更新时间:2024-05-09

6月14日下午,雨前的北京31℃,热而闷,王海丽坐落于昌平区的别墅依旧没有开空调。

她在厨房里为客人切好了西瓜,又迅速的把西瓜皮切成了麻将大的小块,转身到阳台,将瓜皮倒进堆肥桶里,这才端瓜待客。

边麻利地干着,她边念叨着:“我就是一个非常忙的家庭主妇,就是一个普通人……”

但在身边人的眼里,她可不普通,她的家里从不使用纸巾,有一抽屉布袋子用来买菜,会把所有包装袋清洗干净后再归类扔掉,收到的包裹包装还给快递员,出门连吸管都自备不锈钢的……一坚持就是五年。

2014年左右,她学习并制定了精细的垃圾分类标准,并发动了丈夫和两个小儿子一起遵守。

现在,她向家庭成员提出了新的理念“零废弃”。

大家都戏称她“环保大姐”。孩子学校的老师都以为她是“搞环保的”。

王海丽和她的“垃圾”,几乎都是包装袋清洗后二次使用的。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物业口中的“神奇人物”,从不产生厨余垃圾

“他们家真的特别神奇,住别墅的人一般产生的垃圾都会很多,但从他们家门前路过,基本上没有垃圾,有时候有,过一阵子就没了……”王海丽所在小区的物业管家郭先生用了三次“神奇”来形容她。

郭先生2017年来到王海丽所在的小区,从事她们片区的物业管家工作,在和前任管家交接工作的时候,前任管家特别提到了王海丽:“她很重视环保,当初装修,别的业主装修垃圾都是一车拉走,她们家垃圾分类很细,可回收利用的都留下了。”

郭先生记得,别的业主找物业管家可能都是希望尽快将门前的垃圾清理干净,而王海丽则相反,特别强调“小郭,不用管我们家门前垃圾,我自己可以处理”。

2018年底,王海丽跟郭先生提到,冬天园区产生的落叶可以收集给她,她用来堆肥。物业会经常和王海丽探讨垃圾分类问题,也会定期将部分落叶成袋送给她,变成肥料。

在家人和朋友眼里,王海丽是一个特别喜欢学习的人。从关注公益组织开始,她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开始学习堆肥的知识。

如今,她家里所有的厨余垃圾不再扔掉,用益生菌和堆肥箱堆肥。后院的土地上,被她堆满了收来的杂草,待杂草晾干,就会成为土地需要的肥料。为了堆肥,她定期还会去超市讨垃圾,比如销售早餐后剩余的豆渣。

“地对肥料的需求太大了,用化肥会使微生物死掉,土壤板结,土地就贫瘠了,其实最科学的方式就是从地里生产多少,再还给土地。”王海丽定期传授给朋友如何堆肥,也会去学习更科学的堆肥知识。

王海丽堆肥的背影。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摄

因为家庭条件优越,王海丽的别墅后有一个接近600㎡的院子,但她认为是否做好堆肥与家庭经济基础没有关系:“家里要养花,社区要养草,我们每个人家里都可以有一个简易堆肥箱。”

王海丽展示她的堆肥设备,其实就是个大号的桶,有严密的盖子。她认为厨余垃圾可以由家庭个体进行简单的堆肥处理后,集中到社区,由专门的设备进行二次堆肥,最后将这肥料用于养护小区的绿地、花园。

“你要是不用我的袋子装,我就不买了!”

王海丽不止一次地提到自己在在垃圾分类上的较真儿和强势,为了绝对执行,2014年左右,她学习并制定了精细的垃圾分类标准,并发动了丈夫和两个小儿子一起遵守。

她让大儿子把学校里学生们喝完牛奶剩下的的牛奶盒背回家,她进行清洗和分类集纳,定期给垃圾回收部门。

王海丽家的厨房,有满满几抽屉的布袋子,每次丈夫张岩去超市买东西前,都让他拿上,指定他必须用自带的袋子装菜称重,不允许用超市免费提供的撕扯塑料袋。

“一开始多多少少有点麻烦吧,我买东西的时候都尽量默默的,但用自己的袋子装就免不了和售货员交流。”谈到妻子之前的决绝,王海丽的丈夫张岩一脸憨笑。

他说,有的超市收银员会以公司有规定为由拒绝用他自己带的袋子,他还得解释自己的目的。有一次他面子上挂不住,就用超市免费提供的塑料袋装菜回家,没想到遭到妻子的一通数落。

“你看看你就不够坚决,我也遇到过,当时经理都出来了,我说,你要是不用我的袋子装,我就不买了!”听到丈夫谈自己,王海丽大笑,声音提高了八度,“我现在去超市买菜都刷脸,人家一看我来了,乖乖用我的袋子装菜上秤。”

“现在想明白了,我买菜跟售货员费的也就是十句口舌,但是我要是做不到用自己袋子,回家有一百句等着我。”张岩看着自己的妻子,眼神中一丝温柔,现在他和朋友吃饭,也会主动自备餐具。

张岩觉得自己“妻管严”不是因为王海丽强势,而是她说得有道理,如今公公婆婆也会遵从儿媳的“环保条约”,朋友之间聚会都会尊重夫妻俩,自备餐具,减少消耗:“很多人都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只是懒得做罢了。当有人带着做,就会去做。”

王海丽家里所有的瓶塞不会扔掉,她花十块在网上买一个铁箍,自己做一个垫锅的垫子。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摄

倡导“零废弃”

这几年,王海丽给家人提了一个概念,“零废弃”旅行,即旅行过程中一定要尽量少产生家庭废物。

“我们上飞机之前,四口人准备俩杯子,不用一次性杯。”王海丽说,飞机餐废物也不给空姐,会擦干净分类好装起来,比如装米饭的铝箔纸一摞、盒包装纸一摞、塑料袋一摞,到了目的地,他们找到分类垃圾桶投放。

“其实很多航空公司并不搞垃圾分类,而且她们会为你新准备一杯水时更换一次性水杯,其实是一种过度服务。”王海丽说,有时候行程中产生的垃圾,如果没有合适的投放地点,全家会一直背回家分装。

王海丽看到,自己的认真会让旁边的旅客感叹,也有人不好意思当着她们家人乱扔垃圾:“影响一下身边人,这就够了,这么做了我自己的确很舒服。”

在她的朋友圈里,记录着她参加环保活动的点点滴滴,每到一处,她都会率领身边人做“零废弃”的行动。”

每周二王海丽都会去上布艺课,自打三年前她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负责收全员的垃圾,中午饭不点外卖,学员们一起自备餐具去饭店点菜……

大家都戏称她“环保大姐”。孩子学校的老师都以为她是“搞环保的”。

学习垃圾分类

孩子未出生时,2008年的“限塑令”就令王海丽开始关注环保。

“塑料袋开始收费,我才第一次知道,塑料的污染如此巨大,我的生活并不是可以随意的。”她记得,之前出门不用带东西,买东西有塑料袋,扔东西丢垃圾桶,不用考虑污染的问题。

“限塑令”以来,王海丽每次购物之前,都会自备袋子,哪怕出门没有购物的想法,包里都会放一个布袋,以备临时购物之用。

2013年搬到了纳帕溪谷小区后,她的环保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十年前,网名“驴屎蛋”的黄小山成为了垃圾分类的民间倡导者和践行者,彼时的他身为纳帕溪谷的居民之一,在全小区内倡导垃圾分类。

2012、2013年,他在社区中设计并投资建造了“绿房子”垃圾分类收集站,在社区中实施。这场垃圾分类“运动”如火如荼时,正是王海丽搬进小区的时间。

在小区里,王海丽见识了垃圾分类系统:所有垃圾在“绿房子”里筛分,厨余垃圾进行脱水分解,废纸、塑料等垃圾统一回收。从此,她开始研究垃圾究竟怎么分类的,并关注了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随后,自然之友组织的“零废弃挑战赛”,让王海丽离垃圾分类更近了一步。

“参与的人每天都会称重自家产生的垃圾、上传网络比较,这让我琢磨怎么才能少产生垃圾。”王海丽说,那一个月内,她尽量不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袋,然后,她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不用纸巾。

众所周知,除了厕所用纸,每个家庭都会有抽纸巾,以备清洁使用。王海丽把家里的所有抽纸巾都换成了手绢。吃东西脏了洗手用毛巾擦净,需要抹嘴用手绢:“我儿子还有鼻炎,擤鼻涕就用手绢,一角擤完了换一个角,都脏了就换一块。”

王海丽承担了家庭里洗手绢的职责,每天洗四五个,在儿子犯鼻炎的时候她每天要洗十来块。为了节水,家里卫生间脚边都会有盆,接热水之前放出的冷水会收集,用来她清洗手绢。洗完了再用开水煮一下消毒。

“有人说你洗手绢不废水么?但是你要想到生产纸巾需要浪费多少水资源?”王海丽记得,一次去福建旅行,朋友指着远处一片桉树,因为生产手纸需要劲道的粗纤维,长得快而粗纤维的桉树是造纸最合适的植物。但桉树的缺点是它会扎特别深的根,为了生存吸取地下水。

朋友告诉王海丽,基于此,桉树对环境的破坏特别严重,“种桉树了,这块地方很难种别的东西了,土壤会贫瘠。”

王海丽觉得,环境就是一环接一环,用手纸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其实关系到很多很多:“环保的意义在那里,前端处理好了,后端的污染都没有了。”

就这样,王海丽多了一点洗手绢、煮手绢的麻烦,但做到了让全家人在挑战赛的一个月都没有使用纸巾。

如今她的家里除了卫生间,看不到抽纸的身影,柜边的角落会放着叠好的抹布或手绢。“现在小孩在学校也不会用纸巾,洗完手没手绢擦,他就会说‘甩一甩手’就可以了。”对于孩子的正向影响是她格外欣慰的地方。

王海丽家的厨房。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摄

包装还给快递员,让垃圾“回用”起来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上)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8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也就是说,零售消费花出去的100块钱有22块用于网购。随之产生的物流垃圾也直线上升。

王海丽家里最主要的购物渠道也是网购。王海丽说,她的家庭垃圾主要来源是快递包裹,但她也并没有因为网购的频繁而产生更多垃圾,因为处理垃圾的第一步是“分类”,第二步是“回用”,而不是回收。

她演示说,每次收到网购的快递包裹,她会很小心地拆包,将泡沫、充气袋等填充材料和包装纸盒分类好,保护后,给快递员“回用”。

“你去观察她垃圾分类的过程很有意思,她在家里非常极致地分类,快递产生的塑料放一起,纸放一起,甚至她会把胶条撕下来分类放置。”与王海丽相处多年的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说,包装清理干净给附近的公益机构再利用,是王海丽一直在做的事情。

王海丽说,她攒好的包装纸盒不是给废品回收的保洁员,因为回收纸的再造也是会出现污染,包装清理好重新回到快递员手中,就减少了他们的包装成本,作为回馈,快递员有时还会减免她寄包裹的邮资。

此外,在农场买有机蔬菜时,王海丽还会把装菜的纸箱清理干净还给对方,对方也会使用二次包装给她蔬菜。

“回用”的好处,王海丽的布艺课老师也尝到了。

有一次她买鸡蛋,把鸡蛋包装盒还给了卖家,没想到卖家作为感谢给了她两个鸡蛋。

“物资循环是很重要的,可以减少我60%以上的垃圾。”王海丽觉得,让垃圾循环起来,是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实现了社区间的互相关照。

认识王海丽很多年,张伯驹从没在她嘴里听说过“奉献”二字,更多的,是他发现王海丽乐在其中。

“这是她生活品质的一部分,是对自然的一种爱。”张伯驹感叹。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郭琛

校对 柳宝庆

推荐身边“追梦人”

邮箱:xjbgandong@126.com

-67106710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