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句话是老生常谈了。
它的意思是说: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努力再向成功进发。
嗯,听起来确实非常有道理。
但鱼叔有时候会感到疑惑:
为什么失败不能只是失败?
失败非要有利于成功,才算是有意义的吗?
失败不能有失败自己的美好和价值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鱼叔在一部纪录片中找到了——
《铩羽》
Losers
它还有另一个译名:
《败局启示录》。
因为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们,个个都是「失败者」。
他们每个人都曾是运动员,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贴上了Loser的标签。
在唯输赢论的体育竞技场上,从来只有冠军才值得被记住。
而败者的故事,并没有人愿意关心。
同样的,这部记录失败者心路历程的纪录剧集,也无人问津。
豆瓣评分看似高,但评分人数相当少。
本剧一共8集,8个主人公。
鱼叔就挑两个印象最深刻的来讲讲。
迈克尔·本特。
一位小有名气的职业拳击手。
他其实有着不错的履历:
在业余拳击赛中,曾4次拿下纽约金手套公开赛冠军,和5次全国冠军。
步入职业赛场后,还曾打败过世界重量级拳王汤米·莫里森。
然后呢?
在紧接着的卫冕战后,他就被另一个对手狠狠击败。
被撵着打,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输得相当难看。
不仅如此,他还因此受了重伤,留下的头部后遗症致使他再也无法上擂台。
他不算长的职业生涯,就这么被一场外界看来极端失败的比赛,画下了句号。
可能有人会疑惑,他至少曾经赢过,拿过的奖也足够吹一辈子了呀。
非也。
观众的记忆是极其短暂的,他们不会管你曾经有多荣耀加身。
100个冠军,也抵不上1次惨败。
没人会说,「哦你是那个打败过拳王的人」;
而只会被记得,「你是那个侥幸赢了一次,第二年就被打得狗吃屎的垃圾!」
而且对于拳击手(以及很多运动员)来说,从小参赛训练,缺乏其他的生活与工作技能。
从赛场上退役后的日子很多都不好过。
按照常规理解,一个拳击手被宣判了职业生涯的死刑,自然是痛不欲生。
但迈克尔并不是。
当医生告知他再也不能重返拳击赛场时,他感觉从天而降了一份大礼。
终于不用再打拳击了!
这对他而言,简直是梦寐以求的解脱。
原因在于,从一开始,迈克尔就不想做什么拳击手。
根本就不是电影电视小说剧本里写的那样,一个人为拳击梦想奋斗不顾一切。
相反,他对拳击恨之入骨:
「拳击不是一项运动,拳击是他妈的求生!」
他走上这条路,根本不是热爱,而是被逼无奈。
他的父亲是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的超级粉丝,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抱着拳击美梦,自己无法实现,就加诸于儿子身上。
小时候的迈克尔也曾鼓起勇气反抗:
「爸爸...我...我不想再练拳击了。」
结果是。
他父亲一言不发地站起身,折断电视天线,转身就给了迈克尔一顿毒打。
直到他遍体鳞伤为止。
有这样的父亲,迈克尔还能如何呢?
他乖乖的继续拳击练习,不情不愿地成为了一名职业拳击手。
在从业余跨入职业的处女赛上,迈克尔曾经历过惨败。
当时他忍受的不仅仅是周围人嘲笑和不屑,还有父亲的勃然大怒。
「你他妈的在搞什么鬼?你怎么能输掉比赛?!」
而当他在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被打倒在地,近乎没命的时候。
他父亲说的也是:
「这个丢人玩意儿死了算了。」
所以当迈克尔可以名正言顺离开拳击赛场时,那场彻底失败的比赛,在他眼中是「人生中发生的最美好的事」。
他终于可以从自己厌倦甚至恐惧的事情上解脱。
之后的路当然不轻松,但至少,他自由了。
他开始去尝试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他热衷写作,后来应一个相识的体育记者的邀请,撰写了一篇关于拳击的文章。
文章写得十分真情中肯,因此获得了一位好莱坞导演的赏识。
当时这位导演正为电影《拳王阿里》(威尔·史密斯主演)的选角,便向迈克尔抛出了橄榄枝。
可以说阴差阳错,也可以说缘分使然。
迈克尔就这样踏入了好莱坞,成为一名演员兼拳击顾问。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拍摄《百万美元宝贝》时,也邀请他参演了其中一个角色。
在好莱坞,他并不是什么大明星,名气也平平,论荣耀自然比不上世界冠军的头衔。
但他却觉得在这里找到了归属。
收入算不上高,但至少稳定。
更重要的,他是可以结识很多极富创造力和活力的人,可以见识到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这里,他可以平静地思索:
「我是什么人?什么才是我想要的?」
另一个鱼叔想介绍的「失败者」,叫苏瑞娅·包纳利。
一位花样滑冰运动员。
她也很优秀。
曾9次获得法国全国冠军、5次夺得欧洲冠军。
然而,当她踏出国门走到世界赛场上,无论是世锦赛还是奥运会,都不曾摘得一枚金牌。
在持续九年的运动员生涯中,她曾一次次向冠军席位发起进攻。
第三名、第二名......
她一度无比接近花滑的世界顶峰,但都一次次铩羽而归。
是因为技术不够好吗?
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八九十年代的花滑体坛,白人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多数群体。
评委们对花滑选手抱有一种固有的期待,那就是纤细的白人女孩,所谓的「冰雪公主」形象。
那时对花滑的审美也很固定,讲究优雅、美感、充沛的女性气质。
在电影《我,花样女王》中,白人女孩塔尼娅·哈丁(玛格特·罗比)也曾因为长相太「粗旷」,不够「精致」,而被排挤。
而身为黑人女孩的苏瑞娅,所承受的压力更可想而知。
那时的评委们对黑人运动员都有一套评论暗语。
苏瑞娅也被那套隐蔽的规则评判着。
看似夸奖,实则排挤和歧视。
苏瑞娅也清楚,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评委眼中「白雪公主」。
所以她更专注于花滑技巧。
她比别人转更多圈,完成更多高难度动作。
但还是不够。
评委们总有理由在别的方面给她打低分。
例如抓着她的衣服评论,称那是「宫廷小丑的服装」。
在苏瑞娅参加过的历次国际大赛上,曾有两次无比接近金牌。
一次是1993年世锦赛。
她完成了7个三周跳和1个三周跳组合。
获得了银牌。
另一位选手奥莎娜·巴尤尔只完成了5个三周跳,没有组合跳。
获得了金牌。
理由还是:优雅、气质、整体美感这些极主观的评判标准。
1994年世锦赛,苏瑞娅的表现堪称无懈可击,已经是场上的最高分。
但还有最后一位选手未登场,来自日本的佐藤有香。
对方也发挥出了自己运动生涯的最高水准。
两人的得分非常接近。
评委们经过漫长的讨论后,佐藤有香最终夺得了金牌。
尽管这样的结果见仁见智。
但多年来一次次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的记忆,全部在苏瑞娅的心头涌现。
她在领奖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将自己勇敢、独特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拒绝走上领奖台,并且摘下了脖子上的银牌。
显然,她不认为自己只配得上第二的名次。
但这一行为,绝对是大大得罪了评委。
苏瑞娅最后一次参加的国际大赛是1998年的日本冬奥会。
那时她已经饱受伤病困扰。
赛前发生的跟腱断裂,让她承受着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剧痛。
在比赛的前几个回合,她果然发生了失误,排名不算领先。
但在后半程,她一举震惊了整个世界。
苏瑞娅完成了花滑史上空前的壮举——
单刃后空翻。
为什么说这是空前的呢?
一直以来,由于后空翻的难度极其高、危险极其大。
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颈椎,甚至致残。
因此奥委会明确规定,所有跳跃动作都得单脚落地才能给分。
评委们相信,要在滑冰中完成后空翻,必须得要双脚落地。
但是苏瑞娅做到了。
她是史上第一个完成单刃后空翻的滑冰运动员,无论男女。
在她之后,至今只有3名男运动员能做到后空翻,还仅是双刃落地。
其实严格来说,她并没有犯规。
在那一年,所有场内外的观众和选手,都为苏瑞娅的勇敢与突破,发出了高声惊叹。
尽管如此,评委们还是判她犯规,以扣分处置。
在这场最后的比赛中,苏瑞娅最终排在了第10名。
但时隔这么多年,观众们大多忘了那些排在她前面的人姓甚名谁。
却都记得那惊世的一跳。
在那之后,苏瑞娅放下了对金牌的追逐,离开了赛场,在更自由、更广阔的舞台上继续展现自己的美。
她后来无数次表演过单刃后空翻,无一失手、稳如磐石。
迈克尔与苏瑞娅,二人的职业生涯都称不上完满。
迈克尔一度深陷于失败的阴影,一蹶不振到想一死了之。
他也深受古板功利的家庭束缚。
既无法争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又将成功看得高于一切。
但就是曾经这么迷惘的他,也一步步走出失败的泥沼,看穿了「人生必须赢」的陷阱。
其实真的「赢」了,也没有为他带来什么。
那段打败世界重量级拳王的经历,并没有让他更快乐、自信、增加多一些对拳击的喜爱。
反而那场被痛殴到退出拳击的比赛,被他引以为生命的礼物。
间接带领他打开了人生新局面。
苏瑞娅曾经执着于「世界第一」的头衔,为夺得金牌甚至曾压抑自己的天性。
一度无比接近梦寐以求的桂冠,却又一次次与之错失。
中间还有不少说不清道不明的体育世界中的灰色因素。
这样的结局,任何人都会感到难以接受、无比痛苦。
但苏瑞娅最终也冲破了执念。
拿到金牌当然荣幸,没有拿到,她也仍然是那个令世人赞叹的苏瑞娅。
一直以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赢才是一切」的社会。
读书的意义是考个好学校、拿个好文凭;
工作的目的是进入大公司、领到高薪资。
少数人即便不认同这样的价值取向,但在大环境的裹挟下,也不得不踏入这个只关乎名利的战场。
「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
每个人都必须一直赢,一直赢,爬到顶端才叫胜利,余下都只能被称为炮灰和垫脚石。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赛场,一切都关乎于「成功」。
这个社会不仅要求我们「赢」,还要求我们「出名趁早」。
赢要赢在起跑线上,胜要胜在射精前。
恨不得你一坠地就是世界第一,一旦落队就焦虑到想自*。
世界对成功的追求,早已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在如此苛刻、极端的评判条件下。
很多没有背景、没有梦想,也还没来得及培养出能力的年轻人,彻底自暴自弃。
他们还没有机会「发现并认识自我」「培养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就被急功近利的价值标准否定了未来可能性。
「你不是第一,就是输了。」
当「赢」成为了一种执念,渴求胜利便会成为生存唯一法则。
可以想见。
前半生的拼背景、拼学历、拼薪资,又会在后半生转化为拼伴侣、拼子女、拼养老。
原本宝贵的一生,莫名其妙、稀里糊涂的就这么过去了。
要知道,每个人的时间线其实都是不同步的。
很多人的爱好、理想是在三四十岁甚至更晚才会涌现。
而论获得成就、取得回报,那就是更后头的事情了。
年少有为当然值得赞赏,但大器晚成,甚至平平淡淡过一生,就是loser了吗?
摩根·弗里曼成名好莱坞时,已年过50
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只容得下少数人。
而剩下的「大多数」,也可以有着自己的幸福和欢愉。
只是不一定非得按金字塔顶端那拨人的评判标准罢了。
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在努力中肯定自我,这已经足够酷了不是么?
相比之下,那些只是照着世俗的标准前进,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楚,一味地追求别人眼里「成功」的人。
鱼叔倒觉得,他们才是输家。
输掉了自己的人生。
他们是真正的炮灰,是被那些金字塔顶端的人打败了的loser。
而我,根本就不想玩这套游戏。
所以我也就不会输。
在我自己的世界规则里,你永远不可能打败我。
况且,得成为那百分之几的人才算顶端呢?
1%?0.1%?0.01%?
永远没有答案。
每个人最明确的答案就只有两个:
生与死。
死亡是每个人共同的终点,而沿途的风景,却各不相同。
没有哪条路比哪条路更「高级」「牛逼」,因为每条路都是独一无二。
不同即为最美。
能够在年迈的时候回忆起过往的生活,可以为努力过而感到不留遗憾,脸上始终带着安详与怀念的笑脸。
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种圆满的人生。
「成功」固然可喜,但请不要污名化「失败」。
毕竟——
人生的输与赢,你是裁判,你说了算。
想看的,B站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