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钦
科举考试发展到宋代,已经十分完善和成熟。整个考试过程既严肃紧张又周密细致。宋代科举制度除了一些制度创新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是,改进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
古代科举考试的贡院。
壹
锁院与糊名的发明
“锁院”“糊名”都是在宋代提出并完善的。 在宋太宗淳化元年,为了表示公平取士,知贡举苏易简入贡院后,便不与外界沟通,此后成为定制,被称为“锁院”。到宋真宗初年,规定所有的试卷,要经过封印院糊名之后,再送往知举官处阅卷。“糊名”制度的诞生使得考试完全凭借考生的答卷情况来选拔人才,进一步强化了考试的公正性,唐代科举中的士人考前投状,名人举荐等妨碍考试公正性的因素都得以杜绝。“公正性”的提高,可以看成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备的一个重要特征。
让我们看看嘉祐二年整个科举考试的全流程吧。考试之日,考生凌晨入场,依次就座,主考官将试题写出后,考生对题目有疑问,可向主考官提出。考场由皇宫侍卫严加看守,黄昏时分才开门放考生出院。考试结束后,由内侍官收取试卷,先交编排官,去掉籍贯、姓名等,另行编号,然后交给封弥官誊写一遍,校对无误后,盖上御书院的印章。这一过程就是“糊名”,目的是防止营私舞弊。接着,由初考官初次判卷,定出等第;然后再次“糊名”,由覆考官覆判;随后由详定官启封,以两次判卷的结果决定等第;最后交还编排官,揭去糊名,恢复姓名、籍贯,决定礼部录取的名单,奏闻朝廷,以供殿试最后裁决,这叫奏名,也叫定号。其严肃性和公正性,与现在的高考有得一拼吧。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高考是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放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何尝又不是呢?
北宋嘉祐二年(1057)的科举考试,从正月初六至三月初五,整整两个月。各科共录取899人,其中进士科388人(礼部考试进士科出线373人,三月十一日的殿试放榜时,比礼部试登科进士多了15人,这15人是特奏名进士。所谓特奏名是指屡次参加礼部试不中的考生,另造册上奏,特许附试,属于照顾性质)也是从这一届科举考试开始,宋朝确立了“殿试不落黜”的原则,即凡获得参加殿试资格的进士,原则上都不落黜(之前最高可达50%以上落选),都赐予进士出身,殿试仅仅是评定名次而已。
苏轼
贰
高手如云的比拼
后世之所以将嘉佑二年的科举誉为“千年科举第一榜”,因为这一次科举考试中,产生的很多进士,对后世的文学、政治、思想等领域影响非常之大,无论政治、经济、文学、经学都有独领风*的人物出现,可谓是群星璀璨,辉映史册。
这场科举考试,“唐宋八大家”占了三席,分别是苏轼、苏辙和曾巩。经后人梳理总结,在《宋史》中有传的就有24人,他们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韶、王无咎、吕惠卿、刘库、刘元瑜、苏轼、苏辙、郑雍、林希、梁焘、曾巩、曾布、程颢、蒋之奇、杨汲、张载、张璪、章惇、朱光庭等。这些人中,有9人曾担任宰执: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等。这对于那些成绩在进士线上徘徊的读书人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看看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都在哪些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文学家有苏轼、苏辙、曾巩;理学家张载、程颢和吕大钧;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人物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张璪、林希、蒋之奇、邓绾;保守派名臣朱光庭、梁焘……有意思的是,后来成为理学大家的张载是程颢的表叔;曾巩与他的弟弟曾布、曾牟,以及堂兄弟曾阜,一门四人同科及第;状元章衡与叔父章惇同科及第,但章惇的名次在侄儿章衡之下,深以为耻,遂放弃殿试成绩“委敕而出”,下次科举考试时,高中甲科,其任性程度,恐怕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无人出其右;以善长险怪文风的太学生刘几名落孙山发动“进士群辱欧阳修”,后来痛改前非,彻底摒弃怪僻文风,两年后改名为刘辉,被担任殿试详定官的欧阳修擢为第一,获得殿试甲科……可以说,1057年的那场“高考”,不仅照亮了北宋的星空,也因其群星闪耀,辉映着历史的星空。
另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因为这次科举考试,因缘际会齐集京城,其中四大家与这次贡举直接有关:欧阳修身为主考官,曾巩与苏轼兄弟都是进士及第。另两大家也在京城:苏洵送二子应试,王安石正在京担任群牧判官(国家养马场的场长)。
对这一奇特现象,吴钩在《宋仁宗:共治时代》做了如下深刻分析:嘉祐二年的礼部贡举之所以能遴选出这么多杰出才俊,除了归功于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慧眼识才,也应归功于范仲淹昔日推行的庆历新政。新政“十条”中的一项举措为“精贡举”,含教育振兴与改革、科举考试改革两个部分,其中的科举考试改革在庆历五年叫停:“礼部贡院进士所试诗赋,诸科所对经义,并如旧制考校”,但教育振兴计划却坚持了下来,朝廷在国子监设太学,又在地方州县遍设官学,史称“庆历兴学”。从庆历兴学至嘉祐二年,已有十余年时间,苏轼、苏辙、曾巩、王韶、张载等嘉祐二年的进士,正是在这十余年间接受的教育。
叁
苏轼未能进前三
嘉祐二年的贡举考试,名气最大的,莫过于苏轼,尽管历史的真相是他的考试名次并不靠前,但因为相关的单科考试获得了主考官欧阳修的极大赏识,以及由此产生了口口相传至今的若干精彩故事,使大家误以为,苏东坡因为欧阳修为了避嫌的原因,与那届科举状元擦肩而过。
事情的真相是:嘉祐二年的殿试中,苏轼中第四甲,苏辙中第五甲,排名是较靠后的。按惯例,第四甲可授予“判司簿尉”范围的官职,第五甲则不能立即授官,须候选。
苏轼参加的嘉祐二年进士科礼部考试,一共考四场:第一场试诗赋,第二场试论,第三场试策,第四场试经义。试诗赋即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与韵脚现场创作若干首诗赋;试论类似于命题作文,按题目写一篇短论;试策,即出题者就时务提出若干具体问题,让考生发表见解;试经义则是出题者从儒家经书中截取一句话,请考生阐述其蕴含的义理。
苏轼在第一场考试中,所作诗赋被评为不合格,第二场试论得第二(《刑赏忠厚之至论》,即应试的短论),第三场试策成绩不详,第四场试经义得第一。综合四场成绩,顺利登科,获得进入殿试的资格(至于苏轼省试的具体名次,现已难考索)。如果不是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欧阳修与梅尧臣的赏识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苏轼很可能在嘉祐二年的科举考试中落第。如果落第,他与欧阳修将不再有后来让人羡慕的师生关系,也许,他的人生命运将会被改写,能不能有我们今天熟知、人见人爱的苏东坡,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肆
欧阳修产生了错觉
据《文献通考》载:宋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凡进士,试诗、赋、杂文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为什么苏轼在礼部贡举中总成绩并不靠前,单科论排第二却引起了巨大轰动,连他单科得第一的经义都没有人谈起,以至千年以来,人们以讹传讹,误传其总成绩为第二呢?这其中实际上大有文章,按当时省试四场考试的内容来看,惟第二场论最能体现欧阳修下决心倡导的古文之风。并且这篇论中还有“想当然”的典故(皋陶曰“*之”三,尧曰“宥之”三),让最先发现而饱读诗书的梅尧臣不知其典故,但文章务实的文风又与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高度契合,遂向主考官欧阳修报告,欧阳修亦不知其典故出处,因疑心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才判为第二。从传播的角度,这个不经意间出现的“梗”,引起了整个考官团队的高度关注,由此在去“糊名”之后,都急于想知道是谁作的文。这才有了后来妇儒皆知的相关故事:欧阳修给好友、担任此次科举考试编排详定官的梅尧臣写信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言及苏轼,欧阳修多次向人说起:“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以及欧阳修给自己的儿子们所言:“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作为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的一言一行,都是文坛的风向标,如此溢美之辞,更是让苏东坡爆得大名,成为红遍全国的新闻人物。风头之劲,反而盖过了后来殿试的状元。
至于后来殿试中的排名,更是与北宋的科举考试不断改革、修正和完善有关。进士科在太祖朝因取士不多,皆不明确区分甲第,唯以赐及第、出身显示高下。从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起,随着取士人数的增多,录取进士分等,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开始分甲、乙等,甲等即第一等,授将作监丞,通判藩郡(诸州),乙等即次等,授大理评事、知令、录事。科举考试录取分甲乙科,主要目的是作为授官的依据,以便按成绩等级高下决定授官之高低。后到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又分为五甲,宋代科举中习称的甲科,在五甲制下一般是指第一甲,乙科则是指第二甲至第四甲。但乙科与丙科之间却界限模糊。殿试的最终结果,苏轼初列丙科,因第四场《春秋》对义名列第一升一甲而升为乙科,从第五甲升至第四甲,赐进士出身。苏辙中第五甲,不能立即授官,须候选。
在惨烈竞争的科举考试中,由于录取比例极低,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进士登科的,都是人中龙凤,即使像后来被认为是天纵之才的苏东坡,在省试中也会有不合格科目,也会无缘甲科,更不要奢望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