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每个人童年回忆中最美好的组成部分。相比我们小时候简单的铁皮青蛙或木头枪,现在的孩子简直是幸福的一塌糊涂。
我们买回世界各地各种精美、新奇的玩具给他们,很多我们自己都忍不住想抢过来玩。但这些往往价格不菲的玩具却不一定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或者玩上几天就不喜欢了。失落感UP...
时不时会有爸爸妈妈来问我们:“宝宝对玩具兴趣不大,玩两下就扔到边上去。怎么办?”
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你也投入进去一起玩。
就跟学习说话、吃饭、上厕所、走路等等一样,玩具也需要家长自己作为榜样示范给孩子看。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他也许会变得更喜欢自己挖掘一个玩具的“使用说明”。但大部分时候,家长示范陪同他一起玩,可以更好地展示出这种玩具更多有趣好玩的特质。
“一起玩”的方法第一条,是买家长喜欢玩的玩具。我们总提到要注意购买和宝宝年龄相应的玩具,除了安全性的要求,适合年龄的玩具可以更好的引起宝宝的兴趣。太复杂或者太幼稚的玩具都让孩子没有成就感,无法培养出兴趣点。但这条原则只是No.3,除了No.1的安全红线,还有一条可以让我们放宽年龄限制,那就是家长应该优先买自己都非常喜欢和想玩的玩具。
这不仅是为了打着育儿的旗号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更重要的是,玩具应该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而不是扔给孩子让他们自娱自乐,好让自己休息一下的工具。(悄悄说一下:这个工具是动画片。)玩具的意义在于更有效更有趣的提升亲子陪伴时间的质量,让孩子和家长都乐在其中。
好的玩具设计,不需要特别的噱头,或者多么电子化,“原始”的乐趣也会让家长和孩子都很投入。
玩具亲子时间的质量不仅仅来自玩具本身的设计、材质或者品牌,也在于家长是否能一起投入进来。如果家长是童心未泯,或者觉得和宝宝在一起玩什么都开心那当然最好。如果是自己真的觉得这些低幼年龄段的玩具好无聊,那也没什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和宝宝一起玩一些你喜欢的玩具,这样的亲子时间质量可能更好。相比宝宝一个人玩低幼拼版你在旁边打哈欠,他会更喜欢陪着你组装出一个乐高汽车、高达或者看你遥控一个无人机飞来飞去。
“一起玩”的第二条方法是用玩具来比赛。
无论是“众乐乐”还是“与人斗其乐无穷”,其实讲的都是差不多的道理。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一个人在家玩模型车,而要跑到商场里玩四驱?不是因为四驱车有多高级,而是因为在那里有比赛的成就感。所以时不时家长在家里也可以选择更具有“对抗性”的玩具:水枪、Nerf热火、棋牌类、桌面游戏都是这种类型的选择,选择自己和孩子都可以投入的就好。
对抗性的游戏需要注意安全哦,比如玩Nerf的时候要记得带护目镜。
同样的,这也是有效延长玩具“生命”的一种方法。如果你发觉宝宝对一个玩具失去兴趣,那么就想办法把它转化为“比赛”:小车玩腻了,我们来比一下谁推的更远。积木玩腻了,那么我们来比一下谁叠的更高,或者比赛扔到玩具框里。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发挥想象力来寻找和讨论新的玩法,实在没得玩还可以把玩具藏起来大家一起躲猫猫。
“一起玩”的第三条方法是让“得到玩具”的过程更特别,更像个有趣的游戏,比如作为“积分”奖励。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怎么被小红花这种虚拟奖品所鼓舞的到处拾金不昧么?这没有什么不好。规则合理,奖品有趣的奖励机制,是让孩子了解“做对的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的简单方法。
“好孩子的圣诞礼物”是最标准的奖励与玩具挂钩的范例。
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自己的“得到玩具”游戏方法,这些游戏本身就是很好的“一起玩”的亲子时间。比如对于喜欢动手的家长来说,“得到玩具”的游戏也可以是用家里的材料一起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玩具。无论哪种方法,重要的是让孩子了解和记住这些玩具伙伴来到他们身边的原因,这种经历让他们对玩具的兴趣更持久一些,好吧,这也会让你试图将他玩具送人的难度更高一些。
说了上面这些,总结出来也很简单:玩具能让宝宝的童年过得更有趣,但发挥出玩具的效果,并不只是去买各种安全并好玩的产品,更在于家长本身的投入。
孩子需要的,不是你陪着他玩玩具,而是和他一起玩。
文章来源:一小时爸爸
【 给娃买玩具,不如给娃租玩具 】
「 8000件全球大牌玩具 !
多重消毒更安全!
会员一天只要几块钱!
下载【玩具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