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王者荣耀》上线人脸识别系统,能否防范未成年人冒名顶替玩游戏?

行业观察:《王者荣耀》上线人脸识别系统,能否防范未成年人冒名顶替玩游戏?

首页游戏大全冒名顶替学院更新时间:2024-04-16

“明明是小孩子的稚嫩童音,却坚持称自己出生在1947年,还有孩子趁他妈妈睡觉时,偷偷将其身份证摆在一起合影,企图蒙混过关通过验证,甚至还有找小卖部老板娘冒充父母要求解绑守护平台的……”

图片来源:东方IC

最近,腾讯游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腾讯未成年健康上网保护体系构建以及上月发布人脸识别系统以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客服压力激增,他表示咨询用户中,不乏一些未成年人进行的各种“花式”自证,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大数据AI、人脸识别等互联网前沿技术正在推动腾讯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

记者翻看近半年报道,关于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游戏与父母冲突的新闻话题不断,如何构建健康的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体系已逐渐成为社会焦点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11月28日腾讯健康系统在《王者荣耀》上正式启动人脸识别验证系统,这样的新技术通过哪些维度来判断是未成年人?运营半月后至今效果如何?从游戏企业角度看技术手段是否能够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上网?而家长和社会又需要作出哪些努力?对此记者走访了腾讯游戏成都相关团队,带来最新行业观察:

技术手段:人脸识别主打“防止冒名顶替”

人脸识别如何运行,判断标准有哪些?

“例如,因为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存在冒用祖父母身份信息注册游戏的可能,我们针对实名信息为60周岁及以上、存在疑似未成年人游戏行为、且在近一周的某一天有过较长时间游戏的用户,进一步加大了人脸验证力度。”

腾讯游戏相关技术人员向记者解释,腾讯目前运用AI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针对用户游戏内行为特征进行判定,用户的年龄、游戏时间及其他游戏内行为都可作为身份判定的参考标准。但他同时表示,考虑到未成年用户可能通过具体规则针对性的改变游戏行为以规避查验,腾讯目前不便对外公开疑似未成年人的具体判定维度。

效果如何?“人脸识别验证上线以来,在收到弹窗的疑似未成年用户中,有近一半用户‘脸证合一’,成功通过了验证”。腾讯方面介绍,在未通过验证的用户中,98.2%的用户属于“拒绝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为最大力度保护未成年用户并落实防沉迷效果,团队统一将这批用户视为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按照最严标准(每日限玩1小时)纳入健康系统进行游戏时长限制。

专家观点:社会引导,家长言传身教同样重要

培养未成年健康上网习惯并不只是游戏企业一方的事情,“社会给予引导、家长言传身教、游戏公司开发优质内容、相关部门承担监管责任,才能形成完整、有效的闭环。”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曾表示,现在的青少年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玩网络游戏是他们的基本娱乐方式。

他表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往往是因为亲子关系存在四类问题:一是“不了解”,即父母不了解孩子在网上干什么;二是“差关系”,即父母在线上和线下都没有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三是“缺引导”,即父母放任孩子玩网络游戏;四是“坏示范”,即父母自身也沉迷。

成都手机游戏创业者刘先生则认为,家长不宜向孩子灌输“玩游戏是罪恶的”这种观念。过于刚性的管理,反而会使青少年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游戏减压,他认为父母应当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建立孩子对高品质网络游戏的审美。

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总监郑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为了培养家庭间相互信任、正向激励的亲子关系,腾讯于2017年初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通过该平台绑定孩子的游戏账号,进行查询、提醒、设置时段、一键禁玩及限额消费等操作。而根据腾讯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成长守护平台绑定账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个。

根据近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伽马数据(CNG)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整体市场收入2144.4亿元,同比增长5.3% 占全球游戏市场比例约为23.6%。随着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问题给游戏从业者、家庭和社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