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连有9个重要观察点,全部巡逻一遍需1个月

边防连有9个重要观察点,全部巡逻一遍需1个月

首页游戏大全青瓜游乐场更新时间:2024-06-11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内地已春暖花开,帕米尔高原上依旧雪花纷飞。

初春时节,笔者走进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斯姆哈纳边防连,那里是祖国版图最西端的边防哨所,海拔近3000米,肩负着镇守我国西大门的重任,素有“西陲第一哨”之美称。

斯姆哈纳边防连距首都北京5000公里,同处北纬40度附近,在同一纬线上与北京遥遥相望。这里也是每天送走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与北京时差足有3小时。驻守在这儿的戍防官兵几十年如一日巡逻在边防线上,守卫着祖国的和平与安宁。

巡逻前,面向北京方向高唱连歌

初春的哨所,依旧冰封雪裹。维吾尔族战士海尔江拿出了自己的油画作品,向我们介绍起了连队的四季。面前一幅幅精心细作的油画,印刻了哨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写满了连队官兵在雪域边关的戍边奋斗精神。如今,哨所里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全都是海尔江画作的生动素材。

“西陲第一哨,斯姆哈纳边防连,三峰骆驼一口锅,雪域荒漠把家安,踏冰卧雪志更坚,赤胆染绿洲,湖水碧如蓝,日落观美景,伴马迎朝阳,斯姆哈纳好家园……”2003年秋,一位将军来到斯姆哈纳边防连,战士们列队为他唱起了这首连歌。歌声荡漾在山谷,响彻在心间,鬓染华霜的将军被这群年轻的士兵深深感染,不禁挥毫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关山突兀边云长,清湫冷水入横塘。漏残月黑听犬吠,夜半霜重看夕阳。前山飞雪后山雨,初夏浅草仲夏黄。怨女何须为君悔,立马西陲是儿郎。

歌如战鼓,鼓舞着一代代官兵走上漫漫巡逻路。连队有9个重要的观察点位设在海拔4500米的雪山上,东西两个方向全部巡逻一遍,需骑马爬山走一个月,途中吃的是干馕、喝的是雪水、住的是羊圈。每次巡逻登顶,官兵都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终点的大石头上。这块大石头,已刻满这个连官兵的名字,见证了他们的一片忠诚。

远山口扇形巡逻,是斯姆哈纳边防连独有的一种巡逻方式。每巡完一个山口都要回宿营点,次日再向另一个山口出发,整个巡逻似扇形展开,直到全部山口到点到位。远山口巡逻一次需往返250多公里,途中要翻越9座高山、趟越4条冰河,随时还会面临暴风雪、雪崩、地震、泥石流的威胁考验,可谓危险重重。

每次巡逻出发前,官兵都会站在前哨桥上,面向北京方向高唱连歌,现如今这已成为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前哨桥 刘慎 摄

一次巡逻中,身材矮小的上等兵张国斌,正好骑着一匹瘦马。过河心时,马一下子被湍急的水流冲倒,张国斌也跌入水中,差点被没过头顶的洪水给冲跑了。幸好,被在连队蹲点的宣传股长黄汝珍及时救起,这才算是捡了一条性命。

前年,上士金学华乘马随队巡逻,途中突遭地震。胯下一匹性格较烈的军马“流星”受惊后,前蹄立起把金学华甩了出去,他的头部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碰出了一个大血口。至今,头上还留有缝针后难以抹去的疤痕。

去年9月份,指导员卢树军带队去远山口巡逻,筋疲力尽的官兵正在翻越6号山口达坂时,突然隐约听到了山顶冰雪融化发出的吱吱声响,经验丰富的卢树军大声喊到:“有危险,快躲进前方山壁上的大石缝避险!”由于坡陡路窄,卢树军让战士们先跑,自己留在最后,等他刚要靠近石缝,只见万方土石咆哮而下,其中,一块数吨重的巨石从天而降飞向卢树军。一个快速躲闪,再加上一个利索的前扑,他这才算是躲过了一劫。站在石缝内,受到惊吓的大家都为指导员捏了把汗,好在只是腿部擦破了点皮,卫生员简单包扎了一下,他们就又踏上了巡逻路。

雪地巡逻。刘慎 摄

巡逻回来后,不管多晚,官兵们都会自发来到前哨桥上,再次面向北京的方向,向祖国报告平安……

“胡杨树能够活下来,我们在此也能扎下根”

1962年,哨卡的第一任教导员杨亲锁带着15名战士,靠着三峰骆驼一口锅,在这“抬头雪茫茫,低头土黄黄”的雪域荒漠安了家。16名汉子抱成团,喊出“不做雪山的奴隶,要做雪山的主人”的铮铮誓言,在荒凉之地夯出第一个地窝子。

面对茫茫戈壁滩,教导员杨亲锁在距连队800米处发现一棵拳头粗的胡杨树,站在树跟前,他对官兵讲道:“它能够扎下根活下来,我们在此也能扎下根!”戈壁滩上缺土,官兵们就在巡逻时一点一点带回来;缺水,官兵们就一盆一盆从河沟里端。在一茬茬官兵的汗水浇灌下,杨树、柳树、刺梅等先后成活。

这几年,他们在雪山上搬沙运石、栽花种草、植树造林,自己动手改善环境,把哨卡建成了帕米尔高原上的“边关战士乐园”。如今,连队周围栽种各类林木已达59000余棵,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绿洲”。连队还先后建起了“落日公园”,设立了人工湖、人工瀑布、刺玫园、戍边楼等“西陲哨卡十大景观”。目前,连队绿化总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

一代代官兵坚持种树,如今染绿了哨所方圆5公里。刘慎 摄

冻白菜、肉罐头、粉条、萝卜,曾经被官兵们戏称“四大名菜”。常年巡走在雪域高原,戍边官兵饱受着严寒和紫外线的“特殊照顾”,头发脱落、嘴唇干裂和指甲凹陷等症状一直困扰着他们,营养不均衡一度成为“健康*手”。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官兵向生存极限发起挑战,与恶劣环境作斗争,他们挥镐抡锹,开山劈坡,在哨所右侧开辟出一块菜园地,开始尝试种植。翻土、灌水、施肥、播种……菜苗纷纷探出了头、长出了芽,但恶劣的气候却无情摧毁了官兵们的付出,风霜雪雨轮番袭来,官兵精心呵护的一棵棵小菜苗还是慢慢地枯萎夭折了。网上查、请专家,深研究、细琢磨,最终,较劲的官兵还是在雪域高原上成功种出了新鲜蔬菜。

黄瓜、圣女果、水果甜玉米等一批高原罕见的物种相继在哨所试种成功,如今,官兵从吃不上菜到吃上新鲜蔬菜再到吃上营养菜,不但吃出了营养,还吃出了健康,有效预防了高原病的袭扰。

在祖国最西部,撑起一片和平纯净的天空

在冬古拉玛山口,刻满“中国”二字的石头随处可见。据四级军士长高成回忆,2004年7月下旬,时任斯姆哈纳边防连连长的胡红利带着8名官兵行进在前往冬古拉玛山口的巡逻线上。31日中午,在离大妈家毡房还有十几公里的时候,天气陡变,大雨顺山奔流而下,瞬时便形成了洪水,气温也随之骤降。

行进在大山深处。刘慎 摄

经过8天的巡逻,此时的官兵们又冷又饿又乏。子夜时分,执勤的哨兵推醒了刚刚入睡的胡红利,说前面不远处有两个人影正向这边移动。人影越走越近,并逐渐清晰起来。“是大妈”,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

官兵口中的大妈,名叫布茹玛汗,今年已经70多岁了,从20岁开始就跟着丈夫上山放牧、护边,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了。她每年6月中旬进山,大雪封山时出山,每天巡山要走3、4个来回,约20公里左右,这50多年,已经走了8万公里,相当于7个长征路。

同样是行走高原,布茹玛汗早就和官兵们亲如一家人,她是大家敬佩的兵妈妈,官兵们也是她引以为傲的兵儿子。

巡逻途中。刘慎 摄

斯姆哈纳边防连的这群国门卫士始终严于律已,忠诚地守护在祖国的最西端。这儿日进出车辆数百辆,往来游客上百人,只要提起哨卡官兵,就没有不翘大拇指的。

调度车辆、维持秩序、解说政策,除了这些日常的工作之外,但凡百姓和游客遇到困难,这里就成了他们的救助站——官兵曾为患急病的外籍工作人员深夜紧急会晤,将其安全送出国境;为因意外而错过开关时间的商务车队层层联系开关事宜,给外商挽回重大经济损失。

从开关至今,官兵们在执勤任务相当繁重的情况下,检查出入境车辆、人员上万次,没有发生过一次差错。官兵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在祖国最西部撑起一片和平、纯净的天空。

斯姆哈纳边防连执勤分队乘马巡逻。刘慎 摄

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5次,还被原兰州军区授予“西陲戍边模范连”的光荣称号。边关的故事仍在继续,荣誉还将续写,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和事、物和景跃上维吾尔族战士海尔江的油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