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276年,大明军神戚继光创建了一支无敌之师,荡平了倭患,威震敌胆。
在当时那个热兵器尚不发达的年代,他的鸳鸯阵竟能打出1:200的伤亡率,也因此,“戚继光”三个字,一度成为令倭寇闻风丧胆的存在。戚继光是如何养成的?真实的戚继光究竟是怎样的?
戚继光画像
一, 父亲的老来子,且极“利父”
戚继光生于1528年,戚家数代为将,到他这已经是第六代了。
大明开国时,戚家先辈曾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国后又出征云南战死沙场,后辈因此被封“明威将军”,可世代承袭“四品登州卫指挥佥事”的职务。
四品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在登州,戚家几代人都扎根在这了,算得上是当地的“望族”。
戚家世代忠心报国,扎实肯干,家风纯正。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文武兼备,为官清廉,是当地百姓眼中可亲可敬的官员。
虽说官场上有口皆碑,但是生活中也有烦恼。戚景通的大伯一生无子,他因此过继膝下承袭职务。没想到,到他年过半百时也尚无子嗣,每每想起此事心里难免苦闷。
直到55岁这一年,戚景通终于盼来了好消息:他33岁的二夫人有喜了!十月怀胎,终于分娩。嘉靖七年初冬,戚继光降生。据说,他降生当时红光满天,颇为奇异。
戚景通老来得子,又见此奇景,十分高兴,便给儿子取名“继光”,一是应了他出生时的霞光,二是希望他长大能承继祖业、光宗耀祖。
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自打有了儿子之后,戚景通的官运也亨通起来。短短几年时间,戚景通接连升官,朝廷先是将他从登州调到济宁,然后又调到了保定府。
戚景通离开了守了半辈子的蓬莱,随着办公地点不断向京师靠近,他的官也越做越大。60
岁时,他被召入京,升任神机营副将,成了正三品武将。
京师繁盛,可开销也大。如今家里又新添一子继美,戚景通高兴之余,压力也不小。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只身赴任,把一家老小安顿回老家。
小小年纪的戚继光和弟弟跟随祖母与母亲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少有父亲教导,缺少严厉约束。长期下来,养成了他们调皮好动的性格,像野草一样疯长起来。
小继光虎头虎脑,身体健壮,是当地的“孩子王”。他每天除了在私塾读书,就是带着一群孩子风风火火地“打仗”。
所谓“打仗”,虽说是孩子们的小打小闹,可也有模有样。泥砖堆砌的“城墙”,彩布制成的军旗,树枝充当的兵器……这些战斗道具,他们一应俱全。
小继光就是“战斗”的操盘手。他人小鬼大、主意多,一众伙伴都愿意听他调遣。全部集合准备完毕后,他一声令下,所有人立刻分列成攻守两队。
但是他哪一队也不参加,站得高高的,居高临下掌控战局。攻防兼顾,变换指挥。
老话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戚继光自小就喜爱兵法并钻研战术,这也为他之后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戚继光故居雕像
嘉靖十七年,戚继光肆意的日子结束了,他再也不能和学堂的伙伴们疯跑“打仗”了。因为这一年,66岁的父亲正式退休,并给他办了退学。
戚家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也不至于供不起儿子上学。戚景通为什么不让才满十岁的儿子继续上学了呢?
二,十岁承袭四品官,却过上了最严苛的日子
戚继光十岁退学后,便以戚家长子长孙的身份承袭了父亲的四品官。也从此时起,他走进了父亲为他制定的“魔鬼训练”中。
十来岁的孩子就能承袭四品官,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好事,可当时的戚继光并不高兴。为了更够胜任职务,父亲亲自在家训练他,可比学堂里的夫子严厉多了。
打拳、射箭、练枪……在老爹的督促下,戚继光每天都有高强度训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哪怕下雨下雪、生病发烧也从不耽误。
当时,年幼的戚继光心里非常抵触,后来在他真正开始自己训练军队、带兵打仗时,他也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初的良苦用心。除了磨练毅力和训练体力之外,戚景通还注重对儿子的品行规范。
一天, 看着院里刻苦训练的戚继光,戚景通突然开口问道:“你有何志向?”戚继光正练习举石锁,闻言脱口而出:“读书!”
儿子立志读书,放在别的父亲眼里或许会十分欣慰,但戚继光的这个答案并没有令他的父亲感到满意。
戚景通严肃地告诫儿子,读书是手段而不是志向!作为武将世家,戚家的儿孙不能只读书,应该以报国为己任,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父亲的一番话掷地有声,戚继光深以为是,连连点头。
为了勉励儿子,戚景通在戚继光的房间墙壁上挂上四个大字——忠孝廉节,时刻提醒他不要松懈。这一时期的戚继光将“主动吃苦”发挥到了极致,一个能主动吃苦的人,成为“人上人”,注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可即便已经开始主动吃苦了,戚继光的父亲对他仍极其严苛。
一次,嫡母带戚继光回娘家省亲,外祖母非常喜欢他,临走送了他很多衣物吃食。回到家,戚继光照例给父亲请安,戚景通一见他却开口大骂:“混账小子!”
戚继光突然被骂,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哪里做错了。原来是一向清廉的戚景通,看见儿子穿了一双绣着花边的新鞋,觉得这小子贪图奢侈,担心他日后追求奢靡,成为中饱私囊的贪官败坏家风。
戚继光故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戚景通对戚继光的教育极为严厉,不放过任何微小细节,他时刻提醒儿子要严格要求自己,这也让戚继光受用一生。
转眼戚继光长到了十七岁,他也该到兵部履职了。兵部远在京师,路途较远,入京之后还少不了访友交际,就算戚继光一人前去也得一笔不小费用。
俗话说,穷家富路。戚景通也知道京师开销大,尽管自己平日再节俭,这次还是给儿子多多备了盘缠,让他上路了。这一去就是四个多月,办好履职手续,戚继光顾不上多停留,赶紧返回蓬莱老家向父亲复命。
初冬十月,戚继光一到家就发现不对劲。弟弟一身孝服,一见他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戚继光顿时心里一惊,一问才知,父亲已经在两个月前去世了。
母亲怕耽误戚继光履职大事,没有让人通知他。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但父亲的教诲他铭记终身。
戚景通生前忠心报国,哪怕是辞官后依然关注鞑靼和倭寇的动向。他闲居在家,一面教导儿子承继祖业、报效国家,一面还总结作战经验著书立说,以备战时之需。
戚继光自小就在蓬莱长大,对倭寇也多有耳闻,加上父亲时常念叨,他对抗倭之事也略懂一二。
三,四品官参加“武举”欲从头开始?反常之举背后是大志向
嘉靖当政后期,倭寇最为猖獗。但倭患并不是那时才有,而是已经存在数百年了。
自打元末,中国沿海地区就不断受到倭寇*扰。大明开国后,朱元璋还多次下令抗倭,明军在东南沿海与倭寇交过几次手,胜多败少,抗倭颇有成效。
但随着之后的海禁政策时松时紧,倭患的影响也此起彼伏。到嘉靖皇帝当政时,国家内部问题频出,外部倭患也日渐猖獗起来,竟成了皇帝的一大心病。
但此时的戚继光还没有在抗倭一线,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登州卫指挥佥事。说起来,大小算个军官,可是他日常工作不是打仗,也不是练兵,而是屯田!
当的是四品朝廷武官,*却是种地的活,戚继光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好几年。他总能和士兵打成一片,从不摆架子,经常扛着锄头跟部下一起开荒。
他赏罚分明,士兵对他又敬又怕,他也很快在这个岗位上站稳了脚跟,还培养了一批自己的亲信。
这样的屯田日子很平静,但戚继光并不觉得开心。安逸并不能让他真的快乐,反倒令他有些愁苦。此时的他仍不忘父亲的教诲,渴望建功立业,为国尽忠。
在登州,戚继光屯田之余坚持钻研兵书。一日,他在兵书的空白处写下了著名的《韬吟深处》,一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说出了他的追求,也为他的一生定下了基调。
戚继光修建的金山岭长城
不过,虽然此时他所在的登州就毗邻大海,但戚继光的荣光却不是从这里开始的。
都说出名要趁早,戚继光深以为然,他不想荒废时间。20岁时,戚继光终于得到一个新任务:每年带登州卫士兵远戍蓟州。
蓟州是大明的军事重镇之一,距离京师不远。在这里戍边,与在登州不同,到底是天子脚下,戚继光接触到了许多中央信息,并萌生出一个新想法。
他要参加科举考试!
当然,他不是想入阁拜相当个文官大学士,他要参加的是武举!
弟弟继美听说了大哥的打算,百思不得其解。靠武举入仕,起点不过是个七品小官,现在大哥可早就官居四品了,费劲折腾图什么呢?
戚继光自有考虑,他打听到武举出身虽说起点低,但是颇受朝廷重视,升职快,更有前途。自己还年轻,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没想到,这一想法却有意外收获。
嘉靖二十八年,22岁的戚继光一路过关斩将,在本次山东武举应试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入围了第二年入京会试的考生名单。
考试如期而至,当时的武举会试考察三科内容。早就入京备考的戚继光发挥得不错,顺利通过了前两科,静待第三科笔试到来。
然而,没等来第三科的开考消息却等来了停考的旨意。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俺答打过来了!
俺答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时常南下*扰大明。俺答汗倒不是什么深谋远虑的君主,每次来犯并无章法,目的都是为了掠夺财物美女,还谈不上要围攻京城夺取大明江山。
可这次怎么围了大同就直奔通州了呢?
事出突然,京师告急,皇帝哪还有心思开武举,连忙下令取消考试。武举三年才一次,就这样说取消就取消了?上千名来京应试的武举考生可慌了神。
不过,很快朝廷因为守卫京师缺人,又想到了他们,命他们重新编制入伍,以一名普通士兵的身份,戍卫京城。
四,以“文”闻名的士兵
军旅数载,戚继光终于施展抱负了,他白天扛着长枪站岗守卫,晚上挑着小灯奋笔疾书。没几天,一本名为《备俺答策》的小册子在守城士兵中流传开来,作者正是戚继光。
这本小册子受到一致好评,甚至被兵部奉为当时指挥官的必读资料,人手一册。
虽说俺答撤兵并不是因为这本小册子编的好,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戚继光确实凭借这本小册子在京师“火”了一把,回头就升了官,成了正三品的署都指挥佥事,管辖范围也从登州卫一处,变成了三处。
知识帮助他“升官”后,戚继光更加坚定了要走“文武并修”之路的决心。自此后,他越发发奋读书了,他经常在半夜时分挑灯夜读。
戚继光《纪效新书》
官越当越大,责任也越来越大。戚继光上任后,不敢松懈,早出晚归四处巡视,很快摸清了各卫所的情况。
士兵懒散成性,真到了大敌当前的紧要关头可如何是好?必须加紧严明军纪!
戚继光的老舅也在他麾下当兵,一次老舅没有完成任务,又不满受到外甥的批评,竟当众端起长辈的架子,和戚继光吵了起来。
戚继光一视同仁,毫不偏袒,以“违抗军令“的罪名,重责老舅二十军棍,部下无不钦佩。这般苛刻且“六亲不认”的结果是,戚继光所率将士无不军纪严明,可后遗症也来了:他在生活中,往往因“不近人情”而难免与亲友生疏。
四,初抗倭,戚继光和将士们吃下大亏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守备数年、一仗都没打过的戚继光终于等来了机会,朝廷新设宁绍台参将一职,点名调他去。
这一职位统管当时东南地区最富庶的绍兴、宁波、和台州,多少人削尖了脑袋都想去,真是羡煞旁人啊!
别人自然是去不成,因为浙直总督胡宗宪早就看好戚继光了。
戚继光自从《备俺答策》风靡一时之后,便时常写一些备战策论和建议。虽然大多石沉大海反响平平,但不曾想却也让胡宗宪看到了这个踏实认真、心思缜密的年轻人。
胡宗宪的赏识与提携,让戚继光更快地发挥出了自己的能力。
戚继光新任的这个职位,虽然所辖地区富庶,但也是倭寇猖獗之地。
在他上任之前,南方刚发生了一件奇事,让皇帝乃至整个大明军队都为之震惊。
嘉靖三十四年,一股不足百人的倭寇势力从绍兴登陆,历时不到三个月,横行三个省,一路打到了南京城,震惊朝野。
大明的南京城,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它是王朝的南首都,周围有数十万的军队守卫,怎么会挡不住几十个倭寇呢?
影视剧中的戚继光
相比于明军低下的战斗力,倭寇的作战能力也确实要强不少。这一点,戚继光在上任第二天就见识到了。
说来也巧,戚继光前脚刚上任,次日一早倭寇就来了。部下来报,此次倭寇有八百人,请求戚继光示下。
戚继光心想,自己此时麾下四千士兵,还怕他八百倭人?哪怕是三头六臂,也叫他有来无回!
不料,战况不利。双方一交战,明军就不占优势。倭寇个个手持长刀,明军士兵很难近身,而且倭刀锻造锋利,*伤力强,难以抵挡。
眼看士兵步步后退,溃不成军,甚至有不少丢盔弃甲只顾逃命的,戚继光十分恼火,迅速提弓搭箭,瞄准前方连射三箭,将敌方三名头目中箭倒地,众寇一时慌乱,连连后退。
明军见状士气大振,戚继光下令追击。本以为部下能乘胜一举拿下,没想到士兵压根没想追*,只是把倭寇赶远就高兴地回来交差了。
戚继光终于明白,之所以打不过倭寇,除了装备和战斗力差之外,军队上下畏敌怕死的不作为风气更加致命!
五,戚继光在孤独中顿悟,并发明了奇特的“鸳鸯阵”
抗倭初期的戚继光,所面临的难题极大。对于当时的戚继光而言,“抗倭”如同摆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
怎样跨过这座山?在山下苦思冥想的戚继光分外想念他的父亲,如果父亲还在世,他至少还有个商量对策的人。可如今,他只能自己独自面对这座大山。
影视剧中的戚家军
孤独让人痛苦,孤独也让人强大。“强者思维”往往也在孤独中被强化,戚继光在无数个黑夜的沉思后确定:要想战胜倭寇,只能靠自己。打定心思靠自己的戚继光开始日夜围着军营打转,他很快罗列出了明朝士兵的弱势:一,兵源不足,且缺乏无畏无惧的将士;二,武器不如倭寇;三,阵法不够灵活。
理清楚了这三层后,戚继光开始着手具体解决问题了。针对第一个问题,他想到了用“刁民”充军的方式。
原来,戚继光在一次出公差路过义乌时,正巧遇上此地民众正在械斗,男女老少齐上阵,场面十分激烈。派人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义乌与永康两县百姓在械斗,为的是争夺两县交界新发现的一处银矿。
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一直从正午打到了傍晚。最终永康人先坚持不住,撤出了这场斗殴。据说,这场械斗已经持续了四个多月了,参与者多达三万,死伤也超过了四千。
战后,戚继光看着留在原地、愤愤不平的义乌人,脑子里出现一个想法:此地民风彪悍,不正是招兵的好地方吗?
戚继光赶紧把这个想法汇报给了上司胡宗宪,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得到批准,开始在义乌招兵。为了保证所招的兵全是“刁民”,戚继光在义乌征兵也是有要求的:非农户出身的不要,年逾四十的不要,胆子太大和太小的不要,有在官府从业经历的不要。
戚继光这次招兵的奇特要求,被后世称为“四不要”。这“四不要”虽有些苛刻,但最终还是征召到了四千多名符合标准的新兵。这些人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以不怕死著称的“戚家军”。
影视剧中的戚家军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戚继光开始着手解决武器的问题了。在最初的交战中,善于总结的戚继光就深切地体会到了明军与倭寇在武器上的差距:倭刀又长又利,攻击力和*伤力都很强。
在实战中,倭刀更适合劈砍,明军士兵武器常被打落,甚至被砍死砍伤,这也导致很多士兵一提倭刀就发怵,总是未战先怂。
难道,就没有能够克制倭刀的武器吗?戚继光不信。
一次,部下缴获了一批倭刀,拿给戚继光看。经过仔细研究,他们发现,倭刀较长且重量不轻,只有劈砍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但这一动作普通人单手很难完成。
确实,在实战中,倭寇都是双手持刀,大动作地挥舞。这样一来,在他高举倭刀时,肩及肋骨等身体部位就会暴露出来,留给对手可攻击的弱点。
发现这一点后,戚继光又潜心钻研,在倭刀的基础上改造出一种更轻薄、便利的战刀,既便于攻击,又利于防守。
这种战刀一经问世,很快在戚继光率领的部队中推广开来。一实战果然不同凡响,士兵们再也不怕倭刀了。
第二个问题解决后,就只剩下阵法的问题了。此前,明军的阵法非常呆板,所以即便明军在人数上占有优势,每次双方交战,主动权也依旧掌握在了倭寇手中。众不敌寡,长此以往给士兵带来了巨大心理阴影,闻倭色变,不利于提振士气。
为了解决阵法的问题,戚继光专门从少林寺请来了高人,他们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三十棍僧。三十棍僧虽是佛门中人,但也始终心怀天下苍生,在戚继光的三请五请下,他们毅然下山,帮助训练戚家军。
戚继光在少林罗汉阵的启发下,发明了后来闻名于世的“鸳鸯阵”。
以往明朝士兵一直按照“五五五”的方法排列,每队125人,编制臃肿且作战角色分工不够明确。这种阵法,被称为传统阵法。
改为“鸳鸯阵”之后,士兵11人为一队,其中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队长下的各队均为两人,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排列。每队11人所持武器不尽相同,而且各有分工,攻防兼备,甚至还有专门负责烧水做饭的后勤兵。
鸳鸯阵
在队伍编制上,戚继光也充分考虑到了人员分配的问题。当时的士兵并非全是年富力强的壮汉,所以在“鸳鸯阵”的排列中,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使每位士兵都能各尽其能。
例如,孔武有力的做防御士兵,手持盾牌负责掩护;身材高大的做长枪手,手拿长茅竹远距离攻击敌人;身材娇小的就安排做短兵手,与长枪手相互配合……
有了灵活的“鸳鸯阵”,戚家军如虎添翼,战斗力猛增。之后,随着战场环境越来越丰富,戚继光又以“鸳鸯阵”为基础,创造出两仪阵、三才阵等更多战术,打得专业且死板的倭寇昏头转向。
尾声
1561年,两万倭寇进犯台州。四千戚家军奉命出战,与倭寇交战十三次,未尝败绩。最终,以伤亡二十人的代价*敌近五千人,打出了1:200的恐怖战绩,彻底荡平倭患。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到此,戚继光也终于成了父亲生前期待他成为的大写的人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