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郑和,明朝航海家、外交家。永乐三年(1405年)起,奉命由海路出使西洋,历时28年,7次远航,途经30余国,最远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每次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62艘,远航南海及“西洋”。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
郑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的人数都多达两万七千人以上,船只六十艘以上,出使时间超过两年,如此巨大的规模,郑和等人又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呢?为什么从未见到类似于西方航海家那样吃老鼠吃牛皮还有败血病的记录呢?
船只
郑和下西洋时,正值明朝的鼎盛时期,所以朝廷对于船队的筹备是十分重视的,船队中的船舶包括:宝船、马船、粮船、水船、坐船和战船等。其中马船、粮船、水船顾名思义,即饲养马匹牲畜的马船、运粮的粮船、存储淡水的水船。
马船上饲养的牲畜可以为船员们提供马奶、羊奶、牛奶;密封的水船则可以一次性携带大量的淡水,这大大解决了船队的饮水问题。
储存与自给自足
因船队行经之地多是热带,即使在冬季腊月,温度也时常是高于20摄氏度,预防食物腐烂变质自然是头等大事。而郑和率领的船队可以进行远距离航行而又不会出现食物短缺问题,与食物的储存方式密切相关。明朝时,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腌制、烟熏、晒干、果脯、糖渍、火焙等各种防腐技术,实现了食物的长期保存,而巩珍在《西洋番国志》中记载:“下西洋去的内官合用盐、酱、茶、酒、油、烛等件,照人数依例关支。”从随船携带的盐、酱这些调味品我们可以推断出,像咸菜、酱菜等腌制品自然是少不了的。
而中国人的固有技能:种菜,即使是身处海船上也是无法阻挡——十四世纪上半叶北非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记》中描写当时往来印度洋的中国船只,其船员常在木盆及瓷器中栽种蔬菜、生姜,提供日常食用,并用雨水为蔬菜提供水源,自然,处于十五世纪的郑和船队也会在船上种菜了。这就保证了船员们每日有一定的维C补充。
再加上郑和下西洋起点在苏州太仓这个柑橘类水果产区,在出航时自然会带上一些家乡的水果,更是确保了航行前期的维C补充。也说明郑和船队的伙食种类是很丰富的。
此外,船员也在船上饲养家畜家禽,并且打捞捕捉海产品,还能做到活水养殖,以保证水手们的肉类供应。副食方面,船员们还能吃上各种特制的果脯,喝上各种果茶。以“会吃”著称的中国人,哪怕孤悬在环境恶劣、食材紧缺的大海上,也不会亏待自己。但是,这些只是航行时的统一标配,更多的是靠岸时进行补给。
当时郑和也不是领着船队向太平洋方向探索,而是沿着海岸线上几百年来的传统路线航行。也就是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有着很多的资源补充点。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沿途补给,买!买!买!
在巩珍的《西洋番国志》中记载:“缺其食饮,则劳困弗胜,况海水卤咸,不可入口,皆于附近川泽及滨海港湾,汲汲淡水。水船载运,积贮仓粮舟者,以备用度,斯乃至急之务,不可暂弛。”这段话的大意是指:航行中缺少食物淡水,使人精神不振、身体虚弱,海上得不到补给,便都到附近河流港湾补充淡水,水船储存淡水,粮船囤积粮食,以备之后食用,这是最为紧急的事情。这里面有个信息很关键,“靠岸采集粮食”。而且随行人员马欢和费信也分别在其著作《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中提及,郑和船队沿途会购买鱼、鸡和羊,有时候也会采购鹿、兔、骆驼等肉类。
而以出使各国,彰显我天朝上国之威严为目的的郑和船队自然是逢港必买。
新鲜水果是可以随时随地补给的。爪哇、马来半岛及印度半岛等地区有椰子、芭蕉、甘蔗、西瓜等热带亚热带的特产水果。
到了红海附近后,有阿拉伯半岛地区的石榴、花红、西瓜、甜瓜以及晒干而成的椰枣与葡萄干等,还有可以提供蛋白质与脂肪的松子、杏仁、核桃等坚果。
新鲜蔬菜就更不必说,只要是当地有的,郑和等人是来者不拒。吃不完的就制成泡菜腌菜储存起来。这些新鲜蔬菜极大地保证了船员们的日常维生素摄入,保证了船员们的健康。
而东南亚地区盛产稻米,阿拉伯半岛地区则兼产米麦,主食自然也是不必担忧的,郑和船队是一有机会就大批采购的。
可以说,郑和是带着人马从东吃到西,从北吃到南,一路吃到阿拉伯半岛地区。吃出了一个舌尖上的西洋。
再回头看看同时期乃至三四百年后的欧洲航海家们........活着就好ヾ(✿゚▽゚)ノ像什么老鼠肉、包桅杆的牛皮、生虫子的饼干、生藻绿水、几十年前制作的硌牙面包......简直就是地狱里的生活啊,中国舰队伙食,永远滴神!
横向对比:
参考:巩珍《西洋番国志》、伊本·白图泰《游记》、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系列视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