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更是一年一度的高考。
在重庆,除了早起的高考学子和家长们,还有这样一群人,正在为高考学子们保驾护航。
他们就是重庆的拓儿车司机。
他们是高考的守护者,组织了1500余辆“雷锋的士”星级车,在重庆主城区免费为出行不便的高考考生提供送考服务。
而这样的服务,他们已经进行了五年。
不是每一辆出租车,都有机会被选为雷锋车。
只有那种从不违章违纪、从没有被投诉、驾驶员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习惯,认真参与每个月的安全学习,才有机会成为“雷锋的士”。
每当遇到这样的紧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一定是这些“雷锋的士”。
也是正印了那句话:“一座重庆城,嘿多好心人”。
重庆的第一代出租车全是清一色的奥拓,重庆人亲切地称呼它们为“拓儿车”。打出租车,叫“打拓儿”。
在重庆,多的是这群拓儿车的神话!
作为山城最狂野的血液,他们驰骋于陡坡与平地,停靠在山谷与山脊。
正是凭借着这样相互交错的道路,才练就了重庆一批又一批的拓儿车司机。
如果说其他城市的出租车是开的太快,那重庆的出租车就是飞得太低。
靠着快速变道,左卡右窜,拓儿车司机们游刃有余地维持着车速,将低空飞行艺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上坡、下坡、波浪坡,二档起步,转速上5000,一气呵成!
随时就能开出山路十八弯的气势,但绝对收放自如,稳如泰山,每一脚油门,都掌握得恰到好处。
速度是180迈,心情是自由自在。
拓儿车师傅戴个手套就把街道当赛道,各个摄像头熟记于心,劲爆程度堪比过山车。
接触妹永远不会忘记:
嘉陵江边,拓儿车载着我们一家人与一辆奔驰竞速的那个夜晚。
在重庆二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接触妹:“当计价表被摁下的那一刻,他们就是重庆唯一的风。”
当然,重庆拓儿车司机飙得快的原因一个是因为车技好,另一个则是因为他们对重庆的地形了如指掌。
大部分的司机师傅都是老重庆了,每天在这座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穿行,只要你叫得上名字,就没有司机找不到的地方。
见过活着的地图吗?
重庆的拓儿车司机,随便抓一个都是。
「贴地飞行」和「人肉导航」。
这是重庆拓儿给所有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但它们其实还背了很多年的黑锅。
前几年,或多或少都会听到一些关于「拓儿车绕路」的事情,但其实这只是个误会。
只要是正规的拓儿车司机,那他是绝对不是敢绕路的。
作为「人肉导航」的拓儿车司机会在心里盘算,哪条路才是最便捷的路,而默默地为乘客挑选了一条不堵车,相对顺畅的路来走。
而那时候没有真正的导航,乘客不明所以地绕了一大圈,久而久之就留下的这样的印象。
但到了现在,科技的进步,让导航更加普及,司机也就更不会去绕路,完全不会再上演以前的那一套。
如果遇到要绕路的情况,司机也会主动说明原因:“黄花园堵起遭不住,我们换一条路走,可能要绕1.5公里左右,行不行?”
在征得乘客得同意下,才会绕行。
耿直热情的师傅们,一是不能坑乘客,二是如果堵车,自身的损失也很大。
固有的成见,在如今基本上可以洗白。
如果司机真的故意绕弯子,被乘客发现并投诉,这一天都相当于白跑。
不仅会被罚款,严重的还可能直接扣车。三天不能出车,损失更大的还是司机自己。
用拓儿车司机的原话来说:“绕路?脑壳被门夹了差不多。”
严格的规章制度、一旦堵车的损失、乘客扫码不付款、网约车的竞争,让如今的拓儿车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尤其是网约车对拓儿车造成的巨大冲击。
接触妹听一位拓儿车司机说:“重庆现在的拓儿车有一万五千多辆,网约车注册的就有五万多辆,这啷个整?”
接触妹在和司机闲聊的过程中才知道,他们的工资比起以前少了很多,往往开一个上午才十几单。
这两年网约车的崛起,接触妹也很少“打拓儿”,殊不知它们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潇洒自信,一上车就开始吹牛牛的拓儿师傅,在如今是收敛起了锋芒。
现在的拓儿确实“怂”了不少,虽然还保留着重庆人骨子里的热血耿直,但再也不可能一顿敲你五十块钱棒棒。
也不可能再为了多挣点钱,带着你从江北机场绕到北碚再回到袁家岗。
更不可能在凌晨三点之前,还能在重庆坐到“飞车”。
拓儿车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规范化,不断前进,也在朝着正确的道路猛打方向盘。
虽然它少了些往年的“野性”,但拓儿车还是那个拓儿车。
还是那个车顶是广告,车身也要贴广告的拓儿车。
还是那个一找到机会就给你拉拉家常,一路聊起不停气的拓儿车。
还是那个黄色的天语,还是那个一看到「空车」的红灯亮起,就想招手的拓儿车。
在这座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拓儿车被淹没在万千车海里,它也确实只是一辆招手即来,挥手即去的拓儿车,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存在。
但在接触妹眼里,那一抹在街道穿梭的黄色魔焰,是最有安全感的颜色。
无论你是谁,只要你真正感受过拓儿车的魅力,才会明白,这是整个重庆城里最不平凡的车。
来源: 重庆全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