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背锅侠——可怜的鼠兔!
有时候,自己说和别人说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就像隔壁那两户邻居,一个说没干,一个说干,让人无语。不过,他们后来的父亲指着其中一个说就是他*,结果天上掉下两颗超级大弹弹,整个城市的人都知道了,不过他们也不冤枉。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一种动物真的很冤枉,一直被认为是破坏草场的罪魁祸首,直到近些年才得以平反。这种动物就是鼠兔。鼠兔属于兔形目、鼠兔科,共有30多种。它们的身体和嘴像兔子,耳朵和眼睛像鼠类,尾巴则像一个残留的疙瘩,长度约为0。如果一定要类比,那大概就相当于我的脖子,虽然不能说没有,但确实基本看不到。
鼠兔在我国也被称为鸣声鼠或石兔,最大的特点就是打洞。有人说不对,石兔不是天生不能打洞吗?鼠兔也被称为石兔,因为它们通常生活在高海拔地区,那里的岩石比较多,这和打洞没有关系。我们不能将人的称呼和动物的称呼混淆。
鼠兔的打洞技巧非常高超,不仅能打长住洞,还能打短住洞和警戒洞。特别是长住洞,一个主洞连接着多个逃生出口。即使敌人会钻洞,也不知道房主走的是哪一条路。警戒洞只有一个出入口,但数量极多,有时候还会有一些主动上门的客户,比如褐背拟地鸦雪雀等。它们利用鼠兔的洞来躲避阳光和恶劣天气。我们知道,主动上门的通常会提供服务,这些洞中的鸟提供的是预警服务,一旦有鹰、雕等动物在上空盘旋,这些鸟就会大叫。而鼠兔一听鸟叫唤,直接一个猛子往洞里扑,立刻就不见了。
此外,洞还是鼠兔的仓库,它们不冬眠,因此在秋天就要专门晒草料然后拖到洞里藏起来,以备冬天食用。就像人类社会一样,有些人辛勤工作,有些人则会偷窃。有些鼠兔不干活,专门偷邻居现成的,但因为每次只偷几根,所以通常不会被发现。鼠兔毕竟不是人,不够精细。想当年,我爸把家里的零钱按面值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每次我只拿几毛钱都会被发现。后来我估计我爸是记零头的,于是直接抽最下面的10元钱,果然他就不知道了。
那么,为什么说鼠兔蒙受了不白之冤呢?因为以前人们都认为鼠兔吃草根,喜欢打洞破坏草场,于是纷纷开始消灭鼠兔。但后来发现,真正导致草场退化的元凶是过度放牧,而鼠兔打洞反而会改善土壤结构,同时鼠兔还吃掉了大量的毒草害草,保证了家畜的安全。此外,鼠兔也是当地肉食动物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如果鼠兔灭绝,那么兔狲、藏狐、雪豹等食肉动物也将面临饥饿的困境。
之所以人类以前会误解鼠兔,主要是因为它们喜欢呆在草场退化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天敌。但人类只看到了退化的草地上都是鼠兔,就认为它们是罪魁祸首。如果只看表面,就容易闹笑话。比如,有个刚毕业的肛肠科医生接待了一个患者,检查后说你应该去看牙科。患者非常生气,说他是在牙科被诊断出来的,医生不相信,于是给他的牙科医生打了电话。牙科医生说他有一个患者,后门长了一颗牙,这不应该是我们科的病人吗?结果医生听了之后直接昏倒了。原来,那颗牙是他们在拔牙的时候不小心掉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