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复杂微妙的微生物世界,等待我们的探索

那个复杂微妙的微生物世界,等待我们的探索

首页游戏大全微生物世界无限金币更新时间:2024-05-05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我们所见即是世界。在显微镜发现之前,我们以为这个世界就是由这些我们肉眼可见的生物构成的。

荷兰人列文虎克在167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在这之后他开始使用他的显微镜系统的观察身边的一切。他观察了动物的皮毛、苍蝇的头、木材、种子、鲸的肌肉、脱落的死皮、牛的眼睛等等,甚至还观察了一滴湖水,也正是在这一滴湖水了,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世界——微生物的世界。后来列文虎克将自己的发现全部记录了下来,并将他的观察报告寄给了英国皇家学会。1680年,列文虎克,这位从未接受科学训练的布商,当选了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

即便列文虎克在17世纪已经用他的显微镜向人们展现了微生物的世界,但因为他始终不肯公布自己制作显微镜的方法,后人只能使用一些劣质的显微镜,而无法在他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直到一个半世纪之后,技术条件成熟后,人类才开始真正的探索微生物的世界。

美国知名科普作家埃·德扬在他的作品《我包罗万象》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虽然人类从18世纪30年代之后就已开始研究微生物,但现在的我们依然对微生物充满了误解和偏见。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微生物世界与各种生命体之间神奇的“共生”关系被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不该“谈菌色变”,我们需要的是正视它们与我们之间复杂的“共生”关系,为地球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

埃德·扬是《大西洋月刊》的科学记者,他的作品还常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纽约客》、《自然》等众多科学媒体。他也因出色的生物医学报道和生命科学传播工作,于2016年分别荣获迈克尔·E. 德贝基新闻奖(Michael E. DeBakey Journalism Award)和拜伦·H. 瓦克斯曼奖(Byron H. Waksman Award),他曾经的博客“并不复杂的科学”(Not Exactly Rocket Science)曾于2010年荣获美国国家研究院凯克科学传播奖(National Academies Keck Science Communication Award)。

《我包罗万象》作者--埃德·扬

01.微生物“百害无一利”,真的如此吗?

微生物可以导致很多疾病,比如流感、艾滋、麻疹、埃博拉、狂犬病、瘟疫和霍乱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少数的致病致死的微生物,让我们大多数人对微生物充满了恐惧和厌恶。各类清洁用品的广告词上都会主动宣传“可以消灭百分之多少”的细菌,我们看着广告上宣传的百分比的数字,就会认为这个清洁用品非常有效,可以*灭我们身边的各类细菌和病毒,没有了这些细菌和病毒,我们就不会生病。

而合适的清洁卫生的措施已经是公共卫生不容置疑的基本要求,这也的确减少了很多疾病的传染。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在清洁卫生这件事上似乎走过头了过分的清洁使很多的有益微生物消失,这些有益的微生物消失会导致我们的免疫系统缺乏刺激和锻炼,反而会伤害我们的健康

“发达国家的儿童们因为干净的环境避免了感染各类传染病,所以免疫系统缺乏‘经验’,变得过于‘神经质’。它们能在短期内更有效的保持健康,但对无害的触发物(如花粉)会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那些可以“教育”我们的免疫系统的微生物,甚至是一些可以刺激我们产生抗体的寄生虫,自我们人类诞生起,就与我们相伴。但是近些年来,随着过度的清洁,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感越来越低,过犹不及,正是这种现象最好的概述。

02. 复杂而又微妙的“共生”关系,才是人类与微生物关系的常态

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远不是简简单单的敌我对立关系。我们与这些看不见的生物的关系复杂而微妙,科学家会用“共生”来形容这种关系。

提到“共生”这个术语,我们所接触到的各种信息会让我们以为这是一种积极的关系,但这不是自然界的真实面貌。在《我包罗万象》这本书中,埃德·扬告诉我们,“共生”并不一定利于合作,即使结果符合双方利益;它甚至会为最和谐的关系绑上导致冲突的定时炸弹。

人体中拥有可以消化紫菜的微生物--图源自《我包罗万象》

以与我们人类细胞共生的最基础的线粒体为例,所有的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它们是提供能量的动力工厂,而当它们出现在其它地方时,却会引起免疫系统的错误反应。当我们的一些细胞因为伤口或者擦破皮裂开,其中的一些线粒体片段会进入血液。这些线粒体片段依然保留了自古以来的细菌属性,当它们进入血液被免疫系统发现后,免疫系统会错误的认为体内发生了感染,并进而开始防御。如果损伤严重,释放了足够多的线粒体,那就有可能会导致全身性的炎症,这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会危及生命。


线粒体已经经历了20多亿年的驯化,而时至今日,人体在面对它时依然会错误地反应过度,这也正是我们人体与微生物复杂关系的一面。我们的微生物在一个器官中可能极其宝贵,在另一个器官中却可以变得危险异常。

自然界的“伙伴”关系都是如此,“共生”不是浪漫美好的友谊关系,每段共生关系之后都多少暗藏敌意,只有在合适的条件和环境里,才能维持互利的关系。


03. 正确看待微生物,为了我们共同的地球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地球到现在已经存在了45.4亿年,如果把这个星球的历史浓缩为1年,现在是12月31日,那人类本身也才存在了不到30分钟。恐龙直到12月26日之前还在统治世界,而在地球生命演化的大半段进程中,微生物都是唯一的存在形式。从这份虚拟日历的3月到10月,微生物都是地球上绝对的主角。”

我们不应该害怕、厌恶大部分的微生物,相反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珍惜、欣赏和研究它们。微生物是地球漫长历史的浓缩物之一,它们的世界有太多我们还没有看到、了解和研究透彻的内容。正如我们现在在努力保护各种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在努力保护自然,做为这个大自然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正确的看待它们。就像在埃德·扬在《我保罗万象》这本书里写到的,

“当我们开始了解我们的微生物群、我们的共生伙伴、我们内在的生态系统,以及我们包罗的惊人万象,每踏出一步都有机会创造新的发现。每一丛毫不起眼的灌木都在讲述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数不尽的伙伴关系。这些合作伙伴从数亿年前就开始发挥作用,影响了我们已知的整个动植物世界。”



文/雪兔的碎念

与你们分享我所读所想所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