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玩什么:我们推荐这些游戏陪你过新年

周末玩什么:我们推荐这些游戏陪你过新年

首页游戏大全微小地牢手机版更新时间:2024-04-16

“周末玩什么”是来自触乐编辑们的每周游戏推荐。每周末,我们都会各自推荐一款当周的新游戏(偶尔也会有老游戏),它们可能是PC或主机游戏,也可能是手机游戏,来供大家参考、选择。当你在周末赖床,没决定接下来玩点什么好的时候,不如来看看我们的选择里面是否有你感兴趣的,也欢迎读者和开发者朋友们向我们寻求报导。

刘淳:《深入地下》(Steam、Xbox One)

关键词:冒险、氛围、困难、两极分化

一句话简评:享受孤独还是心态爆炸?我不确定你会是哪一种,最好的办法还是亲自深入地下。

很难想象制作了5年的《深入地下》(Below)发售后落得了一个评价“褒贬不一”的结果。玩家两极分化的焦点其实在同一处:这是一款难到有些不近人情的地牢探索游戏。

乘小舟来到一座孤岛的主角,从山门处一路往下层层深入。游戏没有文字,也没有教程,在这个广袤的地下世界面前,如同米粒一般微小的主角,用光亮暂时驱散笼罩四周的迷雾,执剑盾与不断涌现的怪物作战,还要搜寻物资制造物品,应付饥饿、寒冷与伤痛的侵袭,当然还有那无处不在的陷阱。

相比开阔的背景,主角真的太小了,要想时刻盯着他还真有些吃力

在这已足够残酷的设计下,游戏还有个异常残忍的机制——地图随机生成,死亡清零重来。虽然游戏也贴心地添加了“捡尸体”的功能,但如果没有提前准备传送门,或是找到缩短距离的捷径,玩家只能重新步步向下找回尸体。还有那盏提灯,不慎遗失的话,只能摸黑前进,稍不留神,隐匿在暗处的陷阱就会让你前功尽弃。

制造环节,配方完全靠自己摸索

它的确带来了一种不常见的体验。广阔的地下世界、精美的美术风格、静谧深邃的音乐,营造了一流的探险氛围。在地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紧张而危险,又夹杂着好奇与惊喜。它只适合夜深人静时戴上耳机独自享受,你化身为一名对前方一无所知的旅人,展开了一场深入地下的孤独冒险。

战斗环节,可以使用剑刃与弓箭

影响体验的随机生成算法当然可以进一步改进,但这种刻意为之的困难,可能正是游戏的内核所在。这其实在玩家评论里也能反映出来:给差评的大多吐槽它的严苛、残酷、不近人情,开头还会加一句“尽管我很想去喜欢它”,给好评的人则多是真正深入到地底并发现了最终的秘密,他们事后回想,觉得就应当如此设计。

地底深处到底有什么呢?

享受孤独还是心态爆炸?我不确定你会是哪一种,你可能会讨厌它,可能会喜欢它,但无论如何,最好的办法还是亲自深入地下看一看。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250680/

忘川:《鲁弗兰的地下迷宫与魔女的旅团》(PS4、PSV、Steam、Switch)

关键词:迷宫探索、第一人称、小队编成、绝佳剧本

一句话简评:新手引导绝佳、非常适合萌新入门的DRPG佳作。

玩游戏的朋友基本上都知道什么是RPG,可“DRPG”(即Dungeon RPG)却似乎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同为“老古董”的Roguelike,都因为独立游戏开发者的喜爱而被玩家普遍认识,DRPG至今却仍像个生僻词。可若追究起历史,你会发现这种将“迷宫探索”作为核心内容的RPG曾在欧美地区风行过,甚至可以说就是日式RPG的起源:如果说日式RPG的根是《勇者斗恶龙》(即《DQ》),那么《DQ》的根就是身为DRPG的“巫术”系列。只是以“DQ”为代表的日式RPG,将原本难度十分硬核的DRPG改造得容易令大众接受,《鲁弗兰的地下迷宫与魔女的旅团》(ルフランの地下迷宮と魔女ノ旅団)同样如此。

《鲁弗兰》同样是经过改良的DRPG

是的,阻止DRPG被新玩家广泛认知和接受的,一个是第一人称回合制,一个就是难度——说得通俗一点,DRPG完全可以叫“是男人就下100层”:玩家需要自己创建角色、编成小队、进行战前整备,进入迷宫后,等待玩家的除了诱人的装备和财宝,还有各种可以轻松令玩家团灭的敌人、一触即死的机关或陷阱,以及相当严酷的死亡惩罚,甚至于在最老派的DRPG里,连迷宫地图都需要玩家自己画。也因此,近几年DRPG制作得少,卖得好的更少,销量好的DRPG也基本都被“魔改”过——没错,我说的就是《Persona 5》。

NDS、3DS平台上的“世界树迷宫”系列,玩家可以用机身配备的触摸笔在掌机下屏“手绘”地图

这或许就是我想在这儿推荐《鲁弗兰》的原因——除了开场那个无可回避的“剧情*”(我一定要说,我真的怕玩家被劝退),这大概是近年新手引导做得最舒适、难度曲线设计得最亲切、剧情也比较有保障的DRPG。不像部分DRPG一上来就复杂困难到把你劝退,《鲁弗兰》是通过剧情,一点点把系统喂给你,让你慢慢接受并适应DRPG的种种设定,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游戏的画师和“魔界战记”系列是同一位,相比欧美DRPG“糙老爷们”的画风,或许更易于被国内玩家接受

随着剧情推进,“魔女请愿”会解锁越来越多的项目,系统就这么被一点点地喂给了玩家

相比传统DRPG,它又有简化和创新,比如我最喜欢的“破墙”——游戏中,玩家是可以不跟随迷宫的既定路线走的,有许多墙面都可以拆。这里的“拆”可不只是方便玩家走捷径,而是会打开各种地图不直接显示的隐藏房间和路径。那种一格格踏遍迷宫,最终全清地图的快感,真的得亲自玩一次才能体会到。更别说,《鲁弗兰》还有DRPG中较为少见的绝佳剧情——对于剧情的赞誉,玩家只要稍微搜索一下网络上就能找到许多。

“破墙”是我最喜欢的系统之一,拆迷宫什么的最有意思了

创造了“型月”世界观的奈须蘑菇,将《鲁弗兰》选为“2016年最震撼心灵的游戏”

不过,这款游戏从2016年登陆PSV起,到移植PC、PS4、Switch,游戏仅卖出了15万套——就这销量,开发商日本一都可以在推特上发贺图庆祝。我实在觉得这游戏的销量与质量不相匹配。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推荐的初衷:我希望那些此前没玩过DRPG的玩家,可以通过它感受到DRPG的魅力。

完全以战斗和探索为核心的游戏,在第一人称视角下有很强的代入感

迷宫中会触发各种事件——某种意义上也是种碎片化叙事

最后,友情提示,目前《鲁弗兰》的Steam版本不包含中文,移植后Bug也较多。如果想获得完美的游戏体验,又想要中文,请购买PS4港版或Switch港版;如果追求随时刷刷刷,Switch就是最佳平台(请注意,Switch的中文版是港服数字版、港版实体卡带独占)。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566540/

熊宇:《监视者2》(Steam)

关键词:策略、反乌托邦、道德选择、话题之作

一句话简评:仍然是那个主题,但有了更多可玩的东西。

你是一名公职人员,在游戏故事所处的背景当中,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无惧失业(但和其他人一样有失去生命的风险)、前途无量(如果方法“得当”)、受人尊敬(虽然可能并不真诚)。

开场很直白,说去世就去世

你的日常工作是处理民众的需求——作为一个中间人。你会听到无数的请求,谁又违反法律啦、谁又需要去图书馆借书啦、谁又在坟头聚会啦……你不需要做出判断,只需要把所有请求送到它们该到的地方,一切秩序井然。

再次强调,你不需要做决定,只需要移交到正确的部门

当然,偷听别人的谈话,探听他人的秘密,这也算是一种工作。

多听、多看在哪儿都是有用的技能

工作之外,在私人领域中,你遇到了不少麻烦。你的父亲离奇去世。来到新地方后,你遇见了许多奇怪的人们,他们中有的人似乎早就知道你。他们的话语半真半假,互相矛盾(甚至自相矛盾),你需要作出判断,如果判断不出,猜测仍然管用——不要因畏惧而什么都不作。

这里可能存在一个悖论:冷漠的人不应该告诉别人要冷漠待人,而事实上不少人这么告诉你了

总而言之,你与人打交道,并试图在与人的交互中取得成功。这种成功可能是积极意义上或消极意义上的,可以成功地当个好人,也能成功地当个坏人。

当然,无论好坏,缴费通知总是不会迟到的。

我不交罚款、拒缴水电、无视设备维修,一定要先给国足集资!

在《监视者2》(Beholder 2)中,你要做的是事情大致就是这些了。

反乌托邦的世界已经有很多了,它们每一个都希望展示荒诞,而随着这些作品的增多,屏幕外的玩家对这些荒诞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所以,对一个老玩家来说,《监视者2》的世界设定有些中规中矩,相比一代来说,它的进步更多表现为各方面的强化——画面、气氛渲染、系统深度……

看似反乌托邦,其实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监视者2》的前作是话题之作,也就是说,在题材上是占了便宜的,这种便宜很难延续到第二代,因此,尽管它比前作更为完善,但也少了题材上的冲击感,因此很难将二者放在一起比较。

本作同时适合反乌托邦题材爱好者和从未接触过反乌托邦题材的人们,对前者来说,这款游戏能让你再来一次略有不同的体验,而后者将会保有初次体验的神秘感。那些对反乌托邦题材不太感兴趣或已厌倦的玩家或许不会对本作有太大兴趣。

目前,这款本月发售的游戏在Steam商店售价49元。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761620/

(游戏激活码由东品游戏提供。)

胡正达:《死亡细胞》(Steam、Switch、PS4)

关键词:Roguelite、独立游戏、爽快

一句话简评:独立神作,TGA 2018最佳动作游戏实至名归。

在2018年即将结束之际,请允许我再次推荐《死亡细胞》(Dead Cells),如果你是一位动作游戏爱好者,错过它就太可惜了。

《死亡细胞》的战斗手感非常出色,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它是一款非常适合反复刷的游戏。尽管《死亡细胞》中的关卡顺序、构造和物品位置是随机生成的,但怪物属性和Boss大体上没什么区别。话虽如此,每当玩家自以为掌握了怪物攻击特点时,死亡总是悄然降临,怪物的站位及数量分布只要略有变化,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作为动作游戏,《死亡细胞》某种程度上算是手残友好,游戏的主要乐趣点在于主、副武器及两种辅助道具的搭配,如果非要说的话,属性加点和武器洗属性也能算在内。对操作没有信心的玩家可以选择冰冻、弓箭加双自动箭塔的组合,只要加点得当,在面对前几关的Boss时甚至可以做到原地抗着打。当然了,这个游戏里可以衍生出的流派太多,每一种都尝试一遍就能玩很久,发明创造新打法无疑会加速游戏时间的流逝。

洗属性也是很有趣

坐山观虎斗

虽然每次死亡,玩家都要从头开始玩,但《死亡细胞》和众多同类型游戏一样,可以通过收集要素的方式为自己进行原始积累,让玩家不至于玩了几个小时后还是拎着小片刀出门。

画面非常过瘾

经过数个版本的更新后,目前《死亡细胞》的装备平衡依然存在问题,曾经大火的“电鞭”在被削弱后已经无人问津,很多手雷也毫无存在价值。《死亡细胞》的另一个问题是跳跃判定过于精确,在平台跳跃时极容易卡在下面,虽然不至于影响进度,但对流畅度有一定影响。

总之,这款在Steam上冬季折扣价64元的游戏非常值得一试,它在Switch上的手感也是相当不错的。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588650/

牛旭:《生化奇兵》(多平台)

关键词:美术风格优秀,蒸汽朋克,反乌托邦,第一人称射击

一句话简评:虽然氛围有点恐怖,不过手里有枪就没什么可怕的。

我第一次看到《生化奇兵》(BioShock),是在2010年《轻兵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里,短短3页纸里,由Irrational Games塑造的神秘海底世界深深地吸引了我。可惜那时我身陷学校和宿舍间的两点一线,为了不脱离集体,每次去网吧只能和同学一起玩玩网游,体验这款游戏的计划被一再搁置。等到了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游戏时,我却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

《生化奇兵》的标志,让我隐约闻到一股铁锈味

就在前些天收拾书柜时,我家的猫儿突然跑到我扔了一地的旧书边趴下,把它抱到一边之后,我顺手翻起了压在它身下的那本旧杂志,光怪陆离的销魂城、穿着厚重潜水服的“大老爹”……《生化奇兵》中光怪陆离的海底世界再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说起《生化奇兵》,没有接触过的玩家可能会有一种它是恐怖游戏的错觉,这得益于优秀的氛围营造。整个游戏大部分时间都在销魂城内进行,这座藏身在北大西洋海底深处的水下城市始建于1946年,城市的建筑四处透着摩登时代的痕迹,再加上游戏中各种黑科技的设定,结合出了一种充满“潮湿感”的蒸汽朋克风格。因为身处海底,没有自然光源,地图中那些眼睛冒光的怪物自然让人更加毛骨悚然。

这就是那篇让我对《生化奇兵》产生兴趣的文章,光看配图风格的确是像个恐怖游戏

玩家可以使用枪械或特殊技能击*敌人,熟练之后就不是那么恐怖了

阴暗和恐怖并不是销魂城一直以来的样子,居住在这里的人类精英一开始想建立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不过就算是精挑细选的精英,也难逃人类善于斗争的本性,特别是被限制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城市中后,这种矛盾被无限放大。最终,一切美好的预期全都化为泡影,销魂城变成了阴暗的*戮场,陷入了无尽混乱。

本应体现人类美好向往的地下城市,已经被人类变成一座鬼城

游戏中最令人头疼的怪物——“大老爹”和“小妹妹”的组合就是在斗争中诞生的产物。和一般游戏中的怪物不同,它们并非有意要伤害玩家的反派,而是被反派所利用的弱势群体。 “小妹妹”是失去意识的孩子,守护在她们身旁的“大老爹”则是一心负责保护工作的战斗机器,玩家面对它们时,也不仅仅只有扣下扳机这一种选择。

“大老爹”和“小妹妹”,这种受害者相依为命的设定非常感人

《生化奇兵》在Steam上常年保持“一致好评”的傲人成绩,趁打折时购入捆绑包的话,系列全部3部作品一共只要50块钱,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此外,系列三部曲在主机和PC平台还有合集发售,PC版支持Mac和Windows系统。唯一的遗憾就是,“生化奇兵”系列至少在目前并没有第4部,3部游戏体验结束后,就要彻底和海底城市的冒险说再见了。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409710/

陈静:《勇者斗恶龙:建造者2》(PS4、Switch)

关键词:建造、RPG、趣味性、幻想

一句话推荐:故事和建造都比初代更有趣了。

我原本是打算在1月24日中文版发售之后再吹爆《勇者斗恶龙:建造者2》(Dragon Quest Builders 2)的——那时候它应该叫做《勇者斗恶龙:创世小玩家2》了。然而既然本期推荐的主题是元旦假期,那么这部足够让人投入,结合了RPG故事和自由建造的优点的游戏就真的太合适了。尽管现在只有日文版,但极为友好的新手教程和AI可以让不懂日文的朋友也能顺利地玩下去。

副标题是“破坏神席德与空荡岛”,算是官方剧透吧

如果你没有玩过《勇者斗恶龙:建造者》初代,那么这一作非常适合上手:它是一款以角色扮演为核心,搭配了建造和生存玩法的独特RPG游戏。与“勇者斗恶龙”系列一脉相承的画风十分可爱,剧情虽与《勇者斗恶龙2》有所关联,但自身也非常完整,且幽默风趣。随着故事推进逐渐解锁的建造元素十分丰富,陆地、天空、水中都可以自由建造,队友和村民会在打怪、建造、种田时全方位帮助你,让你这个建造师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各种任务。

道具的图标会和它们的名字一起出现,即使不懂日语也可以轻松理解内容

如果你已经玩过《勇者斗恶龙:建造者》初代,那么本作整体而言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不过你会发现一些令人开心的变化:界面上增加了地图,人物增加了跑动功能,部分物品可以不用破坏直接搬运,队友战斗力很强,村民会帮助你建造和战斗,大型建筑的建造更加方便,烹饪、种田等细节的改动也更加合理,与其他设定搭配在一起,整体玩法上仿佛可以感到质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队友——破坏神席德实在是很可爱,任务成功后与主角的击掌也相当萌。

种田任务,注意右上角的小地图,初代是没有的

此外,初代里精灵那句“记住,你并不是勇者”的关键台词在这一代里仍然适用,虽然需要打的怪增加了,但大部分时候还是交给队友或者村民比较好,尤其是在道具(比如地刺)效果减弱的情况下。不过这个设定对于主角的“建造师”身份来说应该是更加合理了,毕竟只是个辅助角色嘛,打架的事儿就交给别人来吧。

队友席德才是打怪的主力

总体而言,《勇者斗恶龙:建造者2》的难度不高,沉浸感很强,玩起来很容易像“再来一回合”一样,不知不觉间一整天就过去了。玩得太投入在平时可能会造成一点麻烦,不过对于假期来说就刚好。假如你还担心日文版会影响游戏体验,那么也可以再等3个星期,中文版发售之后那是绝对不容错过的。

最后,祝愿在过去一年里始终支持触乐的朋友们新年快乐。今天下班的时候,别忘了和你可爱的同事们说:“明年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