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将过去。经历了三年疫情生活,今年重新适应原本熟悉的日常,时常感觉恍惚。我们尝试从这一年流行文化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一些共同的体验和情绪。
今年大大小小的假期中,几乎所有景区都人潮涌动,“特种兵旅游”火了。之前只能在家跳操锻炼的“刘畊宏女孩”们纷纷走出家门,用最少的时间打卡最多的景点。这可能是今年最有进取心的活动。那些不想远行的人们则选择了city walk(城市漫步),在熟悉的居住地寻找新景观。
沉寂三年的电影院也热闹起来。真实案件改编是今年国产电影的重要标签,*妻案、缅北诈骗、*猪盘等社会新闻被搬上银幕。《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等影片以惊人的票房证明,“恐吓观众”正在成为新的票房密码。同时,电影宣发手段和短视频结合越来越紧密,回归电影院的观众发现,短视频平台上的宣传片段比正片精彩得多,一时竟难分影片内外,谁在诈骗?
热播剧集《狂飙》《漫长的季节》同样是现实主义题材,回归讲好故事的传统,以人物命运折射时代变迁,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耸人听闻的奇观上,反而收获了好口碑。
这几年见惯了明星塌房,今年终于有一位货真价实的“顶流”成为年轻人们的心头好,它就是:水豚,一种其貌不扬的啮齿类动物,从年初火到年尾,粉丝一路飙升,从网店到实体店,从广告到表情包,到处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水豚走红的秘诀是情绪稳定,以人人渴求的精神状态从容地生活着。当发现“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水豚的姿态堪称一种英雄主义。
昨天我们推送了从“关系”角度对2023的盘点,今天这篇以情绪为线索回顾这一年转瞬即逝的流行文化话题。从中触摸现实的肌理,感受生活的温度。
走出去,动起来
关键词:#特种兵旅游、#city walk(城市漫步)、#报复性旅行协会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为23.84亿。五一期间,国内游达2.74亿人次,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个在路上。旅游需求集中爆发,假期不够就压缩行程,催生出”特种兵式旅游”。“三天两座城,不浪费一秒钟”,有人甚至晒出五天爬遍五岳的惊人成绩,走红网络。
“特种兵旅游”不仅是线下活动回归的强烈体现,也代表了年轻人对探求世界和更丰富体验的迫切渴望。《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2023年,年轻人精神状态一览》分析,这种渴望是对“不确定性”的回应。“过上一种当下的、高效的、行动的生活,是如今许多人的精神状态。”经历了三年疫情,人们最愿意投入的就是满足“此时此刻此地”的兴趣。无论是上半年走红的高强度“特种兵旅游”,还是下半年以闲散漫步为特点的city walk,都体现出这种心态。
《幻象》,[美]丹尼尔·布尔斯廷 著,符夏怡 译,新经典文化 |南海出版公司 ,2023年7月。
city walk原本指在熟悉的城市里探寻特色路线,深度体验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变迁,感受不经意的美好。然而正如布尔斯廷在《幻象》中所说的,现代游客的旅途中被填满了伪事件,旅游成了同义反复。因为city walk兴起的网红打卡点开始被附近居民诟病,没体会到城市的隐藏美,反而破坏了原本的宁静。
而且要想成为社交媒体上合格的city walk爱好者,出门必须精心穿搭,如果不够上镜,没有精致摆盘的下午茶作为道具,没在指定地点拍出有氛围感的照片,那只能算上街闲逛。city walk最终成为一种姿态展示大赛。
随着city walk在流行过程中被不断商业化,越来越多人发现这种“松弛”的生活方式很费钱。“高净值city walk局”、高价的早鸟票以及那些出片必备商品遭到大量网友揶揄。从爆火到被群嘲,反映出不同人群的消费能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请得起导游,有钱置办行头。
《有闲阶级论》中写道:“优雅服饰之所以能达到优雅目的,不仅因为其价格昂贵,还因为它是有闲的标识。它不仅表明使用者能够消费大量财富,也说明他只进行消费,不进行产出。”精致生活的背后是高昂成本。
我们用行动追求“即时生活”,却似乎没有“活在当下”的心理定力。无论是狂奔追逐诗意的远方,还是在消失的附近疯狂摆拍,没有冒险也没有休闲,这些活动最终都成为社交媒体上的一场仪式,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也许我们更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线和视角,而不是跟随别人的轨迹,假装出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
动物演我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卡皮巴拉(水豚)、#吗喽
旅行总是短暂的,按部就班的学习、工作才是我们大部分时间要面对的。每个打工人都有一套自我抚慰的表情包。今年的表情包元素中不乏各种动物,其中水豚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死了就死了,没死就活着。”水豚凭借内核稳定成为新一代互联网精神图腾。水豚走红,可以看做是去年关于“精神内耗”“松弛感”讨论的延伸。在摆烂和发疯之外,我们惊喜地发现了第三种选项:像水豚一样,按照自己的节奏活着。
NHK纪录片《自然奇境》画面。
水豚无欲无求置身事外的状态,和前两年的热词“佛系”有相似之处。很多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又不知道想做什么;或者长期为各种考试上岸努力,却一直没有结果;面对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一边努力,一边迷茫。这种情况下,情绪隔离和表情淡漠就成了最好的自我保护。所以我们看到水豚面对鳄鱼、美洲豹波澜不惊,被鸟啄鼻子直接躺下,被食蚁兽啃头也不耽误吃饭,感觉极度舒适。
如果水豚是偶像,那吗喽(意为马骝,两广地区称呼“猴子”的方言发音)就是自况。今年“吗喽”成了互联网上打工人的代名词。“吗喽的命也是命”,吗喽的表情包里集中展示出辛酸和卑微,社畜一词有了具体形象。心理学者王芳在《为什么“好学生”更容易遭遇职场霸凌》中指出整个现代工作环境中的客体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客体化。“我们在被他人当工具的同时,有时也会主动忽略自己的人性,忽略自己有高级心理需求被满足的一面,把自己矮化成一个工具。”“然而,研究发现,这种自我客体化并不能实现自我防御的功能,我们越是自我矮化,精神层面上就越感到痛苦,它起不到我们以为的保护情绪的作用。”
被看见的渴望
关键词:#正式确诊为、#质疑,理解,成为
今年的流行语中,“正式确诊为”成为一种新的自我标签方式,用夸张和幽默的方式传递出一种确定的结论,分享自己的心情和境遇。“正式确诊为可云”(陷入疯狂);“正式确诊为安陵容”(心累);“广东人被正式确诊为依萍”(淋大雨);“福建人被正式确诊为孙悟空”(耐高温)……一切皆可被“确诊”。只有熟悉“确诊为”的角色特点,才更容易秒懂这种联系的传神,会心一笑。
心理学自媒体KnowYourself发布的文章《“2023年度十大精神状态”出炉,哪个最能总结你的这一年》指出,“确诊”与“被确诊”的表达背后,是大家渴望被看见、被理解的需要。用虚拟形象的某个特点、经历传递我们的感受,建立代入感和认同感。生活里的琐碎烦恼一两句话根本讲不清,每个人时间精力都有限,很难有耐心充分倾听彼此。索性直接给出一个大家熟知的、鲜明具体的角色、形象,看到的人自然理解,在人群中也更容易找到共鸣。
网络截图。
除了渴望被他人理解,自我理解也在不断更新,于是“质疑”“理解”“成为”的句式流行起来。在《“质疑”“理解”“成为”:成年人的现实生活,殊途同归?》一文中,作者帕孜丽娅认为,人们用这种句式表达的是情感偏好影响下的自我,这种身份认同的起点与最终落点,始终是情感表达。
随着人生到了某个节点,一些心态、选择上的翻转让自己始料不及,最后与之和解,是我们成长中的必然体验,也是这个句式被广泛使用的原因。这些流行语看起来让人们更容易互相理解,却也限制了真正的表达。因为造句时那些具体的、细微的感受都被撇除了。我们用陈词滥调表达切肤之痛,也许博得了短暂的关注,但真正需要被理解的情绪也随之湮灭了。
“成为好女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文化名人被指控性*扰、#女足世界杯“强吻门”、#《芭比》、#《不完美受害人》
相比表情包、流行语,影视作品对情绪的呈现更完整。《芭比》无疑是今年最热门的女性主义电影,在全球掀起一股粉色浪潮,创下女导演史上最高票房纪录,影片内外的性别议题都引发激烈讨论。《芭比》向所有人指出,“父权制当然在贯彻,只不过隐藏得更好了。” 有人批评这种口号式的“直白”,也有人认为它还是过于温和。但无论如何,它都制造了一次全方位审视性别议题的契机。
电影学者戴锦华在GQ报道的播客中谈到,《芭比》是一部“后女性主义”时代的作品,它将父权制作为批判对象,同时也压缩了诸多议题。影评人雁城在文章《当走进真实世界:不仅是爽片和嘴替》中指出,我们看似已经身处女性主义的黄金年代,很多话说得太多,像过度咀嚼的口香糖,但现实是父权制的阴影一直是房间里的大象,我们不能因为有些观念成了“陈词滥调”,就误以为一切愿景已经实现。
电影《芭比》剧照。
现实世界的丑闻证明,女性仍然身处困境。今年4月,出版品牌“一頁folio”创始人范新、知名编剧史航接连被指控性侵、性*扰,在文化行业引发震荡。2023女足世界杯决赛后,西班牙足协主席路易斯·鲁维亚莱斯强吻西班牙女足队员珍妮弗·埃尔莫索。埃尔莫索事后多次表示感到不适、不被尊重,并在后续发布的声明中称:“多年来,这样的态度已经成为国家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性*扰是发生在各个国家、各个领域的普遍问题,因为它背后是权力分配不公和刻板的性别印象。美国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在《傲慢的堡垒》中指出,长期以来物化女性、轻视女性的传统在男性身上培养出了一种关于性别的傲慢。而现有的权力结构让这些男性很容易得到庇护,逃脱问责。根除这种痼疾需要所有人坚定的、长期的努力。
国产剧集《不完美受害人》是今年关于性暴力议题的女性主义佳作。它深度、立体地展现了性侵案背后被权力异化的男性上位者,和被重重围困的女性。刘奕君饰演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不仅掌握财富和权力,形象、魅力也颇有优势,以引诱和征服异性为快感。他傲慢,却没有暴力行为,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都是“你情我愿”。剧中受害者的“不完美”集中体现在虚荣、自相矛盾、收过加害者的奢侈品礼物,一度因恐惧决定屈服。这些道德瑕疵,甚至让观众很难同情受害者。
《不完美受害人》剧照。
尽管主创想要批判“完美受害人”是一种不应存在的苛求,但“看理想”作者杨芮在文章《豆瓣7.6,还是被低估了》中也提醒,给受害人贴上“不完美”标签并不利于社会接纳她们,反而可能加剧道德审判。“只要评判的目的是证明加害者无辜,那么受害人就必然做什么都可能是错的。因此,粉碎’完美受害人’的预设方法不是承认所有受害人都’不完美’,而是把受害人作为主体,重新定义面对性侵、性*扰的伦理道德。”“只有更好地活下去,才是以受害者为主体的道德标准。”
“打个共鸣的响指”
关键词:#《狂飙》、#《漫长的季节》、#《三大队》
今年国产剧中,引起跨圈层讨论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勾勒时代,揭示命运。在近几年玄幻、古偶当道的剧集市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尤为珍贵。这两部剧处理现实主义题材,都没有把重点放在奇观上,而是扎实做好细节,着重表现真实感。这与今年的院线电影形成了鲜明对比。
开年的爆款剧《狂飙》,播出不到一周就成为全民话题剧。《每日人物》的文章《为什么成了最大公约数?》认为,《狂飙》的成功在于它展现了20年的社会变迁,描摹这20年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狂飙突进的时代。
《狂飙》海报。
剧中虚拟了一座二线城市京海,作为中国内陆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全景展现了我们熟悉的社会生态、权力架构、基层政治等。故事的起点是2000年,正值世纪之交,当时中国刚加入世贸,北京申奥成功,经济高速发展,每个人都觉得未来充满希望。导演徐纪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20年时间,到疫情发生,全球经济下行,这时回望过去,会发现命运其实充满了不确定和偶然,你原来所做的一些选择,把你推到今天这个位置。” 他想用这部剧表达宿命的难以抵抗,和人对宿命的不断反抗。
也许并非偶然,5月的热播剧《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表达了类似的创作初衷。辛爽曾多次在采访中说:“我们要讲的甚至不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而是一代人一生的故事。”两部剧都是借类型剧外壳(《狂飙》是警匪剧,《漫长的季节》是悬疑剧),包裹时代和命运的内核。
《漫长的季节》剧照。
《漫长的季节》故事虽然发生在90年代末,却向前延伸到20世纪重工业发展时期。主人公王响就是重工业时期东北工人的缩影,他来自高歌猛进的钢铁厂。那是一个以集体主义、计划经济、工业机器为标志性元素的时期。《狂飙》和《漫长的季节》故事背景一南一北,以千禧年为中间线,分别展示了之后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之前重工业的凋敝。
很多观众喜欢《狂飙》中的反派角色高启强,因为他是出身草根的成功上位者,他深谙人情社会、中国基层生态的所有法门和各种人性弱点。导演将其定位为一个很强的功利主义者、机会主义者,也代表了很多人的*。带着慕强心态去看,很容易喜欢这个角色。但这样的人生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因为每一步都在和魔鬼做交易。
与高启强人生走向相反,《漫长的季节》中的追凶三人组(王响、龚彪、马德胜),都是从有尊严的上位者,遭遇变故,一路下滑。但是作为失意者、小人物,他们始终乐观。辛爽通过这部剧想肯定、传递的正是这种乐观、善良。
《漫长的季节》是一个典型的东北故事。“东北是一种比喻。理解‘东北’,意味着如何理解、如何正视普通人的尊严。”(黄平、刘天宇《东北·文艺·复兴——“东北文艺复兴”话语考辨》,《当代作家评论》)这两部剧能在今年成为爆款,不仅因为它们真实,还因为我们和剧中人面临同样的迷茫与失落。
本文中提及的文章:
1.《2023年,年轻人精神状态一览》,三联生活周刊
2.《“2023年度十大精神状态”出炉,哪个最能总结你的这一年》,KnowYourself
3.《和戴锦华聊》,GQ报道
4.《当走进真实世界:不仅是爽片和嘴替》,青年志Youthology
5.《豆瓣7.6,还是被低估了》,看理想
6.《为什么成了最大公约数?》,每日人物
7.《导演徐纪周:里的宿命与反抗宿命》,澎湃新闻
8.《:东北是一种比喻》,理想国
作者/荷花
编辑/王菡
校对/王心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