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备托孤白帝城,诸葛亮统领蜀汉军政大权开始,《三国演义》的故事便进入了诸葛亮的节奏。在此之前三国时代争霸的战场上猛将如云,他们一言不合就横刀立马,高手之间的马上搏*让小说的读者看得热血沸腾。因此在《三国演义》的前半部战争场面中,读者之间往往热衷于讨论各路高手之间的武力胜负。然而从诸葛亮统领蜀汉大军开始,战争的基调从武力决胜转移到了智力对决。原本在小说中作为主基调的单挑和搏*被放在了辅助的位置上,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双方将领在战场上斗智的场面。

在演义的后半部分军中将领靠武力征服对手情况的极少。除了老一辈的赵云、魏延、丁奉、徐晃、张郃等人还在继续武力对军的场面,绝大多数年轻将领都进入了诸葛亮节奏。这里面不仅仅有蜀汉方面的姜维、马岱、张翼等人,曹魏方面的司马昭、邓艾、钟会也都是如此。将领们在战场上的勇武表现很少见到了,更多的是表现了他们在调兵遣将和战场设计上的智慧。虽然《孙子兵法》提倡斗智而不提倡斗力,但这种战争节奏仍旧让大多数小说读者不爽,同时这种打仗的方式也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读者非常难受。

在这样一种斗智的主基调下,让很多将领之间的武力对决变得十分无趣,诈败诱敌挖坑埋伏等手段比比皆是,再也看不到那种大砍刀斩*宿敌的痛快。比如在姜维与郭淮的对决中,面对郭淮的追*处于劣势的姜维就选择了逃跑诱敌,然后利用对方射出的箭进行反*。而于这个主基调不合的猛将都在战争中逐渐战死,如曹魏的王双徐质,辽东的卑衍等等。尽管三国末年依旧名将如云,但在很多评论《三国演义》的文章中也出现了三国末年无猛将的说法。在很多人看来,姜维、邓艾、钟会等等都算不得猛将,而是智将。

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文鸯的出现成了小说中的一股清流,让人仿佛又见到了东汉末年那个群雄争霸,鲜血淋漓的痛快场面。文鸯是扬州刺史文钦次子,本名文俶,因小名阿鸯,故世称文鸯。文鸯是在毋丘俭与其父文钦起兵讨伐司马师的战争中出场,被认为有万夫不挡之勇。这场战争是文鸯的处子战,也是奠定其猛将标签的战争。当时司马懿诛*了大将军曹爽,掌控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魏少帝曹芳与夏侯玄等人密谋诛*司马师失败,于是被废掉帝位。司马师扶持了曹髦为新皇帝,司马家距离篡位只有一步之遥。

在这种情况下曹魏四大方面将军之一的征东将军毋丘俭联合扬州刺史文钦起兵讨伐司马师,文鸯作为文钦的次子加入了军队。曹魏在全国的军事布置上除了首都洛阳屯驻重兵以外,还以四大方面将军统领四个方向的兵马。他们分别是征西将军驻扎长安防备汉中姜维,征南将军驻扎襄阳压制荆州,征东将军驻扎寿春对付东吴,征北将军驻扎邺城防备幽州和辽东。由于这四个将军手握重兵,所以他们往往是统领方面军政大权的存在。毋丘俭作为征东将军手握重兵本来是对付东吴的屏障,他起兵反叛给曹魏造成了很大的危机。

由于事关重大,司马师不顾太尉王肃的劝说带兵出征讨伐毋丘俭。当是司马师的左眼肉瘤刚做完手术在养伤中,实际上是不太适合出兵打仗的。可因为形势太过危急,毋丘俭和文钦几乎已经席卷了长江以北的曹魏地盘,而司马昭又得在长安防备姜维,所以司马师不得不亲自出马解决问题。司马师三路大军南下攻打毋丘俭,其中一路便是以兖州刺史邓艾为大将攻打乐嘉城。毋丘俭自己镇守项城并防守寿春,派遣文钦和文鸯领兵支援乐嘉城。文钦和文鸯商议后决定分两路兵马夜袭司马师营寨,以解乐嘉城之围。

由于是夜晚行军,所以文钦半路迷路,赶到司马师营寨时已经第二天早上了。而文鸯则率领自己的兵马乘着夜色*向了司马师营寨,打出了《三国演义》末尾最酣畅淋漓的一场仗。司马师和邓艾也是分两路进兵,司马师先到乐嘉城外立下营寨围攻,等候邓艾到场发起总攻。半夜文鸯突然带兵袭营时,司马师正在自己的帐篷中养病,听闻这个消息吓得做手术的左眼都从伤口中蹦出。文鸯入曹魏大营如入无人之境,在寨中左突右冲,所到之处无一合之将。由于文钦没有按照约定赶到司马师大营,文鸯在兵力上不足所以一直无法攻破对方的中军营寨。

此后邓艾率军赶到,亲自出手对战文鸯,才止住了曹魏大营的混乱。邓艾与文鸯交战五十余回合,两人不分胜负。然后邓艾指挥曹军夹攻,文鸯寡不敌众只能突围而逃。司马师派行军长史司马班率兵追击,文鸯大怒反身*入数千曹军之中,经处六七次,所过之处敌将纷纷落马,直至敌将胆寒不敢追击。文鸯如此勇猛无敌的形象让人想起了东汉末年时群雄争霸的各路猛将,而他给人的影响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多于阴谋诡计的时代。小说中不同的版本对其的比喻也有不同,有的以张飞作比,也有以赵云为赞,可见作者对其的推崇。

在《三国演义》全书的基调变化中,整个场景气氛是从初期的朝气蓬勃热血沸腾,逐渐向着末期的阴谋诡计暮气沉沉转变。文鸯的出现在暮气沉沉的气氛中,让人看到了一股生猛的朝气,一股年轻人新生的力量。这股力量虽然还弱小,还不能主导战争和国家的局势,但假以时日将会国家的支柱力量。反观文鸯的父亲文钦,虽然官居扬州刺史封疆大吏之位,却毫无作为庸庸碌碌。他为官毫无作为,经常虚报战绩以求封赏,在战场上还因为迷路差点把儿子坑死在司马师的大营,愚蠢至极。两父子比较,文鸯遇到这样的父亲完全是倒了八辈子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