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标准值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浓度不应超过75微克。这是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的限制值。
需要注意的是,PM2.5具有很强的空间和时间变异性,其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密集度、工业污染、天气条件等。因此,在实际的大气环境监测中,PM2.5的浓度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并且不同的城市、地区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污染水平。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我们要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尽量减少PM2.5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2.5的标准值应<10微克每立方米。
如果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作为标准,可以分为准则值、过渡期目标等,准则值为每天小于25微克,过渡期目标为每天小于75微克,依次递减。
pm2.5主要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富含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可以在大气中长时间停留,影响空气质量的同时,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在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pm2.5过高,可以通过空气清新器等降低室内pm2.5浓度,也可以通过种植绿色植物吸附pm2.5,但是效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