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决战世界之巅

易地搬迁,决战世界之巅

首页体育竞技边境马术师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6-19

10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在拉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基本情况。作为我国唯一一个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以来,西藏累计实现62.8万贫困人口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创造了世界之巅的减贫奇迹。

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举,近年来西藏实施超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行动,占农牧民总数近10%的贫困人口挪穷窝、换穷业,在生活走向小康的同时,也为雪域高原优化发展空间、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国土安全等带来多重效应。

1

走出贫困死循环

在村手工合作社里,40岁的达吉正用略带弯曲的手指配合着缠绕一卷卷羊毛线。达吉是西藏当雄县羊八井镇彩渠塘村村民。3年前刚搬到这里时,她因严重风湿病常年卧床。如今走出家门的她感慨:“生活终于有了一道亮光!”

彩渠塘村是西藏对风湿病患者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集中搬迁安置点。2017年,那曲、阿里、昌都3个地市的150户贫困户分4批搬到这里,全村683口人中,患有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就有204人。

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彩渠塘村,达吉在康复中心接受药浴、热敷、放血、针灸等治疗,加上温泉疗养,病情慢慢好转。同她一样,丢掉双拐,离开轮椅的村民越来越多。

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风湿病防治研究羊八井基地,彩渠塘村的村民在接受常规检查 晋美多吉摄

在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西藏,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高寒、缺氧作斗争。一些地方高原疾病多发,要想改善生活,发展生产,更是难上加难。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在党中央指导和社会各界帮助下,西藏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在昌都市一些地方,长期沿金沙江而居的三岩(藏语岩山环绕、地势险恶的意思)群众,几乎陷入“越贫穷越封闭,越封闭越贫穷”的死循环。2018年5月,西藏启动三岩片区跨市整体搬迁,1.1万三岩群众迎来人生转变。

那曲市双湖县,中国海拔最高县。这里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40%左右,每年超过200天刮8级以上大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这里贫困发生率高达35.67%,人均寿命仅为58岁。针对类似困难,西藏作出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的决策,除了已搬迁的双湖群众,西藏计划用8年时间,对日喀则、那曲、阿里3个地市20个县、97个乡镇的13万余名群众实施搬迁。

截至目前,西藏已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60多个,26.6万名贫困群众乔迁新居。

2

劳动就业创造美好生活

在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搬迁安置点,一座座藏式小院错落有致,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室宽敞,商业街里超市、邮局、银行、餐馆等一应俱全。

从双湖县措折羌玛乡搬迁来的71岁老人罗达瓦对半月谈记者说:“搬到这里,用水用电都很方便,孩子在家门口就有学上,老人有了病也不用跑上百公里路就医,比过去幸福太多!”

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处处长巴珍介绍,全区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改善搬迁安置点的住房条件,提高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努力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好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西藏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努力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通过发展产业、技能培训、组织转移就业等措施,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前已有12.3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占西藏有劳动能力人数的87%。

两年前,地处极高海拔的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整体搬迁,1102人来到位于拉萨西郊的噶冲村安置点。在这里,各级政府整合了5000多万元的扶贫资金,发展牧家乐,新建牦奶牛养殖场、扶贫门市房和扶贫停车场等。“我们把安置就业放在搬迁后续工作的首位,通过技能培训,组织乡民前往附近的象雄美朵景区表演舞蹈、马术等,目前已转移就业403人。”随迁的荣玛乡乡长肖红强说,未来这几个扶贫产业稳定运营后,荣玛乡劳动力有望全部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同在拉萨城西的柳梧新区昌乐苑安置点,从昌都搬迁而来的三岩群众也忙碌了起来。42岁的扎西罗布从前在家里家外都很少干活,如今在社区干部的反复劝说下,他和十几名三岩汉子拿起扫帚,前往市政环卫公司上班。扎西罗布说,该给的政府都给了,未来的美好生活,还靠我们自己创造。

3

构筑三道屏障,“搬”出多重效应

从高寒远山到河谷城镇,贫困群众不光居有定所、病有所医、生活便捷,也在创造更多可能。

四季吉祥村位于雅鲁藏布江畔,是曲水县的一处贫困户搬迁安置点。来自曲水县白堆村的洛桑念扎告诉半月谈记者,过去家里孩子多,妻子患病,全家人守着山沟里的10亩旱地和几十头牦牛,日子过得格外艰难。搬到现在的新家后,洛桑念扎在村干部帮助下,发动村民承揽荒山绿化、苗木种植等业务。如今他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成了全村致富带头人。

在洛桑念扎看来,挪出穷窝,机会自然就来了。事实上,这场涉及数十万人口的易地搬迁不仅夯实了民生屏障、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在世界屋脊上构筑起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土安全屏障。

搬迁前,地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尼玛县荣玛乡生态环境脆弱,全乡保有的6万多头牲畜,不可避免地对草地生态造成破坏。搬迁后,乡里的牲畜量降至6300余头,共退出草场357万亩。

荣玛乡政府往北50公里,曾是牧民占堆家的草场。早年,为了方便放牧,占堆花费上万元,用铁丝搭建起围栏,围起一万亩草场。这片草场是藏羚羊迁徙活动的重要区域,每年都有野生动物因挂网伤亡。如今,围栏全部拆除,占堆高兴地说,草原本来就该还给野生动物。

在这场搬迁中,西藏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因地制宜实施旧宅基地整治,加快拆旧复垦土地的确权颁证。据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已拆除旧房8183户,复垦复绿5491户,有效缓解了生态承载压力。

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近年来西藏大力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吸引越来越多人搬迁入住,合力建设和守护神圣国土。

一个多月前,一辆辆卡车驶入山南市错那县卡达乡,边境小康村多塘村迎来了一批新居民。边巴旺久是第一批自愿报名的搬迁者。他说:“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党和国家关心、关怀我们,我们愿用生命守护好祖国的一草一木。”

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20期

半月谈记者:王炳坤 赵一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半月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